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樊城的时候,关羽是凭哪一战威震华夏的呢?

作者&投稿:钭亲 2025-05-24

一、关羽围攻樊城带来的影响

1、危机许都安全

事实上,关羽对曹魏展开的樊城之战并非是吹嘘之言,而是真的足够震撼,首先,当时关羽的先头部队已经攻击到了颍川郡下面的郏县附近,这里距离曹魏政权的国都许都已经不远了,严重威胁到了曹魏的统治和生存。

三国时代的郏县,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平顶山市下辖的郏县,许都就是现在的河南省许昌市,许都此前是曹操时代天子御驾所在地,后是曹魏集团的大本营,对于曹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地图上看,郏县和许都的距离不过百余里而已,放到现在,开车前往也就一个钟头便可抵达,古代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时间会久一点,但最多也就几个时辰的功夫。

在这种情况下,关羽已经到了郏县境内,试问如果你是曹魏的执政者,会不会陷入恐慌之中呢?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曹魏大将曹仁提出了大军撤离樊城的建议,不过遭到了以满宠为首一众大臣的反对。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当时满宠给出的理由是非常现实的,他认为,如果不能在樊城这个地方对关羽大军进行有效的阻挡,任由其发展做大,那么可以预见,用不了多久整个洪河,也就是淮河以南的诸多城池,都会落入关羽的手中。

图片:关羽率兵剧照

2、曹魏损失巨大

樊城之战时,曹魏在军事领域上已经接连遭遇了重大打击,士气相当低落不说,而且精锐的损失巨大,如何寻找优质的兵源进行补充已经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从汉中之战一直到关羽北出,我们可以看看曹魏集团的损失。

汉中一战曹操损兵折将,夏侯渊被斩,精锐尽数覆灭,后来曹操为了报仇雪恨,亲征都没有成功,只能让汉中之地落入刘备之手。根据《华阳国志》的记载,到了樊城之战的时候,关羽一招“水淹七军”,让于禁号称“七军”的三万余人全部报销,损失之大不言而喻。

这还没算完,在关羽围困樊城的时候,又一刀斩杀了久负盛名的大将庞德,这一战曹魏又是损兵折将,这样一来,曹操前后共损失了七、八万士兵,而且都是久经战阵的精锐部队。

虽然此时的曹操早已占据了中原大地,家大业大,但也经不起这样的打击,况且曹操周围的敌人实在太多,东北地区的公孙家族,东南方向的孙权集团,以及在汉中虎视眈眈的刘备,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图片:关羽水淹七军剧照

二、樊城之战后的影响

1、曹操的无奈

从当时曹魏集团的实际情况来看,局势是不容乐观的,如果有充足的机动部队,曹操也不会派遣徐晃领兵到樊城进行救援,徐晃到了樊城之后,确实在小范围的作战中打击了关羽军队,实现了局部战局的逆转。

但是关羽手下有一支实力不俗的水军部队,因此一直盘旋在樊城周围丝毫没有退却的意思,而以徐晃眼下的实力完全没有办法。

最后曹操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好派人到江东去联系孙权,让他们趁机偷袭荆州的南郡,然后再把之前防守东吴的大将张辽调往樊城前线,这样才算解决了关羽给他带来的巨大生存危机。

但是孙权的偷袭带来了一个后果,虽然瓦解了关羽危机,但却把刘备的地盘送给了孙权,这无疑是拆东墙补西墙,这显然不符合曹操的利益,也不是他愿意看到的,只不过算是一种无奈之举,完全没有什么好吹嘘的地方。

图片:曹操在军营剧照

2、形势的变化和影响

而樊城之战之所以足以令关羽扬名天下,这其实和曹操的年迈以及心态趋于保守有很大的关系,根据史料记载,关羽被东吴杀害是在公元219年的12月,而曹操去世是在公元220年的3月。

也就是说,曹操秘密联合孙权解决了关羽樊城危机之后,寥寥数月就一命呜呼了,那么曹操的年迈对于战局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图片:曹操一命呜呼剧照

大慧认为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战略和政策上的过于保守,当时的曹操征战了一生,早已是身心疲惫,没有了当年那股子冲劲,自身的意志力不如年轻的时候,说的直白一些,此时的曹操心中顾虑着实太多,有种听风就是雨,做事畏首畏尾的感觉。

如果曹操年轻十岁,在这次危机面前一定不会这么处理,更不会有所谓迁都的可笑念头,他最可能做的就是整军备战和关羽主力决战一较高下,这符合曹操的军事和个人风格,也是曹操年轻时候的惯用手法。

或许曹操真的这样做了,也就不会有关羽名震华夏这一说了,可是历史终究是历史,没有任何假设可言,曹操的年老和体弱多病,终究还是让他在政治和军事上趋于保守。

图片:年轻时的曹操剧照

如果不是孙权的及时偷袭,帮助曹操解决了樊城危机,那么曹操很有可能会退守到河南地区,这样可以力保曹魏集团的核心,也就是河北地区。

而届时刘备和孙权都会进军关中和淮南地区,将豫州、兖州、青州和徐州变为拉锯区域,一强两弱的局面也会改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三足鼎立,只不过孙权打破了一切,因此三国时代继续维持这一强两弱的局面。



关羽在襄阳围困曹仁,曹操派曹真前来救援,驻扎在樊城团山铺一带的低洼地,关羽利用汉江涨水,把附近几个水库决口,水淹曹真的七军,擒于禁,斩庞德,此一战威震华夏,

凭襄樊之战,这次战役中,关羽出兵三万,曹魏出兵五万以上,东吴出动数万兵力。关羽面对众多魏吴武将,还能俘获三万人马,非常难得。

攻打樊城的时候,关羽是凭借襄樊之战威震华夏的。他骁勇善战,威震四方。


你是否需要了解?

