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在堂”的出处是哪里
“蟋蟀在堂”全诗
《蟋蟀》
先秦 佚名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
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以大康。
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蟋蟀翻译及注释
翻译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留不住。行乐不可太过度,本职事情莫耽误。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多警悟。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停不住。行乐不可太过度,分外之事也不误。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敏事务。
天寒蟋蟀进堂屋,行役车辆也息休。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不停留。行乐不可太过度,还有国事让人忧。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乐悠悠。
注释
⑴聿(yù):作语助。莫:古“暮”字。
⑵除:过去。
⑶无:勿。已:甚。大(tài)康:过于享乐。
⑷职:相当于口语“得”。居:处,指所处职位。
⑸瞿(jù)瞿:警惕瞻顾貌;一说敛也。
⑹逝:去。
⑺迈:义同“逝”,去,流逝。
⑻外:本职之外的事。
⑼蹶(jué)蹶:勤奋状。
⑽役车:服役出差的车子。
⑾慆(tāo):逝去。
⑿休休:安闲自得,乐而有节貌。
蟋蟀鉴赏
就诗论诗,此篇劝人勤勉的意思非常明显。此篇三章意思相同,头两句感物伤时。诗人从蟋蟀由野外迁至屋内,天气渐渐寒凉,想到“时节忽复易”,这一年已到了岁暮。古人常用候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时序更易,《诗经·豳风·七月》写道:“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九月在户”与此诗“蟋蟀在堂”说的当是同一时间。《七月》用夏历,此诗则是用周历,夏历的九月为周历十一月。此篇诗人正有感于十一月蟋蟀入室而叹惋“岁聿其莫”。首句丰坊《诗说》以为“兴”,朱熹《诗集传》定为“赋”,理解角度不同,实际各有道理。作为“兴”看,与《诗经》中一些含有“比”的“兴”不同,它与下文没有直接的意义联系,但在深层情感上却是密不可分的,即起情作用。所以从“直陈其事”说则是“赋”。从触发情感说则是“兴”。诗的三、四句是直接导入述怀:诗人由“岁莫”引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宣称要抓紧时机好好行乐,不然便是浪费了光阴。其实这不过是欲进故退,着一虚笔罢了,后四句即针对三、四句而发。三章诗五、六句合起来意思是说:不要过分地追求享乐,应当好好想想自己承当的工作,对分外事务也不能漠不关心,尤其是不可只顾眼前,还要想到今后可能出现的忧患。可见“思”字是全诗的主眼,“三戒”意味深长。这反覆的叮嘱,包含着诗人宝贵的人生经验,是自儆也是儆人。最后两句三章联系起来是说:喜欢玩乐,可不要荒废事业,要像贤士那样,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勤奋向上。后四句虽是说教,却很有分寸,诗人肯定“好乐”,但要求节制在限度内,即“好乐无荒”。这一告诫,至今仍有意义。
此诗作者,有人根据“役车其休”一句遂断为农民,其实是误解,诗人并非说自己“役车其休”,只是借所见物起情而已,因“役车休息,是农工毕无事也”(孔颖达《毛诗正义》),故借以表示时序移易,同“岁聿其莫”意思一样。此诗作者身份难具体确定,姚际恒说:“观诗中‘良士’二字,既非君上,亦不必尽是细民,乃士大夫之诗也。”(《诗经通论》)可备一说。
全诗是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真挚,以重章反覆抒发,语言自然中节,不加修饰。押韵与《诗经》多数篇目不同,采用一章中两韵交错,各章一、五、七句同韵;二、四、六、八句同韵,后者是规则的间句韵。
蟋蟀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岁末述怀诗。《毛诗序》说:“《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悯)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娱)乐也。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南宋王质对《毛诗序》说进行了反驳,其《诗总闻》指出“此大夫之相警戒者也”,而“警戒”的内容则是“为乐无害,而不已则过甚。勿至太康,常思其职所主;勿至于荒,常有良士之态,然后为善也”。蒋立甫《诗经选注》受王质说启发,定此篇为“劝人勤勉的诗”。
你是否需要了解?
