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的由来及寓意

作者&投稿:隐选 2025-05-22
贴春联的由来及寓意有哪些你知道吗?春节包括正月和除夕,过年、大年三十、大年夜、除夕都是指同一天。而特定意义的春节指的是大年初一,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让我们一起了解贴春联的由来及寓意,欢迎查阅!
贴春联的由来
春联一开始不叫“春联”,而叫“桃符”。据说贴桃符的起源很早,当时贴“桃符”是为了用来驱除妖魔鬼怪。传说古代有一种极其凶残的怪兽,经常作恶,危害百姓,却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降住它。后来,有两位专门除妖的神仙,他们用桃枝降住了怪兽。于是,民间便传出,直呼偶在门上挂上刻有两位神仙名字的桃枝,妖魔鬼怪便不敢靠前。后来,这样的桃枝被称为“桃符”,“桃符”便流行下来了。
在五代十国时期,桃符演变成了春联。据记载,当时后蜀主举橡孟昶让张逊在桃木上题词,他写完之后,孟昶觉得不对仗,便又写道:“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第一幅春联,而在当时还被友斗成为桃符。后来纸张的出现,桃木换成了红纸。
春联真正的出现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当时,朱元璋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于是大街小巷处处贴满了春联。
贴春联的寓意
春联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年关将至,有着许许多多的过年习俗。贴春联就是其中之一。春联: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喜庆的大红春联贴门上是对联的一种,应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宁波习俗
祭灶农历的十二月廿三,宁波人称之为“小年”。据说这天是灶君菩萨生日,每户人家当晚就要用“祭灶果”供灶君生日,宁波人又把这一也称为“祭灶夜”。其实,“祭灶果”是宁波特有的,它正告旁是由冻米糖、脚骨糖、红球、白球、麻球、油果等混合而成。当供桌上的蜡烛快燃尽时,大人就把厨房大灶上神龛里的灶君菩萨请下来,连同一匹“灶马”用蜡烛火苗点着后送上天。然后,马上把“祭灶果”分给孩子们吃。祭灶,按老百姓的说法是要灶君菩萨上天宫后,对玉帝“多说好话”,以求“来年下界降吉祥”。
谢年前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谢年”。“谢年”是表示宁波人对大自然的年终感恩,对祖先的告慰,也是对来年吉祥如意的祈盼。“谢年”也叫“谢年羹饭”。一般人家用五个祭盘。祭盘是红色的圆形木盘,比洗脸盆略小,也浅一些。祭盘上的祭品,中间一盘是一只猪头,称为“利市”,是吉利的意思。办不到猪头的用一刀肋条肉代替。另一盘是一只大公鸡,或者是两只较小的公鸡,但母鸡是不用的。以上两盘是熟食,其余三盘是生料:一盘是两条鲢鱼,象征岁岁有鱼(余);一盘是蚶子,象征对本对利;最后一盘是年糕,象征生活年年高,年糕三四条一排,纵横交错地叠起来。桌前摆放香炉和烛台,还放年糕粉做成的“元宝”。桌的四周放酒杯和筷子。整个桌面摆得满满当当的。
贴春联的由来及寓意相关文章:
- 贴春联的寓意
- 贴春联的寓意和象征
- 过年贴春联的寓意与象征
- 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寓意和由来
- 为什么春节贴春联的寓意是什么
- 2021春节习俗贴春联的由来
- 贴春联的寓意
- 春节贴春联的寓意有哪些
- 春节贴春联的来历


你是否需要了解?

贴春联的由来和意义
贴春联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而它的意义则在于祈福辟邪、表达美好愿望以及传承文化。最初,人们用桃木制成符咒,挂在门上以驱邪保平安。随着时间推移,桃符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春联。到了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在桃木上题词,成为了中国第一幅春联。春联的出现,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平安幸福的追求,也...

贴春联的由来和寓意
贴春联的习俗源自春贴,古人立春时多贴“宜春”二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演变为贴春联,它承载着中国人民驱邪避灾、迎接祥瑞的美好愿景。春联的寓意包括:1. 传承文化 春联是中国独有的文学形式,它从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的对联中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春联,人们能够感受到乡风民俗的淳厚...

贴春联的由来和寓意
因此,认真研究春节时人们张贴的春联,无疑是观察民间风情的一个有意义的途径。贴春联的习俗起于何时,无准确的材料可资查证。不过,大约可能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可以在史籍中证实的。此外,根据《王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春联的...

贴春联的由来和寓意
他们负责管理和约束所有的鬼怪。如果遇到淘气的鬼,这两位神仙就会将它捆绑起来,喂给凶猛的老虎。后来,在春节期间,为了驱逐鬼怪,人们开始在桃木板上绘制这两位神仙的画像,这就是桃符的由来。到了五代时期,蜀主孟昶亲自在桃符上题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的对联,被普遍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的春联...

贴春联的由来和寓意
贴春联的由来和寓意:由来:传说,古代有一种极其凶残的怪兽,经常作恶,危害百姓,却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降住它。后来,有两位专门除妖的神仙,他们用桃枝降住了怪兽。于是,民间便传出,直呼偶在门上挂上刻有两位神仙名字的桃枝,妖魔鬼怪便不敢靠前。后来,这样的桃枝被称为“桃符”,“桃符”便流行...

贴春联的由来及寓意
春节,这一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包含了正月和除夕在内的多个称谓。特别指的大年初一,即农历新年的开始,这一天有着特定的意义。现在,让我们深入探讨贴春联的由来及其寓意。春联的起源并不称为“春联”,而称为“桃符”。早期的桃符是为了驱邪避害而挂在门上的。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扰乱...

贴春联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
这种桃木板的尺寸为长六寸、宽三寸。在桃符上,除了绘制神像,还常常书写左侧为“郁垒”、右侧为“神荼”字样,或者新年祝福的词句。每当新年到来,人们就会更换新的桃符,以期带来好运和保护。2. 春联的寓意:- (1)传统习俗的传承:春联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传统习俗的一种体现,它代表了中国...

贴春联和福字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
2. 福字起源:福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流传的是与姜太公的妻子有关的故事。传说姜太公的妻子贪婪好斗,太公将她称为“穷神”,并警告她不得进入有福之家。因此,民间传统在春节期间贴福字,以防止穷神入侵,寓意着追求幸福。3. 春联寓意:春联除了承载着古代祈福的意义外,现代社会中,它更多地...

贴对联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贴对联的风俗由来已久,其寓意丰富,既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蕴含了驱邪避难的愿望。贴对联的风俗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使用桃符的习俗。桃符是古人用以辟邪的桃木饰物,上面会刻画一些神像或符文,相信这样可以镇邪护宅。随着时代的发展,桃符逐渐演变成了如今我们熟知的对联形式。在五代时期,后蜀...

贴春联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
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画神像主要意在祛鬼和辟邪,写春词主要意在祈福和吉祥。几经演变,这就形成了后来的门神、年画与春帖、春联两大脉络。2、贴春联的寓意 (1)继承传统习俗:春联是我国特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