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和有哪些诗? 张志和的诗有哪些
张志和最有名的诗词就是《渔歌子》
渔歌子
唐 ·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共九首
【太寥歌】张志和
化元灵哉,碧虚清哉,红霞明哉。冥哉茫哉,
惟化之工无疆哉。
【空洞歌】张志和
无自而然,自然之元;无造而化,造化之端。廓然悫然,其形团圞。反尔之视,绝尔之思,可以观。
【渔父歌】五首·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上巳日忆江南禊事】张志和
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
为忆渌江春水色,更随宵梦向吴洲。
【渔父】张志和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张志和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曾经有过一个梦,梦见一棵松树长在自己腹部,后来生下张志和[3]。张志和十六岁时“游大学”,以“明经”耀第,向肃宗献策,深受赏识和重用,任命为待诏翰林,并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又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贬官为南浦尉。但他并没有去上任,而是托词亲丧回到了老家,并且从此以后不再作官,长期过着隐逸的生活,悠然徜佯于太湖一带的山水之间。因常以扁舟垂钓,超然不在尘世中,自称“烟波钓徒”。后世称其“兴趣高远,人不能及”。[2][3][5]《全唐诗》中存有他五首《渔父》词,都是写他隐居生活的优秀作品,但因为第一首(见上引)写得太好,其余四首便被它的光辉所掩盖,显得不那样突出了。[1]
张志和的哥哥张鹤龄怕他遁世而去,便在越州东城外给他修了几间茅草房,周围花竹掩映,环境优美,让他在那里沿溪垂钓。当时的观察使陈少游经常前往问候他。皇上还曾经赐给他一奴一婢,专门侍候他,供他驱遣。而他却把他们配为夫妻,取名“渔童”和“憔青”。鲁国公颜真卿(唐代大书法家、诗人)在湖州作刺史时,他和隐逸诗人陆羽是颜家的常客。颜真卿初来时看到他的船破旧了,想给他换一只,他谢绝了,说是“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雨言]间足矣”。[2]
一次,颜真卿与众门客会饮,以渔父为题互相唱和。首唱的便是张志和的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颜真卿与陆鸿渐、徐士衡、李成矩一起共和了二十五首。他们传递欣赏并互相赞美。张志和则让人拿来丹青、剪下白绢,为词配画。不一会儿就画了五本。花木禽鱼,山水景像,古今奇绝,无与伦比。画在颜真卿和客人们之间传观、欣赏,大家都叹为观止。[5] 《唐才子传》称其“善画山水,酒酣或击鼓吹笛,舐笔辄就,曲尽天真”[2]。可见其不但“酒酣”以后有作画的兴致,“击鼓吹笛”也能激起他施展作画的绝技,并且他作起画来非常神速,所画景物饱含天真自然的神态。
唐宪宗听到了这些传闻之后,下诏书让人画了他的画像,拿着画像“访之江湖间”,到处找他,但是没找到,最后人们只好把他的诗歌收集起来呈献给皇上。[2][3]他的另一个哥哥张松龄怕他“放浪而不返”,会惹麻烦,特地针对他的《渔父》词写了一首和作《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1][3]
他修炼的情况在《续仙传》中有零星的披露,说他是个“守真养气”的人,可以“饮酒三斗不醉”,“卧雪不寒,入水不濡。天下山水,皆所游览”。在常人看来,躺在雪中不冷、跳进水里不湿,已经很了不起了,但那还只是道家修炼中显现出来的某些术类功夫而已。[5]
张志和的修炼方法很特别。他经常“沿溪垂钓”,但却“每不投饵”,因其“志不在鱼也”[2]。那他坐在那里干什么呢?借垂钓之名、行修炼之实!溪流在他面前就象一面镜子,他从那里面看到世间万物,看到超越世间的诸神并与之勾通交流,再一直看到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及其构成万物的运动方式。他长期“阅读”这面镜子,而镜中景像则随着他修炼层次的提高而一层层地深化,没完没了。他将自己的修炼心得记录下来,辑为一书,取名《玄真子》,并且把“玄真子”作为自己的道号。该书原有十二卷,总共三万言,但在南宋时已残缺不全,只剩下三卷,被收入《道藏》“太玄部”[6][7]。后人称其“著作玄妙,为神仙中人”。[5]
