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李邈提出应全国庆祝被刘婵下令处死

作者&投稿:革盾 2025-05-20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李邈这号人物,李邈是蜀国丞相参军,曾跟随诸葛亮参加第一次北伐。不过第一次北伐后诸葛亮准备对马稷实行军令状,但是李邈有出来求情,但是被诸葛亮拒绝了,此后因为意见不合就没有再跟随诸葛亮。不过等诸葛亮死后李邈却说应该全程庆祝,这对刘婵来说算是对诸葛亮最大的不敬了,便被下令处死。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杨戏传》注引《华阳国志》,时间是在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李邈。原文如下:
建兴六年,亮西征。马谡在前败绩,亮将杀之,邈谏以“秦赦孟明,用伯西戎,楚诛子玉,二世不竞”,失亮意,还蜀。十二年,亮卒,后主素服发哀三日,邈上疏曰:“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后主怒,下狱诛之。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丞相诸葛亮发动首次北伐之战,马谡在街亭一役中失利,诸葛亮打算将马谡处死。李邈劝谏道:“当年秦穆公赦免了孟明,因此称霸一时;楚人杀了子玉,两代人无法振作。”此语引发诸葛亮的不满,李邈也因此离开北伐大军回到成都。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丞相诸葛亮病逝,后主刘禅身穿孝服,发哀三天。李邈又上书说:“吕禄、霍禹未必怀有反叛之心,孝宣帝也不是喜欢杀害大臣的皇帝,但因为做臣子的迫于形势所逼,做君王的惧怕臣子功高盖主,所以萌生奸计。诸葛亮统率强兵,威严而凶狠。俗话说有五种人物不能让其驻守边境,以避免出现意外。我时常替国家的未来担心。如今诸葛亮死了,也能保全他的宗族了,西北方向再无杀戮出现。全国老小都应该进行庆祝。”后主大怒,将他下狱处死。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李邈在奏章中提到的“狼顾虎视”,意为威严而凶狠。这也是李邈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说完了成语,再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诸葛亮在世期间,曾多次发动北伐,此举引起部分大臣的怀疑和猜忌,而李邈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在他看来,诸葛亮手握重兵,驻扎边疆,心怀叵测,随时都有篡政的可能性。因此,他在诸葛亮病逝后向刘禅上表。认为刘禅应该为诸葛亮之死感到庆幸,因为蜀汉帝国终于没有了功高盖主的臣子。不过,很显然李邈的这份奏章上的很不是时候。此时正当举国哀悼之时,刘禅也为失去了诸葛亮而悲痛异常。李邈这么做,完全是自寻死路。


你是否需要了解?

诸葛亮死后刘禅杀李邈,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诸葛亮仗着手中兵权,狼顾虎视,您被孤立软禁着,我常担心您的安危。今天诸葛亮已死,刘姓宗庙社稷才得以保全,那场名为‘北伐’,实际把国家拖进灾难的西边战事终于结束。无论是在内在外,大小都是件值得庆祝的喜事。”李邈所言,代表了相当一批西蜀官员的认识,也点到刘禅的心痛之处,从侧面验证了...

李邈为何要批评指责诸葛亮?难道是因为马谡被杀了吗?
个人情感因素:李邈对诸葛亮的批评可能还包含个人情感因素。他被诸葛亮遣返后,可能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因此对诸葛亮心生怨恨。刘禅的态度:刘禅真心实意地把诸葛亮当做父亲对待,对诸葛亮的贡献感激不已。因此,当李邈在诸葛亮去世后大肆批评指责时,刘禅感到愤怒并立即采取了行动。综上所述,李邈...

在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后,蜀人李邈为何会拍手叫好?
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国上下沉痛缅怀,唯独一人拍手称快,上表全国普天同庆 此人名叫李邈,是益州“李氏三龙”的长兄,由于其性格“疏狂率直”未被列为与兄弟齐名。李邈实际上没有坏心眼,他之所以会身败名裂被诛杀,皆因其性格所致。简单的说这个人为人太过正直了,丝毫不懂得...

诸葛亮对李邈有救命之恩,为何其死后还反遭李邈诋毁?
诸葛亮去世之后,蜀国上下都在为他哀悼,只有一个不和谐的声音,那就是李邈,他认为诸葛亮是权臣,死了才是最好的。刘禅得知李邈对逝去的诸葛亮不敬,下令将李邈抓了起来,不久之后李邈就被诛杀了。李邈性格狂妄自大,说话不分场合李邈这个人情商比较低,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丝毫不懂得掩饰一下。早在...

诸葛亮死后刘禅连杀三位重臣 刘禅为什么要杀他们
杀李邈:诸葛亮死后,李邈以为刘禅对诸葛亮心存嫉恨,便公开指责诸葛亮,并声称诸葛亮之死是值得庆祝的好事。刘禅认为李邈此举是在动摇蜀国根基,对其统治不利,因此果断下令将其处死。这显示了刘禅对朝政稳定的重视,以及对潜在威胁的敏锐洞察力。杀杨仪:杨仪在诸葛亮死后,自恃声望高,以为丞相之位唾手...

李邈是谁?
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于是就身穿白衣为诸葛亮举办了隆重的葬礼。但是李邈却不这样认为。于是他就上书刘禅。李邈说,西汉的吕禄、霍禹曾经掌握重权,后来被诛杀。他们未必有谋反之心,汉宣帝也不想做诛杀大臣的皇帝。但是因为皇帝惧怕大臣的权威,而大臣又害怕皇帝的皇威压制,所以皇帝和大臣之间就有了猜忌...

诸葛亮离世时,为何刘禅一口气连杀了3位重臣?
所以他没有轻率地给出回答。然而刘禅的老成持重被李邈看成了刘禅早就受不了诸葛亮了,他觉得自己“大有作为”。于是他改变了自己的话锋,在上朝的时候上了《丞相亮卒上疏》,把诸葛亮全盘否定,请求刘禅对诸葛亮的死进行庆祝。刘禅看到李邈的这篇文章就火了,不要说他本身对诸葛亮还是有...

诸葛亮去世时,刘禅为何连杀了3位重臣呢?
意思是:诸葛亮兵强马壮,虎视眈眈,‘五种权力大的人物不应该守边疆’。我常常担忧国家的安危。如今,诸葛亮死了,刘家江山保住了,西部边疆的战争也可停了,全国老少应该庆贺啊!刘阿斗并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聪明着呢,他一听这话,顿时怒气满腔,怒目圆睁:“来人,立刻将李邈这个小人关进大牢,...

诸葛亮去世时,刘禅为何连杀三人?
意思是:诸葛亮兵强马壮,虎视眈眈,‘五种权力大的人物不应该守边疆’。我常常担忧国家的安危。如今,诸葛亮死了,刘家江山保住了,西部边疆的战争也可停了,全国老少应该庆贺啊!刘阿斗并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聪明着呢,他一听这话,顿时怒气满腔,怒目圆睁:“来人,立刻将李邈这个小人关进大牢,即刻...

诸葛亮死后刘禅连杀三位重臣 刘禅为何要那么做
所以刘禅没有冒失地在诸葛亮死后便立刻大肆抨击指责贬低他,不仅如此,他还先杀了想这么干的李邈。李邈本是刘璋时期的旧人,代表益州本土势力,而诸葛亮刚去世,李邈就跳出来把诸葛亮比作霍氏,把刘禅比作汉宣帝,明晃晃说诸葛亮有不轨之心,他的死值得庆祝...要是刘禅笨一点,可能就兴高采烈接受了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