中国数学家有哪些 数学家有哪些故事?

作者&投稿:油胃 2025-05-13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数学家。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数学家有:张丘建、朱世杰、贾宪、秦九韶、李冶、刘徽、祖冲之、胡明复、冯祖荀、姜立夫、陈建功、熊庆来、苏步青、江泽涵、许宝騄、华罗庚、陈省身、林家翘、吴文俊、陈景润、丘成桐、冯康、周伟良、萧荫堂、钟开莱、项武忠、项武义、龚升、王湘浩、伍鸿熙、严志达、陆家羲、苏家驹、王菊珍、谷超豪、王元、潘承洞、魏宝社、高扬芝、徐瑞云、王见定、吕晗等等。1.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2.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3.冯祖荀
冯祖荀(1880-1940),数学教育家。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1年以后,多次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对在中国传播现代数学知识有重要贡献。
4.冯康
冯康(1920年9月9日-1993年8月17日),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数学家、中国有限元法创始人、计算数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创始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44年冯康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45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物理系担任助教;1946年到清华大学任物理系助教;1951年转任数学系助教;1951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后在苏联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进修。
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965年发表了名为《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的论文,这篇论文被国际学术界视为中国独立发展“有限元法”的重要里程碑 ;197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8月17日逝世于北京;1997年冯康的“哈密尔顿系统辛几何算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5.吴文俊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2017年5月7日),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嘉兴,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吴文俊毕业于交通大学数学系,1949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陈嘉庚科学奖获得者,2001年2月,获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文俊的研究工作涉及数学的诸多领域,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2017年5月7日7时21分,吴文俊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98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吴文俊
百度百科-冯康
百度百科-冯祖荀
百度百科-华罗庚
百度百科-祖冲之

中国著名数学家简介:

工作到最后一天的华罗庚(1910—1985)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一天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23!”老师的话音刚落,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老师连连点头称赞他的运算能力。可惜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一边工作,一边自学。18岁时,他又染上伤寒病,与死神搏斗半年,虽然活了下来,但却留下终身残疾——右腿瘸了。
1930年,19岁的华罗庚写了一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不成立的理由》,发表在上海《科学》杂志上。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从文章中看到了作者的数学才华,便问周围的人,“他是哪国留学的?在哪个大学任教?”当他知道华罗庚原来是一个19岁的小店员时,很受感动,主动把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华罗庚在清华四年中,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来又被派到英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
抗日战争时期,华罗庚白天在西南联大任教,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研究。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华罗庚写出了20多篇论文和厚厚的一本书《堆垒素数论》。他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1958年以后,他走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动员群众把优选法用于农业生产。记者在一次采访时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他的确为科学辛劳工作到最后一天,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轰动日本列岛的中国数学家——陈建功

中国著名数学家陈建功(1893—1971),1929年获得日本理学博士学位时,他的指导老师藤原教授在庆祝会上说:“我一生以教书为业,没有多少成就。不过,我有一个中国学生,名叫陈建功,这是我一生的最大光荣。”

获沃尔夫奖唯一华人数学家——陈省身(1911~2004)

在数学领域,沃尔夫奖与菲尔兹奖是公认的能与诺贝尔奖相媲美的数学大奖。菲尔兹奖主要奖励在现代数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年轻数学家,而沃尔夫奖主要奖励在数学上做出开创性工作、具有世界声誉的数学家。到1990年为止,世界上仅有24位数学家获得过沃尔夫奖,而陈省身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由于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杰出工作获得1984年度沃尔夫奖,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华人数学家。

刘徽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秦九韶(公元1202~1261年)
南宋,数学家。他在1247年(淳佑七年)著成『数书九章』十八卷.全书共81道题,分为九大类:大衍类、天时类、田域类、测望类、赋役类、钱谷类、营建类、军旅类、市易类。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巨着,它总结了前人在开方中所使用的列筹方法,将其整齐而有系统地应用到高次方程的有理或无理根的求解上去,其中对「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法)和「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等有十分深入的研究。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法),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在古代<孙子算经>中载有”物不知数”这个问题,举例说明:有一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二,七七数之余二,问此数为何?这一类问题的解法可以推广成解一次同余式组的一般方法.奏九韶给出了理论上的证明,并将它定名为”大衍求一术”。


