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为何宁可投降曹操也不愿和刘备结盟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投稿:臧赖 2025-05-24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太平道徒以黄巾束额为帜,喊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而在黄巾起义之前许多年,另外一支由道家衍变而出的组织以在蜀中生根发芽。
天师道祖师张道陵,本名张陵,字辅汉。自幼熟读道家经典《道德经》的他同时对《河洛图讳》等上古神道颇感兴趣,最后干脆自立宗教,称为天师,谓之天师道。此后不久蜀中流行疫疬,张道陵率领教众入蜀消灾除鬼。瘟疫这种东西,当传播一段时间后,人类总会有抗体产生,而未能产生抗体的人病逝后,瘟疫没了寄体同样会自行消亡。当时的巴蜀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瘟疫后,渐渐消散了。大灾过后,天师道的名声大震,信徒也越来越多。
不过天师道信徒进入组织,是需要交纳五斗米作为入教费用的,故而又被外人称之为五斗米教。到了东汉诸侯并起之时,五斗米教的传人已经是张鲁了。当时益州牧是汉室宗亲刘焉,此人因听人诉说蜀中由帝王之气而向朝廷申请统辖益州。张鲁的母亲与益州牧首关系暧昧,促成其得以踏入政坛,并率教众进入汉中。
张鲁到达汉中后,不知是受命刘焉还是自身图谋,总之斩杀汉使、阻断交通。刘焉以此为借口断绝了益州同汉庭的联系,出现半割据状态。而张鲁在汉中也大肆传教,自称为“师君”,学道者主持各地公务而被称为“鬼卒”。
汉中的政教合一政权全然不同于汉末其他割据势力,亦不是农民起义式的政权形式。他们的基层选拔制度并非察举或恩荫,更不是后来的科举,而是信仰考验。通过考验的信仰坚定者被称为“祭酒”、不存在医生和官府衙役等机构,治病是通过向祭酒供认自己的罪过,悔过则是接受批评教育和民间无偿劳动,犯罪后如若三次则直接处刑。总之这种简化政府机构的政治实验处处展现出理想主义的光芒。
不过汉中终究地处险关之内,这也引得曹操和刘备竞相染指此处。向对安宁的汉中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成为一方净土,因此来更有数十万其他地方的百姓来投,张鲁实力的增加引起刘璋的忌惮,曹操的叩关汉中更促使其邀请刘备入川协防张鲁。刘备占据巴蜀之后,汉中成为天下最后一块肥肉。公元215年,曹操亲率大军西征汉中,一举攻克汉中咽喉阳平关,汉中的覆灭不远了。
当时张鲁得知阳平关失守,明白汉中陷落是迟早的事,于是率众从米仓道进入巴中群山之间,准备伺机继续坚持,不做败降之主。然而由于其本身就有归顺曹操之意,因此没有听从部下将库仓烧毁的建议,用封条原样封存好了之后才遁入群山之中。曹操得知之后,大为赞赏,派人以尊贵之礼劝降张鲁。当时的张鲁身在大巴山中,刘备派兵占据巴中后准备和张鲁联手抗曹,奈何张鲁却对教众明言道:“宁为魏公奴,不为刘备上客也。”之后举教投曹。
张鲁降曹后,两家随即皆为联姻,张氏子弟亦升官封侯,仕途平坦。此后在曹魏与蜀汉的多年对峙中,五斗米教始终站在曹操一边,并在陇西积极破坏蜀汉的北伐计划。那么是什么导致张鲁对身为皇室贵胄的刘备如此排斥呢?
其实虽然天师道是以一种不同于道家学派的宗教形式出现的,但作为诞生于道家的宗教初始形态,它同黄老道学存在十分相似的意识形态。曹氏家族正是传承黄老道学的家族,曹操本人更以黄老之道作为家学交到子女。后来曹丕称帝更以黄初为年号,便是一例。
张鲁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一样,都认为汉朝气数将尽,需要寻找新的接受天命之人去辅佐。张宝张角兄弟认为自己就是受命之人,而张鲁不同,他更愿意去作为皇帝们的天师,从精神上去辅佐他。
信奉黄老道学,且对道教非常宽厚的曹操逐渐成为道教教徒心目中认定的真命天子。而独尊儒术且气数已尽的汉室宗亲显然并不具备如此吸引力。所以不仅是张鲁选择了曹操,就连日后很长一段时间,道教都将意识形态相同的曹操作为真神对待,并且是神位崇高的北君太傅。


你是否需要了解?

