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赵子龙,真的只是刘备的保镖吗?

作者&投稿:丑贱 2025-05-23

十年铅椠鬓丝秋,独抱成书四海游。

三国诸人应梦里,一番公案又从头。

相信大家都知道赵云,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表现得很活跃,为刘备攻城略地,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在历史上的赵云的战绩却没有那么辉煌,而且刘备进汉中王的时候,前后左右将军是关羽、黄忠、马超、张飞,赵云只是一个杂号将军(杂号将军不等于杂牌将军)。所以说很多人把赵云从“五虎上将”中开除出去,甚至说他是刘备的保镖,根本和独领一军的将军没法比。那么赵云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真的是这样的吗?


小说形象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当然每一个政权的成立后面都有无数谋士将军的筹划支持。蜀汉政权的刘备素以仁义道德结交天下豪杰谋士,其中像关羽张飞,诸葛亮都死心塌地的追随着他。据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书中了解,刘备政权有“蜀汉五虎大将”,又称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五人的称号。

赵云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可谓是一员出类拔萃的武将,身长八尺,智勇双全,号称“常胜将军”,是位列五虎上将中的第三位,而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在民间更是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说法,认为赵云的武力在三国中仅在吕布之下,而且民间的话本也是对赵云的武力智谋大肆渲染,但是《三国演义》毕竟不是正史,书中的内容真实性还有待考察,民间的流言也未必属实。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探讨了解一下。


生平事迹

辗转北方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汉末时期各个军阀乱战,赵云初出山时可以选择的势力有两个,一个是世家袁绍,一个是白马将军公孙瓒。但是由于赵云本人出身平凡,并无显赫的身世背景,而且当时袁绍手下皆是良将,很难会引起注意,受到袁绍的重用,所以赵云选择率领义军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的队伍。在公孙瓒底下几年后也没有什么作为,但是恰好在这期间结识汉室皇亲刘备,刘备当时身边缺少能用之人,也觉得赵云是良将之才,对赵云一直加以笼络。而赵云也看中刘备是成大器之人,两个人很快达成共识,一条心。没过不久,赵云便离开了公孙瓒,在临行之前他更是向刘备信誓旦旦的保证:“终不背德也”。

而刘备这边在转投袁绍不久之后,赵云果然说话算数去找刘备会合。此时的刘备为了表示自己对赵云的信任,与赵云同床卧眠。赵云见此殊荣,对刘备更加的忠心耿耿,誓死追随。据史书记载,赵云奉刘备密令,私下里招募了数百人,作为刘备的暗卫而存在的,那么赵云则是这秘密部队的统领。那么是不是相当于现在的保镖队长一样的存在呢?贴身保护刘备的性命安全。

力扶危主

赵云跟着刘备四处奔波,最终到了荆州。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并没有关于赵云的记载,而且赵云也一直没有受封官职,是为刘备主管骑兵,显然这期间内赵云并没有立下什么功劳,所以不被受封任何官职。但之后便到了《三国演义》中最为经典,动人心魄的桥段,长坂坡孤身救主。

东汉建安十三年秋,曹操大军在消灭北方群雄之后,率大军挥师南下荆州。刘备不愿受降,被迫带领人马和不愿受降的官兵百姓往江陵转移。而曹操得知后,担心刘备得江陵后会养虎为患,于是曹操派兵追杀刘备一行人,当两兵在长坂坡相遇之时,刘备战败,仓皇出逃,连妻儿都撇下不顾了。而赵云则救出未来的后主刘禅,从此一战成名,威名远扬。这段历史不仅在《三国演义》中形容的惟妙惟肖,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史料上也有着相应的记载。

升迁之路

刘备的性情凉薄倒是和赵云得忠肝义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次舍命救阿斗,赵云因此被封为牙门将军;《三国志》曾记载,“从八月,表卒,其子到备隧有荆州,江南诸郡。”这时的刘备得了江南诸郡,赵云被封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在刘备得益州时,封赵云为翊军将军;当建兴元年刘后主刘禅登基时,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后迁镇东将军,封永昌亭侯;建兴六年,与曹魏政权作战时失利,因此被贬为镇军将军;直到公元229年赵云病逝,后在景耀四年,刘禅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与众臣商议后建议刘禅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这么看来赵云的官职一直都不高,跟其他四位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相比上升的一直很慢,甚至连追谥的时间晚于四将约半年之久。


分析与结论

赵云的生平战绩并没有《三国演义》里所说的那么战功赫赫,官运似乎也不大亨通。自从公元200年赵云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之后,他便一直追随刘备,跟着刘备一起长达近30年,虽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刘备一直没有重用过勇猛的赵云,那这是为什么呢?

