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屈原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屈原
那就多了:黄帝、尧、舜、大禹、屈原、陈胜、吴广、关羽、李世民、魏征、王维、李白、杜甫、玄奘、司马光、关汉卿、刘伯温、林则徐、孙中山……。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在这五千年中涌现出许多伟大的人物,其中,最让我敬佩的人物要数三国中的“常胜将军”--赵云了。
赵云智勇双全,文武双全。武艺超群,忠心耿耿,历来被后人所赞颂,被后人所学习。因此小时候家人常用赵云来教育我要精忠报国。渐渐地赵云的事知道的愈多,我就愈加敬佩赵云。
我敬佩赵云,首先是因为他的武功很好,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一杆银枪,被赵云使得风驰电掣,出神入化。一把剁铁如泥的青红宝剑,被赵云耍得神出鬼没,让人眼花缭乱。所以,无论什么怎样的大将见到赵云都闻风丧胆,狼狈而逃,否则,就会死在银枪之下。赵云直到老年仍英勇无比,真可谓宝刀不老。
我敬佩赵云,其次是因为他临危不惧,经常急中生智。有一次,黄忠夜袭曹寨,不料中了埋伏,赵云舍身将黄忠救回军营,可这时,曹操趁胜追击,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赵云大寨压来,这时,赵云军队人员伤亡严重,无法应战,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赵云突然想起一妙计,他让弓弩手埋伏在战壕里,待曹军接近,弓弩手突然站起来,霎时,万箭齐发,曹操以为赵云早已布好了天罗地网,马上命令大军撤退。看来,赵云真可谓是一员有勇有谋,不可多得的武将。
我喜欢赵云,最主要是因为他时刻为天下百姓着想,而且认准明君就死心踏地的跟着他,决无二心。赵云年少时投奔袁绍,尽管袁绍势力庞大,但是个昏君,不听忠臣直言劝告,只听奸臣花言巧语,赵云放弃高官厚禄,毅然离开,几经周折,投奔刘备。当时,刘备势单力薄,连吃败仗,可赵云没有离开,决心帮助刘备脱离苦境。在长板坡时,赵云为了留下一点刘备的血缘,为了蜀国的将来,赵云领着二三十个军士闯入曹军去救甘夫人和阿斗。当赵云寻到阿斗时,已只剩下单人单骑,鲜血洒满战袍,可赵云不顾生命危险,把阿斗放入战袍中,又打入了曹操百万军中,就在他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力斩曹操五十多员,最后,赵云把阿斗完好的交给刘备。
赵云是一位世上少见的神奇武将,他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将永远敬佩他。
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青年时期,为了掌握渊博的知识,他如饥似渴的阅读了大量有关天文。地理。历法。农业。文学。艺术方面的着作。在刻苦学习的同时,还努力钻研写作,二十多岁时,他根据楚国祭神的歌词改写的《九歌》,传遍了全国。
屈原走上从政的道路以来,极力主张实施变革,任用贤能。富国强民,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但变法刚开始,就遭到以子兰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的仇恨和排挤,他们在楚怀王的面前造谣中伤,昏庸的怀王,误信谗言,把屈原降职了。屈原虽然降职了,对楚国的命运仍十分关注。当楚国为了破坏六国联盟,派特使张仪到楚国游说时,屈原冒死进宫劝说怀王不要上当。当怀王轻信秦国,要去与秦王会盟时,屈原流着泪进行劝阻,但都遭到了子兰一伙的阻拦。后来怀王被秦王软禁,死在咸阳。
屈原悲痛之余,希望刚即位的顷襄王能变法强国。洗雪楚国的耻辱!顷襄王但比怀王还要昏庸,亲秦派依然得势。他们唆使顷襄王把屈原赶出朝廷,放逐汉北。秦国攻破楚国郢都后,楚国濒临灭亡,屈原悲痛之余,投罗江而死。
屈原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共25篇。《离骚》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同时也表现了屈原为实现崇高理想而进行的热烈追求和不懈斗争。抒发了他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以及憎恶佞奸。羞于为伍的高尚品格。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是我国浪漫主义的源头,是继《诗经》后诗歌史上的另一个高峰。
屈原以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格,光辉灿烂的诗篇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和文化传统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中文名: 屈平
别名: 屈原
国籍: 楚
出生地: 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
出生日期: 公元前340年正月寅日
逝世日期: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
职业: 官员,诗人
主要成就: 促成楚齐联盟
创立“楚辞”文体
代表作品: 《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官职: 左徒,三闾大夫
纪念日: 端午节
