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事迹和评价

作者&投稿:晏松 2025-05-20
诸葛亮,生于181年,逝于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还是文学家、书法家和发明家。早年他随叔父诸葛玄前往荆州,之后诸葛玄去世,诸葛亮便开始在隆中务农。后来,刘备三次亲自前往草庐拜访,邀请他出山相助,诸葛亮便成为刘备的重要辅臣,辅佐刘备建立蜀汉。

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武乡侯。他在国内安抚百姓,制定礼仪规范,管理官职制度,推行公正公平的政策。对外,他联合吴国对抗魏国,为实现恢复汉室的政治目标,多次发动北伐战争,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成功。最终,诸葛亮在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赠他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他。

诸葛亮不仅以其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著称,他的散文作品《出师表》和《诫子书》也广为流传。此外,他还发明了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实用工具,并改进了连弩,使之成为可以一次发射十支箭的诸葛连弩。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诚和智慧并重的象征。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三国演义诸葛亮事迹有哪些?
诸葛亮,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与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他自幼失去双亲,由叔父玄抚养长大。徐州之乱后,他避乱荆州,潜心向学,秉持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后,他被...

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曹操、刘备、孙权为三国之主,难道诸葛亮欲与他们比肩?诸葛亮同刘备的君臣关系曾被世人赞不绝口,然而诸葛亮同后主刘禅的关系又如何呢?通过对有关史料的仔细分析,我认为,诸葛亮秉政后,根本就没有把后主刘禅放在眼里。他颐指气使,动辄教训皇帝。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

请你从《三国演义》中选取最能体现诸葛亮智慧的一件事,并结合事例写出...
火烧新野:初出茅庐即大破曹军,一方面对曹军造成了重创;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他的用兵才能 舌战群儒:面对刘备集团弱小的力量,提出联吴抗曹的方针,所以只身入吴,突出了他过人的胆识 借东风:给自己脱身找了一个机会 火烧赤壁:利用自己的天文知识,借用了大自然的力量,不能不说他没有智慧 收姜维:...

诸葛亮的历史事迹和历史成就有哪些?他的事迹对我们今天来说有什么影响...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说:诸葛亮作为丞相,能够安抚百姓,建立法规,整顿官职,遵循权制,开诚布公;对尽忠而有益于国家的人,即使有仇隙,也必赏无疑,对犯法和玩忽职守的人,即便是自己的亲人,也一定惩罚;对真正服罪吐真情的人,罪虽重也可以释放,对狡辩抵赖掩过饰非的人,罪过虽轻也...

求一段给诸葛亮的评价(100字左右)
在诸葛亮执政时期,年青的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当时负责宫中事务的董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后主皇妃之数是一个复杂问题,涉及到皇宫规模建制等诸多问题,非董允所能决定。当时,“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政事无巨细,咸决...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主要事迹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主要事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隆中对: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向刘备提出了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策略,这被称为“隆中对”。这一策略对刘备集团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帮助刘备成功占据荆州、益州,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北伐中原:为兴复汉室,...

三国演义诸葛亮主要事迹
5. 六出祁山:诸葛亮为恢复汉室,北定中原,进行了六次北伐。尽管最终未能如愿,但这一系列行动对蜀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诸葛亮的忠诚和坚持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诸葛亮的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是智慧和谋略的化身。他的主要事迹不仅展现了他的个人才能,也反映了他的忠诚和担当,...

对三国里的诸葛亮如何评价?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极高,认为他是智慧的化身,神机妙算。小说《三国演义》更是将他神化,其情节深入人心。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有高度评价,认为他是一位识治之良才,以公正之心处理政务,赏罚分明。他精于政务,遵循事实,不以虚伪...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分析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文学、书法、发明才能而著称。他以其忠诚和智慧成为后世颂扬的典范,其人格特质和事迹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深刻的描绘和塑造。1. 谦虚谨慎,严于律己的品格:诸葛亮以其谦逊和自律著称,在治理国家时坚持法制,不论对象身份高低,...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主要事迹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主要事迹包括草船借箭、借东风、七擒孟获、空城计和木牛流马等。草船借箭发生在赤壁之战前,周瑜故意为难诸葛亮,限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利用草船和浓雾,巧妙地从曹操那里“借”到了足够的箭矢,不仅化解了周瑜的刁难,还展示了他的智谋。借东风也是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