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姓沈的名人有哪些?

作者&投稿:书融 2025-05-13
沈姓有三种来源:
1、 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是黄帝的后裔。沈本是上古国名,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周初时,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旦(文王第4子)摄政。三监不服,与武庚(商纣王之子)勾结,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旦所灭。季载(文王第10子)因平叛有功,被周公举荐为周天子的司空,后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于沈国,又名聃国。季载又称冉季载。聃又写作冉,古时,冉、沈读音相同。春秋时,沈国为蔡国所灭,季载之后子逞逃奔楚国,其后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称沈氏。
2、 出自芈姓,是颛顼帝的后裔。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在沈邑,其后遂以封邑名命姓,称沈姓。
3、 出自少昊金天氏,以国为氏。少昊金天氏裔孙台骀氏之后有人建立沈国,春秋时,为晋孙此国所灭,子孙遂以沈为氏。
沈姓起源於今河南、安徽两省间地。春秋时,沈国被蔡国灭掉後,季载的後代子逞逃奔楚国,其孙沈尹戌,初隐居於零山,後仕楚为左司马。尹戌之子沈诸梁,世袭作司马,食采於叶(今河南消晌叶县)。秦时,子逞之子沈平封竹邑(今安徽符离集)侯。拿凯锋沈平之子沈遵徙居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东汉时有沈戎举家徙居会稽乌程吴兴(今浙江吴兴县),此为沈姓南迁之始。魏晋南北朝是沈姓大举南迁之时。至唐代,沈姓已散居今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唐初,中原有沈姓将佐随从陈政、陈元光父子领军入闽开辟漳州,在福建安家落户,其子孙散居龙溪、漳浦、南靖、长泰、诏安等地,唐末,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又有中原沈姓族人随同迁王。南宋初有吴兴人沈启承官至汀州府知府,其子沈廷辅,随父入闽,後迁居福建省建阳县。沈廷辅有8子,分居宁化、龙巖、长汀、清流、延平、连城、上杭等地,其后又有人徙居广东的大埔、梅州等地。明末,沈斯庵徙居今台南县善化镇,为沈姓移居台湾之始。清乾隆、嘉庆年间,福建漳州、泉州及广东沈氏,又有多支迁往台湾,进而又移居海外。沈姓历代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
沈姓名人包括:
- 沈冲:南朝齐吴兴武康人,字景绰。沈怀文子。仕宋,历任抚军正佐,兼记室。父怀文得罪被杀,与兄弟情哀貌苦,见者伤之,以此知名。历官寻阳太守。齐武帝时,迁御史中丞、五兵尚书。与兄沈淡、沈渊名誉有优劣,世号为「腰鼓兄弟」。卒年五十一。谥恭。
- 沈约:南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声律学家。他是《二十四史》中《宋书》的作者。他首创「四声」之说(把每个字分为平、上、去、入),指出如何运用声调变化,能使诗歌动听,讲求声律对仗,推动诗歌走向格律化,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创新。著有《晋书》、《四声谱》等书。今天的国语注音符号,就是以《四声谱》演变而来的。
- 沈亚之:唐吴兴人,字贤。初至长安,与李贺结交。宪宗元和十年第进士。为秘书省正字。穆宗长庆中,补栎阳令。後累迁殿中丞御史内供奉。文宗太和三年,柏耆宣慰德州,取为判官。耆罢,亦贬南康尉。官终郢州掾。以文词得名,尝游韩愈门下。作传奇小说《湘中怨辞》、《异梦录》、《秦梦记》等。有集。
- 沈既济:唐代文学家,长於史学,又善作小说。撰有《建中实录》10卷及传奇小说《枕中记》《任氏传》等。《枕中记》中记述了卢生在邯郸住旅馆的时候,借道士吕翁的枕头用,梦到自己登科当了丞相,非常荣华,醒来店主所蒸发黄梁尚未煮熟,因悟富贵功名不过是做了一个梦而已。这就是「黄梁梦」的出处。明代汤显祖写的杂剧《邯郸记》即以它为题材写成的。
- 沈佺期:唐朝诗人,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他与同时代的宋之问均为宫廷诗夫。世人称为「沈宋」。他擅长七言诗,形式上讲究声律,属对精密,但缺乏内容。沈佺期的诗对律诗的定型有一定影响。
- 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钱塘人。他勤於钻研,精通天文、历法、数学及医学,并对物理学和地质学方面的某些规律和现象有较科学的认识。他晚年住在梦溪园(今江苏镇江东郊),将平生研究成果及见闻撰成《梦溪笔谈》30卷。该书详细记录了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还首先提出了石油的命名。《梦溪笔谈》对研究北宋社会状况极有价值。
-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长洲人(今江苏省吴县),明代画家。博览群书,文学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擅画山水,多江南山川、园林景物,师法董源、巨然、黄工望。兼工花卉、鸟兽、人物。诗文俱佳,与唐寅、文征明、仇英并称「明之四大家」。评论 | 2 32013-09-23 15:25热心网友 最快回答沈 约:南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声律学家。他是《二十四史》中《宋书》的作者。他首创“四声”之说(把每个字分为平、上、去、入),指出如何运用声调变化,能使诗歌动听,讲求声律对仗,推动诗歌走向格律化,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创新。著有《晋书》、《四声谱》等书。今天的国语注音符号,就是以《四声谱》演变而来的。 沈 括: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北宋科学家,他所著《梦溪笔谈》记载了其在天文、数学、矿业、医药、生物、物理等多方面成就,为后世科学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本人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著有《良方》、《长兴集》等传世。 沈 周:明代画家。博览群书,文学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擅画山水,多江南山川、园林景物,师法董源、巨然、黄工望。兼工花卉、鸟兽、人物。为明代吴门画派四家之一。为人耿直,不应科举,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创作。名重于明代中叶画坛,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著有《石田集》、《江南春词》、《石田诗钞》、《石田杂记》等。 沈 和:字和甫,杭州人,戏曲作家。能词翰,善谈谑,兼明音律。《录鬼簿》载:“后居江州(九江),近年方卒,江西称为蛮子关汉卿者是也。”著杂剧《祈甘雨货郎朱蛇记》、《徐驸马乐昌分镜记》、《郑玉蛾燕山逢故人》、《闹法场郭兴何杨》、《欢喜冤家》等五种。以上种种元曲的问世,不仅繁荣了江西的杂剧活动,而且因其内容大多为历史题材,对明代弋阳腔连台本戏的形成和发展均产生了一定影响。所作杂剧时人称为“蛮子关汉卿”。 沈 仕:字懋学(1488-1565),又字子登,号青门山人,明代浙江省仁和(今杭州市)人,散曲家、画家,能诗,善画花鸟山水。其散曲多描写艳情及享乐生活,内容庸俗。当时称为


