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简短小故事

作者&投稿:惠治 2025-05-20
三国演义的简短小故事:
1.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建安元年秋八月,司马懿献计与曹丕,五路取川。第一路曹真为大都督,起兵十万,取阳平关。第二路,反将孟达,起上庸兵十万,犯汉中。第三路吴主孙权,起精兵十万,取峡口入川。第四路蛮王孟获,起蛮兵十万,犯益州四郡。第五路,番王柯比能,起羌兵十万,犯西平关。
2. 先主驾崩,文武官僚,无不哀痛。孔明率众官奉梓宫还成都。太子刘禅出城迎接灵柩,安于正殿之内。举哀行礼毕,开读遗诏。诏曰:“朕初得疾,但下痢耳;后转生杂病,殆不自济。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卿兄弟更求闻达。至嘱!至嘱!”群臣读诏已毕。孔明曰:“国不可一日无君,请立嗣君,以承汉统。”乃立太子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加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葬先主于惠陵,谥曰昭烈皇帝。尊皇后吴氏为皇太后;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糜夫人亦追谥为皇后。升赏群臣,大赦天下。
3. 建兴元年秋八月,忽有边报说:“魏调五路大兵,来取西川;第一路,曹真为大都督,起兵十万,取阳平关;第二路,乃反将孟达,起上庸兵十万,犯汉中;第三路,乃东吴孙权,起精兵十万,取峡口入川;第四路,乃蛮王孟获,起蛮兵十万,犯益州四郡;第五路,乃番王轲比能,起羌兵十万,犯西平关。此五路军马,甚是利害。”已先报知丞相,丞相不知为何,数日不出视事。后主听罢大惊,即差近侍赍旨,宣召孔明入朝。使命去了半日,回报:“丞档坦信相府下人言,丞相染病不出。”后主转慌;次日,又命黄门侍郎董允、谏议大夫杜琼,去丞相卧榻前,告此大事。董、杜二人到丞相府前,皆不得入。杜琼曰:“先帝托孤于丞相,今主上初登宝位,被曹丕五路兵犯境,军情至急,丞相何故推病不出?”良久,门吏传丞相令,言:“病体稍可,明早出都堂议事。”董、杜二人叹息而回。次日,多官又来丞相府前伺候。从早至晚,又不见出。多官惶惶,只得散去。杜琼入奏后主曰:“请陛下圣驾,亲往丞相府问计。”后主即引多官入宫,启奏皇太后。太后大惊,曰:“丞相何故如此?有负先帝委托之意也!我当自往。”董允奏曰:“娘娘未可轻往。臣料丞相必有高明之见。且待主上先往。如果怠慢,请娘娘于太庙中,召丞相问之未迟。”太后依奏。
4. 次日,后主车驾亲至相府。门吏见驾到,慌忙拜伏于地而迎。后主问曰:“丞相在何处?”门吏曰:“不知在何处。只有丞相钧旨,教挡住百官,勿得辄入。”后主乃下车步行,独进第三重门,见孔明独倚竹杖,在小池边观鱼。后主在后立久,乃徐徐而言曰:“丞相安乐否?”孔明回顾,见是后主,慌忙弃杖,拜伏于地曰:“臣该万死!”后主扶起,问曰:“今曹丕分兵五路,犯境甚急,相父缘何不肯出府视事?”孔明大笑,扶后主入内室坐定,奏曰:“五路兵至,臣安得不知,臣非观鱼,有所思也。”后主曰:“如之奈何?”孔明曰:“羌王轲比能,蛮王孟获,反将孟达,魏将曹真;此四路兵,臣已皆退去了也。止有孙权这一路兵,臣已有退之之计,但须一能言之人为使。因未得其人,故熟思之。陛下何必忧乎?”
5. 后主听罢,又惊又喜,曰:“相父果有鬼神不测之机也!愿闻退兵之策。”孔明曰:“先帝以陛下付托与臣,臣安敢旦夕怠慢。成都众官,皆不晓兵法之妙,贵在使人不测,岂可泄漏于人?老臣先知西番国王轲比能,引兵犯西平关;臣料马超积祖西川人氏,素得羌人之心,羌人以超为神威天将军,臣已先遣一人,星夜驰檄,令马超紧守西平关,伏四路奇兵,每日交换,以兵拒之:此一路不必忧矣。又南蛮孟获,兵犯四郡,臣亦飞檄遣魏延领一军左出右入,右出左入,为疑兵之计:蛮兵惟凭勇力,其心多疑,若见疑兵,必不敢进:此一路又不足忧矣。又知孟达引兵出汉中;达与李严曾结生死之交;臣回成都时,留李严守永安宫;臣已作一书、只做李严亲笔,令人送与孟达;达必然推病不出,以慢军心:此一路又不足忧矣。又知曹真引兵犯阳平关;此地险峻,可以保守,臣已调赵云引一军守把关隘,并不出战;曹真若见我军不出,不久自退矣。此四路兵俱不足忧。臣尚恐不能全保,又密调关兴、张苞二将,各引兵三万,屯于紧要之处,为各路救应。此数处调遣之事,皆不曾经由成都,故无人知觉。只有东吴这一路兵,未必便动:如见四路兵胜,川中危急,必来相攻;若四路不济,安肯动乎?臣料孙权想曹丕三路侵吴之怨,必不肯从其言。虽然如此,须用一舌辩之士,径往东吴,以利害说之,则先退东吴;其四路之兵,何足忧乎?但未得说吴之人,臣故踌躇。何劳陛下圣驾来临?”后主曰:“太后亦欲来见相父。今朕闻相父之言,如梦初觉。复何忧哉!”
6. 孔明与后主共饮数杯,送后主出府。众官皆环立于门外,见后主面有喜色。后主别了孔明,上御车回朝。众皆疑惑不定。孔明见众官中,一人仰天而笑,面亦有喜色。孔明视之,乃义阳新野人,姓邓,名芝,字伯苗,现为户部尚书;汉司马邓禹之后。孔明暗令人留住邓芝。多官皆散,孔明请芝到书院中,问芝曰:“今蜀、魏、吴鼎分三国,欲讨二国,一统中兴,当先伐何国?”芝曰:“以愚意论之:魏虽汉贼,其势甚大,急难摇动,当徐徐缓图;今主上初登宝位,民心未安,当与东吴连合,结为唇齿,一洗先帝旧怨,此乃长久之计也。未审丞相钧意若何?”孔明大笑曰:“吾思之久矣,奈未得其人。今日方得也!”芝曰:“丞相欲其人何为?”孔明曰:“吾欲使人往结东吴。公既能明此意,必能不辱君命。使吴之任,非公不可。”芝曰:“愚才疏智浅,恐不堪当此任。”孔明曰:“吾来日奏知天子,便请伯苗一行,切勿推辞。”芝应允而退。至次日,孔明奏准后主,差邓芝往说东吴。芝拜辞,望东吴而来。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三国演义简写五个小故事.150字
曹操献刀 董卓入京,专政弄权,善杀大臣。百官迫于兵威,敢怒不敢言。曹操借王允宝刀七星刀,密谋刺杀董卓。不料刺杀董卓时,被铜镜反影照见,遂反以献刀为名,时吕布归还,曹操惧吕布之勇,遂献刀之后,驱马逃离洛阳。过五关斩六将 官渡之战时,袁绍大将文丑颜良英勇无敌,连挫曹营名将。最后关羽...

