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历史人物名字的春联

作者&投稿:冯才 2025-05-20

1.求和历史人物有关的名对联

我这里有个绝对,

目前好象还没有下联,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报道的时候曾经在新加坡有人悬赏5万元,无人能对。这是清朝有一个女子出给纪晓岚对的 。因为当时纪晓岚号称对子王。

“月照纱窗,格格孔明诸格(葛)亮”

后来又有人在前面添加了一个明字,

就成了“明月照纱窗格格孔明诸格(葛)亮”

本身诸格亮同诸葛亮谐音,再就是诸格亮意思符合对联意境,每一个纱窗的格子都亮的意思。

后人加的明字。对联中出现了相同的字,所以就加强了对联的难度。

这个我目前还没发现下联。也许这就成了千古绝对,除非以后会有个人的名字也能像诸葛亮一样有这意境。

呵呵

2.赞颂历史名人的对联,说出名字

(1)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 (2)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苏武 (3)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诸葛亮与刘备 (4)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 (5)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白居易 (6)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流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 (7)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8)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剌贪剌虐入木三分。---蒲松龄 (9)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鲁迅。

3.描写历史名人的对联

描写历史名人的对联 1.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写孔子) 2.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于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写孔子) 3.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写孔子) 4.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写荆轲) 5.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实读者慷慨悲歌不已;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思夕,问君谁能拔抑磊落之才。

(信陵君祠) 6.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悼屈原) 7.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写屈原) 8.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悼屈原)9.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原)10.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祠) 11.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长沙屈原贾谊二公祠) 12.江东才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写项羽) 13.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项 羽) 1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羽、勾践) 15..此地疑仙,蓬莱、瀛洲、方丈;不知有汉,美 人、名马、英雄。(写项羽) 16.生叔季世,有豪侠心,报韩椎秦,兴刘灭项;绝富贵交,为神仙侣,进履辟谷,拜石授书。

(写张良) 17.十年成败一知己,七尺存亡两妇人。(写韩信) 18.家传十四篇书,合三苍为一;律讽九千字学,通五经无双。

(写许慎) 19.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苏 武) 20.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赢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鞲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陕西苏武庙) 21.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王昭君)22.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诸葛亮)23.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诸葛亮)24.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诸葛亮25.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诸葛亮)26.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赵藩题成都武侯祠) 27.心悬八卦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目击三分鼎,东连吴,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成都武侯祠) 28.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七出,威德成孚足千秋。(悼诸葛亮) 29.两表酬三顾,一对足三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悼诸葛亮) 30.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遍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写诸葛亮) 31.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

(写关羽) 32.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湖南桃源县陶渊明祠) 33.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陶渊明) 34.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江西南昌滕王阁联) 35.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颂李白) ' 36.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写李白) 37.神仙诗酒空千古,明达江天贮一楼。

(写李白) , 38.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写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李 白)39.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40.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李白) 41.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间,春水群鸥野老心。(成都杜甫草堂) 4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为杜甫题) 43.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写杜甫) 。

44.以忠爱为心,国步多艰,匡时句出惊风雨;为生民 *** ,恫鳏在抱,警世诗成泣鬼神。(写杜甫) 45.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写杜甫) 46.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腾虎跃几诗容;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顾复初题杜甫草堂))47.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杜甫)48.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杜甫)49.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 甫)50.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52.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郭沫若为辛弃疾题) 53.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云山故国,望中西北是长安。

(稼轩祠联) 54.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花。(悼李清照) 55.载酒江湖,人比黄花瘦;校碑栏槛,梦随玉笛俱飞。

(写李清照) 56.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写陆游) 57.扬震旦天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欧亚盟主。

博我皇道,安我汉京。(写成吉思汗) 58.写人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为蒲松龄题) 59.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写蒲松龄) 60.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

(写归有光) 61.改革。

4.历史人物对联 历史人物对联集锦

(01)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原)

(0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屈原)

(03)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项 羽)

(0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羽、勾践)

(05)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06)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苏 武)

(07)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王昭君)

(08)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诸葛亮)

(09)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诸葛亮)

(10)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诸葛亮

(11)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诸葛亮)

(12)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陶渊明)

(13)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李 白)

(14)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 白)

(15)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杜 甫)

(16)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杜 甫)

(17)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 甫)

(18)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 甫)

(19)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 (白居易)

(20)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白居易)

(2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剌贪剌虐入木三分。 (蒲松龄)

(2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范仲淹)

(23)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沈 括)

(24)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流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

(25)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26)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文天祥)

(27)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岳 飞)

(28)数点梅花亡国恨,三分明月故臣心。 (史可法)

