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 关于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
1、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这场大病,几乎毁了他的一生。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他足足病了半年,从此因病左腿残疾,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经过了几年的自学,华罗庚开始在杂志上投稿。一开始,他的稿件不断被拒绝。原因是他写的问题已被国外某个专家给证明过了。这反而使华罗庚增添了信心,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并没有看过别人的解题方法。
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让熊庆来惊奇不已,迅即作出决定:“这个年轻人应该请他到清华来!”这时华罗庚只有21岁,他终于离开了杂货店的“暗室”,来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
2、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 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
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3、桑兰,出生于1981年2月,浙江宁波人,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曾在全国性运动会上获得跳马冠军。到今天为止,坚强的桑兰已经笑着度过了6年的轮椅时光。
1998年7月21日晚在纽约友好运动会上意外受伤之后,默默无闻的桑兰成了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这确实是个意外。当时桑兰正在进行跳马比赛的赛前热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间,外队一教练“马”前探头干扰了她,导致她动作变形,从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头先着地。
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表达的词就是‘勇气’。”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桑兰用她的行动应证着自己的诺言,在北大学习、加盟星空卫视主持节目、担任申奥大使、参加雅典奥运北京接力……她充满力量的笑容总能给人希望!
4、邰丽华两岁时,因一次高烧失去了听力。没过多久,她甜美的歌喉也关闭了。那以后,她陷入了无声世界,自己却茫然不知。直到5岁,幼儿园的小朋友轮流蒙着眼睛,玩辨别声音的游戏,她才意识到自己与别人不一样,她伤心地哭了。
为此,父亲带她辗转武汉、上海、北京等地求医问药,只要听说哪里有一线治疗希望就不会放过,但始终不见好转。眼看要满7岁了,父母将她送人市聋哑学校学习。舞蹈使邰丽华品尝到无穷的欢乐,但她知道,在现代化的今天,知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
17岁那年,她给自己定下新的目标:上大学。于是她又将自己练舞的倔劲放在学习文化课上,1994年如愿以偿地考取了湖北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5、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
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1.华罗庚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华罗庚初中毕业后,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
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
2.孙膑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3.富兰克林· 罗斯福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罗斯福39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这场疾病让他以后只能呆在轮椅上。在残酷的疾病面前,罗斯福没有屈服,反而以更大的勇敢在政治上一步一步攀上顶峰。
4.贝德里赫·斯美塔那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贝德里赫·斯美塔那(Bedoich Smetana)1824年出生于莱托米希尔,一生致力于复兴民族文化,积极的从事民族歌剧创作,先后写了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ProdanaNevesta),《达里波尔》(Dalibor),《里布舍》(Libuse)等作品。
1874年不幸耳聋,继续坚持创作,写了大量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由六部独立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Zmehozvota,1876)。斯美塔那从50岁起饱受耳聋折磨,并因此引发了精神疾病。1884年5月12日于布拉格附近的精神病院逝世,终年六十岁。
5.徐白仑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徐白仑先生原是北京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1971 年失明后,在学习盲文的过程中,与盲校的教师和盲孩子结下深厚友情。在康克清女士支持下创办了《中国盲童文学》,为盲孩子提供精神食粮。
徐白仑受父亲株连,被打入另册,从此成为祖国母亲的弃儿,含泪沉浮于苦海之中。文革期间,被列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受宠若惊,拼命工作,终因医疗事故,双目濒于失明,年方41岁。