杨辉——宋代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杨辉,字谦光,中国南宋(1127~1279)末年钱塘(今杭州市)人。其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均无从详考。据有关著述中的字句推测,杨辉大约于13世纪中叶至末叶生活在现今浙江杭州一带,曾当过地方官,到过苏州、台州等地。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每到一处都会有人慕名前来请教数学问题。
杨辉一生编写的数学书很多,但散佚也很严重。据史料记载,他至少有以下书,曾在国内或国外刊行:《详解九章算法》12卷(1261)
《详解算法》若干卷
《日用算法》(1262)
《乘除通变算宝》3卷(1274)
《续古摘奇算法如卷(1275)
《田亩比类乘除捷法如卷(1275)其中《详解九章算法》残缺不全,《详解算法》、《日用算法》迄今未见传本。而后3种共7卷合刊在一起,被称为《杨辉算法》。
杨辉继承中国古代数学传统,他广征博引数学典籍,引用了现已失传的宋代的许多算书,使我们才得知其部分内容。其中,刘益的“正负开方术”,贾宪的“增乘开方法”与“开方作法本源”图(即误传为“杨辉三角”),就是极其宝贵的数学史料。
杨辉继沈括研究“隙积术”之后,研究了“垛积术”,即关于高阶等差数列的研究。他首次将所谓“幻方”问题作为数学问题研究,并创“纵横图”之名。他给出了三阶至十阶幻方的实例,对某些构成原理也有所研究。杨辉之前在中国尚无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杨辉之后,明、清两代中国数学家关于纵横图的研究相继不绝,因此杨耀的著述也是研究关于幻方乃至组合数学历史的珍贵资料。杨辉还非常关心日常计算技巧,改进算法程序。

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陈景润
(1933~1996)
在现代数学史上,陈景润的名字与哥德巴赫猜想紧紧联系在一起。被誉为光辉
成就的“陈氏定理”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推进了一大步,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
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数学界的伯乐——熊庆来

人们在赞美千里马时,总会记起识马的伯乐。中国科学界在赞美华罗庚时,也不会忘记他的老师、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熊庆来。
熊庆来(1893—1969),字迪之,云南弥勒人,18岁考入云南省高等学堂,20岁赴比利时学采矿,后到法国留学,并获博士学位。他主要从事函数论方面的研究,定义了一个“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 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原理,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数学家有:张丘建、朱世杰、贾宪、秦九韶、李冶、刘徽、祖冲之、胡明复、冯祖荀、姜立夫、陈建功、熊庆来、苏步青、江泽涵、许宝騄、华罗庚、陈省身、林家翘、吴文俊、陈景润、丘成桐、冯康、周伟良、萧荫堂、钟开莱、项武忠、项武义、龚升、王湘浩、伍鸿熙、严志达、陆家羲、苏家驹、王菊珍、谷超豪、王元、潘承洞、魏宝社、高扬芝、徐瑞云、王见定、吕晗等等。
1.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2.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3.冯祖荀

冯祖荀(1880-1940),数学教育家。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1年以后,多次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对在中国传播现代数学知识有重要贡献。

4.冯康

冯康(1920年9月9日-1993年8月17日),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数学家、中国有限元法创始人、计算数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创始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44年冯康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45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物理系担任助教;1946年到清华大学任物理系助教;1951年转任数学系助教;1951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后在苏联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进修。

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965年发表了名为《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的论文,这篇论文被国际学术界视为中国独立发展“有限元法”的重要里程碑 ;197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8月17日逝世于北京;1997年冯康的“哈密尔顿系统辛几何算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5.吴文俊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2017年5月7日),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嘉兴,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吴文俊毕业于交通大学数学系,1949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陈嘉庚科学奖获得者,2001年2月,获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文俊的研究工作涉及数学的诸多领域,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2017年5月7日7时21分,吴文俊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98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吴文俊

百度百科-冯康

百度百科-冯祖荀

百度百科-华罗庚

百度百科-祖冲之



1.祖冲之(公元429-500年)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2.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四川大学校长,柯召 

