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怎样来的? 甲骨文的甲骨是从哪里来的?
关于甲骨文的发现想必大家都已经熟悉了,那么甲骨文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文字呢?
自从十九世纪末发现甲骨文以来,共发现甲骨十六万余片,发现单字四千余,已辨识1752字。这些甲骨和青铜器一起成为我们了解商代宫廷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要从甲骨文的产生说起。
《尚书?多士》里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商朝人写的“册”字,是细长的竹木被绳带编串的形象;“典”字是双手拱“册”的形象。但是商人的“典册”写于竹木之上,极易腐朽,到了春秋时期已经见不到多少了,所以孔子才发出:“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也。(《论语?八佾》)”《史记?殷本纪》虽然有个大致的轮廓,但全篇仅两千余字,仍显简略。
还好,商人给我们留下了另外两种东西,可以让我们对他们的生活有个大致的了解。这就是甲骨和金文。“金文”就是铸于铜器上的文字。刻于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大多为商王占卜的记录,称“卜辞”,也有一些和占卜无关的东西,所以统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由来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 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 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 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整整100年了,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 以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甲是乌龟壳,骨是牛羊等动物的肩胛骨。先民早在3500多年前的商代就用它们记下“卜辞”,即今称之为“甲骨文”。尽管甲骨文与现代的汉字差别很大,但它确是中国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是现存的最早的记事材料。从1899年起,考古工作者陆续在河南安阳、山东济南、山西彬县等许多地方发掘出了16万多片的甲骨,对人们认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很有帮助。甲骨来源有限,刻字、携带、保管都不方便。
自从十九世纪末发现甲骨文以来,共发现甲骨十六万余片,发现单字四千余,已辨识1752字。这些甲骨和青铜器一起成为我们了解商代宫廷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要从甲骨文的产生说起。
《尚书?多士》里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商朝人写的“册”字,是细长的竹木被绳带编串的形象;“典”字是双手拱“册”的形象。但是商人的“典册”写于竹木之上,极易腐朽,到了春秋时期已经见不到多少了,所以孔子才发出:“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也。(《论语?八佾》)”《史记?殷本纪》虽然有个大致的轮廓,但全篇仅两千余字,仍显简略。
还好,商人给我们留下了另外两种东西,可以让我们对他们的生活有个大致的了解。这就是甲骨和金文。“金文”就是铸于铜器上的文字。刻于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大多为商王占卜的记录,称“卜辞”,也有一些和占卜无关的东西,所以统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由来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 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 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 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整整100年了,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 以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谨供参考!
甲骨文的发现有一个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做“甲骨学”。
你是否需要了解?
甲骨文是怎么来的10字
1. 甲骨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500多年前的商代,当时的人们使用乌龟壳(甲)和牛羊等动物的肩胛骨(骨)来记录“卜辞”,这些记录今日被我们称为“甲骨文”。2. 尽管甲骨文与现今的汉字形态存在显著差异,但它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已知的最早文字系统。这些甲骨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记事文献材料。3. 自1899...
甲骨文是怎样来的?
甲骨文是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器刻划符号的基础上,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萌生和发展,到商代形成为一种相当进步、相当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的来源和历史
甲骨文的起源:甲骨文起源于商朝,是我国古代书法文体之一。演变:商朝的甲骨文最初是是镌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面,主要的作用是为了将记录占卜的内容。到后来,龟甲或兽骨上面的文字就逐渐形成了甲骨文。到了商周时代,这个以青铜器为主要材料生产对象的时代将一开始的甲骨文过渡到了金文,金文尤其在周代盛行。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怎么来的
1. 甲骨文,又称契文或甲骨卜辞,其起源可追溯至商朝,约公元前14世纪至前11世纪。2. 商朝时期,统治者迷信盛行,重大决策常由巫师通过占卜来决定。3. 占卜结果被巫师刻划在甲骨上,这些刻划逐渐形成了早期的甲骨文。4. 甲骨文不仅记录了占卜活动,也反映了商朝时期的社会生活。5. 通过对甲骨文的形状...
甲骨文是怎么来的?
1. 甲骨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形式之一,起源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2. 这种文字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曾经被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和殷墟文字,但现在普遍称为甲骨文。3. 在商周时期,帝王们由于迷信,习惯于使用龟甲和兽骨进行占卜。4. 占卜完成后,他们会将相关的信息(如占卜时间...
甲骨文的来历
甲骨文除了少数用来叙事之外,大部分还是属于当时王公问卜,所以又称为“卜辞”或“占卜文字”,此外,甲骨文因为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县,这里原来是殷代的古都,所以又称之为“殷墟文字”。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到了甲骨文才可真正称之为书法的开始,因为它已经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要素:用笔、结字、章法。之前的只能称之为...
甲骨文是怎样来的?急需!!!
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文字,被视为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它以乌龟腹甲、背甲和牛肩胛骨为载体,记录了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商代的迷信盛行,几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象、农业、军事、祭祀等,都通过占卜来预测吉凶。占卜的材料...
甲骨文的来历
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是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及在汉语的...
甲骨上的文字是怎么来的?
甲骨文起源于商朝,是我国古代书法文体之一。商朝的甲骨文最初是是镌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面,主要的作用是为了将记录占卜的内容。到后来,龟甲或兽骨上面的文字就逐渐形成了甲骨文。到了商周时代,这个以青铜器为主要材料生产对象的时代将一开始的甲骨文过渡到了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金文尤其...
甲骨文的由来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起源于商代晚期,主要用于卜辞记录。它最初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因此得名甲骨文。甲骨文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商代晚期,大约是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之间。在那个时代,人们相信通过卜卦可以预测未来,因此龟甲和兽骨被用作卜卦的工具。在卜卦过程中,祭司或卜士会在龟甲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