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有哪些历史名人

作者&投稿:宇文凌 2025-05-13
电影《建党伟业》之中,李德胜在他掌管的湖南第一师范中愤怒的说到,“纵观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可曾听说过学生杀人放火的典故?”
老实说,这台词写的不错,想必在历史上也是有来源的,只是演员刘烨没能把这些台词和剧情演好——不过这倒也正常,毕竟作为一个演员,刘烨未必能了解那么多历史,加之演技和年龄、阅历的差距,他确实很难将李德胜当年的内心通过短短两三句话表现出来。
当年,火烧赵家楼的传闻从北京传来,作为学生的管理者,作为一个学业有成的长者,他当然知道“学生杀人放火”这当然是“被逼无奈的反抗”
不过这个“长者”终究还是太年轻,他已经给这一事件加上了“纵观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可见在他李德胜心中,已经不会有什么事情比这个还要过分了。
然而,在不久的将来,历史将会无情地告诉这位职业革命家,“学生杀人放火”不过是“毛毛雨”而已,因为“放火杀学生”的典故,即将写入“两千年未有之历史”——而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一事件并不是发生在“天高皇帝远”的老少边穷地区,而是河北省省城保定!
1931年,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不到一年,就侵占了整个中国东北,山海关所在的长城东北段成为了中国内地与关东军扶植的傀儡政权“满洲国”的边界线。
今天,坐火车,即便是普通的列车,从辽宁到保定也绝不会超过一天的时间——请注意,这已经是和平年代的速度了,如果进行交通管制并配合军事运输,这一速度将会更快!
举一个例子,当年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到倒退回北京,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那还是冷兵器时代。
今天,很多果粉都说当年北方人民的抗日热情是给中央国民政府“添乱”,可是你们想想,北方人民面对的可不仅仅是一个伪满洲国,还有驻军在北平的日本华北驻屯军——以当时的河北省城保定为例,北平和天津的日军完全可以做到“朝发夕至”!