1931年,入清华大学算学系。1933年,柯召以优异成绩毕业。1935年,他考上了中英庚款的公费留学生,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深造,在导师L.J.莫德尔(Mordell)的指导下研究二次型,在表二次型为线性型平方和的问题上,取得优异成绩,回国后先后任教于重庆大学,四川大学。

3.享有国际盛誉的大数学家,新中国数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奠基人 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4.国际著名数学大师,沃尔夫数学奖得主,陈省身 

陈省身(Shiing Shen Chern),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美籍华裔数学大师、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生前曾长期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60年起)、芝加哥大学(1949-1960年),并在伯克利建立了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MSRI)。为了纪念陈省身的卓越贡献,国际数学联盟(IMU)还特别设立了“陈省身奖(Chern Medal)”作为国际数学界最高级别的终身成就奖。

5.陈景润 (中国著名数学家)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当代数学家。

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赏识,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73年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



1.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卒于日本东京。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国解析数论、曲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奠基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
2.泰勒斯,古希腊几何学家,历史上可考的、年代最久远的数学家。
泰勒斯出生于希腊繁荣的港口城市米利都,据说曾游历埃及,跟当地祭师学习,曾利用日影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准确地预测了一次日蚀,数学上的泰勒斯定理以他命名。
3.莱昂哈德·欧拉(又译为尤拉,1707年4月15日-1783年9月18日)是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被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数学家之一(另一位是卡尔·弗里德里克·高斯)。欧拉是第一个使用“函数”一词来描述包含各种参数的表达式的人,例如:y = F(x)(函数的定义由莱布尼兹在1694年给出)。他是把微积分应用于物理学的先驱者之一。欧拉是史上发表论文数第二多的数学家,全集共计75卷,他的纪录一直到了二十世纪才被保罗·艾狄胥打破。他发表的论文达856篇(另一说865篇),著作有32部(另一说31部)。产量之多。无人能及,欧拉实际上支配了18世纪什至现在的数学,对于当时新发明的微积分,他推导出了很多结果。在1735年至1771年欧拉的双眼先后失明(据说因双眼直接观察太阳),尽管最后七年,欧拉的双目完全失明,,他还是以惊人的速度产出了生平一半的著作。
4.高斯(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生于布伦威克,卒于格丁根,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高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数学家,并有数学王子的美誉。1792年,年仅15岁的高斯进入Braunschweig学院。在那里,高斯开始对高等数学作研究。独立发现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数论上的“二次互反律”(Law of Quadratic Reciprocity)、质数分布定理(prime numer theorem)、及算术几何平均(arithmetic-geometric mean)。
1796年,17岁的高斯得到了一个数学史上极重要的结果,就是《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之理论与方法》。1855年2月23日清晨,高斯于睡梦中去世。
5.亚历山大里亚的欧几里德(约前330年 - 前275年)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他几乎在托勒密一世的整个统治时期都在亚历山大港教书,并在那里去世。他享有“几何之父”的称号。他最著名的著作《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提出五大公设,发展欧几里德几何,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
