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发现可阻断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单克隆抗体有几种? 全球已有超30种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这意味着什么?

作者&投稿:荀昏 2025-05-13
中国团队发现可阻断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单克隆抗体是怎么回事?

中国团队发现可阻断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单克隆抗体是中国科研团队近日在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了两种可有效阻断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单克隆抗体,有望用于抗新冠药物和疫苗的研发。
研究人员从一名新冠康复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出4种人源单克隆抗体。实验显示,这4种抗体对新型冠状病毒均有中和能力。
其中,分别被称为B38和H4的两种抗体能够阻断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与其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结合。
此前多项揭示新冠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表明,该病毒主要通过其表面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与人体细胞上的ACE2结合实现感染。
实验显示,B38和H4分别识别受体结合域的不同表位,小鼠实验证实了这两种抗体能降低感染小鼠肺部的病毒量,展现出了治疗效果。两种抗体还可被混合使用以便更有效抑制病毒感染。

扩展资料
两种抗体具有进一步被开发成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药物的潜力:
研究团队进一步解析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域与B38形成的复合物结构,从而揭示了B38阻断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
研究人员介绍,最新研究表明,筛选到的两种抗体具有进一步被开发成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药物的潜力,并为疫苗设计提供了基础。目前两个抗体已在相关公司进行产品转化,未来有望用于新冠患者临床治疗。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网-中国团队发现可阻断新冠感染的人源单克隆抗体

9种新冠疫苗处于三期试验阶段,成功后对疫情有非常大的影响。因为疫情想要结束,有且唯有二种方式,那就是全人类实现群体免疫,或者是有疫苗问世。所以,若是有了有效的疫苗,疫情就会彻底结束,这无疑对全人类来讲都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如今,全世界有九种疫苗正在进行三期实验,距离成功仅有一步之遥。相信三期实验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疫苗会研发成功。
新冠病毒的特点就是变异非常快,即便是感染了新冠病毒的人,二次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是因为新冠抗体在人体内消失非常快。在这种情况下群体免疫就成为了空谈,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阻断新冠病毒唯一的办法就是疫苗。只有有了有效的疫苗,才能让全人类的生活恢复到疫情之前。世界卫生组织,对新冠肺炎召开了会议,会议当中提到,现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已经有九种疫苗在世界卫生组织备案,进入了三期临床。
在世界卫生组织备案当中,有三种疫苗来自中国,可见中国在疫苗研发领域是遥遥领先的。中国研发新冠疫苗,不图快,只图疗效。按部就班的进行疫苗的研发,和临床实验,是保证疫苗安全有效的最佳途径。进入世界卫生组织三期临床的我国的三只疫苗,来自国药武汉生物的灭活疫苗、科兴生物的灭活疫苗以及陈薇院士团队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如今,我国的三只疫苗都进入了三期临床阶段,据悉,疫苗经过人体注射,都是行之有效的。
疫苗进入了三期临床,说明了离成功还剩下一步之遥。据悉,疫苗想要上市,时间还需要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三期结束,结果安全有效,便可大量生产上市。疫苗全民可注射,可能要等到明天夏天或者秋天。

中国科研团队近日在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了两种可有效阻断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单克隆抗体,有望用于抗新冠药物和疫苗的研发。

中国首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多家单位参与这项研究。研究人员从一名新冠康复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出4种人源单克隆抗体。

实验显示,这4种抗体对新型冠状病毒均有中和能力。其中,分别被称为B38和H4的两种抗体能够阻断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与其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结合。

扩展资料

两种抗体的作用

此前多项揭示新冠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表明,该病毒主要通过其表面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与人体细胞上的ACE2结合实现感染。

实验显示,B38和H4分别识别受体结合域的不同表位,小鼠实验证实了这两种抗体能降低感染小鼠肺部的病毒量,展现出了治疗效果。两种抗体还可被混合使用以便更有效抑制病毒感染。

研究团队进一步解析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域与B38形成的复合物结构,从而揭示了B38阻断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目前两个抗体已在相关公司进行产品转化,未来有望用于新冠患者临床治疗。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客户端—中国团队发现可阻断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单克隆抗体



中国团队发现可阻断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单克隆抗体是中国科研团队近日在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了两种可有效阻断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单克隆抗体,有望用于抗新冠药物和疫苗的研发。

研究人员从一名新冠康复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出4种人源单克隆抗体。实验显示,这4种抗体对新型冠状病毒均有中和能力。

其中,分别被称为B38和H4的两种抗体能够阻断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与其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结合。

此前多项揭示新冠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表明,该病毒主要通过其表面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与人体细胞上的ACE2结合实现感染。

实验显示,B38和H4分别识别受体结合域的不同表位,小鼠实验证实了这两种抗体能降低感染小鼠肺部的病毒量,展现出了治疗效果。两种抗体还可被混合使用以便更有效抑制病毒感染。