为了体现自身价值,开始弃工习文,历尽了盲人的种种痛苦以后,终于在十年后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以后陆续发表了童话、寓言、诗歌、科幻小说达十余万字,作品曾被收入《当代童话选》和《近代寓言选》。
》在继《梅兰芳》之后让京剧再度升温。
或者,你不能相信这位著名的青年作家竟是靠拐杖来生活的,1984年安意如出生在安徽,因为早产缺氧,使她患上了脑瘫,父母仍把她送到普通学校读书。面对同学的嘲笑,她没有因此而自卑,寂寞煎熬了她,也成就了她。
“命运或者不公平,但重要的是如何面对生活的困难。”这些似乎是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可真正遇到困难你就如此乐观?我不能保证,但她身体的缺陷铸造着她有坚毅的性格也应付生活中的困难的。
生理的缺陷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结果。前几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由邰丽华组织编舞的《千手观音》在当时响起一阵轰动,可谁也不敢想像,这些演网员都是聋哑人。一群生活在无声世界的美丽精灵。她们为了更好“熟悉”音乐,练习了无数次,终于把舞蹈完美无缺地展示在人们眼前。
霍金,科学巨匠,他没有因为生理的缺陷灰心丧气,从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更加顽强,全身心的投入科学事业中,人们往往会问,一个只有三根手指会动,和要用语音合成器来说话的,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毅力?正如霍金所说:“我的手指还能动,我还有爱我的亲人和朋友……”豁达﹑开朗﹑知足常乐,乐观面对坎坷的他是人们心中的偶像。
鱼儿因为风浪而肥大,宝剑因为磨砺而锋利,梅花因为苦寒而飘香,人也因为苦难而更坚强,而一只断翅的蝴蝶,在经历沧桑后,同样可以飞过沧海。
(Nick Vujicic)198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他天生没有四肢,但勇于面对身体残障,用他的感恩、智慧以及仅有的“小鸡腿”(左脚掌及相连的两个趾头),活出了生命的奇迹。尼克出生前没有得到任何医学方面的解释或警告,没有双手双腿的他来到这个世界。母亲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怀孕,而且家族历史也从未预言过今天的情形,我们可以想象,当他的父母看到这个刚出生的小男孩时会是多么的震惊,只知道他就是世人所说的缺陷和不正常。没有手足并不是身为的护士Dushka Vujicic与其丈夫Borris Vujicic所预料的。她们的儿子怎样才可以拥有快乐的正常生活?当他生活在世人都认为他是巨大残疾人的世界中时,他该做些什么又该成为怎样的人呢?当时他们不知道,也没有别的任何一个人知道,这个漂亮的没有手脚的小男孩有一天会通过他的足迹和与全世界生命的接触来激励鼓舞所有的人。在尼克的整个童年,他不仅仅要挑战学习和青春期,例如恃强凌弱、自尊;而且他还要与自卑和孤独作斗争。他会问“为什么我与周围其他孩子不同”,“为什么我一出生就没有手足”。他会想他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或者他根本就没有目标。在七岁的时候,尼克尝试了许多特殊设计的电子手臂和双腿,希望能使自己和其他孩子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在使用了电子手臂一段时间之后,尼克认识到:使用这些并不能改变别人对他的凝视的眼神,并且这些设备对于他来说太沉重了,对他的灵活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尼克的成长,他逐渐学会了怎样应付自身的不足而且开始独立去一点一点地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他开始适应他的生存环境,找到方法完成其他人必须要手足才可以完成的事情,就像刷牙、洗头、打电脑、游泳、做运动,其他更多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尼克开始热爱他的生活环境并完成更伟大的事情。在七年级的时候,他被选为学校的主席,与学生会的其他人一起工作,处理地方慈善机构和残疾组织的各种事情。尼克人生旅途上的成功奋斗及他面对生活的勇气与热情,源于他的信念、他的家人、他的朋友,还有他生活中遇到的一直在他人生路上鼓励他的人。毕业之后,尼克继续学习深造。他获得了会计和财务策划的双学士学位。19岁的时候,尼克开始实现他的梦想,那就是有能力通过自己充满动力的演讲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去鼓励其他人,给他们带去希望。“我找到了我存在的目的,当然那也是我的生活环境存在的目的……”尼克全心全意地相信在我们的生活中所遇到的任何我们努力奋斗的事情都有一个目的,而且面对这些事情的态度是可以战胜它们的唯一有效因素。2005年尼克被提名“澳大利亚年度青年”荣誉称号。这是一项很高的荣誉,授予青年人才,并肯定他对这个国家和社会做出的服务贡献。这份荣誉仅授予真正可以鼓励、激励人们的人。现在,这个25岁的失去手足的年轻人所完成的事情要比很多年龄是他两倍的人还多。尼克现在频繁的来往于美国和澳大利亚。他既是一个国际公益组织的总裁,同时又拥有自己鼓励人心的演讲公司。自从尼克19岁进行了第一次充满动力的演讲之后,他的足迹开始遍布全世界,与数千万人分享他的故事和经历。为各行各业的人做演讲,听众中有学生、教师、商界人士、专家、市民、等等。他也在世界各大电视节目中讲述他的故事。然而,尼克的这些演讲不仅仅实现了他鼓舞别人的梦想,他还有机会与几位领导人见面,他曾在20多个国家进行演讲。尼克与他的听众分享远见与远大梦想的重要性,把他在世界各地的经历作为例子,鼓励人们要思索今后的前景并且要跳出现有的环境去展望未来。他教大家要停止把阻碍看作是麻烦、困难,相反的应该把它们看作是自身成长并学习的机会。他强调作为我们现处位置最为有利的工具——态度非常重要,并且说明我们所做的选择会对我们自己及周围的人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尼克用他的人生来告诉我们完成梦想最关键的就是坚持不懈和选择拥抱失败,把它看作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被失败和恐惧所打倒。现在,尼克对他自身的残疾会有什么感觉呢?他接受并且拥抱它,就像有时他展示的“小把戏”那样,他会从现有的生活环境中寻找到乐趣。他用其独有的幽默、毅力和信念来面对挑战,这往往会深深鼓舞他身边那些要发展或定义自己的人去审视自己的前景。采用这些新的定义,尼克鼓励每个人勇于面对并改变生活,所以他们开始实现人生梦想的征程。通过自己人生的点点滴滴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幽默与人们沟通的惊人能力,尼克深受孩子、少年和青年人的喜爱,尼克是真正的使人倍受鼓舞的演说家。尼克语录:“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人们经常埋怨什么也做不来,但如果我们只记挂着想拥有或欠缺的东西,而不去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际遇,而是我们的态度。”“别看你所欠缺的,虽然我日后不能牵着妻子的手,但却可以拥抱她的心。”