(29)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

(30)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孙中山)

(31)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鲁 迅)

(32)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鲁 迅)

(33)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苏”和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轼四位散文家)

5.赞美历史人物的对联

屈原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杜甫

草堂留后世 ;

诗圣著千秋

杜甫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腾虎跃几诗容;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苏轼

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文天祥

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苏轼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诸葛亮

心悬八封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目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信陵君

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实读者慷慨悲歌不已;

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思夕,问君谁能拔抑磊落之才。

陶渊明

门前学种先生柳;

岭上长留处士坟。

诸葛亮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李白

豪气压群山,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李清照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扬深处;

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诸葛亮

已知天下三分鼎,

犹竭人谋六出师

蒲松龄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盖叫天

英名盖世三岔口;

杰作惊人十字坡。

杜甫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李白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蔡鄂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诸葛亮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受;

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史可法

数点梅花亡国泪;

二分明月故臣心。

秦桧(不是赞美)

人从宋后少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岳飞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还有很多,有的都忘了

6.历史名人对联 名人对联

1.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写孔子) 2.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于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写孔子) 3.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写孔子) 4.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写荆轲) 5.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实读者慷慨悲歌不已;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思夕,问君谁能拔抑磊落之才。(信陵君祠) 6.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悼屈原) 7.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写屈原)

望采纳




你是否需要了解?

历史上的春联
历史上的春联6个历史上有名的春联... 历史上的春联6个历史上有名的春联 展开 2个回答 #热议# 你发朋友圈会使用部分人可见功能吗?838672538 2010-02-09 · TA获得超过173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2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2.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经典对联欣赏 同...

谁有对联的小故事,关于人物的,急急急
仅仅做了八十余天的短命皇帝,从此留下丑名。 这副对联,妙在用中药名入联,寥寥十个字,表现了一桩重大的历史事件,辛辣的讽刺,令人叫绝一统乾坤随手转江苏省昆陵(今武进)吴姓是当地的望族。明末科第连连,其中最突出的有被称为“十三阁老”的吴宗达。宜兴状元周延儒的妻子就是昆陵吴家的姑娘。 当年,吴宗达还是个...

关于春节的春联,名言,和故事
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联成为一个广泛的概念,出现了很多附属的品类。根据使用的场所,可分为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几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的,就是我们常见的春联;“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就是春联...

春联的起源知识
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对联的起源 《诗经》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应该是对联最早的雏形。对联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对于它的起源,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没有一个定论,但大多...

春联的由来是怎样的??
《对联的起源及发展》这是一篇论文,有关的解释如下: 一、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一)对联概述 对联俗称“对子”,简称“对”、“联”;别称“联对”、“联语”、“联句”;雅称“楹联”、“楹贴”、“贴子”、“偶句”、“应对”、“对语”等等,是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对联的历史悠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

给两个名联(春联),加一行点评,谢谢,给分哦
做文章,讲究新意,写人物尤当如此,否则尽入前人窠臼,味同嚼蜡不说,还少不得落个“拾人牙慧”之讥。故此,文章之“翻新”,也大抵相当于文章之“翻身”——能翻得了新,也便能翻得了身。此联之翻新,在起句便已不凡。“骚情”,乃诗情也。从古至今,有关昭君的诗词曲赋难以计数。有名一些...

春联是由谁命名的
春联没有明确的命名者,是民间智慧的结晶,通过口口相传逐渐被称为“春联”。具体来说:历史由来:春联这一文学形式在南宋时期被称为“春对”,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春联”。名称流传:“春联”这一称呼并非由某一特定人物命名,而是民间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共识,通过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文化意义:...

春节相关历史人物或诗句有哪些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绘了春节时的热闹景象,其中爆竹声和屠苏酒是重要的元素。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不仅燃放爆竹以驱邪迎福,还通过饮屠苏酒表达对新年的祝福。诗中的“总把新桃换旧符”更是形象地表现了人们用新的春联替换旧春联的习俗,寓意着除旧布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

春联门神的历史渊源 关于贴门神的由来及传说
可是,用来当做门神所画的人像都有哪些人物?据南朝梁宗懔在其《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由此可见,神荼和郁垒是最早被当做门神的人物。关于门神信仰的出现,大致可上溯到成书于战国早期的《山海经》,这部中国最古老的...

春联的由来与传说故事,你知道吗?作为中国人必须知道
春联的诞生:历史上,春联的正式诞生归功于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首先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国的君主孟昶,他命令学士张逊在桃木板上题写词句,最终创作出“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其次,明代的朱元璋,这位皇帝推广了春联的使用,将桃木替换为红纸,因其姓氏“朱”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