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12分)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 27、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
(1)张骞出使西域(1分)(2)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2分)(打通了“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3)西域都护。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试题分析:第(1)题结合两幅图片的内容及文字提示来判断。图一展示的是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二是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内容,而且丝绸之路的路线是在张骞出使西域的行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这两幅图片实际上都反映了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事件。张骞曾经在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第(2)题考查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国的影响直达葱岭东西。使中国新疆一带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后人正是沿着张骞的足迹,走出了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第(3)题考查了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政府与西域的关系。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其主要职责在于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地方的社会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今天新疆地区在那个时候已经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张骞出使西域(2分)(2)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2分)(打通了“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3)西域都护(2分) 试题分析:(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此后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从西汉的长安出发,经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再从新疆连接中亚细亚的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2)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西域通道以后,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蚕豆)、胡麻(芝麻)、胡瓜(黄瓜)、胡蒜(大蒜)、胡桃(核桃)、胡萝卜等植物,陆续传入中原地区;西域的蒲梢、龙文、鱼目、汗血等良马,各种奇禽异兽以及地毯等名贵毛织品,也源源东传,丰富了内地的经济生活;西域的箜篌、琵琶、胡笛等乐器,各种音乐、舞蹈、魔术的传入,则充实了内地的文化生活,其后佛教和佛教艺术也经中亚传到西域,再向东土传播,更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与此同时,中原则向西域地区输送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并把铸铁、凿井挖渠(今新疆称“坎儿井”)的技术传到西域,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3)汉宣帝年间,匈奴右部兼管西域僮仆都尉的日逐王与单于失和归汉,“僮仆都尉由此罢,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 公元前60年,汉朝便设置西域都护,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1)、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通(2分) (2)、起点:长安(2分) 终点:大秦(2分) (3)、路途遥远;环境险恶;语言障碍等;(2分) (4)、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2分) (5)、设置了西域都护。(2分) 你是否需要了解? 历史上有哪些画僧﹖
历史选择题错误
高中历史应如何学习,一直很迷惑?
如何有效记忆和活用历史大事年表
汉字来历的资料50字
近几年来广东高考历史主观题大多考哪方面内容?(重点放在经济、政治、军...
高中历史选择题错误率很高怎么办?
哪儿有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归纳
试深入论述隋唐至北宋时期山水画的主要风格发展历程与风格表现特色...
中学历史与社会会分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