三国演义中的简短的小故事
三国时期的权谋斗争,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这场风波,不仅改变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走向,也成为了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三国时期的权谋斗争,往往比武力更残酷。邓艾、钟会和姜维的命运,就是最好的证明。邓艾入成都,本是功臣,却因政治斗争而丧命。钟会自以为是,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姜维的聪明...

急..把你知道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故事说下,字数不要过100字
在《三国演义》中,刘焉悬榜招募义兵,榜文传到了涿县,这里有一位英雄被引了出来。他自称为汉室宗亲,汉景帝之孙,名叫刘备,字玄德。玄德自小丧父,对母亲极为孝顺;家境贫寒,以售卖鞋子和编织草席为生。当刘焉张贴榜文招募士兵时,玄德已二十八岁。见到榜文后,他不禁发出长叹。随后,一位身材魁梧...

三国演义小故事(内容)简单点
青梅煮酒的故事中,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青梅煮酒。曹操大谈当世英雄,问刘备是谁。刘备说只有他和曹操两人。刘备灵机一动,说因害怕打雷才掉筷子。刘备掩饰使曹操认为他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从此不再怀疑刘备。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中,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后,立即向曹操请辞,...

三国演义100个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有草船借箭、空城计、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火烧连营、七擒孟获等等。1、草船借箭 这个故事描述了诸葛亮如何巧妙地利用雾气,成功地从曹操手中借来箭矢的故事。它不仅展示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也表现了他在困难环境下的应变能力。2、空城计 这个故事中,诸葛亮大胆地使用空城...

《三国演义》中的5个小故事 50字左右
《三国演义》中的5个小故事 50字左右 10  我来答 6个回答 #热议# 牙齿是越早矫正越好吗? 移行换影 2006-08-16 · TA获得超过8.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493 采纳率:47% 帮助的人:367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宴桃园英雄结义刘备、关羽、张飞相聚桃园,有...

《三国演义》的其中几个小故事(50字左右)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是我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我国的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的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这充分说明了《三国演义》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国演义》从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太康元年三国统一为止,描绘了魏、蜀、吴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形象地再现了这一...

三国演义中的二十篇经典小故事
1、《三英战吕布》在东汉末年,各路诸侯会盟共同讨伐董卓。董卓的手下华雄英勇善战,连续斩杀了多位名将。关羽主动请缨,挑战华雄,在温酒还未冷却的时候便将其斩杀,从此名震诸侯。2、《战官渡》建安四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南下,曹操的部将们多认为不可敌。然而曹操深知袁绍的弱点,决意以数万兵力抗衡...

三国演义的小故事 10字左右
十个《三国演义》的小故事桃园三结义(刘备 关羽 张飞) 怒鞭督邮(张飞 督邮) 温酒斩华雄(关羽 华雄) 三英战吕布(刘备 关羽 张飞 吕布) 连环计(王允 貂蝉 董卓 吕布) 三让徐州(陶谦 刘备) 淯水之战(曹操 典韦 张绣 胡车儿 曹安民 曹昂) 辕门射戟(吕布 刘备 纪灵) 煮酒论英雄(曹操 刘备) 过五关斩六...

简述《三国》中的小故事 100字左右
简述《三国》中的小故事 100字左右 5 急需!请各位帮帮忙啊!谢谢!!... 急需!请各位帮帮忙啊!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帮帮团】大学生专场,可获百度实习机会!3033742 2007-04-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6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