秭归是中国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也是楚文化发源地之一。它位于长江北岸的卧牛山麓,四周城墙环绕,形似一个倾斜的葫芦,具有浓厚的古典建筑风格。故有“葫芦城”之称。又因城墙均有由石头叠砌而成,又叫“石头城”。汉代始设县,唐朝时曾设立归州,民国元年改归州县,民国三年改为秭归县,一直沿用至今。秭归的名胜多与屈原有关,秭归县城东门外,矗立一高大的牌坊,上书“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沫若手书。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
《屈原贾生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作者司马迁。该篇是屈原、贾谊两个人的传记,他们虽然不是同时代人,但是二人的遭遇有不少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才高气盛,又都是因忠被贬,在政治上都不得志,在文学上又都成就卓著。所以,司马迁才把他们同列于一篇
屈原的形象在现代人看来,别说早已绝迹,就连意淫也不敢妄想此等人物: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出身豪门,温柔体贴,有情趣,有担当,有抱负。现代人也达不到这种思想境界:有钱有权的那个不是纨绔子弟?有才有貌的哪个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能去体贴人有担当?就算撞大运千万分之一有那么一个各方面能力都具备的,也恐怕一分之千万地没有匡世济国的抱负吧。不知道将屈原拉到两千多年后的浊世假设有没有冒犯他,还是和古代比较。从横向看,这一时期像屈原这样出身好人品好有才华又想有一番作为的大好青年并不罕见——这便是战国;即使这样,也能一眼将他认出来——这便是屈原。从纵向看,这种在春秋战国一抓就是一大把的根正苗红们在后世早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寥若晨星。坐天下者都巴不得世家子弟都纵情于声色犬马,有抱负的恐怕沦为政治斗争牺牲品时都蒙在鼓里。魏晋兵荒马乱的情况与春秋战国很相似,而有才华的世家子弟却只能在清谈和老庄中明哲保身;《红楼梦》中更是一代不如一代。世族也好,平民也好,位极人臣也免不了祸福旦夕,只能战战兢兢行事,自然远远比不上春秋战国人物的慷慨从容。即使如三国般无数英雄竞折腰,也是由黑白的甲胄和鲜血组成称不上文明;即使如盛唐般文明大气,也多了华而不实的排场没有因为这个契机勃兴出新的思想盛极之后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落。那白衣飘飘影影绰绰的形象,成了民族文化的象征,还有李白、王维、杜甫、苏东坡、曹雪芹······而第一个,也是最高大的,就是屈原。他清癯瘦削面庞上的铮铮风骨,他一身白衣伫立在江边的卓尔不群。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苍生,为了楚国,“虽九死其未悔”。他是理想中的理想主义者,大凡理想主义者都注定头破血流不被理解的结局,他们的主张多被认为脱离实际,过于激进,却将历史推动了一大步。先行者注定以惊人的勇气作出牺牲与舍弃,不是不会在官场的钩心斗角中斡旋,也不是不懂得利益的博弈,如果稍稍做一点妥协与圆滑,就不能达到如此的高度,就不再成为他们。豆瓣中看到一句话“这个世界不配他们存在”,就是形容这些理想主义者们。书中写了春申君黄歇多年追随屈原,帮他打理俗事,正如梵高的弟弟提奥之于梵高,《红楼梦》中紫鹃之于黛玉,让他们在深爱着却伤害了他们不配他们存在生存的世界做更多的事情,留下光辉,是幸运的。这又何尝不是世界对他们做出的妥协?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中文名: 屈平
别名: 屈原
国籍: 楚
出生地: 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
出生日期: 公元前340年正月寅日
逝世日期: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
职业: 官员,诗人
主要成就: 促成楚齐联盟
创立“楚辞”文体
代表作品: 《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官职: 左徒,三闾大夫
纪念日: 端午节
秭归是中国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也是楚文化发源地之一。它位于长江北岸的卧牛山麓,四周城墙环绕,形似一个倾斜的葫芦,具有浓厚的古典建筑风格。故有“葫芦城”之称。又因城墙均有由石头叠砌而成,又叫“石头城”。汉代始设县,唐朝时曾设立归州,民国元年改归州县,民国三年改为秭归县,一直沿用至今。秭归的名胜多与屈原有关,秭归县城东门外,矗立一高大的牌坊,上书“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沫若手书。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
