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姓起源 "宫"姓的来历?
宫姓始祖宫之奇到虞国后,古虞国位于今山西省境内,就任虞国上大夫,辅佐虞公,是一位贤臣。“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讲的就是宫之奇的故事。
《左传.僖公五年》、《春秋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史记.晋世家》、《汉书.辛庆忌传》等都有关于宫之奇的记述。就全国人口数而言,宫氏一族是小姓。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从七省抽样结果,宫姓排在152位;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宫姓排名在212位。
宫姓的渊源,在全国范围内,宫之奇的后裔,是宫姓的主体。
另外,宫姓还有以下几个起源:
1.南宫氏的后裔,有的改姓宫。
2.周官“宫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此两支宫姓,皆为姬姓之后。)
3.共氏、龚氏有的改为宫姓。
4.明朝,回族宫火因,以宫为氏。
5.清朝,满族恭佳氏,改为宫氏。
6.蒙古族,亦有改为宫氏者。
扩展资料
名人
1、宫懋谅
(1671—1715)字翊元,号益元,象宗子。附庠生,康熙戊子47年(1708)顺天府举人,充内廷纂修,授钜县教谕,候补主事。子二:大鹏,殿对。
2、宫焕业
(1685—1757)字进修,号肄亭。懋勤子。邑增生,乾隆丁卯12年(1747)举人。侯选知县。子二:谦基、随基。
3、宫廷颺
(1730—1796)榜名晋基,字沐藩,号湘秋,焕采子。增生,乾隆庚辰25年(1760)举人。山西长治县知县。子二:秉鉴、秉钧。
4、宫 庠
(1790—1859)原名朝,字书臣,号筱衫,鋆子。优廪生,嘉庆丙子21年(1816)举人。江宁府教授。子二:福元,福魁。
宫姓:
宫姓起源:1.南宫氏的后裔,有的改姓宫。
2.周官“宫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此两支宫姓,皆为姬姓之后。)
3.共氏、龚氏有的改为宫姓。
4.明朝,回族宫火因,以宫为氏。
5.清朝,满族恭佳氏,改为宫氏。
6.蒙古族,亦有改为宫氏者。
贠姓:
贠[貟,读音作yùn(ㄩㄣ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公子伍子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苑》记载,“贠出南洋,与楚同族,颛顼之后。”贠氏以祖辈名字为姓氏,出自伍氏。是春秋时期楚国伍贠(后为吴国的相国)的后代。
贠氏的姓源为:舜→尧→帝喾→颛顼→芈→熊→楚→伍→贠(员)。
据许多学者的考证:“贠”和“员”本是同一个字,写法不同,异字多音,当作姓氏是由伍子胥伍贠(员)而来。
“员”字在简化字之前一直写作“貟”,贠氏祖辈们也一直使用“貟”字,到了现代,许多贠氏仍然坚持使用“祖传”的写法,只不过是也跟着简化了一下,写作“贠”。
伍子胥被赐死之后,其后人纷纷分散走避他方,但为了纪念这位名垂千古的先祖,也为了逃避株连遗祸,便把他的名字“贠(员)”作为姓氏,贠(员)氏由此延续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原以封邑名称为氏,后因故改姓为氏。
据史籍《南史》、《姓氏考略》记载,“南朝宋国的刘凝之敬慕贠氏忠烈,遂改姓贠。”
得姓始祖:伍子胥。
伍子胥,姓伍名贠(员),字子胥。春秋时期杰出人士。根据《姓氏辞典》、《姓解》、《贵姓何来》、《古今姓氏辞典》、《书法辞海》、《中华书法大辞典》考证:贠和员是一个字,写法不同,异字多音。当姓氏讲时读yùn,不读yuàn,由伍子胥(伍贠)而来。全国贠氏都习惯写贠,微软双拼键入“yp”即可输入,微软全拼键入“yun”后翻十页亦可输入。
二.各支始祖:
贠德忠:山东泰安东贠家北一世祖。
贠德诚:山东冠县贠庄(原山东堂邑)一世祖。先世枣强、冀州人,明初洪永年间始迁鲁。贠氏伍贠之裔也。一名位姓,迄今与伍氏称同家。自古有贠半千知名士。始祖当永乐年间由枣强冀州迁来。
三.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
江陵郡:原为春秋时期楚国的郢郡,汉朝时期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
四.历史名人:
贠 敞:(生卒年待考),前凉金城人(今甘肃兰州)。
贠半千:(生卒年待考),本名余庆;晋州临汾人。著名唐朝大臣、诗人。
其师王义方器之曰:“五百岁一贤者生,子宜当之。”因改名半千。
贠兴宗:(生卒年待考),字显道,仁寿人。著名宋朝大臣、学者。
贠兴宗著有《九华集》五十卷,《国史经籍志》又有辩言及采石战胜录,并传于世。
贠小苏:(公元1950~今),河南陕县人。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贠 杰: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行政管理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硕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府政策评估的效率与方法体系研究”负责人。
贠恩凤:(公元1940~今),出生于西安,原籍陕西华阴。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中国民族声乐学会理事,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兼职教授。曾先后担任陕西省政协第四届委员、第五、六、七、八届常委等职务。现为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名誉团长、书记。