“蟋蟀在户岁将暮”的出处是哪里
“蟋蟀在户岁将暮”出自明代郭奎的《夜坐吟》。“蟋蟀在户岁将暮”全诗 《夜坐吟》明代 郭奎 江风萧萧吹古树,关月苍茫海生雾。北斗渐落明河微,城头乌啼天欲曙。客子不寐忧无衣,东征三年犹未归。蟋蟀在户岁将暮,洞庭霜白芙蓉希男儿生当百战死,不执 金吾即挟匕。闭门勿用长夜歌,骐骥终...
“蟋蟀在船闻”的出处是哪里
“蟋蟀在船闻”出自唐代张乔的《江南逢洛下友人》。“蟋蟀在船闻”全诗 《江南逢洛下友人》唐代 张乔 洛下吟诗侣,南游只有君。波涛归路见,蟋蟀在船闻。晓月江城出,晴霞岛树分。无穷怀古意,岂独绕湘云。作者简介(张乔)(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
“宣政间有士大夫制蟋蟀吟”的出处是哪里
“宣政间有士大夫制蟋蟀吟”出自宋代姜夔的《齐天乐》。“宣政间有士大夫制蟋蟀吟”全诗《齐天乐》宋代 姜夔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 ,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
“野秋鸣蟋蟀”的出处是哪里
“野秋鸣蟋蟀”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野秋鸣蟋蟀”全诗《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唐代 白居易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分定金兰契,言通药石规。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出处是哪里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出处是哪里“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出自先秦佚名的《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全诗《七月》先秦 佚名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
“人皆闻蟋蟀”的出处是哪里
“人皆闻蟋蟀”出自唐代贾岛的《答王建秘书》。“人皆闻蟋蟀”全诗 《答王建秘书》唐代 贾岛 人皆闻蟋蟀,我独恨蹉跎。白发无心镊,青山去意多。信来漳浦岸,期负洞庭波。时扫高槐影,朝回或恐过。作者简介(贾岛)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
“蟪蛄号中庭”的出处是哪里
蟋蟀在户牖,蟪蛄号中庭。心肠未相好,谁云亮我情。愿为云间鸟,千里一哀鸣。三芝延瀛洲,远游可长生。拔剑临白刃,安能相中伤。但畏工言字,称我三江旁。飞泉流玉山,悬车栖扶桑。日月径千里,素风发微霜。势路有穷达,咨嗟安可长。朝登洪坡颠,日夕望西山。荆棘被原野,羣鸟飞翩翩。鸾鹥时栖宿,性命有自然。建木谁...
“蟋蟀鸣阴壁”的出处是哪里
“蟋蟀鸣阴壁”出自明代石珝的《拟古》。“蟋蟀鸣阴壁”全诗《拟古》明代 石珝秋夜何迢迢,蟋蟀鸣阴壁。蟾升林薄见,露下庭宇阒。萤火寒依人,羸驹倦嘶枥。开襟纳虚明,万事谢欣戚。《拟古》石珝 翻译、赏析和诗意《拟古》是明代诗人石珝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蟋蟀还来床下”的出处是哪里
“蟋蟀还来床下”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醉吟)》。“蟋蟀还来床下”全诗《水调歌头(醉吟)》宋代 辛弃疾四坐且勿语,听我醉中吟。池塘春草未歇,高树变鸣禽。鸿雁初飞江上,蟋蟀还来床下,时序百年心。谁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欢多少,歌长短,酒浅深。而今已不如昔,后定不如今。闲处...
“九月床头蟋蟀声”的出处是哪里
“九月床头蟋蟀声”出自宋代白玉蟾的《蟋蟀二首》。“九月床头蟋蟀声”全诗 《蟋蟀二首》宋代 白玉蟾 白发秋来又几茎,萍蓬湖海困平生。三更窗外芭蕉影,九月床头蟋蟀声。《蟋蟀二首》白玉蟾 翻译、赏析和诗意 《蟋蟀二首》是宋代作家白玉蟾的诗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