在正史上关羽都参与过哪些战役?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一、下邳之战,关羽协助曹操消灭吕布 东汉末年,徐州牧陶谦在临终之际,将徐州托付给了刘备。于是,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终于拥有了立足之地。当然,伴随着吕布的到来,刘备失去了徐州。建安三年(198年),刘备军夺取了吕布军队的黄金,吕布于是派遣高顺率军攻打刘备。曹操遣夏侯惇前来帮助刘备,被高顺...

樊城战役中,面对源源不断的敌军,要怎样做,关羽才能扭转战局呢?_百度...
樊城之战关羽的兵力太少,能击败曹仁和于禁已经属于超常发挥,加上还有孙权在后面捣乱,不可能再取得更好的战果。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襄樊击败了曹仁和于禁,水淹七军重创曹军,光俘虏就抓了三万。曹仁只能带着几千残兵死守樊城,岌岌可危。关羽也因此威震华夏,许昌附近都爆发可响应关羽的叛乱发生。面对...

襄樊之战,若司马懿代替于禁出战,他能打败关羽吗?
而曹操这边,不但损失了重要的汉中地区和大将夏侯渊,境内还发生了多起叛乱事件,北边的乌桓、许都、宛城等地方都出现了动乱事件,关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起襄樊之战。曹仁当时驻守在樊城,关羽举荆州之力攻打樊城,曹仁向曹操求援,曹操派出五子良将于禁对战关羽,于禁也因为这一战在历史上的地位大大降低...

三国演义中,你觉得关羽的成名之战是哪场战役?
三国演义中,我觉得关羽的成名之战是“水淹七军”。关羽领兵攻打樊城,住守樊城的曹仁向曹操告急,曹操于是派于楚为将军,带领七军去解樊城之围,庞德自告奋勇愿为前部先锋,曹操也答应了。但于禁等向曹操进言,说庞德不可靠,其兄及其先主马超现在蜀汉为官,曹操认为有理,要收回庞德先锋之印。庞德...

樊城之战结果,你有哪些了解?
樊城之战是三国时期,关羽发动的一场大型战役,当时是刘备派遣关羽前去攻打曹魏旗下的襄阳和樊城,这场战役经历了好几个月,原本关羽在襄阳和樊城的时候被围困了,结果后来因为“水淹七军”而成功重创曹魏势力,这对关羽来说也是一场已经胜利的战役,谁知道此时的吕蒙居然偷袭荆州,导致关羽败走...

关羽攻打襄樊是为了完成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略,还是自做主张呢?_百度...
那么我们回到题主的问题,到底是为了实现“隆中对”这一战略意图,还是关羽的自作主张呢?= 襄樊之战并不是关羽主动发动的。冬十月,宛守将候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三国志·武帝纪》秋七月,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

荆州之战中,为何说对关羽的致命一击是宜都的失守?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关羽发挥了自己的水军优势,水淹七军,消灭曹军三万多人。一时间,襄樊告急,关羽威震华夏。曹操因此想要迁都躲避关羽的锋芒。就在这个时候,东吴的孙权向曹操上书,要讨伐关羽向曹操效忠。曹操当然对此求之不得。于是,曹操一面派出徐晃率领的援军救援樊城...

关羽攻打襄樊是为了完成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略,还是自做主张?_百度知 ...
孙权听从了诸葛瑾的计策,到荆州找关羽提亲,想关系再进一步,然后共同对付曹操,可是关羽一句:“吾虎女岂能嫁犬子乎!”把东吴彻底的推向了曹操的阵营。后来,关羽被陆逊设计给忽悠了,把荆州城里的精锐大军调出来攻打樊城时,被东吴的军队偷袭了荆州,关羽兵败后被俘,是拒不投降被杀身亡。

关羽攻打襄樊的经过,你有哪些了解?
只不过不是单一的攻击,而是要兵分两路齐发才可以取胜,关羽却误解了隆中对的意思。在刘备出兵夺取益州的时候,关羽单独出兵攻打襄樊。二、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全部经过关羽在刘备取得汉中胜利的时候,率领军队攻打樊城,当是驻守樊城的是曹仁,曹操派于禁前去帮助,没有想到被关羽用计将于禁...

关羽败给徐晃的原因有哪些?
那么问题来了,关羽为什么会败给徐晃?主要是有三个原因:一、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关羽从发动襄樊之战到被徐晃击败,已经有三个多月了,尽管一直在围攻襄阳与樊城,但一直没有攻下,这两座城池历来坚固,再加上曹操不断派出的援军,先是于禁的七军三万多人,然后是徐晃、徐商、吕建、殷署、朱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