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简介(要最简单的) 林则徐简介(大于40字小于60字)要快啊

作者&投稿:黎受 2025-05-14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
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主要功绩是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的政治才干、务实精神,屡受道光帝赞赏,并给予层层提拔,最后把他推向禁烟的最前线—广东,为林则徐施展个人才干,实现爱国主义抱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原野。因此,可以这样说,倘若没有道光帝的知人善任,林则徐虽有作为,但其影响面极其有限,更不可能主持6. 3为民族雪耻、振撼全世界的虎门销烟。

扩展资料
林则徐的主要事迹:
清朝的后期,西方的英、法、美等国的殖民主义者和投机商人,纷纷向我国走私毒品鸦片(俗称大烟).他们的目的,一是用鸦片换取白银,掠夺我国的财富;二是用毒品残害中国人的身体,便於他们侵略。当时,很多正直的官员看透了英国人的险恶目的,坚决主张查禁鸦片。
林则徐的态度最坚决。他说:再不禁烟,我国就不会有白银当军饷,就不会有强壮的士兵抵抗侵略了。为了国家的尊严,必须禁烟。皇帝就让他去广州查禁鸦片。
林则徐到了广州,命令外国商人把全部鸦片缴出来并保证不再私运鸦片到中国来,否则给予严惩。有些外国商人照办了,可英国商人不肯缴,英国政府的代表义律还策划阴谋,企图顽抗。林则徐当机立断,坚决行使主权,中断与英方的贸易并不再供应食物和水。英国人没办法,只好缴出了鸦片。
1839年6月3日这一天,林则徐亲自到虎门海滩,主持销毁害人的毒品鸦片。他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林则徐,男人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福建 侯官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林则徐,清后期重臣,数任总督,官至一品,思想家、诗人,主持过虎门销烟。

林则徐,1785年8月


你是否需要了解?

林则徐与鸦片战争简介
林则徐简介:福建侯官县人,字元抚,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鸦片战争简介:英国称“通商战争”,...

林则徐简介
直到林则徐逝世前不久,还表示张际亮的治河方略是对的。林则徐逝世后,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循大清河至利津入海。13、安定陕西:道光二十六年七月,林则徐任陕西巡抚后,便上书皇帝,宣称陕西“东北14、毗连晋豫,西南壤接川甘,道路纷歧,奸究易于出没。如佩执凶器之刀匪,此拿彼逃,最为民害”。并表示决心要把“...

旷代楷模林则徐(关于旷代楷模林则徐的简介)
林则徐,晚清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生于1785年,逝世于1850年。他以其刚毅不屈的性格,坚定的反鸦片立场,赢得了“民族英雄”、“海疆卫士”的美誉。林则徐以“虎门销烟”闻名于世,他坚决抵制鸦片贸易,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在官场生涯中,林则徐秉持清正廉洁、勤勉为政的原则,深受人民爱戴。他...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 中文名称: 林则徐 又名: 字元抚 字少穆 晚号村老人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清代 民族: 汉族 生 卒 年: 1785——1850 相关事件: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相关人物: 魏源 龚自珍 生平简介 林则徐(1785——1850)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

中国清朝时的林则徐是谁
简介 林则徐(1785-1850) 则徐之名的来源:则,君子是则是效。徐:巡抚徐嗣曾(新任福建巡抚徐嗣曾是一个清官)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谥号文忠。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元抚:以巡抚徐嗣曾为榜样的意思。少穆石麟,据程恩泽《题林旸谷年丈饲鹤图遗照》诗及注的解释,林则徐...

林则徐的简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林则徐生平简介 林则徐资料
1、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历史治水名人[1]。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

林则徐墓的人物简介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少穆,又字元抚,侯官县(今福州市)人,以严禁鸦片、坚决抵抗英军侵略闻名于世。林则徐为唐朝莆田望族九牧林后裔,1785年生,清朝籍贯福建侯官。林则徐于道光七年所撰的《先考行状》中记述:“府君讳宾日,号阳谷,系出莆田九牧林氏,先世由莆田徙居福清之杞店乡(今海口...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出生,卒于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中国近代民族英雄,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