桑兰
这个笑容甜美的姑娘来自浙江宁波,1993年进入国家队,在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表达的词就是‘勇气’。”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面对病痛与不幸,小桑兰乐观豁达的态度,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品质。伤痛中的桑兰不忘自己心爱的体操事业,她要看体操比赛实况转播,她为小伙伴夺得金牌而高兴得合不拢嘴。在桑兰身边,我们常常被她感动得泪流满面。
张海迪
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1983年海迪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韩国出版。
张海迪 请采纳
你是否需要了解?
找三个名人身残志坚的小故事。(50字以内)
2. 斯蒂芬·霍金,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尽管患有卢伽雷氏症,依然坚持研究,提出黑洞辐射理论,统一引力、量子力学与统计力学,对科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3.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被庞涓陷害后,虽身受刖刑,却因齐国使者救助,成为齐国军师,以智谋击败魏军,其军事著作《孙膑兵法》对...
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
1968年,海伦八十七岁去世,她终生致力服务残障人士的事迹,传遍全世界。她写了很多书,她的故事还拍成了电影。苏利文老师把最珍贵的爱给了她,她又把爱散播给所有不幸的人,带给他们光明和希望。3、霍金 在他21岁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后他也消沉过一段时间,极度失望时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
中国身残志坚的名人的故事
2、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
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六则
【6】张海迪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 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
求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100字左右,急! 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字数不能太多...
1、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
身残志坚的 名人故事
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张海迪无疑是一个鲜活的例证。这位1955年出生于山东的知识分子家庭的女子,面对五岁时高位截瘫的残酷现实,她并未被命运击倒。在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后,张海迪决心用勤奋学习和工作去延长生命,她的座右铭是:“活着就要学习,要为人民做贡献。”在农村插队期间,她目睹了缺医少药的困境...
身残志坚的名人的事迹
在众多身残志坚的名人中,迪克·维尔斯的故事尤其引人注目。1976年至1982年,他在费城鹰队担任主教练,期间因为过度工作和压力过大,导致了严重的身体和精神崩溃。然而,他凭借坚强的意志力和决心,不仅克服了这些挑战,还带领球队在1980年赢得了超级碗冠军。南非残疾田径运动员奥斯卡·皮斯托里乌斯同样令人...
身残志坚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
身残志坚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活着就是最大的快乐。在任何时候,都不要选择放弃生命,因为只有活着,在有存在的价值。本文由我为大家搜集的身残志坚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一、霍金:轮椅上的勇士 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
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100字
勇气’。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桑兰用她的行动应证着自己的诺言,在北大学习、加盟星空卫视主持节目、担任申奥大使、参加雅典奥运北京接力……她充满力量的笑容总能给人希望!——身残志坚的名人励志故事 (菁选2篇)
古代有哪些身残志坚的名人事迹
勾践的故事是古代身残志坚的名人事迹之一。在经历了巨大的打击后,他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更加艰难的道路。卧薪藏胆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勾践的坚韧意志,也成为了后人励志的经典案例。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东汉时期的张衡。张衡虽然自幼身体有残疾,但他并未因此而自暴自弃。相反,他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