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
草船借箭历史背景: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来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草船借箭——诸葛亮草船借箭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诸葛亮在推动孙刘联盟的建立和运筹对曹军作战的方略中,所表现出的远见卓识和超人才智,使器量狭小的周瑜妒火中烧。为解除诸葛亮对他的威胁,周瑜又设下置诸葛亮于死地的圈套。
周瑜的如意算盘是:一方面以对曹军作战急需为名,委托诸葛亮在10日之内督造10万枝箭;一方面吩咐工匠故意怠工拖延,并在物料方面给诸葛亮出难题,设置障碍,使诸葛亮不能按期交差。然后周瑜再名正言顺地除掉诸葛亮。圈套布置好的第二天,周瑜就集众将于帐下,并请诸葛亮一起议事。当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10日之内赶制10万枝箭的要求时,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操军即日将至,若候10日,必误大事。”他表示:只须3天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复命。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内造出10万枝箭,因此,谙葛亮必死无疑。
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3日之内如何能造出10万枝箭?还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教我如何救你?”诸葛亮说:“只望你借给我20只船,每船配置30名军卒,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树在船的两舷。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10万枝箭。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可是一连两天诸葛亮却毫无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
当夜,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20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贸然出战。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
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他急调旱寨的弓弩手6000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1万余人,一齐向江中乱射,企图以此阻止击鼓叫阵的“孙刘联军”。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过了一段时间后,诸葛亮又从容地命令船队调转方向,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受箭,并让士卒加劲地擂鼓呐喊。等到日出雾散之时,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调头返回。他还命令所有士卒一齐高声大喊:“谢谢曹丞相赐箭!”当曹操得知实情时,诸葛亮的取箭船队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之不及,曹操为此懊悔不已。
船队返营后,共得箭10余万枝,为时不过3天。鲁肃目睹其事,极称诸葛亮为“神人”。诸葛亮对鲁肃讲:自己不仅通天文,识地利,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更善长行军作战中的布阵和兵势,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雾可以利用。他最后说:“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理岂能害我!”当周瑜得知这一切以后,大惊失色,自叹不如。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24116.html
东汉末年
首先说明这不是历史。魏吴隔江对峙,吴军缺箭。周瑜妒孔明之才,欲借督造之名骗孔明签下军令状,以贻误军期杀之,除去今后大患。孔明明其用意,巧施草船之计,示能,毕功,走脱一举三得。
背景:曹操来攻孙刘,孙权抵挡不住,向刘备求援。周瑜见诸葛亮神机妙算、智慧超群,非常嫉妒。想整死诸葛亮,便让他立下军令状,三天之内,要造出十万支箭。周瑜在暗地里却叫工匠做慢点。一天、两天都过了,第三天时,孔明吩咐鲁肃在江边等他,要他来取箭。然后就发生了草船接箭的故事了。
草船借箭属罗贯中杜撰
别只看着三国演义了,它只演出了历史的部分内容,可以说只是一个片段而已。
你是否需要了解?
草船借箭的具体背景
草船借箭历史背景: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来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草船借箭——诸葛亮草船借箭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
草船借箭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
十九课草船借箭的背景介绍五十个字
十九课《草船借箭》的背景介绍: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草船借箭的背景资料
历史原型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裴松之注)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是草船借箭的原形,历史明确记载借箭人是孙权,并下是诸葛亮。
草船借箭的资料背景
“草船借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智谋故事,出自《三国演义》。这个故事讲述了三国时期蜀汉谋士诸葛亮(亦称孔明)如何利用智慧,在没有实际交战的情况下,从敌人手中获取大量箭矢的经历。背景设置在赤壁之战前夕。当时,刘备的蜀汉势力与孙权的东吴联盟,面对曹操领导的强大的北方魏国。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
草船借箭的时代背景
2. 联合抗曹:刘备派遣诸葛亮前往孙权处,寻求援助并共同对抗曹操。这一历史背景下,诸葛亮展现了他的智谋,发生了著名的草船借箭故事。3. 诸葛亮与草船借箭:在孙刘联军与曹操军队对峙之际,诸葛亮巧妙地利用天气和曹操军的心理,通过草船借箭的计策,成功获取了大量箭矢,极大地加强了联军的实力。
草船借箭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操闻之,疑是东吴大军乘雾袭营,恐其中有诈,乃命大军放箭。草船上插满箭后,亮与肃共归江边,正遇周瑜派来军士。船上矢箭达十五六万。肃述与瑜,瑜惊叹不已。周瑜相 简评: 正史上“孔明来草船借箭”是没有的。孔明草船借箭的故事起源于晋代孔明粉丝郭某。《三国志·吴书》、《魏略》...
有关草船借箭历史背景
草船借箭历史背景: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来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草船借箭的背景和人物介绍
诸葛亮深知周瑜用心险恶,却以坦然的态度接下任务,展现其不畏艰难、智勇双全的性格。在诸葛亮眼中,此计实为周瑜的诡计,但其并未因此而慌乱,反而从容不迫地策划应对之策。三国时代的独特氛围与复杂的人物关系为草船借箭这一故事提供了深厚的历史背景。在这场智谋与胆识的较量中,诸葛亮凭借其敏锐...
草船借箭的故事简介
草船借箭的故事简介如下:背景:三国时期,曹操率领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和刘备为了共同对抗曹操,结成联盟。东吴大将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智,故意刁难他,要求在十天内制造出十万支弓箭。诸葛亮的承诺:诸葛亮自信地表示只需三天就能完成任务,并立下了军令状。准备过程:诸葛亮向前来监视的鲁肃请求准备2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