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意思梗概,不超过100字,我要数哦

作者&投稿:笃贺 2025-05-20
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一心想除掉诸葛亮.
在赤壁大战前,周瑜问诸葛亮水战最需要什么,诸葛亮说是箭,还说自己三天时间就能造十万支箭,如果不能完成情愿军法从事.这正中周瑜的下怀.
周瑜派鲁肃到诸葛亮处打探消息.一连三天,诸葛亮都在那里悠闲地休息.鲁肃都替诸葛亮着急.诸葛亮请鲁肃准备二十条船,每船三十个士兵,船的周围放了很多稻草人.还请他不要告诉周瑜.
到了第三天夜晚,大雾漫天.诸葛亮请鲁肃和他驾船向曹营进发.船到江中,诸葛亮命人擂起战鼓.鲁肃大惊失色,而诸葛亮却叫他只管喝酒.
曹军听到了战鼓声,不辨虚实,报告曹操.曹操认为大雾迷江,敌人来袭,不能迎敌,只能放箭.只见万箭齐发,向船上射来,都射到了船边的草人上.诸葛亮等一侧的箭射满后,又命令船儿掉头,让另一侧草人也插满了箭.十多万支箭全射到了草人上.
这时,雾开始散了,天也快亮了.诸葛亮命令撤退.曹操知道中了计,而周瑜想害诸葛亮也没有成功.


你是否需要了解?

草船借箭开头的梗概怎么写?
船两舷的草靶子很快被密密麻麻的箭矢覆盖。当船队安全返回时,诸葛亮已经成功借到了十多万支箭。这一举动不仅让周瑜大为惊叹,也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这次行动,不仅完成了任务,还让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智谋。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不仅展现了他出色的军事才能,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故事。

草船借箭梗概100---400我要数哦
1)《草船借箭》缩写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并说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理应照办,并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不亮...

<草船借箭>梗概
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正史中的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是小说,虚构成分极多,正史上草船借箭是发生在孙权与曹操的濡须之战,孙权坐船亲自去刺探曹操的军情,被曹操发现命令士兵射箭攻击,孙权的船被射歪差点沉了,他便让船掉个头让箭继续射,这样一来船就平衡了...

急!《草船借箭》的梗概
周瑜看到诸葛亮很有才干,心里妒忌,逼他10天造10万只箭,诸葛亮只要3天并立下军令状,叫周瑜3天后派500明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周瑜对鲁肃说,到时候他造不成,定他的罪,并让他去探听,看诸葛亮怎么打算,并报告给他。诸葛亮对鲁肃说,要请他帮忙,借20条船,100多个草靶子,放在船的两边,还告诫...

《草船借箭》缩写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士兵一边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一边叫船顺风顺水地驶回南岸。等曹操醒悟过来再追已经来不及了。 诸葛亮如期交了箭。周瑜知道借箭的经过后,自叹不如。 【杨老师的话】 缩写是很见功力的。一是概括力,要将洋...

草船借箭的故事梗概250字
我决定,以后不再贪玩,一定好好学习。由于陈景润能正确对待,上中学时,经过他的努力,学习成绩崭露头角,为后来成为数学家奠定了基础。通过《草船借箭》,我明白了:一个人心胸开阔,才会站得高,看得远;如果像周瑜那样心胸狭窄,到头即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草船借箭》250字读后感优秀3篇 ...

草船借箭故事梗概尽量短一点
诸葛亮按计划准备,但两天无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分,他将鲁肃带船出发。江面雾气迷蒙,诸葛亮命船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擂鼓呐喊,意图制造声势。曹操闻讯,担心有诈,不敢轻易出战,只命令弓弩手射箭。诸葛亮指挥船只调头,继续受箭。日出雾散时,船上的草把密布箭枝。诸葛亮下令返回,士卒高喊感谢曹...

《草船借箭》梗概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演义》,孔明用奇谋借箭。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

草船借箭的故事梗概是什么?
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过程:1、起因:吴蜀联盟,周瑜嫉妒诸葛亮,想借机害死他。周瑜要求诸葛亮三天内造十万支箭,要他立下军令状,如果完不成就得处死。2、经过: 诸葛亮在船上扎满...

草船借箭的故事梗概
周瑜心中充满对诸葛亮才华的嫉妒。一日,在商议军事策略时,他提出一个看似简单的任务——让诸葛亮在极短时间内打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迅速识破了这背后的阴谋,却从容不迫地回应只需三天时间。在大雾的掩护下,他巧妙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派遣草船引诱敌军,最终成功借得十万支箭,立下赫赫战功。这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