“四、解散天津市党部”
现在都说张学良的不抵抗和蒋介石没有关系,可是等到了日本对华北“军临城下”之时,蒋介石这货真价实的不抵抗,是否也应该成为历史常识呢?
日本侵略者难道会被一纸条约所束缚?更何况不管日本方面会不会停止进攻,中央政府确实从某种程度上迎合了日本人及其走狗提出的“华北五省自治”!
这岂能不让河北人民寒心?
既然你不能保护我们,凭什么不让我们自己想办法保护我们自己?既然你放弃了华北人民,华北人民凭什么不能自己寻找自救的道路?
果粉能说出一个反对的理由吗?
别怪河北人民不给国民党面子,当年我们倒是想帮着你们守卫国土,可是你们跑哪里去了?你们是给雁翎队添过兵?还是给小兵张嘎发过饷?
别瞧不起这些“小人物”,这些小人物哪怕只是为抗日喊过口号也比某些国军强得多,毕竟他们身在敌后,不但拿不到中央国民政府的一兵一饷,反而随时可能会被鬼子砍了头颅。
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呼唤军人保家卫国的学生们倒在了他们的母校之中,这一年正是1932年,抗日战争已经打响。
东北已经沦陷,北平的日军蠢蠢欲动,两国已经进入实际交战的情况下,华北岌岌可危,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逼临河北,在这个战争的前线地区,“不救国,毋宁死”并不只是一句口号。
国破家亡的危局之下,保定二师学生挺身而出,走上街头,以呐喊与热血,以笔与信念,唤醒沉默,启迪民智,立于抗日救亡的潮头,一些学生步行深入广大农村,靠着学校伙房的馒头咸菜,坚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他们组织学生开展抵制日货的活动,并开始着手组建一支能够走上前线的队伍,为抗日救亡贡献自己的鲜血。
然而,国民党是绝对不会坐视河北地区出现一个“北方小苏区”,他们看到了事件的紧急,却恰恰有了一个和李德胜主张相反的思路——战略上重视对手,战术上藐视对手——不就是“学生闹事”吗?那我把学生开除不就得了?
看来买办的思想不过如此,去年联想在舆论上的走衰,也只是被联想高层视为“不明势力的抹黑”,他们没看到这背后汹涌澎湃的力量。
七六烈士纪念碑
直到今天,放眼全国,在学校内为学生设立“烈士纪念碑”和“烈士纪念园”的,仅此一家!
赤血至今没法理解,哪怕逮捕后枪决,好歹也能算是一种说法,然而面对至多只能是用砖头板凳奋起搏杀的学生,竟然当场击杀,而这,竟然还是在抗日战争前线地区。
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理解的,贸易战打的如火如荼,联想不也说“一旦关税有变,我们就将生产线搬出中国”吗?
七六惨案的第二天,《大公报》记者赶到现场,写下:“行到总务股门口,见血殷柱石,共三处。盖军警与学生冲突时,首先受伤学生所流之血。虽经泥土掩盖,然流血过多,痕迹犹存,备觉惨凄。
护校行动失败之后,经历了斗争的爱国师生们投入到了救国图存的洪流之中,二师毕业生、著名作家梁斌根据“七·六”护校革命斗争创作的名著《红旗谱》和二师教员、著名作家李英儒创作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都反映了这一段历史,这些作品的细节更是反映了那一代爱国志士对国家和人民的了解,他们的作品影响了一代中国人。
1949年,新中国建立,全国随之解放,当年指挥并亲自领兵镇压学生并血洗二师的第十四旅旅长、保定卫戍司令陈贯群潜逃河南,被抓获归案。1954年7月9日,在“七六惨案”22周年祭,陈贯群被押到二师操场,公审处决。
然而,有人竟然以陈贯群曾是“东北军”而为蒋介石开脱,别闹了,陈贯群可是蒋介石的留日同学,是蒋介石拉拢张学良派出去的“临绥驻军参谋长”,是蒋介石在东北军中安插的“钉子”!
更何况,他明明是“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4旅”的旅长,想来,如果这个陈贯群要是走上抗日前线,杀得两三名日寇,那功劳还不是会被果粉算到蒋介石身上去?
当场牺牲的八名学生
1、贾良图(1909年—1932年7月6日),石家庄井陉孙庄乡冶里村人。保定第二师范第七班学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保定省立二师学生会委员,护校斗争委员会组织部长,同学们称他“老良兄”,不只因为他的“少白头”,更因为他成熟干练、学识渊博。牺牲时,距他23岁生日仅有23天。
2、王慕桓(1907年—1932年7月6日),衡水县祝葛乡(今桃城区河东办事处)王家庄人。1927年考入省立六师冀县师范,翌年转入保定省立二师,插入新制第九班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学生会交际股长。7月6日,当军警撞开校门时,他立即鸣笛并与贾良图一起冲上去阻拦,中弹倒地牺牲,年仅25岁。
3、邵春江(1913年—1932年7月6日),保定满城县(今满城区)南韩村镇东堤北村人。1930年考入保定省立二师,编入新制第十一班,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军警冲入校内后,他在学校北院守卫,用砖石做武器与军警搏斗,不幸中弹牺牲,年仅19岁。
4、马善修(1913年—1932年7月6日),保定唐县北店头乡马庄村人。1930年考入保定省立二师,编入第十四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二师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32年7月6日,他和护校办公室的同学们向西南角突围途中被敌人子弹击中,当场壮烈牺牲,年仅19岁。
5、张树森(1911年—1932年7月6日),保定徐水县(今徐水区)遂城镇城北村人。1929年考入保定省立二师,编入新制第十一班,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7月6日,当军警攻入学校时,他一条腿被刺刀戳透,倒在血泊中,当军警欲上前用绳子捆他时,张树森一跃而起,死死地咬住一名军警的手腕,另一名军警向他射出了罪恶的子弹,张树森中弹身亡,倒在鲜红的血泊之中,年仅21岁。
6、张鲁泉(1913年—1932年7月6日),沧州河间兴村乡大蔡楼(今为健寨店)村人。1928年高小毕业,考入河间省立三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考入省立保定第二师范。1932年6月下旬,鲁泉利用暑假在家乡进行革命宣传时,突接学校被军警围困的消息,即火速赶回学校。他趁敌人不注意,迅速越墙进入校园。7月6日凌晨,张鲁泉牺牲在敌人刺刀下,年仅19岁。
7、赵克咏(1910年—1932年7月6日),原名赵荣卿,徐水安肃镇何家店人。1931年考入保定二师,编入新制第十四班。1932年,在二师“七六学潮”护校斗争中,当敌人撞开二师大门的时候,他上前阻拦军警入校,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8、吕清晰(1910年—1932年7月6日),获鹿县石家庄村(今石家庄市区)人。1930年考入保定省立二师,编入新制第十三班,入学后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6日,当听到军警从北面冲进学校后,正在护校执勤的他当即跑去拦阻,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2岁。
救治无效牺牲的一名学生
边隆基(1912年—1932年7月6日),沧州任丘市议论堡乡阁辛庄村人,1929年夏考入保定省立二师,编入第十一班,1931年经曹金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7月6日,边隆基在校门口杨树下被敌人连刺数刀,后被送到思罗医院(今保定市第一医院)后,他全身浮肿,呼吸困难,终因救治无效而牺牲,年仅20岁。
判处死刑枪决的四名学生
1、曹金月(1909年9月29日—1932年9月7日),保定满城县(今满城区满城镇)北庄村人。1926年,考入保定省立二师,编入新制第七班。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二师党支部书记、学生会主席、中共保属特委组织部长、护校斗争委员会副总指挥。1932年9月7日晨,反动派将其杀害,时年仅23岁。
2、杨鹤声(1909年—1932年9月7日),字子洲,保定市徐水县(今徐水区)漕河镇米家营人。1926年末考入保定省立二师,系新制第7班学生。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二师学生会主席,中共左翼作家联盟二师书记,保定市反帝大同盟书记,中共保属特委宣传部长,二师护校斗争委员会主席等,是二师进步学生中的核心人物。1932年9月7日晨,反动派将其杀害,时年仅23岁。
3、刘玉林(1910年—1932年9月7日),北京怀柔县庙城镇桃山村人。1925 年考入顺义县牛栏山中学,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 年,刘玉林受党组织的派遣,考入保定第二师范学校学习。1932年9月7日晨,反动派将其杀害,时年仅23岁。
4、刘光宗(1909年—1932年9月7日),保定蠡县北埝乡埝家庄村人。中学毕业后考入保定省立二师。入校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二师护校委员会任宣传部长。7月6日凌晨,他不幸被捕。1932年9月7日晨,被反动派杀害,时年仅23岁。
诸位先烈,请安息吧!你们的浩然正气,伟大精神,已如日月经天,照耀千古!


