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是哪个朝代
因此,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
问题二:赤壁之战 作者是谁什么朝代的 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问题三:赤壁之战发生在什么时代? 您好,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问题四:谁知道赤壁之战的原型是那个朝代、在哪里战斗的?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发生于三国时期公元二一五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发生的战争,赤壁之战,曹操究竟有多少兵力?曹操自己说八十万,那是虚数。古今史学界无一认同此数。 曹操南征荆州时,从十五六万北方军人中抽调出步兵八万人、骑兵一万余人,但调集来南征的军队没有全部都参战。旱路运输限制了出战的兵力。在一条线上,上限兵力只能是五 六万,超过此数,不仅道路拥塞,后勤也无法保障。 至于荆州兵,总数或许可达七八万,但长沙、桂阳、零陵、武陵等南四郡仅仅被抚定,曹军从来没到过那里,所能动用的就是集结在襄阳等地的二万余人。 随后,曹操又留徐晃驻扎樊城,令曹仁镇守江陵。如此算来,东征进抵赤壁的曹军总兵力约七万人。 对于孙权方面,基本一致按照《三国志》的明确记载,是孙权给了周瑜三万人马参战,而对于刘备方面,则多数以诸葛亮自己说刘备一万加刘琦一万合计两万为准。大致上均认为是孙刘联军五万人参战。 以五万抵抗七万兵力,人们普遍认为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属实,但双方兵力对比并不十分悬殊。
“草船借箭”是借来的故事
诸葛亮不曾有过“草船借箭”的事。但“草船借箭”也并非空穴来风,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有关记载,建安十八年(213年),即赤壁之战五年后,曹操率大军南下进攻孙吴。孙权领兵迎战,两军战于长江水入巢湖的濡须口。一天,孙权借江面有薄雾,乘轻便战船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营部署。曹操生性多疑,见江面水雾缭绕,孙军整肃威严,恐怕有诈不敢出战,下令弓弩齐发,箭射吴船。孙权的船很快便落满了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渐渐倾斜即将翻沉。孙权命令掉转船头,让另一面受箭,等受重平均,船身平稳后,孙权指挥战船列队,缓缓离去,曹操才明白上了当。
这只是发生在孙权身上的一个故事,仅仅是急中生智之举罢了。他并没有计划“借箭”,史书中也没说是草船。
“周瑜打黄盖”子虚乌有
三国历史上并没有黄盖使用苦肉计,但诈降确有其事。黄盖为保证无武装的火船不被截击而能够顺利地接近曹军水寨,便向曹操投书诈降。《江表传》记载了黄盖的诈降书,他在诈降书里认为:以江东地区六个郡的兵力,不能够抵挡中原的一百多万兵力,但是孙权、周瑜执迷不悟,妄想抵抗,所以,他情愿向曹操投降。
曹操很轻易地相信了黄盖的投降,是因为曹操认为,黄盖曾经做过孙坚的部下,资格比周瑜老,屈居在周瑜之下,很可能心有不甘。此外,十几年来各方的将领背弃原主而投降曹操的太多。曹操受降成习惯,因此没有太多怀疑。
此外,周瑜的同郡蒋干被曹操派去说服周瑜也确有其事,但并非在赤壁之战中。裴松之注《三国志》时把它记在赤壁之战后,并且只有蒋干劝降,没有中周瑜的反间计。而蔡瑁、张允也没有被卷入其中,他们甚至压根就不是曹操的水军都督。
问题五:赤壁之战是什么时期的故事 10分 后汉三国时期(公元208年)。
问题六:关于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具 *** 置在哪里? 据有关历史、地理资料记载,荆楚大地称作赤壁的有五处:汉阳、汉川、武昌、黄州和蒲圻。一般认为在今湖北蒲圻 。1、汉阳之说,出于南宋时盛弘的《荆州记》。2、汉川之说,出于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这两处正古称作赤壁,均非临江,并非火烧曹操战船之处。3、黄州文赤壁,因宋代文学家苏轼写有前、后《赤壁赋》而誉满神州。苏轼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贬官黄州,躬耕于东坡之上,自号东坡居士,因而黄州赤壁又称东坡赤壁。此地是否火烧曹操战船之处?据宋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记载分析,赤壁在今武汉之西,长江之南,可见黄州也并非三国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是苏东坡把黄州赤壁误作赤壁之战的赤壁,也颇有一定的原因。黄州有赤壁,黄州西去六十里有个团风镇,又名乌林镇,两处地名的偶合。原诗为:“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人道是”表明并非是作者有意认定。苏轼在《赤壁赋》后记里有“江汉之间,指赤壁者三”,可见他是清楚的。4、江夏赤壁,即今武汉嘉鱼县东北江夏区金口的赤矶山。《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5、蒲圻赤壁。《元和郡县图志》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一般认为,“蒲圻县西北”较为可信。《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李吉甫生活的年代与赤壁之战的年代较接近,早些时候的《荆州记》有与《元和郡县图志》相同的记载。后来蒲圻赤壁陆续有大批的器物被发掘出来,证实了这里是真正的古战场。《荆州记》记载:刘宋元嘉年间,在赤壁已发掘了曾参与赤壁之战的东吴大将吕蒙之墓,“墓中有一髑髅极大,蒙形长伟,即蒙髑髅也。”另据《南史・宋书・符瑞志》载:刘宋大明七年,蒲圻出铜路鼓,“独足四面”。在赤壁对岸的乌林,1973年出土了东汉晚期的铜马镫一件,印有东汉献帝“建安八年”的瓦砚一台,并有东汉铜镜、陶瓷器和箭镞等。1976年,在赤壁山下一米多深的土层中发现沉船上的铁环、铁钉、东汉铜镜等物。同年,又在赤壁山上发现铜、铁、玉带钩各一件。1977年在赤壁山和南屏山各发现一枚传令旗上的三棱形镂孔铜镞。 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问题七:关于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具 *** 置在哪里? 据有关历史、地理资料记载,荆楚大地称作赤壁的有五处:汉阳、汉川、武昌、黄州和蒲圻。一般认为在今湖北蒲圻 。1、汉阳之说,出于南宋时盛弘的《荆州记》。