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英年早逝的伟人 中国近现代十大英年早逝人物
三国时期
孙坚(155-191),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与曹操同年出生却比曹早死近三十年。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裔。汉末群雄之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建国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
入选理由: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手下杰出的谋士。他先在实力较强的袁绍军中出谋划策,后来发现袁绍难成大业,遂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官至军师祭酒,洧阳亭侯。后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入选理由:三国时曹操手下杰出的谋士,曹操统一北方的勋臣。
孙策(175-200),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并在讨伐割据江东的各军阀的过程中增强自军实力,终于统一江东。后因被刺客淬毒刺伤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称帝后,追谥他为长沙桓王。
入选理由: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开拓者。
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三十六岁。
入选理由:东汉末年东吴名将,赤壁之战的主导者之一,赤壁一战奠定最终的三分天下。
庞统(179-214),字士元,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刘备帐下重要谋士,官拜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人称“凤雏”。在进围雒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击中去世,时年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
入选理由:三国时刘备帐下重要谋士,刘备攻取益州的先驱谋臣。
曹丕(187-226),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的长子。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由于文学方面的成就而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 曹丕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王世子。曹操逝世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代汉称帝,终结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改国号大魏,为魏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三国时代中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后刘备伐吴时,孙权假意向魏国称臣,曹丕大喜,封孙权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但没有同时联合蜀汉攻吴国。因为一旦攻打吴、蜀任意一国,那么吴蜀势必再次结盟,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可以说曹丕选择了最有利的方法。刘备被孙权打败,孙权随之与曹丕反目。曹丕大怒起兵伐吴国,结果被孙权的大将徐盛火攻击败。回洛阳后,曹丕大病不起,临终托付曹叡于曹真、司马懿等人,终年四十岁。
入选理由:三国曹魏的开国皇帝。
曹彰(?-223),字子文,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魏任城王。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建安二十一年,封为鄢陵侯。两年后,代北乌桓无(能)臣氐等造反,曹彰拜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引军往讨,大捷而归。后来曹彰奉命往汉中助曹操攻刘备,然而到了长安的时候,曹操已引军回来。于是曹彰行越骑将军,便留守于长安。曹操回到洛阳后得病,远召曹彰,然而彰未至而操先死。曹丕即位后,曹彰表示顺从。黄初二年,曹彰进爵为公。次年,又被立为任城王。黄初四年,曹彰入京都朝觐,却忽然暴毙于府邸中,享年约35岁,谥曰威王。
入选理由:曹魏任城王,平定乌桓,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不朽功勋的“黄须儿”。
曹叡(204--239)字元仲,即魏明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丕之子,曹操之孙 。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操、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曹丕去世后,曹睿继位为帝,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然而统治后期,大兴土木,临终前托孤不当,导致后来朝政动荡。
入选理由:曹魏明帝,平定辽东。
孙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孙权长子(庶出)。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赤乌四年五月卒,年仅三十三岁。临终前,孙登上书给孙权,提出了几项令国家安定和富强的建议,又推荐陆逊、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等多位优秀的臣子,希望孙权能多加亲近任用他们以令吴国昌盛。孙权在得悉孙登亡故后才看到这篇表章,因此更加悲伤,谈到他都不禁伤心流涕。谥宣太子。
入选理由:三国孙吴太子,他的死使得孙权的继位者出现问题,“太子之争”导致了吴国的内乱,加速了吴国的衰亡。
钟会(225-264)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魏将,太傅钟繇之幼子,钟毓之弟。公元263年,他与邓艾分兵攻打蜀汉,导致蜀汉灭亡。此后钟会欲据蜀自立,与蜀汉降将姜维共谋其事,却因部下的反叛而失败,自己也死于部将兵变。
入选理由:曹魏征西统帅,灭蜀功臣。
孙中山(1866.11.12~1925.3.12),字德明,号日新、逸仙。因流亡日本时,曾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故世称“中山先生”。
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字遁初,号渔父,汉族,湖南桃源人。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享年三十二岁。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
黄兴(1874~1916)原名轸,字廑午,号杞园,又号克强。善化(今长沙县)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16年7月返回上海、10月病逝。
......