贠 超:(公元1952~今),陕西三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先后在天津大学机械工程系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机器人技术和机器人控制、机械系统动力学。
贠宝山:(公元1930~1951),河南安阳人。著名国际主义战士,一级战斗英雄。
贠东华:(公元1950~今),陕西省华山监狱民警
1986年1月由部队转业到华山监狱工作。先后担任房产基建办主任、监察室主任等职。2001年6月至今,担任华山监狱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所所长,党支部书记。因工作业绩卓越,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2004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贠相彬:青年诗人。
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
现任中国金笔作文研究会秘书长,中国金笔作文教研组组长,砺智总校教研部副主任,中国金笔作文高级讲师。著有教学论文《一二年纪作文启蒙》,《作文教学与市场细微化处理》,文学剧本《吆喝》,诗歌《相彬诗文集》等。
贠宗翰:(公元1940~今),陕西咸阳人。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秦腔研究会副会长。
贠更厚:(公元1954~今),河南陕县人。著名美术家。
中国博物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三门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三门峡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副研究馆员职称。
1、以职官为姓,形成于西周。周王朝时有专司宫廷修缮、清洁事宜的官,名为"宫人"。其后人遂以宫为姓,称宫姓。
2、出自姬姓,以封地名为姓。春秋时,鲁国有孟倚子,其儿子韬,封于南宫(今河北省南宫县),其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名"南宫"为姓。后又分化为南、宫二姓。
3、亦出自姬姓,以国名为姓。春秋时,虞国有大夫叫宫之奇,是周初所封同姓国嫽国国君的族人。因为嫽国被晋国灭掉,他逃到?莨囊怨珛蝗ヒ匚硎纠肟使莆稀F浜笠捕家怨铡?
二、郡望堂号【堂号】
"忠谏堂":春秋时候,晋国拿了良马河美璧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虞大夫宫之奇向虞国国君谏道:"如果嘴唇被割去,牙齿就必然会暴露而受寒冷。虢国好比我们的嘴唇,我们千万不能借给他人路去割我们自己的嘴唇。"虞君不听,收了晋国的马和璧,借给了他们道路。宫之奇便率领他所有的族人逃出虞国,不愿等着当亡国奴。晋国灭了虢国班师,顺道把虞国也灭了。
【郡望】
河 东:秦初置河东郡。相当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
太原郡:秦庄襄公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相当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三、历史名人
宫 钦:元朝人,至大初为东阿令,以威严著称,清正廉洁。当时年遇饥荒,他带头以自己的薪俸济饥,得到富裕人家的响应,互助互济,全县无人饿死。当地有一群无恶不作的坏人,屡教不改,宫钦下令,限期归正,逾期不改者,在这些恶人的院墙上,涂以黑色,以示其辱,后皆化为善良。他调离东阿县后,当地人民立碑记念他,流芳千古。 宫国苞:清代诗画家。擅写兰竹,工诗,与丹徒张石帆称"江上两诗人"。 宫畹兰:清代女画家。能诗,工画墨梅,雪叶风枝,俨然有偃蹇瑶台之思。 东汉有道术家宫崇,明代有平蛮将军宫聚、翰林学士宫伟鏐,清代有福建巡抚宫梦仁、诗人宫鸿历。
西安市某科研单位离休老干部宫力行老先生编著有25万字的《宫姓春秋》一书,受到了专家学者的肯定和好评,宫姓族人求书者不计其数,第一版数千册已经分发完毕。2005年又改版重印了数千册,新版不仅在内容上又作了修订、充实,在印刷、装订等技术层面也精益求精,全书16页彩图,彩色亚膜封面,内文全部菲林制版。第二版《宫姓春秋》每册成本价19元(含邮费),欢迎邮购并请向宫姓族人推荐。其捐赠的《东莱宫氏族谱》已经被国家图书馆收藏。另其已经掌握的各地宫姓族谱有九部之多。有兴趣的话您可以和老人家直接联系。 710068 西安市92号信箱离退处 宫力行 电话:029-88786532(宅) 029-87707426(小灵通)
关于宫姓来源,史载有两种说法。一是以官氏为姓,一是认为是虞大夫宫之奇之后。《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周官掌宫门者,以世官为氏。”《通志·氏族略》云:“虞大夫宫之奇后,望出河东。”宫之奇是春秋时虞国的大夫,是周初所封同姓国(山西平陆县东)国君的族人,因国被晋灭掉,他逃到虞国,改以国名为姓,去“邑”为“宫”,表示离开故国,故姓宫,称宫氏。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要攻打虢国,就派人带着稀世名马和珍贵玉璧为礼物,要求虞国国君准许晋军过境攻打虢国。虞国与虢国本是友好邻邦,两国订有攻守同盟,但虞君却垂涎于名马玉璧,答应了晋的要求。宫之奇知道后连忙劝阻虞君说:“不能借路啊!虞虢两国的关系就像人的牙齿和嘴唇,俗话说‘唇亡齿寒’,失去了嘴唇,牙齿就要受冻。再说晋献公是个贪得无厌的人,虢灭亡了,他还会允许虞国单独存在吗?”但虞君却鬼迷心窍一般,听不进他的忠告。宫之奇仰天长叹说:“看来虞国是注定要灭亡了,我不能等在这里做晋人的俘虏。”于是宫之奇率领族人奔往曹国(山东定陶县西南)去了。晋灭虢之后,果然在回师途中,顺便把虞也灭掉了。宫之奇的后人,便成了宫姓,称宫氏。
姓氏名人:宫姓名人,东汉有道术家宫崇,元有宫天授,明有平蛮将军宫聚,清有福建巡抚宫梦仁、诗人宫鸿历等。
你是否需要了解?