就从这残存的三卷来看,其内容也是相当丰富的。但因其义理深奥,不但常人难懂,就是修炼人,不到某一层次,也是很难明白的。《全唐诗》中所存张志和的《空洞歌》即是该书第一卷中的一小段[1]。其中“反尔之视,绝尔之思,可以观”,就隐含了全部读懂《玄真子》的关键:你首先得打通自己的天眼!因为他是在记录自己从另外时空中看到的现象和法理,你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就会越读越糊涂。对于道家理论,特别是《道德经》有一定了解的人,可能模糊地懂得其中一些内容,但会感到和《道德经》一样地不可捉摸。其实,《道德经》和《玄真子》的关系,也就一个是纲领、一个是细则;一个是抽象、一个是具体而已。如果把《玄真子》当作《道德经》的一个具体释例,则对两书都能获得更深的理解。
后来颜真卿东游平望驿,张志和喝酒喝到酣畅时,为大家表演水上游戏:他把坐席铺在水面上,独自坐在上面饮酒、谈笑和吟唱。那张坐席在水上一来一去、时快时慢,发出水上行舟一样的声音。接着又有云中飞来仙鹤跟随在他的头顶上。颜真卿等在岸上观看的人们,没有一个不惊异的。不多时,张志和在水上挥手,向颜真卿表示谢意,然后便上升飞去。[5]另一说法则称“后传一旦忽乘云鹤而去”,说他是乘着云鹤飞走了。[2]
历来修成“白日飞升”的人就少之又少,因此才不被人们普遍地承认。象他这样当着许多人的面,其中包括象颜真卿这种颇有名望的一代名臣、历代的大书法家,就悠悠然飞升而去,实在是古往今来历史上罕见的奇观!
参考文献
[1] 《全唐诗》卷308;
[2] 《唐才子传》,[元]辛文房撰,卷三;
[3] 《唐诗纪事》卷第四十六;
[4] 《唐诗别裁》卷第十四;
[5] 《续仙传》,以及《太平广记》第二十七卷,神仙二十七;
[6] 《直斋书录解题》,[南宋]陈振孙着;
[7] 《玄真子外篇(三卷)》,参见《道藏+太玄部》,《正统道藏》第242册,艺文印书馆印行;另外,《四库提要》中也有收录。
1.张志和(约730~约810)唐代诗人。
字子同,初名龟龄,兰溪人。十六岁游大学,以明经耀第,献策肃宗,深蒙赏重,任翰林待诏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并赐名“志和”。后因事贬为南浦尉,未到任,还本籍,亲丧不复仕。扁舟垂纶,祭三江,泛五湖,自称“烟波钧徒”,著《玄真子》十二卷三万言,因以为号。兄鹤龄,恐志和遁世不归,为之在越州(今绍兴)城东筑茅屋一所。志和居之,尝有吏人派志和为淘河夫,即亲自执蕾劳作,毫无怨色。观察使陈少游闻而谒之,坐必终日,题其所居为馆真坊。。又因草堂椽拄,皮节犹存。全无斧斤之痕,门巷更为漱隘,门隔流水,十年无桥,乃出资稍扩其居,“并造桥,时称回轩巷、大夫桥。肃宗赏赐奴婢各一,志和使结为夫妇,取名“渔童”、“樵青”。人间其故,答道:渔童使捧钧收纶,芦中鼓泄,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陆羽、裴休问有何人往来?答称:“太虚作室而共居,夜月为灯以同照。与四海诸公未尝离别,何有往来?!”颜真卿为淤州刺史,张志和乘敝舟往访,颜欲为他造新船,张道:“搅惠渔舟,愿以为浮家泛宅,诉讼江湖之上,往来茗冒之间,即野夫之幸矣!”其诙谐辩捷,类皆如此。
张志和博学多才,歌、词、诗、画俱佳。酒酣耳热,或击鼓吹笛,或吟诗作画顷刻即成。尝于颜真卿席间与众客唱和渔夫词,张志和首唱:“西塞山前白鸯飞,桃花流水阙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url]颜真卿、陆羽、徐士衡、李成矩等共和二十五首。志和复剪素写景,须臾五本。随句赋象、人物、舟船、鸟兽,烟波凤月,皆依文章,曲尽其妙。真卿与诸客传玩,叹服不已。唐朱景玄撰《唐朝名画录》,定逸品三人,张志和居其一。明董其昌《画旨》云:“昔人以逸品置神品至上,历代唯张志和可无愧色。”
张志和既为山川隐逸,著作玄妙,故后世传为神仙中人。如《续仙传》云,玄真子“守真养气,卧雪不寒,入水不濡。”唐李德裕评张志和:“隐而有名,显而无事,不穷不达,严光之比。”可谓恰到其分。
张志和的诗传下的不多,《全唐诗》仅录有九首。还能够拿得出手的是一首《渔父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篛笠/绿簔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此诗还是能够读出张志和的一些隐士志趣的。不过,倘以一个诗人的标准来严格衡量的话,无论就数量或质量,他恐怕都无法与唐代最一般的诗人相比。好在我以为张志和的可取之处是在“行为上”,也可以说,他其实是位“行为艺术家”。
共九首
【太寥歌】张志和
化元灵哉,碧虚清哉,红霞明哉。冥哉茫哉,
惟化之工无疆哉。
【空洞歌】张志和
无自而然,自然之元;无造而化,造化之端。廓然悫然,其形团圞。反尔之视,绝尔之思,可以观。
【渔父歌】五首·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上巳日忆江南禊事】张志和
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
为忆渌江春水色,更随宵梦向吴洲。
【渔父】张志和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你是否需要了解?
