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之尹姓的来源与分布 历史的尹姓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的尹姓名人

作者&投稿:余姣 2025-05-14
历史上的尹姓名人有哪些?

1、尹珍
尹珍(公元79-公元162),字道真,牂牁郡毋敛(今贵州正安)人 ,东汉学者,是贵州最早见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问中原文化的著名儒学者,曾任尚书承郎、荆州刺史等职。
尹珍远游中原求学,接受中原文化的洗礼,回到乡里设堂讲学,教化务本,传授人文思想,首开贵州文教之先河,尹珍是贵州文化教育的拓荒人。
尹道真是贵州汉文化的传播人,西南汉文化教育的开拓者,数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川滇黔三省皆留其办校的遗迹,祭祀庙宇香火绵延。
作为贵州文化教育之拓荒人,尹珍那种不甘落后、奋发自强、热爱家乡、回报故土的精神便成为了贵州学人的楷模。公元162年病逝,葬于务本堂后,享年84岁。
2、尹夫人
西凉昭武皇后尹夫人(363年~437年),天水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人,出生于凉州姑臧,十六国时期杰出的女政治家,大姓尹文之女,曾随父迁居姑臧(今武威)。
她秀慧聪颖,才思敏捷,足智多谋,善辩而有志节。初嫁扶风(今陕西泾阳)仕宦马元正,马元正病故后,改嫁李暠,做了李暠的的续弦妻。
李暠创建西凉大业,尹夫人起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故当时谚云:“李尹王敦煌”,意谓西凉是“李尹政权”。
虽然尹夫人是一位具有谋略、气节的女性,但西凉亡后,由于尹氏特殊的身分,她历经了无数的磨难,直至最后沦落天涯,魂归流沙。

3、尹焞
尹焞,唐朝工部尚书尹思贞13代孙、北宋初刑部侍郎尹崇瑞5代孙,世居河南洛阳,为著名理学家程颐直传弟子。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侵,次年攻陷洛阳,全家遇难。
焞死而复苏,被仆人救出,辗转流落到四川。南宋建都杭州后,召回朝廷,历官徽猷阁待制、太常少卿、礼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太子少师等职。
力主抗金,与秦桧不合,辞官致仕,寄居三女婿邢纯浙江会稽(绍兴)官署。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卒,葬于绍兴府山阴县五云乡石帆里龙瑞宫山之原。
焞逝世后,南宋隆兴元年(1163),追封礼部尚书、太子太傅。元朝时又追封为文正公。清雍正二年(1724),奉圣旨配享孔子庙庭。《宋史》有传。
4、尹昌衡
尹昌衡(1884—1953),原名昌仪,字硕权,号太昭,别号止园,四川彭县(今彭州市)升平镇人。曾任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总教习(相当于校长)、四川军政府军政部长。
辛亥革命时期的四川名人。少年时因其身材高大,异于常人,当地人又亲热地呼之“尹长子”。为了巩固自己在新政权中的地位。
1911年12月22日凌晨,尹昌衡诱骗了已经主动交出边防军和政权的赵尔丰,并在成都皇城坝公审赵尔丰,当众尽斥其罪,并令部下将赵尔丰当场诛于皇城“明远楼”。
5、尹仲容
尹仲容(1903—1963 ),湖南省邵阳县人,1925年毕业于南洋大学电机工程系。先后两次在国民政府交通部电政司供职。1936年,出任中国建设银公司协理。
主持民营给水与电力投资开发,筹建和改进了西安、南昌、汉口等城市的水电设施。1939年奉命赴美国,担任国家资源委员会国际贸易事务所纽约分所主任。
兼任中国国防物资供应器材组组长。抗战胜利后,应宋子文之邀,赴南京协助策划战后生产与交通的恢复。1949年赴台湾,任中央信托局局长兼生产事业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担负重整台湾经济的重任。1954年任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兼经济部部长,对改善工业生产环境、扶植公营民营企业;改善技资环境,吸引外资、侨资,增加工业资金投入。
拓展对外贸易,减少管制,扩大自由竞争;加强部门协调发展,提高工业水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台湾经济在短时期内走出困境,步入发展轨道。1963年病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尹姓

