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胡雪岩生前妻妾成群,他破产死后,这些女人去了哪里?他有子女吗

作者&投稿:召茅 2025-05-13
历史上有没有重名的两个人,而且两个人还很厉害的?
历史上重名的名人一麻袋,尤其是两汉、魏晋时期,你到大街上叫一声“王咸”、“刘章”、“陈参”,估计有一圈人扭头冲你“哎”。甚至一个家族内,儿子跟孙子,侄子跟女婿都同名,抓狂不?
下面举几对同名的历史名人,再告诉你一个古人多重名的原因。
刘邦帐下有两个韩信,二人不光名字相同,还有着相似的结局。后人为了区别二人,只好把“学习成绩”稍差的韩同学叫做“韩王信”。
我们熟知的韩信,即号称“兵仙”,将兵“多多益善”,最后被刘邦“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那位。他是三好生,大家耳熟能详,不多赘述。
另一位韩信是战国七雄之一韩国韩襄王的孙子,地地道道的贵族出身,远不是靠“漂母”救济的韩信所能比。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韩王信追随族兄弟韩成起兵。韩成战死后他与张良一起投靠了刘邦,因战功被册封为韩王,封地在荥阳。
后来刘邦觉得荥阳这地方太重要,于是将韩王信徙封代地。代地与匈奴接壤,面对匈奴的屡屡入侵,韩王信力不从心,只好私下跟匈奴人乞和。刘邦得到报信很生气:你这不是卖国求荣的汉奸嘛!
于是刘邦屡屡派使者把韩王信臭骂一通。韩王信心里害怕,老刘这家伙绝不是善茬,干脆趁他还没把刀架到自己脖子上,反了个球的。
后来刘邦派柴武挂帅,平定了韩王信之乱,并斩杀了他,韩王信也成为刘邦消灭的第一个异姓诸侯王。汉文帝时期的名将韩颓当就是韩王信的儿子,汉武帝身边的佞臣韩嫣,就是韩颓当的孙子。
我们熟知光武帝刘秀,还知道当年他就是凭一句“刘秀为天子”的谶语,而起兵获得了天下。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实谶语中的“刘秀”,指的根本不是“此刘秀”,而是另有其人。
据说胡雪岩生前妻妾成群,他破产死后,这些女人去了哪里?他有子女吗?
说起胡雪岩来,我想很多人不会陌生,他是徽商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中国近代著名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属于白手起家的那种,自幼出生贫苦,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出去闯荡,做过伙计、杂役学徒,人生阅历也算是丰富。
在杭州一个钱庄当学徒时,由于掌柜没有后代,于是把钱庄全部托付给了干事麻利的胡雪岩,胡雪岩自此有了小资本。
在一个偶然机会,他结识了官员候补浙江盐大使王有龄,两人私交甚好,胡雪岩也对其有过资助。
后来王有龄步步高升,因为胡雪岩与自己关系好,加上有恩于自己,于是很照顾胡雪岩的生意,胡雪岩的生意越做越大。
后来由于战乱,胡雪岩乘机抓住机会暴富。他暗中与军界搭上了钩,加上好友王有龄的帮助,让大量的募兵经费存于自己钱庄当中,逐渐的他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
在王有龄死后,他又因资助左宗棠的清军,受到了左宗棠的赏识,不久后又因资助有功,成为了一个二品官。左宗棠的庇护,加上过人的商业才能,官员身份,让他走向了人生巅峰,成为了被人津津乐道的“活财神”。
但后来由于受外商排挤,商品贱卖,导致资产去半,又加上各地官僚趁火打劫,竞相提款、敲诈勒索,一代“富财主”胡雪岩最终破产了,官也被撤了。两年后,他于贫恨之中郁郁而终了。
那他破产后,他的老婆、儿女如何呢?
首先来说老婆,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呢?还是有难同当呢?两者都有。
胡雪岩妻妾确实很多,传闻他的女人至少可以组成一盘真人的象棋盘,不过有记载的就仅有13位了。
在官场失意、家财散尽的情况下,他深知自己养不活这么多女人,也留不住这么多女人,于是主动遣散了自己的姨太太们,只留下了两位,即自己的结发妻子阳琪和九姨太,结发妻子是在自己未发迹时就跟着自己的,而九姨太则是不愿意离开。
