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东风故事情节概括 50字

作者&投稿:糜琼 2025-05-22
周瑜身染重病,鲁肃忧心忡忡。诸葛亮前来探病,与鲁肃耳语一番。诸葛亮言道,公瑾之病非药石可医,乃心病也。正值隆冬,万事俱备,只差三天三夜的东风。诸葛亮自告奋勇,愿向天借东风。于是,诸葛亮在东吴筑起七星台,施展法术,祈求天意。果然,三天三夜刮起了强劲的东风。周瑜闻知此事,大喜,决定以此东风为助,采用火攻之计,一举击败曹操大军。

周瑜精心布置,利用诸葛亮借来的东风,设下火攻之计。曹操大军行至江面,周瑜一声令下,火攻齐发。火势借着强劲的东风,迅速蔓延,曹操大败,损失惨重。周瑜大获全胜,诸葛亮则悄然离去,留下一段佳话。

此计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与胆识,也彰显了周瑜的英明与果断。借东风之计,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计谋之一,流传千古。

诸葛亮与周瑜的智勇双全,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周瑜的用兵之策,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这场胜利,不仅为东吴赢得了战局,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诸葛亮借助天意,向天借来东风,不仅解了周瑜的燃眉之急,也为周瑜的火攻之计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计策,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的谋略与智慧。而周瑜则巧妙地运用了这一东风,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这场战役,不仅是一场军事斗争,更是一场智慧的较量。诸葛亮与周瑜的默契配合,共同完成了这一壮举。这场胜利,成为了后人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流传至今。


你是否需要了解?

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
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大破曹操的大军。这场战役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局限于黄河流域,孙、刘各自夺取了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据《三国演义》的故事,赤壁之战前夕,孙刘两家联合抗曹,需要借助东南风的...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借东风概括300字
曹操听从手下的意见,保护汉献帝,打败了叛贼,护送献帝回到洛阳。后来,曹操收得大将徐晃,清除了献帝身边一切阻挡自己的势力,朝廷大权落到了曹操手里,从此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生活。徐州刘备、吕布在一起,对于曹操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曹操听从荀彧“二虎竞食”之计,封刘备为徐州牧,命其杀了...

概括诸葛亮借东风20字三国演义里的?
周瑜准备火烧曹操战船却发现没有东南风于是诸葛亮借来东风打败曹操

一句话概括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故事。 少一点,一两句。也不要太少...
曹操和孙刘联盟要于赤壁大战,周瑜设计了一系列计谋让曹操中计准备火烧曹操战船最后却发现没有东南风无法借助风势,于是诸葛亮施展法术借来东风使得孙刘联盟打败曹操~

可以概括一下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借东风的内容不超过20字?
瑜欲火攻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亮乃起坛借东风助其攻敌,东风至,火烧连船,曹军大败。孔明

概括一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
葛亮一个农村出来的稍稍有点才能的土包子,有哪些值得周瑜嫉妒的呢?何况火烧赤壁同时也是漏洞百出,庞统定连环计的时候,有人提醒过曹操以防火攻,曹操不以为然说要是夏秋季节的时候还会提防,寒冬怎么可能有东南风?只能烧自己!诸葛祭风向老天借来了东南风,曹操在睡觉吗?还是被美女迷了心智?空城计...

诸葛亮故事简短概括20字
诸葛亮故事简短概括20字可以这样写三顾草庐诸葛亮他很拽,刘备前两次去都不在家,第三次到他家才把他盼来了,说明这个男人,他不顾家。赤壁之战众所周知的赤壁之战,本来是孙权和周瑜的功劳,可是就因为诸葛亮的所谓“借东风”不用一兵一卒,独占了这个功劳,最后还“气死”周瑜。斩马谡因为自己的...

诸葛亮借东风是根据什么故事改编的?
草船借箭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

三国演义中的典型故事(20)个概括情节并评价主要人物(每篇100字上下)谢谢...
三国演义中的典型故事(20)个概括情节并评价主要人物(每篇100字上下)谢谢啦!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你觉得同居会更容易让感情变淡吗? 揭欣愉4d 2009-07-16 · TA获得超过136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三国演义,写出六位英雄人物的一个故事名称,并概括齐情节
注意:完整的赤壁之战还包括:舌战群儒,蒋干窃书,草船借箭,苦肉计,连环计,借东风,火烧赤壁...目录如下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第四十七回 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