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些军事思想?

作者&投稿:照从 2025-05-23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萌芽于公元前21世纪(一说公元前22世纪)的奴隶社会的初期。

建立了奴隶制的夏王朝,从此战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产生了以“靠天命观指导战争”为中心内容的军事思想。处于萌芽时期的军事思想,都是以征讨“违天命者”、“吊民伐罪”、“敬天保民”相号召,并用占卜手段,假借神的旨意和严刑厚赏驱使士卒作战。作战方式是集团列阵正面冲杀。

以仁为本的战争观,这一思想大约形成在,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

1、以仁为本是战争支柱。仁者使人亲,义者使人悦。此二者,才是战斗力的凝聚核,才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基础。

2、师出有名作为战争准则。认为师出无名,必将遭到众人的反对,定成败局。

处于初步形成时期的古代军事思想(夏、商、西周时期):

一,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

二,战争的主要特点是:兵器以木器,石器为主,作战方式基本是以密集队形进行集团肉搏正面冲杀。只是到了商代以后才逐渐以车兵为主,作战中形成了以车兵为核心的方阵队形。

三,军事思想:

1、是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由于当时所受外部侵略少,军队主要承担了治理诸侯和镇压奴隶反抗的任务。

2、是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

3、是迷信色彩重,形成了以天命为主的战争观。战例有春秋战国宋楚两国的泓水交战。

代表作:《军政》、《军志》。


扩展资料:

趋向成熟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军事思想:

一、时间: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末,它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二、战争的主要特点是:这一时期,战争的变化和发展比较明显,

1、是从战争形态来看,争霸战争,兼并战争非常激烈,频繁,大约有600多次,用兵数量也逐渐增多了,由几千人发展到几十万人;战争的时间也长了,以前的战争,一战就解决问题,到后来有打几个月的甚至经年不息。

2、是从军事技术来看,铁兵器的制造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军事筑城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国家筑了方城,长城;攻守的器械也开始增多,如云梯的使用。

3、军事思想:

(1)是形成比较完整的战争观,如“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已被各国所接受。

(2)是总接出了一些战争的指导原则,如“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知己知彼,百战不贻”等。

(3)是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同时或交互进行。如晋,楚城濮之战,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这一思想。

这一时期产生了一些有名的军事专著。被封建社会一直视为兵学经典的《武学七书》中,就有5部产生在这个时期,其中包括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军事理论的奠基作《孙子》

代表作:《孙子》、《吴子》、《孙膑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有哪些战备原则?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战备的基本原则有:一、重战思想。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对待。二、慎战思想。即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三、备战思想。未雨绸缪,必须重视备战的思想,思想上时刻不要忘记战备。四、善战思想。就是要会用兵打仗。1、注重以“道”为首要因素的多...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兵法和战略:古代中国军事思想着重研究战争的策略和战术。《孙子兵法》是古代中国军事思想的代表之一,强调以智取胜、以战略指导战争,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战争原则和方法。2、兵器和军事技术:古代中国军事思想注重研究兵器和军事技术的发展。例如,《武经总要》...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基本内容
一、战略思想 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战略思想占据核心地位。它着重强调以智取胜,注重战略谋划,努力占据战争中的主动地位。"兵法"作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了战争的筹划、指挥、作战、管理等多个方面。二、防御为主 古代军事思想倡导以防御为主,认为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是最佳战争策略。它...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有哪些内容
这一认识是由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军事著作首先在理论上加以阐明的。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军事论著,总结了当时军事斗争的经验,揭示了战争中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胜败等范畴的对立和转化关系,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军事原则。这说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 其战争观以仁爱为核心,孙子在《谋攻篇》中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原则,这一思想超越了军事领域,对多方面均有指导作用。3. 在用将方面,古代军事家强调选贤与能,认为这是战争胜利的关键。4. 全胜战略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其目标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以最小的损失取得...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有哪些?
一是法规法令的建设与实施。《尉缭子》中设有《重刑令》、《伍制令》、《勒卒令》、《经卒令》和《兵令》等等,就是为了“明刑罚,正功赏”,使军队“方亦胜,圆亦胜,错邪亦胜,临险亦胜”。解释:严明刑罚,论功行功赏,有训练的军队方阵也能取胜,圆阵也能取胜,在错综复杂的地形作战也...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蕴含的战争观有哪些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蕴含的战争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以仁为本的战争观:强调战争应以仁义为本,非不得已而用之,需师出有名,方能得民心,顺天意。重战思想: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必须认真研究和对待。慎战思想: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慎战并非畏战,而是在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内容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含义(一)军事思想的定义军事思想是对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基本规律以及武装力量建设与使用的一般原则。它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军事研究的成果,构成了军事理论的完整体系。(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界定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在中国奴隶社会、...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及其发展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 ⅴ大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的夏朝。由于阶阶级矛盾成了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战争也就成了阶级斗争的最高斗争形式。到了殷商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常备武装力量的出现军队数量...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有哪些特点?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特点如下:一、以仁为本的战争观 二、“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 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 五、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 六、孙子在用兵上强调奇正 七、选贤任能的用将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