  一、姓氏源流
  尹(Yǐn)姓源出有五:
  1、出自商时贤相伊尹之后。据《风俗通》所载,伊尹任商朝尹(商、周时官名,职位相当于宰相)之官职,其子孙便以官职为氏。
  2、出自少昊的后代,以邑为姓。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等所载,据说少昊为古代东夷族的首领,号金天氏。东夷族以鸟为图腾,相传他曾以鸟名为官名,设有工正和农正。管理手工业和农业,少昊之子为工正,主制工失,被封于尹城,世称尹殷。子孙世掌其官职。殷的后代多用封邑名“尹”作为姓氏,周朝时尹氏子孙的封地一直在尹这个地方。是为河南尹氏和山西尹氏。
  3、以官名命名。据《风俗通》所载,尹氏商、周时的官名,职位相当于宰相。商汤时有伊挚为尹,周宣王时有兮伯吉莆为尹,他们的后代中都有以尹为姓的,也称为尹氏。据《姓考》所载,春秋时,沈国公子逞官楚国令尹一职,子孙有以官为氏者。
  4、据《宋书》所载,尹姓为汉代(今属贵州省)大姓之一。
  5、明清时白族、傣族,今日满、蒙、苗、壮等族均有尹姓。
  得姓始祖:伊尹。据史料记载,伊尹本是一位声誉极高的隐士,躬耕于莘氏之野。因其高才贤名之声遍传,商汤决心请其辅佐,三顾其宅之后,终得首肯。伊尹助商灭夏,功勋卓著,商汤对其恭礼有加,尊为“阿衡”。后商汤驾崩,太甲继位,荒淫无道,伊尹为商朝社稷考虑,放逐太甲到桐,并代持国政,三年后,还政于悔过自新的太甲。据说,伊尹整整活了一百岁,当他去世后,帝沃丁葬之以天子之礼,孟子亦称其为“圣之任者”。伊尹后人仰慕先人功德,便以其官职为氏,并尊其为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商时都今河南安阳,故尹姓主要发源于河南一带。西汉之时,尹姓已足遍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地。据载,时有尹翁归出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尹齐出东郡茌平(今山东一带);尹赏出钜鹿(今属河北),俱为名门。两汉之际,尹姓在贵州发展成��大姓(龙、傅、尹、董四大姓)之一。东汉时,有尹良、尹牙、尹默分别为乌程(今属浙江)、合甫(今属广西,一说广东)、梓潼涪(今属四川)等地名士。另此时有经学家尹敏,出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东),后人迁居河北,在隋唐时发展成宗族大户,故有河间郡。魏晋南北朝时,天水(今属甘肃)、西州(今甘肃中部和西北部一带)尹姓繁衍旺盛,前秦、后凉、后秦等国均有尹姓任职,故有天水郡,尊尹纬(甘肃天水人,佐后秦姚苌、姚兴有功,官任尚书左、右仆射)为其开基始祖。另有尹敏后人尹虚任后魏赵州刺史。隋唐时,尹纬六世孙尹惠任宁州司马,其子尹思贞任刑户二部侍郎。这一时期,史册所载尹姓名人较少,但政清民和的社会大环境却让尹姓处于一个繁衍平稳期。此后,尹姓发展至今江苏、云南、辽宁等地。宋元时,又有大批尹姓迁徙,广布于南方地区。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尹姓由山西大槐树徙于河南、河北、江苏、天津等地广人稀之处。清代,有尹姓渡海入台,进而入居海外者。今日尹姓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多此姓,三省尹姓约占全国汉族尹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尹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九。
