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为什么不采用别的防御方式呢?
历史上草船借箭的事并不是诸葛亮做的,而是孙权做的。
东汉建安十八年,曹操南下攻打东吴孙权,被孙权阻击于芜湖对江裕溪口附近。孙权艺高胆大,有一天趁着满江大雾,亲自乘舟到江对岸观看曹操军队情况。由于江面能见度低,曹操不知道来了多少人,于是慌乱之中命令弓弩手射箭阻击。当时孙权是沿江观察,船的一侧都被扎满了箭,重量太重导致船差点侧翻。孙权赶紧叫人把船掉头行驶,让另外一侧也受箭,最终保持船体平衡,快速离开了。
这是“草船借箭”故事的原型,后来被罗贯中加以利用,为突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写进《三国演义》小说里,诸葛亮成了主角。
当时诸葛亮命人将船开往北岸曹军所在地,船上都是稻草人,每艘船仅仅有水手控制船的动力和方向。如果曹操用火箭射击,必然会让诸葛亮损失惨重,战船全毁,但是曹操并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呢?我认为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事发突然,曹操来不及与军师商议,慌乱之中来不及思考,于是做出了军事家最常规的操作:用箭阻止敌人上岸
《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之所以草船借箭能成功,有三点因素:曹操性格多疑,大雾天气,事发突然。
诸葛亮神机妙算,羽扇纶巾,谈笑间,十万箭到手,让周瑜颜面扫地。他敢立下军令状,是看透了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同时能夜观天象辨别天气,知道近日会有大雾天气来袭。当天数十只船渡过江面向曹军进发,给曹军来个“突然袭击”的架势。
曹操接到属下报告有敌人袭击后,慌乱之中叫弓弩手乱箭射向朦胧大雾中的江面,阻止敌人登陆。
因为“敌人”呐喊声距离岸边很近了,曹操没有时间思考那么多。战场上,一分一秒的失误都有可能全军覆没,曹操作为军事家,也懂得这一点。所以他毫不犹豫做出了最常规的反应:用远程攻击的方式——射箭,阻止敌人。
由于是临时应急方案,敌方情况不明,没有时间考虑,自然就没有想到用火攻的方式了。
2、江里都是水,大雾浓郁,曹操想不到用火攻
曹操军队都是北方人,不熟水性,南下征战甚至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当时荆州水军将领蔡瑁和张允投降曹操,做曹军的水军都督,两人熟悉水域作战,是孙刘联军的一大威胁。于是周瑜用反间计离间,两人被曹操军斩首,曹军中损失了水军大将。没有人懂水域作战,实力自然发挥不出来。
当时是在江面,船下就是滚滚长江,都是水,再加上大雾天气潮湿,都能有灭火的作用。曹操一个不熟水性的人肯定认为这种情况下用火很容易就被敌人扑灭,同时还造成了火燃料的浪费。要知道火箭燃料在古代是很珍贵的战略物资,不能轻易浪费的。因此他不会想到用火攻,。
3、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曹操想到了用火攻,但是不敢实施,用火箭有可能会使得己方战船也遭殃
曹操水军数十万隔江与孙刘对峙,大小战船数千只,也在赤壁长江航道附近停泊。如果曹操使用火箭,很有可能敌船会撞入己方战船当中,把自己的战船也点着火,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同时由于曹操生性多疑,他怀疑吴蜀敢主动来开战,必然做好了准备,包括想好了被用火箭射击时的预案:着火的战船中的士兵转移到另外一艘船上,只留下水手将着火的船只将船开至曹操水军当中,当作火源。
曹操新水军将领于禁、毛阶不通水战,对船只调度自然不熟悉,如果着火了肯定会大乱,不战而败。
这也是曹操不用火箭的可能原因之一,他预感到有阴谋存在,不敢用。
以上三个都可能是曹操不用火攻的原因,其中第一点可能性最大。
当曹操意识到中计后,诸葛亮体都已经跑远了,来不及追了。可怜曹操一天损失十余万只箭,心痛不已。在当时弓箭的生产能力弱,曹操估计半个月都弥补不了损失的箭,可想而知当时心情是多气愤。
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肯定会选择火箭射击。
草船借箭的故事,让诸葛亮家喻户晓,突出了他冠绝古今的才华,终有周瑜“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在古代的冷兵器时代,远距离作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弓箭,而当时大雾弥漫,又是在江上,曹操不敢轻易出击,只能选择用弓箭把“敌军”射退。
当时情况不允许。草船借箭当时的江面环境是大雾弥漫,根本看不清具体江里的情况,来了多少船多少人,所以保险起见,曹操才命令岸边放箭的。
曹操没有料到诸葛亮采用草船借箭这一招,而且用箭不用靠近敌人,是人员伤亡最少的一种方式。
因为当时的天气是大雾天能见度很低,再加上是水上曹军不善水战所以放箭是最好的防御手段了
你是否需要了解?