你是否需要了解?

保定有哪些名人
保定名人有很多,比较著名的有:一、著名抗日烈士牛保才 保定因其在抗日时期拥有深厚的革命历史底蕴,涌现出众多抗日英雄。牛保才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带领部队多次成功抵御日军的进攻,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英勇事迹至今仍被广大群众传颂。二、著名作家铁凝 铁凝是当代文学界的重要人物。她...

保定名人有哪些?急用···
保定,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公元前3000至2500年之间,见证了世界著名的唐尧文化的兴起。尧帝文化的出现,标志着保定地区人类文明的起始。这一文化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保定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物。1. 尧:顺平伊祁山人,上古五帝之一,其事迹无需多言。2. 郭隗:保定满城县(或定兴...

河北保定自古至今都有那些名人?
宋太祖赵匡胤、科学家祖冲之、郦道元,元代戏曲大家关汉卿、王实甫等诞生在这块土地上。我国近代历史上清朝末年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就建在保定东郊、叶挺、赵博生等我军高级将领及蒋介石、白崇禧、陈诚、顾祝同、刘峙等国民党的将官都曾在保定就读。名太祖朱元璋也是保定人,涿州,还有桃园三结义。

河北保定的名人
(1892~1937)抗日烈士·【冯玉祥】(1892~1948)爱国民主人士(图文)·【刘仙洲】(1890~1975)机械工程学家·【商震】(1888~1978)抗日爱国将领·【盖叫天】(1888~1970)京剧表演艺术家(图文)·【马文昭】(1886~1965)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孙岳】(1878~1928)国民军将领·【田际云】(1864~1925)河北...

河北保定定兴有什么历史名人
有我国最早的音乐家高渐离,燕国名臣郭隗,东晋名将祖逖,唐朝诗人卢照邻、贾岛,元朝名将、保定府建造者张柔,元朝著名戏剧家、《西厢记》作者王实甫,清末军机大臣鹿传霖,现代诗人张秀中、中国第一位女试飞员张玉梅、第39届南丁格尔奖得主姜云燕、乒乓球世界冠军牛剑峰等。定兴县隶属河北省保定市,地处冀中...

保定的历史十大名人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1、尧(生卒年不详)保定顺平伊祁山人氏,上古五帝之一。这个不用多介绍了吧。呵呵。2、郭隗(约前351-前297)战国中期燕国人(保定满城县,一说定兴县),燕昭王客卿,是头一位在历史上大放光芒的郭姓杰出人物。他以让燕昭王“筑台而师之”,为燕国召来许多奇人异士,终于使得燕国富强,故事千...

河北省保定的历史名人,名胜古迹带简介,名吃,民俗著名文学作品。_百度知 ...
在哲学上是个朴素唯物论者 , 《天论》阐发了无神论思想 , 主要著作有《刘禹锡集》 40 卷 , 《刘白唱和集》 3 卷 , 《洛中集》 7 卷 , 《汝洛集》 1 卷 , 《吴蜀集》 1 卷 , 《传信方》 2 卷。保定名人-明代名臣孙承宗 孙榜眼的故事在高阳一带可以说妇孺皆知,传说孙榜眼天资聪慧,...

保定打仗名人有哪些
保定打仗名人有:高攀龙、杨世雄和刘琨等。以下是相关解释:1. 高攀龙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在对抗边疆的外敌入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领导军队抵御了多次进攻,保卫了边疆的安全。高攀龙的军事才能和勇气使他成为保定地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2. 杨世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他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

保定四大名人
1、地理学家郦道元,数学家祖冲之,戏剧家关汉卿、汉昭烈帝刘备。2、保定,古称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 ,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今保定之名意为“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保定向来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

保定有什么名人?
保定历史文化 名人灿若群星 , 他们是保定人的杰出代表。战国时有助燕昭王中 兴复国的郭隗 , 有以筑击秦王的高渐离。汉代有纵横家剧通 , 音 乐家李延年 , 不畏权贵的卢植。三国时有建立蜀国的刘备 , 猛将 张飞。晋代有爱国诗人刘琨 , 爱国将领祖逖。南北朝时有科学家祖冲之, 有散文家郦道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