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典故

作者&投稿:贰姚 2025-05-20

《三国演义》的典故: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煮酒论英雄、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舌战群儒、隆中对、单骑救主、七擒孟获等。

1、三顾茅庐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刘备与关、张前往南阳隆中请诸葛亮出山。第一、二次都扑了空。

第三次去时正遇诸葛亮昼寝未起,张飞忍无可忍,怒气大发,要放火烧房,被关羽劝阻。刘备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醒来,又去后堂更衣,半晌才出。刘备向他求教,诸葛亮为刘备礼贤下士之举所感动,献以据蜀、联吴抗曹之策,随刘去新野。

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2、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3、火烧赤壁

曹操大军征吴,准备一举吞灭江东。诸葛亮说服东吴群臣,孙、刘联合抗曹。周瑜利用曹操说客蒋干,行使反间计,又让黄盖用苦肉计诈降,乘风放火,烧尽曹军船只。

曹操弃军退走,沿路又被孙、刘两军袭击,八十三万大军只剩下几百人马。周瑜和诸葛亮运用计谋,以劣势兵力击败了优势曹军,取得空前的大捷。

4、空城计

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由于要地街亭失手,导致满盘皆输。诸葛亮被迫撤兵,司马戴大军追至,这时孔明手下的将领士兵基本都分配军务调完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于是他命令偃旗息鼓,大开城门,独自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疑心有伏兵。调头就撤兵。诸葛亮躲过一劫!

5、煮酒论英雄

三国时,董承约刘备等立盟除曹。刘备恐曹操生疑,每天浇水种豆;曹操闻知后,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梅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议论天下英雄。

当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闻之大惊失著。风和日丽的天气突然雷雨大作,刘备以胆小、怕雷掩饰而使曹操释疑,并请征剿袁术、此时关羽张飞赶到,乃借以脱身。曹操当时是以试探的心理来设宴的,而刘备则诚惶诚恐,希望不要引起曹操的怀疑。

6、桃园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的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

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三国演义有哪些典故
三国演义的典故有:草船借箭、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刮骨疗毒。草船借箭: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主要讲述了诸葛亮如何在雾天利用草船从曹操处借得十万支箭。这一典故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的智谋和胆识,成为后世称赞的典范。三顾茅庐:三顾茅庐是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

三国演义的典故有哪些?
三国时,董承约刘备等立盟除曹。刘备恐曹操生疑,每天浇水种豆;曹操闻知后,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议论天下英雄。当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闻之大惊失箸。风和日丽的天气突然雷雨大作,刘备以胆小、怕雷掩饰而使曹操释疑,并请征剿袁术、此时关羽张飞赶到,...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精彩的典故?
桃园三结义 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2、曹操诈叔 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曾向其...

三国演义典故
1、髀肉复生:刘备的典故,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这一成语如今常被用来形容人缺乏进取心,未能实现个人价值。2、后患无穷:源自刘备的典故,指给未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这一成语提醒我们,做事需谨慎,避免留下隐患。3、如鱼得水:源自刘备与诸葛亮的典故,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

三国演义典故
1、孟德献刀。当时董卓废掉当时汉帝刘辩,大司徒王允便想除掉奸贼董卓,于是忠义之士商议,久商无果。曹孟德提出献刀杀人,重任自然落在他身上。第二天孟德去见董卓:马儿瘦弱来迟了,董卓就让吕布给曹操挑两匹好马。然后侧身躺下,曹操见机会来了,拿出宝刀欲行刺,但是董卓从镜子里面看到了刀光,大...

既生瑜何生亮是什么典故?
“既生瑜何生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典故。背景: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和诸葛亮都是极为聪明的谋士,但周瑜在多次与诸葛亮的较量中都败下阵来。尤其是在赤壁之战前后,周瑜虽然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但往往被诸葛亮抢先一步或识破计策。含义:“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是周瑜在临终前发出...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有哪些(中国著名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10个经典故事1、草船借箭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士兵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没亮,诸葛亮便下令开船,并让士兵擂鼓呐喊...

三国时期还有哪些著名的典故?
1、肉的血案 春秋时郑国公子宋食指跳动,他像公子归生说将吃好东西,果然郑灵公烹一大鼋宴请众臣,归生将此事告知郑灵公,郑灵公说应验不应验还不是我说了算,结果故意没给公子宋吃。公子宋恼羞成怒夹了郑灵公面前的肉,戏言道:岂不是还是应验了。本来就是郑灵公做得不对,如果他此时宽容...

三国演义典故
在三国历史中,刘备与诸葛亮的故事不仅充满了军事策略,也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成语典故。刘备因长期清闲,事业无成,被形容为“髀肉复生”,这一典故体现了他内心的焦虑与对成就事业的渴望。而“后患无穷”则揭示了他在决策时考虑周全,预见未来可能带来的祸患。“如鱼得水”的典故描绘了刘备与诸葛...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典故
三英战吕布的故事,讲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合力对抗吕布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三国时期英雄豪杰的团结精神。七擒孟获则是诸葛亮南征北战的故事,他七次擒获孟获,最终使他真心归顺,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仁德。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素材。它们以独特的方式,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