你是否需要了解?

沈氏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沈姓的名人有:春秋,沈尹戌,楚庄王孙,官左司马,为沈氏始祖之一;楚国大夫,称叶公沈诸梁。晋代有沈劲,官冠军长史;沈陵,官镇东将军;沈矫,官长沙太守,沈田子,官龙骧将军、始平太守;沈叔任,官建威将、益州刺史;沈渊子,官太尉参军。南北朝有沈众,官中书令;沈冲,官工兵尚书:沈约...

"沈"氏的名人
沈姓是中国第三十七大姓,历史上名人辈出。最早见于史书的,是春秋时期的高士沈郢,他被征召为相,却无意于此,选择在河边建沈亭,终日游钓。南朝文学家沈约学识渊博,其著作《四声谱》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对我国声韵学研究影响深远,另外还有《宋书》等作品。唐朝时期,沈姓人才同样璀璨,如诗人...

历史上的沈姓名人
历史上的沈姓名人有很多,著名的有:沈约、沈佺期、沈括、沈周、沈德符。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德清县)人。南朝梁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作为南朝文坛领袖,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

古代有那些人姓 沈
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旦所灭。13. 周文王的第十子季载因平叛有功,被周公旦举荐为周天子的司空,后周成王封其叔叔季载于沈国,又名聃国。14. 季载又称冉季载,聃又写作冉,古时,冉、沈读音相同。春秋时期,沈国为蔡国所灭,季载的后代子逞逃奔楚国,其子孙便以原国名命姓,称沈氏。

姓沈的历史名人
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贡献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他在文化教育和典籍整理方面也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在一生中的治学态度和学术成就,赢得了后人的尊敬和赞誉。以上几位是姓沈的历史名人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

沈沈姓名人
沈戎被认为是吴兴沈氏的始祖,他的后裔中有不少人在官场有所成就。沈莹,作为吴丹杨太守,曾洞察战局并提出策略,但未能被采纳,最终战败被俘。沈氏家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涌现杰出人物。其中,沈千运是盛唐时期的诗人,以其文笔和诗才被誉为“沈四山人”。沈阿翘曾是吴元济家中的歌妓,后因其才华被...

"沈"氏的名人
在中国众多姓氏中,沈姓位列第三十七位,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早在春秋时代,沈姓中就有高士沈郢,他虽然被征召为相,但心系自然,选择在河边建造沈亭,终生游钓,追求心灵的自由。南朝时期,沈约以博学多才著称,他的著作《四声谱》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声,为中国的声韵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外...

世界上有哪些姓 沈 的名人?
古代名人 沈约:南朝梁文学家。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德潜:清代诗人。现代名人 沈国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前任部长助理 沈香林 - 香港已故佛教居士,多间学校的赞助人 沈殿霞 - 香港艺人,生于上海

姓沈的历史名人
姓沈的历史名人有沈万三。沈万三(本名沈富,1330年-1394年),字仲荣,吴兴南浔(今属浙江湖州)人, 元末明初商人、巨富。沈万三,元末明初人,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又称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万三是对他的一种社会称呼,他本名富,字仲荣,是元末明初江南第一富家。沈万三...

历史上姓沈的名人
历史上,姓沈的名人在中国文化和科技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沈括,北宋时期的科学家,以其百科全书般的著作《梦溪笔谈》闻名,对物理学、数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卓越贡献,被誉为科学史上的卓越人物。沈万三,元代的商业巨擘,因海外贸易成就成为江南首富。沈度与沈周则是明朝的书法家和画家,沈度的书法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