  三、历史名人
  尹 珍:东汉任荆州(今两湖、两广、河南、贵州一带)刺史。曾从汝南经学家许慎学经书图纬,学成后返乡教授,乡人始有学焉。
  尹 敏:南阳堵阳(今河南省方城东)人,东汉经学家,官至谏议大夫。治《今文尚书》一书。
  尹 勋:河南巩县人,东汉官至尚书令。曾佐桓帝诛梁冀,又上疏解党人之锢,参与窦武等诛宦官事,事败,下狱自尽。
  尹文(子):河南省方城人,战国时哲学家。善辩,主张尚法及破除成见的认识事物法,与宋鐦齐名。
  尹 洙:河南府治(今洛阳)人,宋代著名文学家,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学士。其文风格简古,多军政之作,有《河南先生文集》传世。
  尹 源:河南省人,北宋学者。曾作《唐说》及《叙兵》十篇。
  尹 莘:元代大孝子。据传,母亡后,每日鸡鸣而起,诣母墓哭奠。父病,尝粪以验病情,夜祷愿代父病,数日父愈,乡人称奇。
  尹 耜:江苏省常熟人,清代画家。
  尹继伦:浚仪(今属河南省)人,宋代名将。太祖时为殿直、预平岭表,下金陵。太宗时,辽兵入寇,继伦奋击,大败之。时辽兵相戒:“当避黑面大王”。以继伦面黑故也。
  尹继善:满洲镶黄旗人,清雍正进士,杰出的政治家。其为高宗、世宗倚重。
  尹吉甫:周宣王时贤臣。曾奉命北伐,逐猃狁(北方少数民族)退至太原,解京邑之危。后奉命在成周(今河南省洛阳东)负责征收东南淮夷等族贞赋,莫不臣服。
  尹翁归: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人。东汉时任东海太守一职,执法严谨,两袖清风,其辖地繁荣昌盛,后升右扶风。
  尹思贞:长安(今属陕西省)人,唐代官至工部尚书,以执法公正无私,清廉而著称。尹继伦:
  尹崇珂:天水人,宋代官至保信军节度使。为人谨慎忠厚,有善政,深受民众拥戴。
  尹火享:宋代河南省洛阳人,师事理学程颐,终生不应科举。曾以布衣任太常少卿,礼部尚书、侍讲。著有《论语解》、《和靖集》等。
  尹起莘:遂昌人,宋代隐士。学识渊博,著有《资治通鉴纲发明》。
  尹会一:直隶博野(今属河北省)人,清代学者,官至河南巡抚、吏部侍郎督江苏学政。曾命各州县立社学,以扩广理学。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境内),西晋移到今天水市所在地。北魏时相当于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此支尹氏为晋时尹纬之族所在。
  河间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乐城,平帝时相当于今河北献县、交河、武强等一部分地。其后或为国,或为郡。此支尹氏,为东汉尹敏的后裔所开基。
  2、堂号
  和靖堂:宋时尹淳是程颐的学生,终生不应科举,赐号“和靖居士”。金兵攻陷洛阳,他的全家被害,只剩他一个人流到四川,以布衣任太长少卿,不久改任礼部尚书、侍讲。
  天水堂:尹姓又以天水为号。
  此外,尹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文和堂”、“肆好堂”、“一经堂”、“明经堂”等。

