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来历100字

作者&投稿:壹徐 2025-05-21
除夕的由来:古时候,一种凶猛的妖怪“年”会在除夕夜出现,骚扰村民。当年再次来临,一位老者来到村庄,主动提出要帮助村民对付年。除夕夜,年如约而至,发现每家每户都点亮了灯火,门上贴着红色的对联。老者身着新衣走出,抛出点燃的鞭炮,年因此被吓退。自此,人们为了驱赶年,每年除夕都会穿上新衣、戴新帽、放鞭炮、贴红对联。
贴春联:春节期间,城乡各地的家家户户都会挑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以增添节日气氛。同时,许多人会在门上、墙上、门楣上贴上“福”字,希望福气临门。有的人甚至会将“福”字倒贴,意味着“福到了”。
贴窗花: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式各样的剪纸窗花。这些窗花不仅装饰了节日,还兼具美观和实用性,以“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等主题最为常见。
贴年画: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色彩鲜艳的年画为家庭增添了欢乐和兴旺的气氛。年画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它反映了人们的习俗和信仰,寄托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你是否需要了解?

除夕夜的传说故事100字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汉族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

春节的由来100字
因此一到除夕夜,大家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这一年,从村中来了一个银须飘逸、目若朗星的老己。半夜“年”闯进村,正准备逞凶时,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那位老己披上红袍呈现在“年”的面前,“年”浑身战栗,逃回了海里,再夜不敢进村了。这就是过年的传说和爆竹的来历,...

过年的来历(100字左右)
这一天正好是腊月的最后一天,老百姓为了感谢和纪念年在这一天除掉了夕,就把农历每年的最后一天叫“除夕”。把新年的第一天叫做过年,百姓希望家家都有年手中的红绸和鞭炮,于是红绸和放在火中烧的竹竿逐渐演变成了家家户户过年时都有的红对联、红鞭炮,这个关于年的传说可说条理清晰、有章可循。

春节的来历。(50~100字左右)
因此一到除夕夜,大家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这一年,从村中来了一个银须飘逸、目若朗星的老者。半夜“年”闯进村,正准备逞凶时,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那位老者披上红袍呈现在“年”的面前,“年”浑身战栗,逃回了海里,再也不敢进村了。这就是过年的传说和爆竹的来历。关...

春节的来历100字左右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人们情感的释放和心理的满足,成为了一次民族性的狂欢和精神的支柱。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被广泛接受的是,春节起源于虞舜时期。相传在公元前2000多年,舜即位后,率众祭拜天地,将这一天定为岁首,从而形成了农历新年的习俗,后来...

春节的来历100字左右
相传: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今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

请问春节的来历100字
春节的来历: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住在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那“年”如何过去呢?据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驱除...

春节的由来 ,100字左右
春 节 我们中国每年都要过一次春节,但是,以前我一直都不知道它的来历。通过在互联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我才知道春节在中国有很悠久的历史。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住在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

谁知道春节的来历?急!急!急!
谁知道春节的来历?急!急!急! 5 (100字以上)... (100字以上) 展开  我来答 14个回答 #热议# 武大靖在冬奥的表现,怎么评价最恰当? yuzhengda2000 2010-02-15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春节的来历(一) 传说,很多很多年以前,...

春节的来历100字左右?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人们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