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现的大量袁崇焕负面评价到底是怎么回事?

作者&投稿:班咬 2025-05-15
说到袁崇焕其实在在历史上其实还是比较的出名的,做为镇守边疆的大官也是打了非常多的胜仗了,比如有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等等,但是有这这样的功绩的人最近好像一直被人黑啊,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小时候知道袁崇焕的故事就来自于金庸的《碧血剑》,那个时候以为他是完人。原本那个时候我们对知识营养汲取的渠道原本单一,即便我们想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都不多,又何来本质?
后来慢慢明白了袁崇焕是一个争议人物,当我对历史了解的多了些,也就有了自己的一些判断。袁崇焕功肯定大不过岳飞,军事才能也仅仅是一个善守之将,跟岳武穆攻守兼备、文武双全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袁崇焕还浑身的书生意气。书生意气这东西是一种个性和气节,但是在经世致用中却未见得就是一件好事。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不能光讲血性的,还得讲讲韬略和效益,比如他的负面评价之一:通使吊奴,他派人去吊唁努尔哈赤,这件事原本是临机应变之术,探看一下努尔哈赤是真死假死,如果诈死那就要提高警惕,其一定有大动作。如果真死,就要考虑他死后后金的政局走向。
这虽然是临机迎敌之术,但是放在外交层面就不是小事,直性子的蒙古人可没有那么多弯弯肠子,一急之下就跟明朝闹分家,分道扬镳了。这个影响就会很大,这是他没有战略思维的表现。
第二,五年复辽,其实他在给崇祯提交五年复辽这个计划时,心里或许并没有底,他的做法跟现在很多应聘的一样,只要老板喜欢,先把目标造出来再说。他的原话是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太着急,先哄哄给他提提气再说。但是他遇到的不是朱由校而是急性子、爱当真的朱由检。这个人心胸狭窄、刚愎自用、自视甚高而且血气方刚,是忽悠不得的。
第三,擅杀毛文龙,其实我们在做管理决策时,很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为了解决当前困境,往往就顾不得后续效应。袁崇焕杀毛文龙就是如此,自己手持尚方宝剑,带着皇帝圣命,前来巡边督师,一到小小的皮岛就卡壳了,后续工作如何开展?这就像我以前年轻气盛时做中、基层管理一样,不听话?拿下!换人。其实将令难行时换人没有错,但是得把上下工作做足。就如同挖树一样,先去顶再松土,最后一根绳子套住把握树倒的方向,不要伤及自身和无辜。他不管青红皂白上来就挖,最后树是倒了,把自己砸了,还毁了房屋。
所以我说他这是书生意气,那么他也是有功劳的,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组建关宁铁骑、炮击努尔哈赤,京师解围这些都是大功。但是他的一些缺乏战略眼光的做法确实毁了大明的长城也毁了自己。
所以,自古何时有完人?功过留待后人评。公正的看,袁崇焕没有传说中的神乎其神,也没有倒袁人士所说的那么不堪。他不是国家的决策者,他不过是一个戍边将军而已。按理他做好自己该做的,有些事还得靠国家托底。他悲哀的是生在了一个国家不给他托底的时代,还让他背下所有的黑锅。


你是否需要了解?

孙承宗 和 袁崇焕 是怎么误国误民 使明朝万劫不复的
这个历史上没有定论,一般来说关于孙承宗的负面评价较少,孙承宗是天子帝师三朝元老内阁之首,深受天启信任,崇祯为帝后对其多般猜忌,被迫辞官回乡,后清斌入关,侵犯其家乡,他组织抵抗后与城共亡,关于它的负面评价少。袁崇焕最为人诟病的是私杀了皮岛毛文龙,虽然组织了京城保卫战但却私下与皇太极私下...

痴汉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文化中,“痴汉”一词最早出现在梁启超的《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中,形容袁崇焕为人真挚。程氏评价袁崇焕时说道:“举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痴汉也。”这里的“痴汉”意指真挚的人。然而,“痴汉”一词也有不同的含义,如《北史·裴谒之传》中的“痴汉”,指愚蠢之人或笨蛋。文宣帝在裴谒之...

袁崇焕该不该杀毛文龙
吸引了大量德军从苏德前线回防,从而给苏联红军制造了进攻的机会 因此,从现实的角度看 毛文龙作为一只唯一能在满州背后牵制对方的战略力量 他的存在对明朝所产生的正面价值,绝对超过了他对明朝的负面价值 只是由于明朝皇帝以及内阁的昏庸,看不透毛的真实用心 把毛当成了忠心为国的大将加以依赖,并提供了大量...

九千岁人物评价
魏忠贤与文官集团的矛盾,使他的负面形象被放大。然而,他在关乎国家和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表现出了原则性。例如,在宁锦之战中,尽管袁崇焕被指责,魏忠贤并未因个人恩惠而包庇,他罢免了袁崇焕,尽管他并非军事专家。天启朝辽阳失陷的责任不应全由魏忠贤承担,他虽然在之后惩办了弹劾熊延弼的文官,但也...

通敌解释
当提到"collaborate with the enemy"或"collude with the enemy"时,其基本含义是指与敌人进行不正当的合作或勾结,涉及背叛或支持敌对势力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往往引起负面评价,暗示着有背叛国家或利益集团的嫌疑。在历史事件中,如清朝叶廷琯的《鸥陂渔话·温体仁家书》所描述的明代督师袁崇焕一案,皇帝...

懂历史的人请给东林党一个客观的评价
宪成忠贞绝世,行义格天,继往开来,希圣希贤。而从之游者……皆研习性命,检束身心,亭艺表表,高世之彦也。异哉此东林也,何负于国家哉?”(《万历邸钞》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卷)又如“不有东林,乾坤崩塌久矣!东林岂亡明者?攻东林者亡之也。”(汪有典《史外》卷六《高忠宪传》)负面评价,...

中国历史上哪位皇帝最昏庸无道?
公元499年,萧宝卷封潘妃之侄女潘玉奴为贵妃。萧宝卷性格内向,很少说话,不喜欢跟大臣接触,常常出宫闲逛,每次出游都一定要拆毁民居、驱逐居民,并且兴建仙华、神仙、玉寿诸殿,并且大量赏赐臣下,造成国家的财政困难。南朝皇帝多奢侈腐靡,萧宝卷尤甚。后宫失火被焚,就新造仙华、神仙、玉寿三座豪华...

如果袁崇焕不死,能否改写明朝历史?
袁崇焕(1584年-1630年),明朝末年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多次击退后金军进攻,后被崇祯以九大罪名凌迟处死。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袁崇焕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 天启二年(1622年),袁崇焕遇见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御史候恂。候恂十分欣赏他,破格提拔他在兵部任职,...

怎么评价明末崇祯皇帝这个人,他是正面还是负面的
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纵观他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我个人认为崇祯是一个正面的皇帝。他虽然没能改变明朝灭亡的命运,但好在也通过了自己的努力,让大明王朝又苦苦支撑了十几年。可能他的运气差点,他在位期间,可以说是明朝自然灾害最多的时候,加上内忧外患,最终不能够将大明这家公司开下去,也...

袁崇焕该不该杀毛文龙?
后金素来“恶文龙蹑于后”,对其产生牵制作用,此次出八万重兵是志在必得的表现,反映了皇太极要彻底拔除东江镇毛文龙这个威胁的决心。后金主力尽出导致后方空虚,《太宗实录》和《东华录》中的都记录了后金沈阳一线兵力薄弱的情况,但当后金进攻朝鲜和毛文龙之时,袁崇焕为了加紧修筑锦州城不愿意出兵策应,朝廷两次催促他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