6.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
在数学上,祖冲之研究过《九章算术》和刘徽所做的注解,给《九章算术》和刘徽的《重差》作过注解。他还著有《缀术》一书,汇集了祖冲之父子的数学研究成果。这本书内容深奥,以至“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故废而不理”。《缀术》在唐代被收入《算经十书》,成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当时学习《缀术》需要四年的时间,可见《缀术》的艰深。《缀术》曾经传至朝鲜,但到北宋时这部书就已轶失。人们只能通过其他文献了解祖冲之的部分工作:在《隋书·律历志》中留有小段祖冲之关于圆周率工作的记载;唐代李淳风在《九章算术》注文中记载了祖冲之和儿子祖暅求球体积的方法。祖冲之还研究过“开差幂”和“开差立”问题,涉及二次方程和三次方程的求根问题。遗留下来的祖冲之的数学贡献主要有他对圆周率的计算结果和球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华罗庚 陈景润 张丘建、朱世杰、贾宪、秦九韶、李冶、刘徽、祖冲之
中国现代著名数学家
胡明复、冯祖荀、姜立夫、陈建功、熊庆来、苏步青、江泽涵、许宝騄、华罗庚、陈省身、林家翘、吴文俊、陈景润、丘成桐、冯康、周伟良、萧荫堂、钟开莱、项武忠、项武义、龚升、王湘浩、伍鸿熙、严志达、陆家羲、苏家驹、王菊珍、谷超豪、王元、潘承洞、魏宝社、高扬芝、徐瑞云、王见定、吕晗。 郭守敬 刘应明 伏羲 :约五千年前何承天:公元370~447年赵斐: 不详墨子: 公元前468~376年张邱建:约公元5世纪郑玄: 汉代张苍: 约公元前152年祖冲之:公元429~500年辛研: 春秋时代耿寿昌:约公元前50祖日桓:公元5~6世纪惠施: 战国
刘歆: 公元前50~后20年甄鸾: 约公元535~566王莽: 约公元~世纪乘马延平:公元前30年张钻: 公元540年王粲: 公元177~217张衡: 公元78~139年刘焯: 公元544~610年高允: 公元390~487年徐岳: 公元168~188年李淳风:公元604~672年信都芳:南北朝后齐刘徽: 元3世纪
僧一行:公元683~727年
元延明:公元约6世纪
刘洪: 约公元206年
王孝通:公元7世纪初
刘宴: 约第八世纪
陈炽: 公元220年
孙子: 年代不详
丁谓: 北宋
赵爽: 约公元220年
商高: 约周朝
许商: 西汉
王蕃: 公元228~266年
夏侯阳:约后魏时 甄鸾: 约公元535~566年
郭守敬:公元1231~1316年
李之藻:公元1565~1630年
刘焯: 公元544~610年
王恂: 公元1235~1281
周公: (约公元前11世纪)
王孝通:公元六世纪
杨辉: 约公元13世纪中至后半
韩延: 约八世纪
李淳风:公元604~672年
朱世杰:13世纪后期的20~30年
和14世纪开头的10~20年间
徐昂 :约9世纪
僧一行:公元683~727年
陶宗仪:公元1366年
元裕: 公元约12~13世纪
边冈: 出生:文献尚无记载
王文素:1463年~?
沙克什:公元1278~1351
贾宪: 约公元1023~1050年
吴敬: 约14世纪末
赵友钦:约公元1279~1368
李冶: 公元1192~1279年
程大位:公元1533~1606年
刘仅: 约十四世纪
秦九韶:约公元1202~1261年
朱载堉 1536~1611
沈括: 公元1031~1095年
刘益: 约公元12世纪
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 程大位: 1533~1606
郑高升 明代
朱元浚 明代
朱载堉 1536~1611
周述学 1522~1566
王应选 明代
徐光启: 1562~1633
陈必智 明代
王征 明代
李之藻 1565~1630
林高 明代
李笃培 1576~1631
颐应祥 1483~1565
杨溥 明代
孔元化 ?~1632
唐顺之 1497~1551
徐心鲁 明代
李天经 1579~1659
陈邦称 明代
柯尚迁 明代
毛晋 1599~1659
马杰 明代
邢云路 明代
薛凤祚 ?~1680 陈鹤龄 1670
梅文鼎: 1633~1721
明安图 ?~1763
陈厚耀 1680
陈世佶 1686~1749 
孙梅成 1681~1763
陈吁 1685
年希尧 ?~1738
王锡阐 1628~1682
黄宗宪:1608~1647(清代)
余姚Huang Zongxian
毛晋 1620~
毛干干 1645~
陈世仁 1676~1722
江永 1681~1662
梅文鼎 (1633~1721)
戴震 (1742~1797)
李锐 (1769~1817)
年希尧 (1678~1739)
焦循 (1763~1820)
项名达:1789~1850
明安图 (1692~1763)
阮元 (1764~1849)
董佑诚 (1791~1823)
李潢 ????~~1812
汪莱 (1768~1813)
李善兰: 1811~1882
阮元 1764~1849
邹伯奇 1819~1869
董佑诚 1791~1823
项名达: 1789~1850
李俨 1892~1963
戴煦 1805~1860
夏鸾翔 1823~1864
曾纪鸿 1848~1877
华衡芳:1833~1902

