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被满门抄斩家属为什么不潜逃?原因有哪些?

作者&投稿:运姬 2025-05-16
在古代的时候我们动不动就会听到一些满门抄斩的事情,特别是犯了一些大罪的人,这样的时候皇帝特别生气的时候就会说满门抄斩。当然了。满门抄斩是一个很重的罪行,那么,有很多有趣的现象了。当时古人被满门抄斩家属为什么不潜逃?原因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的封建思想和忠君思想,在古人心中根深蒂固,尤其对于世受皇恩的朝廷官员来说这种思想更是如此,他们认为自己的一切福利都来皇帝给与的,皇帝就代表了国家,因此,对皇帝忠心就是对国家衷心,上有高堂老母,中有三妻四妾,下有毕恭毕敬的家奴,自己的一家老小能够过着这样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完全是皇帝一人恩赐的,因此古人的忠君思想深入骨髓,如果有人对此提出反对意见,哪怕是有这样的想法,都会被扣上不忠不义的帽子,甚至是谋反的罪名。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一辈子在朝为官哪有不犯错的时候,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把柄大做文章,说成谋权篡位,那是要满门抄斩的,凡是和此人沾亲带故的人,轻者发配边疆,重者即可斩首。那么,问题来了,在各种古装电视剧中满门抄斩的剧情很常见,为什么极少看到家属畏罪逃跑的剧情呢,古人真的把忠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吗?
答案是否定的,生命对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上至王侯将相,下到黎民百姓无不如此,亲属明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却不逃跑,小编认为有以下几个客观原因。
第1, 愚忠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古人认为皇权是君权神授,皇帝的意志就代表了老天爷的意思,自己如果违背天意,就算成功潜逃,下辈子是要付出代价的,古人相信有轮回,这辈子躲过去了,下辈子要加倍偿还的,得不偿失。况且,古人还非常迷信,他们认为自己在阳间所犯的罪孽,在阎王爷那里是要被清算的,所以,死亡只是开始。
第2, 不愿、不甘
老婆孩子及全家老小,一直过着阔太太的生活,突然让他们过上逃亡的生活,整日里提心吊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时间接受不了,不愿放弃目前的美好生活,寄希望于皇帝开恩。
第3, 交通
古代交通不便,出远门要么是马车,要么是徒步,少说十天半个月,不像科技发达的今天,北京到美国大半天的时间就到了,各个关口都有把守城门的官兵。可怕的在后面,如果逃跑必然会引发朝廷贴出悬赏人物画像告示,被抓住以后,本来能一刀痛快砍头的,也会经过酷刑的折磨,把人折腾的生不如死,思来想去还是算了。
国家不是某个人的,是百姓的,官员的俸禄不是皇上恩赐的,百姓的生活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得来的,和皇帝扯不上一点关系,满朝的文武百官,养活他们的不是皇帝,而是天下的百姓,如果古人能搞清楚这个问题,就不会如此愚忠了。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为什么总有人把明亡以后,被清军杀害的汉族人当代汉族代表
清朝初期大兴文字狱,也是扼杀汉人思想的手段之一。满清在汉人的书中找出一些对清朝不恭敬的文字,便怕是汉人在其中做“文章”,甚至屠杀了大批的文人。在当时一些敏感的字,如“明”、“皇”等字更是容易被认为有谋反之心,如果出现,轻则发配边疆,重则满门抄斩。在乾隆朝时期就出现了当时著名的“...

霍光把持朝政后,为为什么不帮卫子夫平冤昭雪?
同时,那些围捕太子据,且对其兵刃相加的人,遭满门抄斩。汉武帝怜惜太子无辜遇害,便修建了一座思子宫,又在湖县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以寄痛心疾首,无限哀思。太子据平冤昭雪,但汉武帝对受牵连而被废自杀的卫子夫未给予平反。卫子夫被废 二、霍光与卫氏渊源 汉武帝宠幸的战将霍去病,是卫青的姐姐...

古代一品大员出差,如果被投毒或暗杀,意外死亡,他们会有什么后果?
在明代以前,出差的官员大多被称为使者或使臣,他们代表国家出差,一般是为了两国的事物而进行商讨。所以,“两军交战,不杀来使”这成为了古人的共识,如果使者出使他国被杀,这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轻则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重则会颠覆一个王朝。古代中出现过几次比较严重的使者被杀从而引发两国...

和珅是否被满门抄斩了
和珅没有被满门抄斩。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帝令和珅总理丧事 ;正月十三,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 ,下旨抄家,抄得白银八亿两。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相等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时人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正月十八,廷议凌迟,不过...

古人有株连九族之罪,那其中九族是指那些人呢?
九个民族:一般来说,包括父亲和母亲、父亲的兄弟姐妹、母亲的兄弟姐妹、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妻子的兄弟姐妹。以郑玄等人为首的古代学者认为九家是“上下祖宗和玄孙”,父子孙三代是三家,所以九代是九家,核心理论是不同姓氏不在家。但在古代,九族的判断有两种意见,这给刽子手带来了难题,也牵动了老百姓...

正史大唐薛仁贵家族家真的被满门抄斩吗
居数月,刺史王稷馈给稍薄,兵士怨怒,叔佐不能戢,宵溃而归。仍推突将马狼儿为帅,行及青城镇,劫镇将李自劝,并其众;次至博昌镇,复劫其镇兵,共得七千余人,径逼青州城。城中兵士不敌,平悉府库并家财募二千精卒,逆击之,仍先以骑兵掩其家属辎重,贼众惶惑反顾,因大败。狼儿与其...

宣威灭门凶手落网记:对方殴打母亲,男子将其灭门后潜逃26年,后来...
在朴实的农村,邻里之间无话不说,但接触多了就容易产生各种矛盾,有小矛盾也有无法挽回的大矛盾。云南宣威一农村因母亲被打,将其一家满门抄斩,潜逃26年后终伏法。小矛盾引发的大事件 1994年的春天,树都萌芽繁茂了,但是雷某却发现自己家的松树被砍了,还不是一根,砍了很多,一直抓不到是谁砍的...

苏轼被被贬儋州的经过及原因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一百多...

苏轼的成就有哪些?
政治上,在王安石变法期间,虽赞同政治应该改革,但反对王安石任用的后任吕惠卿及一些“拗”的政策,招来新党爪牙李定横加陷害;后来又因反对“尽废新法”受到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斥退,终生当不了宰相。在新旧党争中两边不讨好导致仕途失意,被侍妾王朝云戏称为“一肚皮不合时宜”。元祐更化中,一度官...

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事迹、传说、俗语还有很多。收集...
他的长子诸葛恪更是青出于蓝,在吴国权倾朝野,后来死于一场政变,东吴的诸葛家族被满门抄斩。 诸葛亮的堂弟诸葛诞很早就追随曹操,在魏国担任一流高官。后遭司马家族的打击,其家族也被全部杀光。 如此一来,诸葛家族除了在老家山东琅琊一带的族人之外,史书上有记载的幸存者就只剩下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了,诸葛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