草船借箭中,为何说曹操不放火箭是“高明之处”?
但是,这场“草船借箭”的风波,前后却充满了蹊跷:比如说,曹操为什么不放火箭?当时江上大雾弥漫,魏军持续不断的放箭,敌军却仍然高声呐喊,甚至擂鼓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这难道不引人生疑吗?特别是,向来以“多疑”著称,做什么事情都多想一步的曹操,他真的就被诸葛亮...
孔明献计“草船借箭”,为何当时曹操没有选择火箭直接击败敌军?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当中十分有名的一个事件,当时周瑜为了能够名正言顺的除掉诸葛亮,给诸葛亮下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是在3天之内造出十万只弓箭出来,否则就军令状处置,结果我们都知道,聪明的诸葛亮向鲁肃借了几十艘船,并在上面摆放处很多草做的人偶,趁着大雾大雾天气,奔向曹操...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什么不选择使用火箭?
曹操之所以没有选择用火箭,是因为他发现自己中计的时候,诸葛亮的草船已经走远,即使他放箭去射击对方的船只也不会有什么效果了。想要弄清楚曹操为什么在遇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时候没有用火箭。我们还要详细的了解一下草船借箭的全过程。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时候,刘备跟孙权达成了联盟。诸葛亮虽然被派...
草船借箭的时候曹操为何不用火箭?
一、燃料限制 曹操若想使用火箭,必须确保有充足的燃料供应。火箭与普通箭不同,需要在箭头装填燃料并点燃,而在当时,可能缺乏必要的燃料资源。二、天气障碍 熟悉《草船借箭》故事的人知道,诸葛亮的借箭行动是在大雾中进行的。曹操视线模糊,只能朦胧看到影子靠近,因此下意识地使用了普通箭射击。同时,...
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为何会中计?生性多疑为何不放火箭试探呢?
这样一来,正和了诸葛亮的心意,轻轻松松地得了十万多支箭。在曹操的眼中,面对未知数量的敌军来袭,放箭即可,没必要放火箭,而且曹军人数众多,即使给每一个弓箭兵配备一只火箭也是非常重大的工作量,而制作它要用到的油也不是就地就可以获得的。 草船借箭是诸葛亮在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完美地...
《三国演义》草船借箭中,为何曹操不放火箭呢?
因为那样就会导致他自己的船只受损,曹操当时只是想机会来赶走外人,所以他不想发生火烧水寨的情况,所以当时曹操才下令兵士只用弓箭来击退大雾中的吴国军,因此而中了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之计!再说火箭可比普通的箭成本高多了。二、顾虑重重 因为夜里雾大,曹操又怎知对面来的是草船?再说火箭可比普通的箭...
草船借箭中曹操为什么不放火箭?
而曹操凌晨出兵,时间紧迫,无法及时准备火箭。此外,曹操之前主要在中原进行陆战,缺乏海战经验,对火箭的使用并不熟悉。4. 曹操在水战中的火攻策略不足,直至赤壁之战前,他对水战的防火措施并无充分准备。可以说,曹操在各个方面都被诸葛亮预测和算计,这也是诸葛亮敢于实施草船借箭计策的底气。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为何曹操不用火箭呢?
相信草船借箭的故事大家也算是耳熟能详了吧!很多人就有疑问了,在为何当时船开到曹操战营的时候,曹操不适用火箭呢,这样不是更快能够消灭敌军,不给诸葛亮任何的可乘之威。首先诸葛亮算准了早晨天气的变化,知道晚上会有大雾,而在江面之上肯定是一点都看不清的。曹操不知道船上面是草人,还是其他...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不放火箭?
其需火药推动,而火药在当时很珍贵;制作工艺复杂,要专门工匠;使用还需技巧,易引发火灾等意外,所以曹操未用。使用时机不佳:草船借箭时正值大雾天气,这种情况下火箭威力难发挥,而弓箭的射程和杀伤力在雾天更明显,故曹操不选火箭。避免暴露战术意图:草船借箭依赖诸葛亮的智谋,若曹操用火箭,可能...
曹操那么聪明,为何在草船借箭的时候不射火箭呢?
第二点就是制造水平。这种物质的制造水平其实在当时并不是很完善。在《三国志》当中,关于火箭这个词汇出现最早的时期是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期间,而第二次北伐与赤壁之战之间的时间差多达20多年。也就是说在20年前的赤壁之战的时候,这一门技术其实并不是很完善,因此在当初草船借箭的时候,可能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