2、汉川之说,出于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这两处正古称作赤壁,均非临江,并非火烧曹操战船之处。3、黄州文赤壁,因宋代文学家苏轼写有前、后《赤壁赋》而誉满神州。苏轼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贬官黄州,躬耕于东坡之上,自号东坡居士,因而黄州赤壁又称东坡赤壁。此地是否火烧曹操战船之处?据宋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记载分析,赤壁在今武汉之西,长江之南,可见黄州也并非三国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是苏东坡把黄州赤壁误作赤壁之战的赤壁,也颇有一定的原因。黄州有赤壁,黄州西去六十里有个团风镇,又名乌林镇,两处地名的偶合。原诗为:“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人道是”表明并非是作者有意认定。苏轼在《赤壁赋》后记里有“江汉之间,指赤壁者三”,可见他是清楚的。4、江夏赤壁,即今武汉嘉鱼县东北江夏区金口的赤矶山。《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5、蒲圻赤壁。《元和郡县图志》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一般认为,“蒲圻县西北”较为可信。《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李吉甫生活的年代与赤壁之战的年代较接近,早些时候的《荆州记》有与《元和郡县图志》相同的记载。后来蒲圻赤壁陆续有大批的器物被发掘出来,证实了这里是真正的古战场。《荆州记》记载:刘宋元嘉年间,在赤壁已发掘了曾参与赤壁之战的东吴大将吕蒙之墓,“墓中有一髑髅极大,蒙形长伟,即蒙髑髅也。”另据《南史・宋书・符瑞志》载:刘宋大明七年,蒲圻出铜路鼓,“独足四面”。在赤壁对岸的乌林,1973年出土了东汉晚期的铜马镫一件,印有东汉献帝“建安八年”的瓦砚一台,并有东汉铜镜、陶瓷器和箭镞等。1976年,在赤壁山下一米多深的土层中发现沉船上的铁环、铁钉、东汉铜镜等物。同年,又在赤壁山上发现铜、铁、玉带钩各一件。1977年在赤壁山和南屏山各发现一枚传令旗上的三棱形镂孔铜镞。 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三国之前是哪个朝代
三国时期是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个历史阶段,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东汉是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十四位皇帝,统治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东汉中后期,太后和外戚权力交替上升,幼君多依靠宦官亲政,形成了著名的戚宦之...
三国起源于哪个朝代
三国是中国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
三国之前是哪个朝代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3、东汉中后期太后...
三国在历史上是哪个朝代
三国是从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孙吴三个政权。东汉末年,凉州董卓率兵入洛阳,废皇子刘辩,杀何太后,立刘协为汉献帝,独揽大权,使得各地官吏纷纷举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诸强割据的局面。后献帝又为曹操控制。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
三国在历史上是哪个朝代
东汉末年,凉州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废黜皇子刘辩,杀害何太后,拥立刘协为汉献帝,从而独揽大权。这一系列举动激起了各地官吏的反抗,逐渐演变为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汉献帝最终被曹操控制,成为其傀儡。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中,曹操率领的军队被孙刘联军击败,这为此后三国鼎立的格局奠定了基础。次年,曹丕...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的介绍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三国代表人物:刘备(161-223),字玄德,蜀汉开国皇帝,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少年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
三国是什么朝代???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孙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
公元260年是哪个朝代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208年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三国指继东汉出现的时代称号,由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魏国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
汉朝后面是哪个朝代
汉朝之后是三国时期。三国时期(220年-280年)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涉及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在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从而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1. 曹魏的疆域 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时期得到大幅扩展,并在曹丕称帝后定型,涵盖了整个华北地区。其北部边界至山西、河北...
周瑜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人 。东汉末年东吴名将。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