尹姓历史渊源悠长,经千年迁徙发展,兴于陇西天水,家世衣冠,宋朝灭亡后逐步衰落。
如今全国约有230万尹氏族人,山东为尹姓第一大省,约占尹姓总人口的12%。
尹吉甫:周宣王时大臣,曾作《诗经·大雅·烝民》、《大雅·江汉》等。

尹姓历史渊源悠长,经千年迁徙发展,兴于陇西天水,家世衣冠,宋朝灭亡后逐步衰落。
如今全国约有230万尹氏族人,山东为尹姓第一大省,约占尹姓总人口的12%。
尹吉甫:周宣王时大臣,曾作《诗经·大雅·烝民》、《大雅·江汉》等


你是否需要了解?

尹姓的来源?还有历史上是不是有位姓尹的皇帝?具体点
一、以邑为氏 相传,远古帝王少昊金天氏有子名殷,担任工正官(掌管百工技巧),被封于尹城(今山西隰县东北)。后来,殷的子孙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姓尹。 尹氏以邑(地方)得姓,出自少昊的后代。传说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少昊为黄帝的二十五子之一,殷是少昊的儿子。殷因任工正之官而被封于尹城...

尹姓的祖籍在哪里
尹姓是一个具有多源流的姓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根据历史记载和谱牒资料,尹姓主要源于少昊氏,以邑为氏。少昊是远古时期羲和部落的后裔,古代东夷族的首领,他的儿子殷被封于尹城,后代因此以尹为姓。此外,尹姓还有出自西周太师兮甲,以官为氏以及出自芈姓等其他源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尹姓...

尹字来历
此外,尹姓还来源于少数民族的汉化。例如,长白山敦化穆都巴彦部落,在明朝年间,随着清朝建立盛京而迁徙。这些少数民族在融入汉族文化的过程中,也采用了“尹”作为姓氏。尹姓在历史长河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从少昊的后代以邑为姓,到商、周时期的官名命名,再到少数民族的汉化过程,尹姓...

谁能告诉我尹姓祖先是谁
尹城位于古代中原地区,尹城作为尹姓的发源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尹城不仅见证了尹姓的起源,也见证了尹姓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尹城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尹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尹城的尹姓家族,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文化。尹姓家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尹姓的祖先是尹般,尹般...

尹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此外,尹姓也出自一些少数民族的汉化过程。例如,《清朝通志·氏族略》记载,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叶古禄特氏、音斋氏的部分成员以及满族锡伯族章佳氏的部分成员汉化后改姓尹。至今,白族、苗族、壮族、朝鲜族等民族中仍有尹姓分布。二、历史名人包括:1、史佚,原名尹佚,是西周初年的太史,出生于今山西...

“百家姓”中姓氏“尹”是第几位?和有关历史是?
少昊之子般为工正,封于尹城,般的后代多用封邑名“尹”作为姓氏,这一支起源年代非常古老。《元和姓纂》尹氏辑录:“尹格之后,又有古尹姓之戎,……作允姓之戎”。古代“允”和“尹”同音,故这是由允姓通假改写而来。古尹(允)姓的发源地为兖,即山东兖州,《史记 夏本纪》作沇州,九州...

尹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的研究报告作文
尹姓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的少昊时期以及西周时期。1. 少昊时期:据唐代张九龄所撰的《姓源韵谱》记载,少昊之子殷被封于尹城,担任工正一职,其后代因此以尹为姓。同样,唐代的《元和姓纂》也提到了少昊之子封于尹城,从而产生了尹姓。少昊部落以“玄鸟”为图腾,因此,尹姓的这一起源可能与图腾有关。2. 西周时期:尹...

尹姓是怎么来的
尹姓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源于少昊之子殷:历史背景:少昊是远古时期羲和部落的后裔、古代东夷族首领。来源详情:据唐代张九龄所撰谱牒《姓源韵谱》记载,少昊之子殷执掌工正一职,被封于尹城。后代子孙因此以封地为氏,即尹姓。出自兮甲,以官为氏:人物介绍:兮甲,字伯吉甫,是周宣王的中兴大臣。来源...

尹姓的来源是什么?历史名人有哪些?
2、出自少数民族汉化。据《清朝通志·氏族略》记载,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叶古禄特氏、音斋氏有的汉化尹姓;满族锡伯族章佳氏有汉化为尹氏者;今白族、苗族、壮族、朝鲜族等均有尹姓分布。二、历史名人有:1、史佚,原名尹佚,尹逸,西周初年太史,今山西省翼城县唐兴镇东关村史家圪垯人。2、尹吉甫...

尹姓的来源和历史是什么?
源流四:出自少数民族汉化 据《清朝通志·氏族略》记载,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叶古禄特氏、音斋氏有的汉化尹姓;满族锡伯族章佳氏有汉化为尹氏者;今白族、苗族、壮族、朝鲜族等均有尹姓分布。历史遗存 尹氏宗祠 尹氏宗祠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区史院乡尹祠村尹祠小学东侧。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