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图书馆的历史沿革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的历史介绍
宁波市图书馆,简称甬图,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创建于1927年,系综合性公共图书馆,馆舍面积近12000平方米,有主楼、东楼、西楼、北楼三个馆区,藏书百万余册,其中古籍图书近十万册1。馆内设图书外借室、报刊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古籍地方文献艺术阅览室、少儿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盲人阅览室等服务窗口,其藏书品种及收藏的地方报刊,在浙东地区最为丰富和完整1。
宁波市图书馆肇始于民国十六年(1927)的宁波市市立图书馆,后易名鄞县县立图书馆。
1949年6月,宁波市军管会文教部接管鄞县县立图书馆。经清点,藏书1.5万余册,古籍占半。职员尚余3人。尔后经宁波市文教局组织整理其藏书,将可用之图书移交市人民文化馆阅览室,古籍移藏于天一阁古物陈列所。
1953年10月29日,宁波市图书馆在中山公园旧馆址重新成立,工作人员6人,馆舍面积660平方米,藏书8946册,部分为宁波市文化馆交回来的前鄞县县立图书馆藏书。采用《全国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设外借室、成人阅览室、儿童阅览(采编)室。
1954年1月1日,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年末藏书18985册。
1956年,设专职馆长,工作人员11人,增设科技图书资料室。
1957年,整理前鄞县县立图书馆移藏于古物陈列所之古籍,于尊经阁设宁波市图书馆古籍阅览出借处。同年,增设农村图书流通书库。
1958年3月,开始建立中共宁波市图书馆党支部。
1962年9月9日,迁馆于药行街桑园巷前仁慈堂旧址,设于尊经阁之古籍阅览处和设于儿童公园内之儿童图书室同时迁入。馆舍1400平方米。工作人员10人,设采编室、外借处、古籍部、少年儿童阅览室、流通辅导组。“文革”前,藏书159249册,内古籍73000册。“文革”期间,古籍和许多名著被禁锢,不少借出图书收不回来。
1969年10月,馆舍被占为市文化系统“斗、批、改干校”、图书馆关闭。
1970年2月21日,宁波市图书馆建制撤销,组成宁波市图书文物馆。
1978年11月5日,宁波市图书馆恢复建制,工作人员14人,启用前被禁锢之图书,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对全部馆藏开始整理改编,开办图书馆专业函授班、电大班、短训班,培养青年骨干。
1983年,工作人员24人,藏书31.6万册,设古籍书库、采编组、社科组、科技组、宣传辅导组、少年儿童图书室、后勤组等机构。
1985年,新建4300平方米的阅览大楼,馆舍面积达6288平方米。
1988年11月,迁入位于永丰路新落成的宁波市包玉刚图书馆。
1989年5月1日正式开馆。新馆地处姚江南堍,面临江滨公园,交通便利,环境清幽宜人。
2001年市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再次进行扩建装修,总面积达到12000平方米 。
你是否需要了解?
林伯渠图书馆历史沿革
1987年,图书馆再次迁移,这次是在朝阳东街上选址建造了新的图书馆。1989年10月,图书馆主体大楼竣工,随即搬迁至新址。为了纪念临澧籍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经过中宣部的批准,新馆落成后,增设了“林伯渠图书馆”的牌匾,以此表达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如今,林伯渠图书馆已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完备的...
余杭图书馆历史沿革
1950年,余杭县人民文化馆成立,其中包含一个图书室。然而,随着1958年余杭县建制的撤销,这个图书室成为了临安县文化馆的余杭分馆。而1950年3月,杭县人民文化馆也创建了附设图书室,1956年正式成立了杭县图书馆,馆址设在临平镇桂芳桥北堍的县文化馆内。然而,随着杭县建制的撤销,图书馆也随之停止了...
济南市图书馆历史沿革
济南市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1年6月,当时设立了济南市立图书馆,位于经六路纬二路,日均接待读者百余人。然而,这座图书馆在1937年底的济南沦陷中遭到了严重破坏。1938年,伪济南市公署以原省立济南女子中学的书籍为基础重新建立市立图书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管该馆,并将其改为市立...
安徽省图书馆沿革
安徽省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3年2月,其前身是安徽省立图书馆。由于战乱的影响,图书馆经历了一段动荡的时期。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图书馆的命运得到了改变。1953年4月,安徽省图书馆在原皖北区合肥图书馆的基础上重建,位于合肥逍遥津公园西侧,初始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随着发展,图书馆在1962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历史沿革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的历史沿革如下:初创时期:桂林图书馆成立于1909年,由广西提学使李翰芬发起筹建,并动员社会各界捐款,最终筹集到资金并在桂林靖江王城东南隅兴建。于1911年2月竣工开馆,正式命名为广西图书馆。多次更名:在接下来的40年间,由于战乱与政局不稳,桂林图书馆馆名多次更改。1919年...
西工街道历史沿革
当时的西工街道包含了多个重要的区域,如体育场路、凯旋巷、九都东路和九都西路,这些街道见证了居民日常生活的繁华。八一路、八一西路以及人民西路,都是连接社区的重要交通动脉。图书馆的设立则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老关桥和南新街则承载着历史的痕迹。更为显著的是,市政府的办公区域位于西工街道内,...
城南书院的历史沿革
同时,为纪念张栻,在妙高峰上增建了“南轩夫子祠”(今一师图书馆所在地),祠前建“文星阁”。1903年城南书院更名为湖南师范馆。1903年湖南师范馆更名为湖南全省师范学堂。1904年湖南全省师范学堂(部分)改建为湖南中路师范学堂。1907年湖南中路师范学堂更名为湖南省立初级师范。1912年湖南省立初级师范...
黄石市图书馆沿革
黄石市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当时作为市人民文化馆图书室,位于新市场靠近文化馆图书室管理房,现为影剧系统和大众剧场职工宿舍。同年9月1日,黄石市政府正式成立了图书馆,馆舍从那时起开始服务于广大读者,初期藏书量约有一万册,由曾绶芝领导,馆内设有采编、宣传辅导、外借、阅览和行政等...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历史沿革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该馆于1956年8月创建于杭州市南山路,原名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1957年3月随校搬迁至体育场路。1958年学校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成都分馆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成都分馆的历史沿革始于1958年,那时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图书馆成立,由分院党组书记兼副院长马识途负责全面工作,图书馆位于成都市锣锅巷。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于196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图书馆”,并搬迁至人民南路的四川省展览馆。1971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