曾炯之
姜立夫
熊庆来
孙光远
冯康
陈省身
华罗庚
苏步青
陈建功
廖山涛
培经 许宝禄 钟开莱 王浩 江泽涵 姜伯驹 丁同仁 吴文俊 曾远荣 李新民 周鸿经 丘成桐 陈景润 王元 潘承洞 潘承彪 田刚 周炜良 袁亚湘

中国古代著名数学家
张丘建、朱世杰、贾宪、秦九韶、李冶、刘徽、祖冲之
中国现代著名数学家
胡明复、冯祖荀、姜立夫、陈建功、熊庆来、苏步青、江泽涵、许宝騄、华罗庚、陈省身、林家翘、吴文俊、陈景润、丘成桐、冯康、周伟良、萧荫堂、钟开莱、项武忠、项武义、龚升、王湘浩、伍鸿熙、严志达、陆家羲、苏家驹、王菊珍、谷超豪、王元、潘承洞、魏宝社、高扬芝、徐瑞云、王见定、吕晗。


你是否需要了解?

我国5位著名的数学家
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4、赵爽 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与天文学家。他研究过张衡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和刘洪的《乾象历》,也提到过“算术”。5、朱世杰 元代数学家、教育家,毕生从事数学教育。有“中世纪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之誉。

中国著名数学家有哪些
1. 祖冲之:生活在公元5世纪的祖冲之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最著名的成就是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他算出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2. 秦九韶:他是宋朝时期的数学家,著有《数书九章》一书,提出了“大衍求一术”,这是一种求解一次同余式...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数学家?
他是一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华罗庚曾担任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个数学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并被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列为世界88位数学...

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数学家
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有:1. 刘徽 魏晋期间的伟大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2. 赵爽 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的数学家与天文学家。 主要贡献是深入研究了《周髀》并作了详细注释。3. 祖冲之 南北朝时期的杰出数学家、天文学家...

中国历代几大著名数学家
1. 刘徽(约生于公元250年),在中国数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其成就在世界数学史上亦颇受赞誉。他所著的《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数学遗产中的瑰宝。2. 贾宪,北宋时期杰出数学家,其著作《黄帝九章算法细草》和《算法斆古集》虽已失传,但他创造的“贾宪三角”和增乘开方法却流传至今。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数学家???
1. 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他是一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此外,他还曾担任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2. 冯祖荀 冯祖荀(1880-1940)是一位数学教育家...

中国最出名的数学家排名及分数?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众多杰出的数学家,但由于“出名程度”是一个主观且难以量化的标准,因此无法直接给出一个具体的排名及分数。不过,我可以列举几位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非常著名的数学家,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主要贡献:祖冲之 贡献: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特别是精确计算出圆周率...

中国著名的三大数学家
中国著名的三大数学家是:华罗庚、陈建功、苏步青。华罗庚、陈建功、苏步青三个都来自于我国江浙地区,对数学有研究的人都知道,我国江浙地区不仅文人辈出,来自江浙地区的数学家,更是占据了我国的大壁江山,比如除了上面三位外,还有陈省身、冯祖荀、胡明复等都是江浙人。华罗庚成就 华罗庚主要从事解析数论、...

中国的数学家有哪些呢?他们为数学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矩阵理论、自守函数论等多个数学领域都有重要贡献。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总的来说,这些数学家的贡献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数学宝库,也为世界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对后来的数学家有着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数学这门学科的进步。

中国数学家
1、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数学家有:张丘建、朱世杰、贾宪、秦九韶、李冶、刘徽、祖冲之、胡明复、冯祖荀、姜立夫、陈建功、熊庆来、苏步青、江泽涵、许宝騄、华罗庚、陈省身、林家翘、吴文俊、陈景润、丘成桐、冯康、周伟良、萧荫堂、钟开莱、项武忠、项武义、龚升、王湘浩、伍鸿熙、严志达、陆家羲、苏家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