1、霍去病
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十七岁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3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2、王勃
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
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
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3、贾谊
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
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
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
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4、刘弗陵
刘弗陵是汉武帝刘彻的小儿子,母亲赵婕妤(钩弋夫人)以“奇女子气”得宠,居住在钩弋宫中。 太始三年(前94年),赵婕妤生下刘弗陵,号称“钩弋子”。
据说刘弗陵和上古的尧帝一样都是怀胎十四月而生,于是称其所生之门为“尧母门”。武帝死后,刘弗陵在重臣的拥立下登基継位,就是汉昭帝。
昭帝登基时才8岁,却聪明伶俐、十分果断,对匈奴的政策十分得当。面对汉武帝时代的连年征战、增加徭役,昭帝听取重臣的建言,减少赋税,足足减少了3倍。
进一步深化了武帝晚年重新施行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在首辅大臣霍光的主持下,昭帝朝的百姓生活比以前富裕,四夷来朝,使汉朝出现了中兴稳定的局面。
可惜,前74年,昭帝暴病而死,这位有望为中兴之主、十分有作为的皇帝英年早逝,享年仅21岁,在位13年,可谓天妒英才。
5、孙策
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中绰号“小霸王”。
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后脱离袁术,统一江东。在一次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乃吴氏所出,是长沙太守孙坚的长子。据《搜神记》记载,吴夫人梦怀日月,而生孙策、孙权的故事。在东汉末期的动乱年代里,作为一方军阀的孙坚,往往是常年征战在沙场上。
而抚养、教育儿女的重任也就落到了吴夫人的身上。而吴夫人教育儿女也很有办法,总是宽容、诱导,谆谆教诲,让儿女自己领悟,明辨是非,于是孙策、孙权兄弟礼贤下士。
尊重人才,二人依次接手父亲基业,最终把吴国推向最高峰,和蜀,魏呈鼎足之势。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孙坚因攻打荆州牧刘表而被刘表的部下黄祖埋伏所杀,享年三十七岁。
历史上有哪些英年早逝的名人
王 勃(650~676):只活了26岁啊,不然还不知道要让我背多少篇课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惊为天人。
霍去病(前140~前117):17岁被封为冠军侯,19岁为骠骑将军,22岁官居大司马,23岁英年早逝。按正常年龄的话,普通人23岁才刚刚大学毕业。
宇文邕(543~578):一代明君,北周武帝宇文邕,灭掉北齐,统一北方,为之后杨坚南北统一奠定了基础。正准备北伐突厥,突发重病,35岁,撒手而去。
郭嘉(170~207):提问,若郭嘉多活二十年,曹操能打到哪条河? A、亚马孙河 B、密西西比河 C、刚果河 D、多瑙河
柴荣(921~959):五代第一明君,连胜后蜀南唐。北伐契丹,收复瀛、莫、宁三州,突然病倒,无奈班师。不治身亡,年仅38岁。幽云十六州并非牢不可破,只恨赵光义无能,柴荣少寿。
周瑜(175~210):”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周瑜简直被罗贯中黑出翔了,多大的仇。
李贺(791~817):诗鬼李贺,和王勃一样啊,只活了26岁。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刘弗陵(前94~前74):汉武帝和钩弋夫人的儿子,汉昭帝刘弗陵,仅仅活了20岁啊。在霍光的辅佐下,休养生息,减少赋税,使西汉衰弱的国力再度强盛。史称”昭宣中兴“。
拓跋宏(467~499):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全盘汉化,改汉姓,与汉人通婚,他自己都带头改名为元宏。作为汉人真的很感谢他,去世时,年仅32岁。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上。滕王阁序里有句“屈贾谊于长沙”,高中都应该学过《过秦论》吧。因梁怀王坠马而死,内疚抑郁而亡,同样只活了32岁。
纳兰性德(1655~1685):”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清朝著名词人,有多少人因为这一句诗就喜欢上他了。可惜30岁就英年早逝。
高长恭(541~573):兰陵王高长恭,很出名的《兰陵王入阵曲》。可惜被北齐后主高纬赐死,北齐高家那一家子,实在是不忍直视。
嵇康(224~263):我第一次听说他,还是小时候看《笑傲江湖》的《广陵散》。竹林七贤之一,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孙策(175~200):江东小霸王,25岁就英年早逝,托孤孙权。太史慈酣斗小霸王,算是《三国演义》里除了吕布之外,武力值最高的一个主公了。
朱佑樘(1470~1505):明朝第九位皇帝,算是明朝中期的一位明君了,励精图治,史称”弘治中兴“。病逝时,年仅35岁。
李炎(814~846):唐武宗李炎,安史之乱后唐朝的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史称”会昌中兴“,当然比起这个,我还是觉得”会昌法难“更出名些。笃信道教,他的早逝和乱吃丹药脱不了干系。
曹冲(196-208):大家上小学时肯定都学过“曹冲称象”,曹操非常喜欢的一个儿子,自幼聪慧。仅仅活了12岁啊,也太惨了。
司马绍(299年-325年):东晋的第二位皇帝,明帝司马绍,司马睿的长子。尽管前后在位仅仅三年,但事实上对东晋的贡献很大,也算是一位明君了。
夏完淳:17岁被杀
周瑜:36岁病亡
韩信:35岁被杀
孙策:26岁病亡
常遇春:39岁病亡
曹睿:36岁驾崩
岳飞:39岁被杀
项羽:30岁自刎
庞统:36岁被射杀
陈登:39岁病亡
以及东汉末年的大部分皇帝等
历史上有两个杰出的皇帝可谓英年早逝,一个是后周世宗柴荣,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
他们说得历史上那些人是英年早逝?要知道古人的寿命是很短地,不能根据现在的年龄标准来判断,还有,贾谊,李世民,王勃,霍去病等等这些人跟伟人有什么联系?英年早逝,且伟人,我知道的真不多。
你是否需要了解?