宫姓现在的人口数量
宫姓起源于姬姓和春秋时期的宫之奇。据史书记载,武王姬发在克商建立周朝后,分封诸侯时,封虞仲为虞君,即虞仲。虞仲的儿子被封为“宫”国之君,后宫国被晋国所灭。宫之奇原本姓姬,名之奇,后来改姓宫,宫姓由此而来。
宫姓属于哪个民族
汉族:宫姓源于姬姓,具有悠久历史。武王姬发克商建立周朝后,封虞仲之子为“宫”国之君,宫国被晋国灭后,其后人将原姓氏中的“宫阝”字去右耳改为“宫”姓,这是宫姓的起源之一,也是宫姓在汉族中的主要来源。其他民族:在历史上,由于民族融合、改姓等原因,也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民族的人改...
宫姓是的贵族姓吗?
宫姓是贵族姓氏。宫姓主要源于姬姓,得姓始祖为春秋时期宫之奇。史载,武王姬发克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诸侯时,封同一曾祖的族侄仲为虞君,是为虞仲。又封虞仲之子为 <宫阝>(tong,第二声,音同)国之君,宫阝国传数世即为晋国所灭。宫之奇原姓姬,名之奇,又名奇,是 宫阝国后世国君的族人。
宫姓来历
1、以职官为姓,形成于西周。周王朝时有专司宫廷修缮、清洁事宜的官,名为“宫人”。其后人遂以宫为姓,称宫姓。2、出自姬姓,以封地名为姓。春秋时,鲁国有孟倚子,其儿子韬,封于南宫(今河北省南宫县),其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名“南宫”为姓。后又分化为南、宫二姓。3、上古周代,有一种官职...
关于宫性的历史现状和研究报告
一. 宫姓起源 宫姓起源于姬姓,始祖为春秋时期的宫之奇。武王姬发建立周朝后,封其族侄仲为虞君,其子为宫阝国君。宫阝国被晋国灭后,宫之奇离开故国,改姓宫,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二. 胶东宫姓始祖 胶东宫姓始祖为宫熙儒,五代后周时期隐居于文登市界石镇柳林庄村,后潜心研究《易经》,成为...
关于宫氏
关于宫姓的起源,史料记载有两种说法。首先,一种说法是以官职为姓,源自周朝掌管宫门之官,因世袭而得姓。其次,另一种说法是认为宫姓是虞国大夫宫之奇的后代。《古今姓氏书辨证》提到:“周朝官掌宫门者,以世官为姓。”而《通志·氏族略》则云:“虞大夫宫之奇后,望出河东。”宫之奇是春秋...
姓氏“宫”祖先是谁啊?
宫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宫之奇,他是姬姓的后代。宫阝国是周武王姬发克商后分封给同一曾祖的族侄仲的封地。后来,宫阝国被晋国所灭,宫之奇离开宫阝国逃往虞国,他将宫阝字去右耳,即去“邑”字旁,改姓宫,名之奇。自那时起,宫姓便出现了,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宫之奇在虞国担任上...
宫姓起源及简介 姓宫的名人有哪些
宫姓起源及简介 宫姓源出有三:姬姓和官职。第一支系自姬姓。古有宫国,春秋时灭于虞,子孙以国为氏,虞大夫宫之奇之后。这支姬姓宫氏的历史大约有2600多年。第二支系白宫名。周官掌宫门者,以世官为氏。第三支出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之庶子仲庆父,也称公子庆父,世为鲁卿,谓之仲孙氏,古谓...
宫姓和杨姓关系
宫姓,中国姓氏之一,部分源于姬姓,部分得姓始祖为春秋时期宫之奇。史载,武王姬发克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诸侯时,封同一曾祖的族侄仲为虞君,是为虞仲。又封虞仲之子为“宫阝”(tong,音“同”)国之君, 宫国传数世即为晋国所灭。宫之奇原姓姬,名之奇,又名奇,是宫阝国后世国君的族人。...
百家姓《宫(gōng)》姓起源
240 宫(gōng)240 宫(gōng)【寻根溯源】周朝有负责掌管宫门的官员,其后代以官职为氏,后来有的以宫为姓。另有一说,周初分封的小国中有国名(其地在今山西平陆),国被晋国灭掉后,其族人以国为氏,后将“”去邑为“宫”,改姓宫。【变迁分布】宫姓早期居住在河南、山西,在山西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