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为什么怕郅都

作者&投稿:仰昭 2025-05-15
史记汉书中都记载了两个镇守边关时能令匈奴数载不敢侵犯的将领。一个是驻守右北平的李广,另一个是镇守雁门的酷吏郅都。

史书记载,郅都镇守雁门时期,一直到郅都死,匈奴人都不敢靠近雁门关。并且匈奴将领做了一个郅都样子的木偶让士兵们去练习射箭,可是这些擅长骑射的匈奴人居然都射不中。

于是有人又拿郅都跟李广比较,说郅都因为军纪严明,指挥能力高。不仅能让匈奴人不敢南下牧马,甚至一个以他为形象的木偶人都能令匈奴人胆寒,又岂是曾经兵败被俘的李将军能比的。

其实在轩主看来,郅都作为一个有名的刀笔酷吏,治军肯定严格这毋容置疑,但是要说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多么突出,这就未必了。

史书中倒是记载他曾经带兵出塞攻打匈奴,却并没有多少斩杀匈奴的记录。如果有值得一书的战绩,在那个对匈奴委屈求全的时期肯定会当做典型事迹大书特书了。

那匈奴为什么不敢侵犯雁门并害怕郅都以至于手抖射不准呢?

因为郅都这个人可是能够左右了皇帝思想的人。

当年汉景帝带着宠妃贾姬到皇家园林游玩,贾姬内急于是去厕所方便,这时一只“彘”也就是大野猪不知道闻到了什么味,从树林里蹿出来径直钻进厕所。

景帝看到后很着急,于是用目光示意在旁边侍卫的郅都前去轰猪。郅都是个明白人,皇帝的小媳妇上厕所自己一个大老爷们真是不适合进去的,于是装没看到,不去。

景帝也明白郅都忌讳什么,于是他抽出宝剑,要亲自去王子救公主,去救护自己的爱姬。这时郅都突然跪倒在地,劝谏道:“一个媳妇没了还可以再找一个,陛下亲自犯险,万一要是也没了让宗庙和太后怎么办?”

于是,两个大老爷们就站在厕所外面听着贾姬在厕所里惊恐的大呼小叫……

过了片刻,不知贾姬怎么打败了野猪,那头“彘”自己从厕所跑出来意兴阑珊的又蹿进树林里去了。这件事给景帝造成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后来他的王夫人有了一个儿子,景帝就给这个儿子赐名为“刘彘”。(这段是我胡诌的)

话扯远了。

这个时候匈奴单于已经不是好战的冒顿单于,而是相对来说比较守成的军臣单于。

景帝时期经过前几十年吕后文帝等人的励精图治修养生息,军事实力已经不是汉朝刚建国那时的情况了,这事匈奴人也了解,所以景帝一朝,匈奴人虽然常有盗边,却没有大的举动,并且边市贸易红火,两国盐铁粮食马匹牲畜互换各取所需。

而郅都作为景帝亲信之臣,景帝宁肯冒着得罪窦太后的危险也要启用他,并且让他直接去上任不用到长安来谢恩。到了任所还可以便宜行事,也就是说是得了皇帝的尚方宝剑,可以军机事务自由定夺,相当于一个土皇帝啊。

郅都在济南任职其间,把危害一方的阚氏一族几乎杀光,以至于附近几个郡的郡守们见了他都战战兢兢,如同见到比自己高几级的上司,为什么呢,因为是郅都受到皇帝的信任和授权!

就这么一个人,匈奴人如果不是傻子没事去惹他干嘛?万一真把他惹毛了,他真要鼓动景帝大举出征,那难保不会提前几十年打的匈奴人漠南无王庭!

就算不用景帝亲自下诏出兵,凭借郅都自己的便宜行事土皇帝的权力,要挟临近几个边郡的太守出兵,凑几万人出击也够匈奴喝一壶的。就算匈奴跑的快,但是因为仓促撤退财物牲畜也得损失重大。这也是匈奴不愿发生大规模摩擦的一个原因。

电视剧《雪山飞狐》里有一个情节,一场武林大会上,大剑客田归农打败对手夺得一个奖品,另一个武林高手药王谷的掌门表示不屑,也上场要跟各路好汉比试,他喊了三遍无人敢上场交手,于是也夺取一个奖品。

大家并不是怕药王谷掌门的武功多好,怕的是他暗中给人下毒。

所以说匈奴人并不是怕郅都军事能力多高,而是怕他忽悠了汉景帝大举出击,那才是他们噩梦的开始!


你是否需要了解?