《屈原贾生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作者司马迁。该篇是屈原、贾谊两个人的传记,他们虽然不是同时代人,但是二人的遭遇有不少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才高气盛,又都是因忠被贬,在政治上都不得志,在文学上又都成就卓著。所以,司马迁才把他们同列于一篇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屈原的身世记载屈原身世的材料,以《史记·屈原列传》较早而具体。司马迁之前,贾谊在贬谪长沙途经湘水时,曾作赋以吊屈原。文中引用了屈原《离骚》及《九章》中的一些篇章,转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与《史记》所载完全契合。和司马迁同时代而年辈稍早的有东方朔作《七谏》,庄(东汉人避讳作严)忌作《哀时命》,都是摹仿屈原的作品,文中所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也与《史记》所述相接近,所以《史记》所载屈原事迹是基本可信的。当然,传中也有偶然失叙或史实错记之处。
屈原的父亲,《离骚》中称其名为伯庸,可能也是化名。另外,传说中屈原还有一姊。
你是否需要了解?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1000到2000字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武则天~武则天,是一个颇有历史魅力的名字.她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的次女,唐大宗李世民的幼妾,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
你对屈原的人物评价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历史人物——屈原(两千字左右)
请举出两个历史人物,... 74 2013-02-09 阅读一部关于近代历史人物传记的书籍,撰写心得体会,字数200... 38 2011-05-27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屈原 13 2015-05-13 人物评价 屈原 150字左右 26 2015-06-22 历史名人屈原一生中的故事 14 ...
关于屈原
屈原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在《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这4句是说: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
历史人物:屈原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屈原(前340—前278)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原姓芈(mǐ),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
用一句话简单介绍屈原,包括人物思想特点,艺术贡献
其实,屈原作品的数量并不多。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列出的数目为25篇,刘向的已散佚的《楚辞》及王逸的《楚辞章句》中列出了这25篇的篇名,它们是:《离骚》1,《九歌》11,《天问》1,《九章》9,《远游》《卜居》《渔父》各1。一篇被梁启超称为“全部楚辞中最酣恣最深刻之作”的《招魂》,不在此列,我...
我喜爱的历史人物写作文
1.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500字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名垂史册的英雄豪杰,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名垂史册的英雄豪杰,他们如同天上的群星,永远闪烁着灿烂的迷人的光芒。 谈起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我一定会说:“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勾践!”春秋时期,吴国和 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
请问谁知道屈原的生平事迹
制定法令,上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每颁布一条法令,屈原就自夸其功,说是‘除了我之外,谁也做不出来...诗人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传说糅成一体,编织成为瑰丽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
求关于屈原的评价。急!!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一、历史上关于对屈原评价问题的争议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已赞过 已...
屈原的故事
替他管家的姐姐女媭问明情由,就知他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劝他不要再发议论了,屈原道:"我是楚国人,...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 雄黄酒: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特别好,对时代风云变化了如指掌,而且擅长口才,很快成为楚国政坛引人注目的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