张志和最有名的十首诗
张志和最有名的十首诗:《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渔父歌》、《渔父》、《太寥歌》、《空洞歌》、《上巳日忆江南禊事》、《杂歌谣辞·渔父歌》、《渔父·云溪湾里钓鱼翁》、《渔父·松江蟹舍主人欢》、《渔父·青草湖中月正圆》、《渔父·钓台渔父褐为裘》。其中比较重要的诗有:1、《渔歌子...
张志和写的诗
1、《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代]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渔父歌》[唐代]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3、《渔父》[唐代] 张志和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
张志和写了那些诗,词?
[b]《全唐诗》卷三百零八[\/b][size=4]扬州诗局本[\/size][b]卷308_1 【太寥歌】张志和[\/b]化元灵哉,碧虚清哉,红霞明哉。冥哉茫哉, 惟化之工无疆哉。[b]卷308_2 【空洞歌】张志和[\/b]无自而然,自然之元;无造而化,造化之端。廓然悫然,其形团圞。反尔之视,绝尔之思,可...
有哪些张志和的诗
张志和的诗有《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大酂山》、《赋得彭蠡湖送张广文归馆》等。一、《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以其描绘的优美自然风光和宁静的渔隐生活而著名。诗中,他细腻地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二、...
张志和的诗有多少
张志和的诗作在唐代文学中独具特色,尤其是他的五首《渔父歌》,流传甚广。这些作品描绘了一幅幅宁静和谐的生活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感受那份悠然自得的心境。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描绘了春天水乡的美丽景色,白鹭在山前飞翔,桃花盛开,流水潺潺,鳜鱼肥美。张志和用生动的...
张志和的诗和注释
西苕溪在洪水泛滥时,亦同样是惊涛骇浪,急流直下,亦不亚于长江之白浪,张志和词中“长江白浪不曾忧”亦是西苕溪洪水泛滥时的真实写照。所以石堂子与张志和“钓台渔父褐为裘”中之“钓台”相当吻合。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诗中有“龙头舴艋吴儿竞”句,说明湖州有舴艋舟。丁文《陆羽大传》中有张志和在石...
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完整诗句是什么?
完整诗句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唐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自称“烟波钓徒”、渔樵为乐的张志和,最后的岁月隐居湖州城西西塞山,在此写下了几十首《渔父》《渔歌子》等著名诗词,而“桃花鳜鱼”也因这首《渔歌子》而传诵千古。《渔歌子》赏析 首句“...
张志和还写过哪些诗
《赋得还山清眼上遥村》: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风光和乡野景色相结合的景象,通过优美的文字和细腻的画面展示了作者心中的山居生活的惬意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诗人用淡泊的心境感受着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这首诗体现了张志和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诸姑计利成溪堂眺青观兰岸之月意》...
张志和的诗词
《杂歌谣辞・渔父歌》 作者:张志和 年代:唐 体裁:乐府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太寥歌》 作者:张志和 年代:唐 体裁:杂言 化元灵哉,碧虚清哉,红霞明哉。冥哉茫哉,...
张志和的诗句
1、《渔歌子·霅溪湾里钓鱼翁》霅溪湾里钓鱼翁,蚱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2、《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波才动万波随。黄帽岂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绿穰衣。斜风细雨不须...3、《渔父·钓台渔父褐为裘》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