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霍夫卡大坝溃坝时被监测到爆炸

作者&投稿:臧制 2025-05-13

卡霍夫卡大坝溃坝时被监测到爆炸后被认定是人为导致的。

卡霍夫卡大坝是捷克共和国的一座大坝,位于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州的奥帕瓦河上。该大坝于1936年至1959年建造,是欧洲最大的人工湖泊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土坝之一。

卡霍夫卡大坝的建造是为了解决奥帕瓦河流域的洪水问题,同时也为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水力资源。大坝的主要工程师是瑞士工程师阿尔弗雷德·扎普夫(Alfred Zappf),他设计的大坝高82米,长635米,最大宽度为35米,可以容纳近300亿立方米的水量。

卡霍夫卡大坝的作用

卡霍夫卡大坝建成后,形成了一座长约40千米、面积达到28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周围被群山环绕,景色优美。大坝成为了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垂钓、划船等。

不过,卡霍夫卡大坝也曾经历过一场严重事故。1992年8月,大坝因为连续暴雨而发生溃坝事故,造成了大面积的洪水和严重的人员伤亡。

事故后,大坝得到了修复和改进,并加强了对坝体安全的监测和管理。如今,卡霍夫卡大坝已成为捷克共和国的重要水利工程和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游玩。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俄罗斯应该撤军?
卡霍夫卡水电站的悲剧性毁坏再次揭示,所有不以俄罗斯撤军为前提的和平计划只是空谈。显而易见,是谁炸毁了这个水电站大坝。这种无视基本道德准则、不惜毁灭世界为代价的行径,只能出自那些贪婪无度、丧心病狂的侵略者之手。侵略者的逻辑残酷至极:得不到的,绝不容他人拥有;阻挡其掠夺的,必将同归于尽...

乌媒称乌军已进入赫尔松市,俄媒称连接第聂伯河两岸的赫尔
分析人士指出,俄军的撤退可能是无奈之举,主要是因为当前在赫尔松的局势较为被动,补给困难,后续援军和装备难以快速抵达。如果俄军困守赫尔松市等地,一旦乌军彻底炸毁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沿岸包括赫尔松市都将被洪水淹没,这将导致右岸数万俄军面临被全歼的风险。因此,保留有生力量成为俄军的首选。乌方...

是谁炸了北溪管道?
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举动,如炸毁北溪管道并误导舆论,展示了其在国际舞台上的阴招。这一举动对俄罗斯构成了重大挑战,因为北溪管道是其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关键途径。随后,美国的举动如炸毁乌克兰的卡霍夫卡大坝,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最近,美国公开声明将提供剧毒贫铀弹给乌克兰,其意图显而易见...

俄罗斯和乌克兰战况如何
经济与社会影响**:冲突对乌克兰的经济和基础设施产生了严重影响。例如,2023年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的爆炸事件加剧了人道主义危机,造成赫尔松地区广泛的洪水灾害,导致大量居民被迫疏散。总结**: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况不仅是一场军事冲突,还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调解这一危机,但...

卡霍夫卡世界排名第几
第二。卡霍夫卡大坝蓄水量高达1820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二,蓄水量是三峡大坝393亿立方米的约4.63倍。卡霍夫卡水电站位于乌克兰赫尔松州新卡霍夫卡市以东5千米,修建于苏联时期。

俄罗斯为何突然从“关键战场”撤军?
自今年3月开始,俄军与乌军在该地展开激烈争夺。7月,乌军发起反攻,9月扩大攻势,9月底完成“入俄公投”。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曾将其比喻为“新斯大林格勒战役”。然而,仅两天后,俄方宣布撤军,据称原因是乌军可能对卡霍夫卡大坝发动攻击,威胁到俄军安全和平民生命。自9月起,乌军不断试图夺回大坝...

乌克兰近期战况如何
据《乌克兰真理报》报道,乌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对外公布最近24小战况,俄军损失530人,6辆坦克,19辆装甲车,1门榴弹炮,8辆军车,7架无人机。除了发射4枚导弹,进行了12次空袭,发动14次以上多管火箭炮攻击外,俄军还在斯洛博赞斯基、库皮扬斯克、莱曼、巴赫穆特、扎波罗热等方向,用坦克、火炮等对乌军...

俄罗斯出其不意,从赫尔松撤军,是诱敌深入还是真撤了?
此次是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接到了俄罗斯军事行动区域联合部队总指挥苏罗维金的战况报告所作出的决定,根据俄罗斯内部的情报,此次乌克兰部队将会继续炮击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如果了解当地情况的人就应该猜测到,此次炮击很可能会引发洪水的出现。一旦造成了洪水等自然灾害的爆发,俄罗斯军队将会在此次灾害中损失...

什么情况!乌克兰也要从赫尔松撤人
比过滤、清算“亲俄”“亲乌”居民更危险的是,卡霍夫卡水电站的大坝会不会被炸掉。俄新社20日报道乌方撤离赫尔松市居民时介绍背景说,如果乌克兰的不断炮击影响卡霍夫卡水电站的大坝,那么将带来洪水的风险。正如联合部队指挥官苏罗维金所说的那样,赫尔松的局势对和平居民的生命变得危险。这就是战争。延伸阅读俄...

乌克兰有几个水坝
6个。截止于2023年,乌克兰有基辅水大坝、卡尼夫大坝、克列缅丘克大坝、卡缅斯克大坝、第聂伯大坝和卡霍夫卡大坝,一共具有6个水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