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诸葛亮骗了多久,你知道吗?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草船借箭”的故事讲的是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大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智谋高于自己,恐日后对东吴不利,欲除之,便让诸葛亮在十日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立即答应,提出三天便可完成,并立了军令状。周瑜为了使阴谋得逞,故意拖延材料供应,到时候就可按未完成任务的罪名将诸葛亮除掉。但诸葛亮不慌不忙,他只请鲁肃暗中为其准备二十只船,每船军士三十人,船上以青布为幔,两侧束草人千余。第三日清晨,大雾漫江,孔明请鲁肃来到船上,下令二十只船冒着浓雾向曹操驻地江北使去。到了曹营附近,诸葛亮令船队一字排开并擂鼓呐喊。曹操闻报令千万弓弩手万箭齐发,以击退敌军。到了浓雾消散,诸葛亮才下令返回。此时,二十只船上的草人已插满十万支箭,诸葛亮以其过人的智谋使周瑜的阴谋破产。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人们无不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叹服,以致不少人几百年来大都认为历史上确有其事,对其深信不疑。然而这个只是罗贯中的创作,在三国历史上并无此事。不过“草船借箭”故事的形成,也并非空穴来风,有些类似的情节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只不过时间、空间与人物不同而已。
(图)诸葛亮
其实在三国时期真的有用船借箭的事,但其主人公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且在时间上(提前了五年)、空间上(从皖南地区移到赤壁)及事件发展过程上都有极大差异。据裴松之注《三国·吴书·吴主传》上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孙权与曹操交战于濡须,一天“(孙)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一面受箭,箭钧船平,乃还。”(引自《魏略》)。这是三国时期以船借箭的历史记载,但很显然,孙权并非预先规划“借箭”之事,只是他审时度势,跟战场变化而采取的策略,才有了“草船借箭”故事的雏形。
到了宋代,随着市井生活的发展,兴起了话本这种文学形式。她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以人们日常的白话为主,融合部分文言,穿插一些古典诗词。其语言生动、泼辣,富于表演力,在后世发展为说书艺术。话本的内容上也多有历史演义故事,自然也少不了三国。而且三国在当时就得到了民众的欢迎,苏轼就说过“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辄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描绘了人们听三国的场景。
在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当中,关于三国最有名的莫过于《三国志平话》。而这个话本也提到了一个“以船借箭”的故事。可这次的主角不是历史上的孙权,而是他的大将周瑜。且故事发生地已经变成了赤壁。《三国志平话》上称“周瑜用帐幕(遮住)船只,曹操一发箭,周瑜船射了左面,令扮棹人回船,却射右面。移时箭满于船。
周瑜回,约得数百万支箭。周瑜喜道:‘谢丞相箭。’曹公听得大怒。”可见到了宋元时期,“草船借箭”的故事已经跳出了历史真实,有了艺术加工。故事发生的时间被移植到了赤壁之战,也从历史上孙权的随机决断,变成了周瑜本人的事先安排。此外,故事的结局也跟《三国演义》类似。而从作者(不详)让周瑜“以船借箭”看,也多少反映了当时人对于周瑜的认可,这和后世人的看法颇有不同。
只是无论是历史上的孙权还是宋元话本里的周瑜,虽然都用船从曹操那里借箭,但很显然并没有出现草人的情节。草人的出现,或许是罗贯中根据历史上的一场惨烈战争中,草人借箭的情节所受到的启发有关。
我知道,诸葛亮北伐只是个幌子,因为蜀汉后期人才,所以他的目的只是为了培养蜀汉的后起之秀,
我们已经被诸葛亮骗了1000多年了,而且我是最近才发现的,看了很多人的分析。
我认为我们并没有被诸葛亮骗,因为我们都是基于自己的看法来看待诸葛亮的诸葛亮并没有提出什么不好的说法。
你是否需要了解?
周瑜真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
这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故事,这是作者虚构的,为了美化诸葛亮而故意贬低周瑜,正史上并无此事,并且周瑜气量也非常宽宏,与《三国演义》描写的完全不同 。周瑜一生征战,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横行天下的报负;周瑜少年得志,风度可人,议论英发,有口皆碑;周瑜文采超群,精于音乐,即使是酒后,仍能听...