据史实记载赵云有万夫莫当之勇,而且极度的忠诚,那么对于刘备来说,将这样的心腹之人留在自己身边做护卫是在合适不过了。刘备虽然很少让赵云独立指挥军队作战,但交给他的任务却是很重要的,只有非常信任的人才放心的那种(特任掌内事)。

再者赵云也有过独自领兵的经历,在跟随诸葛亮入蜀时,攻打江阳、犍为;在汉中一战,赵云为了救黄忠,他带部分人马与曹魏大军激战,然后大开营门,使得曹军不敢擅闯,因此刘备曾评价赵云:“子龙一身是胆也”,也就是刘备很欣赏这个得力干将的,赵云也不光干保护刘备的工作。

也就是说,赵云的地位虽然没有关羽、张飞这种坐镇一方的将军那么高,但是在刘备的心中,赵云是极为忠心的良臣,是可以放心任用的心腹。而且赵云在作战时的功劳也是有的,攻打江阳、犍为,合围成都;参与“汉中之战”;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当做疑兵吸引曹真的注意,失败后保存实力撤退,这些都足以说明赵云的军事能力。所以赵云不仅仅是刘备保镖的身份,也是蜀国征战时的良将,不能仅以保镖论之。



是的。真正的赵子龙只是刘备的保镖,而且赵子龙一生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

不是历史上的赵子龙,武艺高强是一个领兵打仗的将军,而不只是刘备的保镖。这样的人如果只是一个保镖,那就有些大材小用了。

历史上的赵云基本上就是刘备的保镖,一直都只是杂号将军的级别,很少独自领军出战,都是跟在刘备身边作战的。


你是否需要了解?

抛开《三国演义》历史上真实的赵云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首诗说的就是赵云,赵云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基本上是深入人心,一是常胜将军,一生从无败绩;二是完人,道德高尚。在真实的历史上,对赵云的形象又被理解为另一个极端,刘备的保镖,默默无闻,一生没有什么战绩,然而真是这样吗?一、赵云出山 赵云是受本郡百姓商议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

赵云一生战绩累累,为何只配给刘备照看家眷?
从认识刘备的时间上看,张云要比关羽、张飞晚。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时候相当于公司刚刚成立,一起玩白手起家,所以关张都是股东,有相对的话语权。所以张飞却可以没事发发牢骚,屡犯军纪,喝酒虐待士兵而不被处罚反受重用,关羽也是华容道立下军令状而免死,后续赵子龙只是后期公司事业发展红火期请来的保卫...

赵子龙单骑救主,历史上真有其事吗
有的。《三国志 蜀书 赵云传》所记: 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建安十三年,刘备兵败,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骑快马追赶,终于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了刘备。此时情势危急,刘备便丢下妻儿,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

刘备去江东娶孙尚香时,为什么要带上赵子龙?
诸葛亮安排赵云去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在刘备万一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赵云能帮着刘备决定这事应该怎么干。所以思来想去,赵云是首选。二、稳重,听话,让干嘛就干嘛 赵云稳重,听话,特别信奉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其他人或多或少有点自己的缺点,但是在听话这上面还真就是没有人能比得上赵云。这样诸葛亮...

历史上真有赵子龙吗?
1、历史上有赵子龙其人。2、人物简介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3、人物生平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

赵云很早就跟随刘备了,为何忠心的他直到最后才被重用呢?
这只是小说家言吗?其实并不是!在历史上,赵云也曾经完成过这件壮举。根据《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的明文记载,刘备在新野仓皇逃窜之后,家眷失散在当地,正是赵云逆流而上,单骑救主,将阿斗等人寻回。在真正的历史中,赵云的武功不在演义之下,所以刘备就一直让他做自己的“贴身保镖”...

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子龙?
1. 赵云缺乏独立领军作战的经验。在历史上,赵云往往担任保护刘备及家眷的角色,如长坂坡之战中,他负责断后,确保刘备家属的安全。因此,他很少有机会担任主导战役的将领。2. 关羽、张飞与刘备的情谊深厚,自始至终跟随刘备,地位特殊。黄忠因高龄和卓越战功受到尊敬。马超则因其显赫的家世和在羌族中的...

赵子龙被刘备重用过吗?
说赵云是保镖的多来自近年一些网文,很多人人云亦云跟风觉得自己很有学问 赵云的确没有演义里那么夸张的厉害,但也不是所谓的贴身保镖 赵云做过中护军,就是刘备的警卫队长。但是不是做了警卫队长就只是警卫队长。曹操的典军校尉是夏侯渊,不影响他同时也是威震西北的征西将军。李广做汉武帝的卫尉,难道...

历史上对赵子龙的评价是什么?
而且赵子龙浑身是胆,从刘备那个时期功绩就很显著。英勇事迹当时他还将刘禅从众多兵士中救了出来,他的这个事迹即使流传到现在,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存在。所以也可以看到赵子龙的评价,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争议。虽然史书上的赵子龙一直都非常的官方,但是大家对他的评价还是很好的。而且作为刘备的左右手,他...

赵子龙单骑救主,历史真有这事吗?
也是对刘备信任的忠诚回报。他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三国时代战争中的悲壮与英勇,令人敬佩。“赵子龙单骑救主”不仅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也是文学创作中的瑰宝。它展示了赵云作为英雄的多面特质,引发了后世无数的讨论和敬仰。你对这个故事有何见解?请在下方留言,让我们一同分享和探讨三国的历史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