然后说儿女,他有众多姨太太,子女自然不会少,他的子女一共有八人,其中三子五女。
长子胡楚三未满二十就病逝了,次子胡缄三过的平平,长大后还生了两儿子。小儿子胡品三继承了老爸的基因,也是比较花心,儿子也有不少,有四位之多。五位女儿姓名并没有记载。这里提下胡雪岩的长孙胡萼卿,是位革命者,曾在日本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
如今胡雪岩的直系后代超过两百人,多在海外生活。由于胡雪岩生前留下遗言说白老虎(白色的银子)最可怕,于是胡家从胡雪岩之后再无官员与商人,多数都是学者。
胡雪岩是晚清著名的红顶商人,本名胡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他创办的阜康钱庄曾经遍布大江南北,斥巨资兴建的位于杭州元宝街的府邸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小桥、流水、假山、奇石,堪称四绝。当然,做为当时富甲江南的“财神”,胡雪岩的妻妾之多不亚于王候,据记载光娶回家中的就有13人之多,这还不包括他在全国各地钱庄分号安置的外室。
胡雪岩自幼家境贫寒,13岁孤身闯荡杭州,从钱庄学徒做到跑街伙计,慢慢立定脚跟。他的发迹是从结交贫寒举子王有龄开始,从王有龄奉旨署理湖州知府起,胡雪岩开设了阜康钱庄,开始代理府库。官款数额巨大,利息极低,胡雪岩用此巨资做丝茧买卖,开设当铺,从而积累了大量财富。
太平军攻陷杭州,升任巡抚的王有龄守土有则,不幸战死。胡雪岩又搭上了左宗棠这座靠山,左宗棠西征期间,由胡雪岩负责西征转运局,购置枪械,采买医药,筹措军费,几乎无所不包,由此大发其财,成为富甲江南的“财神”。
胡雪岩不喜欢为官,讲究及时行乐,对女色颇为喜好。经商自然免不了四处奔波,出入于花街柳巷,他的第一位小妾芙蓉就是在湖州做生丝收购时所纳。芙蓉是一位孀妇,夫家姓何,也叫何寡妇。胡雪岩品味独特,不重名门闺秀,尤爱小家碧玉,特别是居孀在家的俏寡妇,在他众多妻妾中有好几位都是孀妇。
胡雪岩在上海长三堂子中结识的娘姨阿巧姐,也是有夫之妇,本来差一点就娶回家了,不料被时任江苏学政的何桂清看上了。于是胡雪岩主动牵线搭桥,成全了这桩姻缘,顺势也搭上了何桂清这座靠山。
胡雪岩发迹之后,四处应酬不暇,家中奴仆众多,事务繁琐,无人能够分担。恰好有一回在上海静安寺替死去的好友做法事,无意中看见一位楚楚动人的少妇很是面善,于是千方百计派人打探,原来是胡雪岩在当钱庄伙计时所结识,家住杭州螺蛳门外的罗四姐。
此时,罗四姐的丈夫因病过世,胡雪岩当初就对罗四姐心存仰慕,至此更是心痒难耐。罗四姐头脑精明,颇具才能,开设了一间规模不大的绣庄。胡雪岩迎娶罗四姐后把家业都交给她主持,全家上下尊称她为罗四太太。罗四太太不仅把家中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而且投其所好地替胡雪岩接连娶了十一房美妾,凑成“十二金钗”。
胡雪岩还在遍布全国的二十余家钱庄分号安置有外室,使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家人般的精心照顾。这些外室除了有临时接待的作用,有些甚至是店铺的管理者,直接参与钱庄及当铺的日常经营活动。
1883年,受中法战争影响,上海银根大紧。屯积大量生丝,资金本就捉襟见肘,周转不灵的胡雪岩又遇到阜康钱庄总号档手挪用公款,导致挤兑风潮,不得不关门歇业。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传开后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杭州、北京、南京等多个城市的阜康钱庄纷纷遭到挤兑风潮,胡雪岩被迫宣布破产,田地、家产、店铺等所有产业统统遭到官府查封,用于抵债。
1885年十一月,胡雪岩在贫恨交加中郁郁而终,临终前曾告诫儿女“白老虎可怕”,意思是说白花花的银两最害人,经商是最冒风险的事情。迄今在胡氏200多位后人中,几乎无人经商,大多从文,从教,从事自然科学。


你是否需要了解?

