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往往是什么?
平原。
因为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平坦宽阔,水流速度慢,在那里种植的话,易被水灌溉。
平原,海拔一般在0到500米,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平原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方。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三大平原,全部分布在中国东部,在第三级阶梯上。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海拔200米左右,广泛分布着肥沃的黑土。
华北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长江中下游平原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地势低平,河网纵横,向有“水乡泽国”之称。
平原分类
一、独立型
独立型平原,是一级级别的地形,是世界五大陆地基本地形之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下游平原,西欧平原等都是一级级别的地形。这种平原海拔较低。
二、从属型
从属型平原,是某种更大地形里的构成单位。高原和大型山脉可以包括盆地(青藏高原就包括柴达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在天山山脉东部的南北支之间),河流穿越的盆地一般有平原(大小不一)、丘陵、谷地,盆地的底部一般是某种平原,例如四川盆地就包括成都平原,两湖盆地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
成都平原(在四川盆地)和长江中游几个平原都在盆地里(两湖盆地和南昌盆地),关中平原在周围一个大盆地的中部地带。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为啥“黄河三角洲”,经济没有珠三角和长三角发达?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往往是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的区域,比如长江、珠江、黄河、恒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莱茵河等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都是如此。河流的入海口位置通常由于泥沙的沉积,而形成地势低平的三角洲地貌,河流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往往可能会成为河流流域内社会经济...
我国的大江大河有哪些
3. 黑龙江:全长4440公里,流经蒙古、中国和俄罗斯,自海拉尔河源起,最后注入鄂霍次克海峡。4. 珠江:长度2320千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流经广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水道,后来成为西江、东江、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条河流的总称。5. 澜沧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全长2179公里,是世界第七长河,...
我国有好多大江大河,哪条江什么河段的江面最宽?
我们国家有长江,黄河,松花江,辽河,图门江,黑龙江,珠江,雅鲁藏布江,怒江,闽江,钱塘江等许多水系最宽当然是长江的入海口,南面是上海北面是江苏南通呈喇叭形最宽处有90里
为什么黄河的入海口东营没有长江入海口上海繁华?
长江的入海口比较稳定,一直在上海附近,只是因为泥沙冲积,向东海外延伸了一些而已。黄河则不然,在两周时期,河北境内仍然存在大批湖泊,黄河不断改道,有九河之说。此后黄河多次改道,入海口多在山东、河北,但到南宋,黄河大改道,夺淮入海,从此六百六十余年不复入山东、河北。到1855年,才夺大清河道...
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中有哪些章节是重点
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15、...
中国第一大河和第二大河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六千三百公里,流域总面积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以干流长度和入海水量论,长江均居世界第三位。珠江全长2320公里,发源于云贵高原的马雄山,分别流经中国中西部六省区和越南北部,在下游分八个入海口流入南海。从黄河的长度出发,黄河全...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 。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 和 的现象发生。 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 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 和 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15、 、 、 、 和 都会侵蚀土地。 16、房屋应该建在 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 和 ,来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17、 可以...
大海中的淡水河是怎样来的?
除了海底喷泉能产生淡水河之外,在流入海洋的大江大河的入海口,由于水量巨大,往往也能形成类似的淡水河。比如在非洲西海岸刚果河河口附近航行的船舶,虽然远离大陆150千米,却能在海洋里汲取淡水。原来在海水下面有一条宽阔的海底河谷,它是刚果河槽的延伸。由于刚果河的流量和流域面积均占世界第二位,...
论名字的由来,为何离中原越近的叫河,越远的叫江?
比如说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其中长江经入海口流入了东海,雅鲁藏布江更是注入了印度洋等。三、水量原因 中国汉字都是由渊源的,我们通常听到的都是“大江大河”,偶尔会听到“小河”,基本上没有人讲出“小江”这个词语来。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一般水量小的水系是不会被命名为“江”,能够被命名为...
酸度提高之后海洋还面临哪些危险?
12. 海洋还面临“营养过剩”的危险,陆地营养流失以化肥和淤泥等形式进入海洋,加上全球变暖,导致全球海域内出现许多营养过剩但含氧量低的“禁区”。13. 在这些“禁区”中,由于含氧量过低,普通海洋生物难以存活,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人口密集的海岸和内陆海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