张鲁为何讨厌刘备,才说出“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
刘备曾经让人去劝张鲁入蜀,张鲁却说“宁为曹操奴,不为刘备上宾”。以当时的形势来看张鲁联合刘备对抗曹操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张鲁却并没有走这条路子,从张鲁的话中可以看出张鲁对刘备的偏见很大,甚至宁愿被曹操俘虏也不愿意结连刘备对抗曹操。那么张鲁为什么这么抵触刘备呢?我们说刘备以前本来算不上一...

为什么张鲁那么嫌弃刘备呢?他们之有什么恩怨?
张鲁曾经说过:“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说他宁愿给曹操当奴隶,也不愿意成为刘备座上客,可见张鲁和刘备积怨之深。张鲁为何如此嫌弃刘备?他们二人有何恩怨?答案有两点:一是张鲁曾遭刘备鄙视,刘备对张鲁出言不逊。二是刘备曾经挖了张鲁的“墙角”,接纳了张鲁手下叛将马超。一、刘备曾对张鲁...

在刘备占据益州的时候,张鲁为何拒绝了刘备的招降?
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攻打汉中,张鲁为何拒绝了刘备的招揽,反倒是去投降了曹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鲁在刘备和曹操之间的选择,实际上也是当时很多人的选择。在刘备的战斗生涯中,他曾经遇到过很多人才。但是,最终这些人都离开了他,投向了别人。这是因为,刘备与他们的理念不同,让他们舍弃了他。一、...

为何张鲁不投降刘备而誓死追随曹操呢
在多方面的权衡之下,张鲁认为投降曹操是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1.张鲁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先要从他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形势考虑。汉中位于蜀、魏之间的战略要地,无论对刘备还是曹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张鲁控制汉中,使得他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张鲁的选择不仅仅是个人的偏好,更是...

都说刘备仁义曹操多疑,为什么张鲁要投降多疑的曹操呢?
汉中,这个地方与荆州一样,都是三方想拿下的一个重要根据地。东汉末年之时,汉中之地被张鲁所占,占据汉中近三十年,后来投降了曹操。都说曹操天生生性多疑,刘备是对人大仁大义,那么张鲁为何要投降曹操呢?第一:从当时的局势来看。曹操虽然作为“乱世之奸雄”,给人的印象都是多疑猜忌...

张鲁为何会投降曹操?原因是什么
表面上,张鲁选择联合刘备是不错的选择,击退曹操后,自己仍是一方诸侯,投降曹操,命运恐怕就不再自己手里了,可是却张鲁宁愿选择投降曹操也不愿联合刘备,还说出了“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在三国关系中张鲁一开始和刘备本来并没什么交集,但是后来为何又结下了梁子,使得张鲁不但投降曹操还说...

汉中之战失利之后,张鲁为什么不投靠刘备呢?
在张鲁投降曹操之前,还发生过这样一个小插曲。有人建议张鲁不要投降曹操,应该去归顺刚刚占据益州的刘备。张鲁说了这样一句话:“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这句话并不见于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而是出自常璩的《华阳国志》当中。那么,为什么张鲁不投奔刘备而一定要归顺曹操呢?其实...

“宁为曹公做奴,不为刘备上客”,张鲁为何如此厌恶刘备?
直接向曹操投了降。曹操甚是高兴,直接便封了张鲁为大将军,赏赐了他诸多金银,而后还让张鲁之女嫁与自己儿子为妻,两人至此结为了亲家,双方算是其乐融融。而后有心人想唆使张鲁投于刘备军下,张鲁听闻后大怒,便说出了这句历史名言:“宁肯给曹操手下做奴隶,也不愿去刘备那当上宾”!

“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张鲁为何如此嫌弃刘备?
但在军事实力上却输给曹操。张鲁在汉中镇守多年,虽无显著的功勋,但也不是无能之辈。他也想投靠一个有实力的阵营,以保日后能飞黄腾达、光耀门楣。因此他最后选择投降曹操。张鲁与刘备之间其实是相互嫌弃。刘备也并不是真正看重张鲁,他招降张鲁不过是因为看重汉中那块地盘,而非张鲁本人。

张鲁是因为什么?才会这么厌恶刘备呢?
因为刘备此人看似英雄实则小人,故此张鲁厌恶刘备。一、张鲁宁为曹操的走狗,也不愿当刘备座上客。张鲁是汉中的军阀,当时曹操和刘备都对汉中这块地很有兴趣。其中曹操还主动攻打张鲁,当时曹操来征汉中张鲁,张鲁刚开始也誓死抵抗,但他发现自己好像真的干不过曹操,那么当时他的选择只有两个,一个是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