六年级小学生怎样评价李煜(不要发网址)
李煜是我们中国文学史上一代伟人,但为什么他会英年早逝?道理很简单:因为他身在亡国年代,他的国家不强壮,他自然失去了自由之身。因为他出生的年代不对点,出生的地点不对点,使这位“词中之帝”失去了人生的自由,使他仅仅活了41岁便随着云飘逝在时间中……李煜的悲惨人生,仍断断续续地缠绕在...
一代伟人“李小龙”是怎么死的?
休•博比是当时美国金融界巨头,名震各国,拥有一个古老而富有的家族。在李小龙死后的第四天,即1973年7月25日,休•博比录制了此盘录音带,详尽披露了谋杀李小龙的原由和过程:事件应从五十年代讲起。1958年11月底,18岁的李小龙在由香港开往美国旧金山的“克•利夫兰总统号”客轮上...
你知道哪些“英年早逝”的明星?
十大英年早逝的明星:潘星谊,姚贝娜,陈百强,刘丹,黄家驹,翁美玲,张国荣,梅艳芳,邓丽君,李小龙。 十大英年早逝的明星 1.潘星谊 潘星谊,她出生于1980年的安徽淮北,照片上的她看起来年轻貌美,非常的阳光,她在那一届有很多明星的同窗,例如凌潇肃和姚晨,她曾经出演过一部非常有名的电视剧,那就是由陈坤和最漂亮的美女刘...
古斯塔夫二世历史
法国占星家诺斯特拉达穆斯预言了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北欧将出现一位狮王,这位狮王将使欧洲大陆震惊,遗憾的是他英年早逝,命断德意志。在诺斯特拉达穆斯去世45年后,这位北方雄狮的咆哮响彻瑞典。古斯塔夫二世在瑞典历史上的地位独一无二。他的爷爷,古斯塔夫一世·瓦萨,领导瑞典人反抗丹麦统治,宣布瑞典...
李世民兄弟几人
唐皇李渊与老婆窦氏一共生育了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和四子李元吉。历史上的李元霸早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夭折了。史书上根本就没有关于他建功立业的只言片语,纵然他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本领,可惜时不与之,英年早逝,徒唤奈何。2、李元霸是小说虚构的人物,不是真实的历史...
悲剧英雄的事例?
3、一代英雄郑成功,他是南明后期的主要军事力量,一直在东南沿海抗击清朝,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驻军,收复台湾作为抗清的据点,然而没过多久郑成功英年早逝,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4、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战国末期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赢得步兵全歼...
李世民兄弟几人
唐皇李渊与老婆窦氏一共生育了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和四子李元吉。历史上的李元霸早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夭折了。史书上根本就没有关于他建功立业的只言片语,纵然他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本领,可惜时不与之,英年早逝,徒唤奈何。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
左宗棠的后人过的怎么样?
晚清名臣左宗棠,为人威重,内行甚笃。他德才兼备,林则徐称他是“绝世奇才”,以至于临终之前还命子代笔向清政府举荐他,梁启超称他为“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左宗棠终其一生都在为国家而奋斗,在清政府内忧外患之时力挽狂澜,直到临终之前还长叹“怀恨平生,不能瞑目”,他大器晚成,平定太平天国运动...
贝多芬百年祭的故事轶事
这使两位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令人遗憾地分手,从此再未谋面。四年后,一代音乐大师莫扎特以35岁的年龄英年早逝,而此时二十一岁的贝多芬尚在波恩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在贝多芬不幸的童年中,母爱可能是他唯一的美好记忆,十七岁丧母对贝多芬的打击非同一般。与此同时,他还要担起这个无人照管的家庭——两个未成年的...
我心中的萧楚女作文
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萧楚女同年5月在广州被捕遇难。他走了,他虽然英年早逝,但他千古流芳,他声的伟大,死的光荣!萧楚女在昭明小学播下了火种,如今的昭明小学在独具特色的八字校训的指引下,正进一步地深化“博爱、博闻、崇理、崇真”的教育理念,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学校前列。如今的昭明小学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