胡雪岩是什么人
实际上,任何偶然事件都有其必然性,胡庆余堂的开创与胡雪岩深受杭州悠久的中医文化熏陶,身处乱世而兴济世救人之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早在1875年由于战乱、疫病等原因,死亡率剧增,人口负增长之时,胡雪岩便己打定救死扶伤的主意。他邀请江浙一带的名医研制出"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赠...

曾仕强《评胡雪岩》:胡雪岩最爱的女人是谁
众所周知,胡雪岩是我国最著名的红顶商人。他仪表堂堂、家财万贯、妻妾成群、儿孙满堂。其实胡雪岩的创业历程也很坎坷,我相信当今社会上很多有过创业经历的小伙伴,路过听了胡雪岩的故事,一定会对他感到很有兴趣。胡雪岩的经历也会,也一次又一次的启发我们这些创业的人。曾经有一位著名人物曾经说过,一...

胡雪岩告诉子孙“勿近白虎,这里的“白虎”指的是胡雪岩为何这样说...
胡雪岩的善行不计其数,这是他对国家对军队对百姓对相亲的善意回馈。 繁荣的假象,个中的目的 实力分软硬,如果自己具备强大的软实力,就可以借鸡生蛋,别人的钱也可以为我所用。胡雪岩不但在产业上大规模涌入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的生意遍布全国,在生活方面也穷奢极侈,妻妾成群,平日花钱如流水一般,排场大,面子大,他...

清末首富的独苗,一夜之间输掉上海滩100栋楼,后面怎么样了?
说起盛宣怀 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太多,但是在中国近代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史上,他是占有一席之位的,在商业方面盛怀宣创造了很多的中国第一,比如轮船招商局就是中国第1家民营企业汗也,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是中国第1家钢铁企业。盛怀轩当时在商场上可以说风光无限一时无两,在感情方面也是左拥右抱妻妾成群,但是...

人物志丨从放牛娃到晚清第一商人,他是怎么做到的
每当谈起这位晚清的“红顶商人”,不得不被他的经商才能、处世韬略所折服他以“仁”、“义”二字作为经商的核心,富而不忘本,大行慈善义举。他经商不忘忧国,协助左宗棠西征,也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中建有卓越的功勋。终究是人无完人,瑕不掩瑜,尽管他在生活方面极尽奢靡,妻妾成群,但他也无愧“...

盛宣怀和胡雪岩,谁更厉害?
建立中国自己的电报线是盛宣怀与胡雪岩的心中共同的信条,而他们的后台,分别是李鸿章与左宗棠。此时在皇宫里,为办不办电报的事,大臣们吵个不停,慈禧认为当务之急是迫使日本归还琉球群岛,电报之事还是从长计议。胡雪岩暂时办不成电报,将全部精力投到他的茶叶、丝绸生意上去了。而盛宣怀办电报局的准备...

胡雪岩看上一个害羞少女,花7000两娶回来
胡雪岩看上一个害羞少女,花7000两娶回来,次日:给你两万去改嫁!在大家眼里,古代的富人无疑都是三妻四妾,儿女成群。而清朝末期的巨商胡雪岩也不例外,在名利双收成为满清首富之后,他依旧喜欢娶貌美少女为妾。据说,他曾看中一个非常害羞的少女,花下7000两白银,娶过门当妾,可是一夜春宵过后,第...

富可敌国的胡雪岩,有着哪个难以启齿的特殊癖好?
一盘棋下下来,这些女子无不汗流浃背,腰酸背痛,在胡雪岩看来,这些被他"筑高楼以贮之"的姬妾们,根本没有人权,只不过是供其享乐、玩弄的工具罢了。尽管家中妻妾成群,其奢侈程度更是活得像个皇帝一般,但是面对府宅之外的美艳女子,他也从不会放过。根据《南亭笔记》记载,胡雪岩每次出游时,但凡...

俗语“兔子不吃窝边草”下一句是什么?
兔子不吃窝边草,窝边有草何必满山跑。这句话出自高阳先生的《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原话是“你放心,‘兔子不吃窝边草’,要有这个心思,我也不会第一个就来告诉你。”兔子不吃窝边草的表层意思是兔子不吃自己窝旁的草。但是,人们引用这句俗话,是取它“与邻为善”的引伸意。告诫人们,别...

中国古代有哪些营销鬼才?
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