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草船借箭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谋划者是谁?
《三国演义》是一部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为了使得故事更精彩,故意改变了一些历史事实,草船借箭就是其中之一。
草船借箭的第一个主人公肯定是诸葛亮。因为这个故事太有名了。当初,曹操打败了袁绍,便带领百万大军南下,准备完成大一统大业。
依照当时孙权或者刘备的力量,单靠一方是不可能抵抗曹操的。因此,在鲁肃的斡旋下,孙刘结成同盟,由周瑜做总都督,带领孙刘联军,共同抗击曹军。
周瑜自小便很聪明,文武全才,因此在东吴名声很响亮。不过,根据小说描述,他这人妒忌心很强。当他听别人说诸葛亮很有才干,他便想设计为难诸葛亮。
于是,周瑜以大都督的名义,下令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正常人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没料到,诸葛亮竟然答应了。
原来诸葛亮夜观天象后,知道三天内会有大雾,他便趁着这时机,让人开着二十多艘小船到曹操的营寨前,敲锣打鼓,作出要进攻的样子。船上扎满了稻草人。
曹操因为害怕有诈,不敢派兵出战。只是命人放箭。等到雾气散去时,诸葛亮小船上已扎满了箭。回到营地一数,比十万支还多。这下,周瑜才心服口服了。
上面就是《三国演义》中对草船借箭的描写。
事实上,罗贯中跟读者开了一个玩笑。
草船借箭,借箭的真实主角可不是诸葛亮。在真实的史料中,真正向曹操借箭的人是孙权。
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曹操初战失败,转攻为守,随后孙权借雾,观察曹军部署,击鼓鸣乐,曹操生性多疑,以为孙权军队强大,恐怕有诈,不敢出战,便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
在赤壁之战后,曹操经过几年休整,元气逐渐恢复了。他知道淮南这条防线很重要,于是便跟孙权在东关濡须口展开了拉锯战。
在第一次濡须之战时,孙权屡屡向曹操挑战,曹操因为水上作战经验不够,便坚守不出。
有一天,孙权亲自乘坐大船前来察探军情。那时是清晨,尚有大雾。当小船行到距离曹营五六里时,曹操便命兵士万箭齐发,不让吴船靠近。
不一会儿,孙权乘坐的船只受箭的一边已经微微倾斜。于是孙权便命人调转船身,用另一边受箭,直到两边受箭数量差不多一样,船身平衡了,孙权方命人驾着船离去。
在他驾船离去之时,还命人擂鼓奏乐。曹操看到他的军容整肃,不禁慨叹,生儿子的话就要生个像孙仲谋这样的啊。这便是草船借箭的原型。
罗贯中编写《三国演义》,为了突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就把草船借箭的主人写成了诸葛亮。这掩盖了本来的事实,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典故。渐渐地,人们便将它当成史实了。
大多数读者因为受到《三国演义》的误导, 都以为诸葛亮草船借箭,却遗忘了《三国志》,真正草船借箭的是孙权啊。
你是否需要了解?
草船借箭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吗?
草船借箭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建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213年,曹操与孙权在安徽巢湖附近对垒。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曹操决定让军队坚守不出。这一天,孙权借水面有雾,乘战船闯入曹军前沿,打算观察曹军的部署,当战船行驶到曹军附近时,不料被曹军发现。曹操生性多疑,...
草船借箭的历史背景谁知道呀???
草船借箭历史背景: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来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草船借箭——诸葛亮草船借箭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
孙权:历史上真正草船借箭的人
根据史料记载,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是草船借箭的原形,历史明确记载借箭人是孙权,并不是诸葛亮。译文:建安十八年,孙权坐大船来观军,。...
草船借箭真正历史是什么?
草船借箭在历史上真实的事件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濡须口战役,是孙权利用曹军疑虑的一次战术行动。以下是关于草船借箭真正历史的详细解答:事件背景:公元213年正月,曹操试图再次击败孙权,双方在濡须口展开战役。事件经过:孙权亲自乘船侦察曹营,曹操因担心其中有诈而不敢轻率攻击。孙权乘机让船只靠近曹营,曹...
草船借箭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草船借箭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真的吗
草船借箭历史记载是发生在建安18年,也就是公元214年,地点在含山县,安徽省的马鞍山市。草船借箭是三天赤壁之战中的著名桥段。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故事内容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对吗?还是错的?
正史中的草船借箭发生在公元213年,小说中的发生在公元208年.东汉末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歼灭刘备,刘吴联合,在赤壁会战曹操,“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但是这个故事却是虚构的.正史上草船借箭是发生在孙权与曹操的濡须之战.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
草船借箭是真实的历史吗?
正史上草船借箭是发生在孙权与曹操的濡须之战。 正史原文 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裴松之注文 吴历曰: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
草船借箭真正历史是什么?
草船借箭,这个历史上真实的事件,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濡须口战役。公元213年正月,曹操试图再次击败孙权,但孙权展现出巧妙的战术。孙权乘船亲自侦察曹营,曹操担心其中有诈,不敢轻率攻击。孙权乘机让船只满载箭矢,箭矢过重导致船只失去平衡,他借此机会调转船身,使另一面也满是箭矢,然后安全返回。这段...
历史上的草船借箭是诸葛亮的计谋吗?
”(裴松之注)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船回传,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是草船借箭的原形,历史明确记载借箭人是孙权,并不是诸葛亮。由以上记载可知,真正的草船借箭是发生在赤壁大战之后,曹操...
草船借箭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草船借箭历史记载是发生在建安18年,也就是公元214年(小说里写的是208年),地点在含山县,安徽省的马鞍山市。草船借箭是三天赤壁之战中的著名桥段。草船借箭 历史记载中借箭人是孙权,而并不是《三国演义》里说到的诸葛亮。《三国志·吴书·孙权传》中写道:“权乘大船来观,公使弓弩乱发,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