扩展资料

两种抗体具有进一步被开发成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药物的潜力:

研究团队进一步解析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域与B38形成的复合物结构,从而揭示了B38阻断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

研究人员介绍,最新研究表明,筛选到的两种抗体具有进一步被开发成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药物的潜力,并为疫苗设计提供了基础。目前两个抗体已在相关公司进行产品转化,未来有望用于新冠患者临床治疗。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网-中国团队发现可阻断新冠感染的人源单克隆抗体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中国首款抗新冠特效药输液完立刻起效,这对抗击疫情能起到怎样的...
中国药监局已经批准了我国首款可以抵抗新冠病毒的特效药上市,并且这款特效药的用药方式极为简单,只需要将药剂放在生理盐水中,然后进行静脉注射就好了,这款特效药有两瓶注射液,所以静脉注射两瓶药就可以了,而且在药物进入体内后可以立即起到保护作用,效果立竿见影,整个过程也只需要40分钟。面对新...

中国新冠疫苗生产已考虑国外需求,我国疫苗研究有多厉害?
我国疫苗能阻止90%的感染。钟南山院士,近期曾在一个国际学术上讲过:辉瑞能阻止90%的感染,中国疫苗也在差不多水平。我国疫苗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体现出来:1、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由我国公布,疫苗研发基础好。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于2020年1月24日被公布,放在一个开放式获取基因信息...

中国三款新冠疫苗区别 中国三款新冠疫苗区别
其生产工艺与武汉生物的新冠灭活疫苗相似,均是通过灭活病毒来制备疫苗。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团队:开发的是重组新冠疫苗。这种疫苗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新冠病毒的抗原基因构建到腺病毒载体中,通过腺病毒感染人体细胞,表达新冠病毒抗原蛋白,从而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需要注意的是,这款...

14亿人的骄傲:中国抗疫十大黑科技
确定患者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那绝对离不开新型冠状的检测试剂盒同样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博奥生物联合清华大学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设计开发了6项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图片来源:清华大学这是全球首个能在1.5小时内一次性检测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6项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芯片试剂盒检测时只需采集患者的口、咽拭子等...

暨南大学陈填烽\/许利耕团队:功能化纳米硒促进新冠疫苗强效免疫_百度...
研究发现,该功能化纳米硒可通过调控多种硒酶表达有效缓解免疫细胞氧化应激,提高免疫功能;同时,纳米硒新冠疫苗可诱导强效的天然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诱导大量长效、高效的特异性中和抗体的产生,实现对新冠假病毒感染的高效阻断。图2展示了功能化纳米硒(RBD@SeNPs)如何诱导强效天然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暨南大学陈填烽\/许利耕团队:功能化纳米硒促进新冠疫苗强效免疫_百度...
该功能化纳米硒能有效缓解免疫细胞的氧化应激,提高免疫功能。纳米硒新冠疫苗可诱导强效的天然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产生大量长效、高效的特异性中和抗体,实现对新冠假病毒感染的高效阻断。研究意义:该研究开发的新型功能化纳米硒为后新冠时代机体免疫系统的重建与康复提供了一种新的防治策略。这项研究不仅为...

新冠药物研发新利器——AXL
然而,近期丹麦生物技术公司宣布终止Enapotamab vedotin的临床开发,这反映出针对AXL靶点的药物研发仍面临挑战。在新冠抗体药物的研发中,AXL蛋白的发现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西湖大学与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联合发现,AXL蛋白可以不依赖于ACE2蛋白,而是通过结合新冠病毒S蛋白的N端NTD区域介导新冠病毒的感染,这...

新冠病毒的疫苗是谁发明的?
新冠疫苗的发明者是陈薇。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申报的新冠疫苗专利申请,已被授予专利权,这是我国首个新冠疫苗专利。陈薇,女,1966年2月26日出生于浙江兰溪,中共党员,生物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

熊去氧胆酸有同类实验吗
剑桥大学团队发现熊去氧胆酸能预防新冠感染,已在小鼠和人体获得验证,中国学者已在进行同类研究DeepTech深科...近日,由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常用的肝脏药物——熊去氧胆酸,可以对新冠病毒造成影响。它能减少细胞上的 ACE-2 受体数量,使病毒更难以进入人体细胞。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培养的类器官、捐赠器...

在此次疫情中,李兰娟院士做出了什么贡献?
2月4日,李兰娟抵达武汉的第三天,她的团队发现了"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病毒。"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突破。可是,脏水也随之而来,矛头直指李兰娟。"我没有时间对付这些谣言。"李兰娟在接受访问时,只是匆匆地说了这样一句话。谣言止于智者,在李兰娟看来,这些谣言总会不攻自破,与新冠肺炎争分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