谁知道关于汉朝酷吏郅都的内容啊?
楼上的仁兄已经详细地介绍了郅都。《史记·酷吏列传》: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於是遂斩郅都。《汉武大帝》中演的...

郅都人物评价
唐朝的史书记载中,郅都的威名延续至今,卢俌在上疏中提到,汉代任命郅都时,匈奴闻其名便退避边境;同样,李牧的出现也让林胡远遁。这将郅都与战国时期的廉颇、赵奢、李牧等名将相提并论,称他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凸显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对国家安全的至关重要性。综上所述,郅都不仅在朝廷内部...

汉朝为官清廉的郅都为何要逼死前太子,得罪当朝太后?
因为这件事情,郅都得罪了窦太后,窦太后一直都对这件事情怀恨在心。后来郅都担任雁门太守,雁门关是抵御匈奴的一道重要关卡,汉景帝把雁门关交给郅都足以可见他对郅都的信任。而匈奴人都很惧怕郅都,相传匈奴人把郅都做成木雕,让士兵练习射箭,然而士兵看到这个木雕都十分害怕,射不中这个木雕。郅都的下场...

郅都人物生平
郅都的执法严厉,甚至触动了窦太后的底线。在刘荣事件中,他坚决拒绝刘荣的求情,导致刘荣自杀,最终因窦太后的干涉,郅都在汉景帝的庇护下仍未能逃脱被杀的命运。他的死讯让匈奴人震惊,他们甚至以郅都为箭靶,象征着对他的深深畏惧。尽管郅都在生前备受争议,但他的铁腕政策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起到了显著...

戍边威震匈奴之胆的“苍鹰”郅都最后是怎么死的?
尽管薄太后、窦太后没有同吕太后一样大权独握,但干政习惯与吕太后一脉相传。在窦太后眼里,是郅都害死刘荣,必欲制死地而后快。汉景帝无奈,就让郅都离开京城,任雁门太守。匈奴听说郅都上任,兵马远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史载,匈奴制成郅都模样的木偶,让骑兵射击,因为恐惧竟然无人能射...

郅都文言文
匈奴甚至做了像郅都模样的木偶人,让骑兵们奔跑射击,没有人能射中,害怕郅都到了如此的程度。匈奴人以郅都为祸患。窦太后最后竟以汉朝法律中伤郅都,景帝说:“郅都是忠臣。”想释放他。窦太后说:“临江王难道就不是忠臣吗?”于是就把郅都杀了。2. 古文翻译这有18篇古文,求翻译~~(任意一篇都行...

郅都,西汉知名酷吏,是如何协助西汉走向强盛的
汉景帝为了保护郅都,起先把他免官在家,后来又把他派到雁门上任,授权他负责当地一揽子事务。雁门郡地处大汉、匈奴交界,时常遭受对方的袭扰,向来不好治理。但听说郅都这么一位铁面无私、恪尽职守的官员到任后,匈奴人很长时期内都不敢骚扰。然而,窦太后仍旧不依不饶,盯着郅都穷追猛打。不久后,郅都被处死,兑现了那...

郅都传文言文阅读
匈奴甚至做了像郅都模样的木偶人,让骑兵们奔跑射击,没有人能射中,害怕郅都到了如此的程度。匈奴人以郅都为祸患。 窦太后最后竟以汉朝法律中伤郅都,景帝说:“郅都是忠臣。”想释放他。 窦太后说:“临江王难道就不是忠臣吗?”于是就把郅都杀了。 2. 《史记 郅都传》译文 郅都是杨县人,以郎官的身份服事孝文帝...

郅都行事基本信息
郅都,西汉时期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人,生卒年不详,汉文帝时任郎官,为文帝侍从。在汉景帝时,郅都先后担任济南郡太守、中尉、雁门郡太守等要职。他为官忠于职守,公正清廉,敢于对抗豪强权贵,不畏强暴,对外积极抵御外侮,使匈奴闻风丧胆。郅都的官职和成就,使他被后人高度评价,甚至与...

西汉酷吏郅都怎么死的?窦太后为何处死郅都?
郅都还没回到家乡呢,刚走到半途,皇上的新命令就下来了,任命郅都为雁门郡太守,诏令吩咐不必到长安领旨,直接赴雁门上任,并授予他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处理政事的权力。汉景帝时期,匈奴铁骑连年南侵骚扰边境,边境数郡始终不得安宁。后来得知郅都就任雁门太守,匈奴人却惊恐万分,骑兵全军后撤,远离雁门。匈奴曾用木头刻成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