诸葛亮的详细简历
诸葛亮即做让步,任命其子为江州都督督军,接替李严调走后的工作,李严这才执行调动命令。建兴九年(231),诸葛亮第四次伐魏,命李严在汉中负责后勤供应,李严未及时筹集到粮草,便写信给诸葛亮说皇上命令退兵。诸葛亮退军后,他又欺骗朝廷说此次退兵是为了诱敌。当诸葛亮回来后,他又故作惊问:“...
有《三国演义》的一个小故事吗?
”诸葛亮说:“请你跟我一起去取箭”。鲁肃大惑不解地问:“到哪里去取?”诸葛亮笑笑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于是诸葛亮命令二十只小船用长绳子连接在一起,向魏军的宿营地进发。当天夜里,大雾漫天,水上的雾气更是伸手不见五指。雾越大,诸葛亮越是命令船队快速前进。到船队接近魏军营地时...
司马懿用了什么战术活捉诸葛亮?
校易搜全知道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司马懿不停地“磨”诸葛亮。如果你来硬的,我就来软的。如果你进攻,我会防守。你退,我就追。无论如何,我会坚持你。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糖果”战术——。司马懿难以发现缺陷《三国志演义》小说中,司马懿作为诸葛亮的第一个对手出现。正是因为司马懿的坚忍不...
三国演义孔明空城之计,最喜欢哪个片段为什么?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在西城,急忙乘胜追击,他带着15万大军直奔西城而来。这时候诸葛亮就比较尴尬了,他的身边没有将领,都被他派遣到了其他的战场上,手里五千兵马也被他调走一半去运粮草。也就是说,司马懿带着15万大军袭来的时候,诸葛亮只有2500的兵马应战,这一局诸葛亮必败无疑。但是诸葛亮听到此...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司马懿有什么故事
于是诸葛亮想用计策把司马懿引入上方谷,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易燃物质把司马懿人马活烧在上方谷。待魏延把司马懿等人引入上方谷,上方谷便被蜀军准备的易燃物质燃得火光冲天,眼看司马懿等人将葬身火海,谁料此时不期大雨却从天而降,将大火扑灭。司马懿等人也就侥幸的逃脱了。在上方谷上的诸葛亮看到...
第一次擒住孟获的是谁
孟获并不能抵抗多久,于是就投降,他跟诸葛亮说。这是我不小心中计,我不能信服你,所以诸葛亮就把他放回去了。第二次诸葛亮又很容易将他擒住了,他又找了一堆的理由诸葛亮还是将他放走了。第三次孟获原本想和自己的弟弟联手一起杀了诸葛亮,可是计谋早就被诸葛亮看破了,于是他在孟获弟弟的饭食...
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攻打蜀国?
而同时魏国君主也驾崩了,司马懿回到都城料理君主后事。而魏国新主登基后,司马懿开始进入演艺事业,直接假装病倒了,两年没有参与军政事务,让君主放松警惕,当曹爽、曹芳去扫墓的时候,司马懿发动叛乱,司马懿夺得大权。其实在诸葛亮死后,并非司马懿不想攻打蜀国,只是他知道“狡兔死,狗肉烹”的道理。
诸葛亮的空城计是虚张声势,那司马懿的空城计如何?
故事很精彩,但我可以告诉你这个故事是假的,这个空城计早就被学者认为是虚构的,所以,大家当故事看看就行了。虽然诸葛亮的这个空城计是罗贯中杜撰的、虚假的,但司马懿的却是真的。没错,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当年也玩过空城计,而且玩的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简直可以说影帝级的表演。我们知道曹操去世后...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
肯定不是诸葛亮气死的,那是小说家罗贯中杜撰的。历史上的周瑜才高八斗,心胸宽广。怎么可能会被诸葛亮气死呢。三国里很多名人对周瑜都有很高的评价 。作为主公的孙权,曾经就评价周瑜胆识过人,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还有就是同窗好友蒋干,对他也是评价颇高。《三国志》中,周瑜最后是得病死的,生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