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姓的起源

作者&投稿:叶乖 2025-05-14
宫姓的来历是什么

宫姓始祖宫之奇到虞国后,古虞国位于今山西省境内,就任虞国上大夫,辅佐虞公,是一位贤臣。“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讲的就是宫之奇的故事。
《左传.僖公五年》、《春秋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史记.晋世家》、《汉书.辛庆忌传》等都有关于宫之奇的记述。就全国人口数而言,宫氏一族是小姓。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从七省抽样结果,宫姓排在152位;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宫姓排名在212位。
宫姓的渊源,在全国范围内,宫之奇的后裔,是宫姓的主体。
另外,宫姓还有以下几个起源:
1.南宫氏的后裔,有的改姓宫。
2.周官“宫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此两支宫姓,皆为姬姓之后。)
3.共氏、龚氏有的改为宫姓。
4.明朝,回族宫火因,以宫为氏。
5.清朝,满族恭佳氏,改为宫氏。
6.蒙古族,亦有改为宫氏者。

扩展资料
名人
1、宫懋谅
(1671—1715)字翊元,号益元,象宗子。附庠生,康熙戊子47年(1708)顺天府举人,充内廷纂修,授钜县教谕,候补主事。子二:大鹏,殿对。
2、宫焕业
(1685—1757)字进修,号肄亭。懋勤子。邑增生,乾隆丁卯12年(1747)举人。侯选知县。子二:谦基、随基。
3、宫廷颺
(1730—1796)榜名晋基,字沐藩,号湘秋,焕采子。增生,乾隆庚辰25年(1760)举人。山西长治县知县。子二:秉鉴、秉钧。
4、宫 庠
(1790—1859)原名朝,字书臣,号筱衫,鋆子。优廪生,嘉庆丙子21年(1816)举人。江宁府教授。子二:福元,福魁。

宫之奇到虞国后,就任虞国上大夫,辅佐虞公,是一位贤臣。“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讲的就是宫之奇的故事。《左传.僖公五年》、《春秋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史记.晋世家》、《汉书.辛庆忌传》等都有关于宫之奇的记述。就全国人口数而言,宫氏一族是小姓。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从七省抽样结果,宫姓排在15位;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宫姓排名在21位。宫姓的渊源,在全国范围内,宫之奇的后裔,是宫姓的主体。另外,宫姓还有以下几个起源:1.南宫氏的后裔,有的改姓宫。2.周官“宫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此两支宫姓,皆为姬姓之后。)3.共氏、龚氏有的改为宫姓。4.明朝,回族宫火因,以宫为氏。5.清朝,满族恭佳氏,改为宫氏。6.蒙古族,亦有改为宫氏者。宫熙儒,字得先,号四知,五代后周(公元213-225年)时期,授为元州防御使。在后周阐位与宋朝时,解除印绶,偕妻带子,远离京师,隐居于不夜城西昆嵛山前柳林村(即今文登市界石镇柳林庄村),是为不夜宫氏的鼻祖。今天胶东的宫姓,都是熙儒公的后裔。熙儒公隐居后,潜心钻研《易经》,得其精髓。后遇道教大师谭真人并拜他为师,道号昆前.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熙儒公坐化于昆嵛山前之南原(今界石镇昆阳村,原名宫家庄,1981改名)。宋太祖得知消息后,下旨在南原建祠庙塑肖像,以供子孙后人祭祀。祠庙、蛟龙碑、茔碑等遗迹,在清朝乾隆时代仍存,其祠庙在后世被称为神仙殿。熙儒公是胶东宫姓的始祖,其后裔遍布于胶东并散播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可谓子孙兴旺,瓜瓞绵绵。(熙儒公的事迹根据《东莱宫氏族谱》记叙)(注:因条件所限,本人至今未能亲到柳林村和昆阳村实地查验,不知现今是否还有何遗迹?望知者告之。)迁徙流布宫氏的始祖宫之奇,原姓姬,祖籍 宫阝国,居于上宫里(今山西省平陆县东部)。宫阝被晋灭时,避难迁于虞国,居于辛宫里(亦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上宫里和辛宫里即因宫之奇居住过而得名。公元前655年冬季,虞国又被晋灭,宫之奇再次避难,率领族人东奔曹国(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在他逝世后又回葬于平陆县虞里乡辛宫里。自此时直至金元之前,宫姓一族在史书上没有系统的记录,其迁徙路线和居住地区都不明晰。有迹象表明,在宫之奇和族人的东迁过程中,宫姓后裔在山西、河南、河北、安徽一线区域内枝开叶散,迁播开来。中国今天几支大的宫姓族支,都是从这里起源的。1.东莱宫氏始祖宫熙儒,在秦朝初年,从中原徙居胶东文登。2.江苏省泰州宫氏始祖孝廉宫达智,在明朝初年,由河南徙居河北静海县,在出任江苏扬州署篆后,定居泰州,成为当地望族。(事迹后面再述)3.山西省繁峙宫氏始祖宫德,是安徽凤阳府寿州人,元末随朱元璋起义,以战功由小兵升至都指挥使,任职山西而居。现山西宫姓人口约85900多人。4.陕西省户县宫家堡始祖宫友贤,其数代前祖上,于明永乐初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陕西。此支宫姓可能为宫之奇在山西族人的后裔。5.(1.)山东惠民县魏集镇宫家村宫氏始祖宫清,于明建康元年,自河北枣强县徙居宫家村。(2.)山东临朐县宫家老庄宫氏始祖宫士贤,于明洪武四年,自河北枣强县迁此。6.河北省东光宫氏始祖宫友贤,山东即墨人,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后徙居东光县城东大宫家村。此村宫姓约有3000多户。据查,此支宫氏为东莱宫氏之一支。7.安徽省怀远宫氏始祖宫宽,在明洪武年间,由江苏句容县徙居安徽怀远县。据查,此支宫氏属泰州宫氏的一支,现约有4800多户。宫宽在明永乐年间任浙江归安县丞,授迪功郎。8.山东省垦利县郝家镇宫家村宫氏始祖宫九先,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河北枣强县徙居山东省蒲台县宫家村(原属山东武定府蒲台县;1956年,国务院撤销蒲台县,宫家村并入垦利县)。垦利县黄河口镇的几支宫姓人家皆源于郝家镇宫家村。9.山东高密宫氏始祖(失讳),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安徽凤阳府徙居山东高密。后人部分迁居诸城城里、诸城凉台、诸城大七吉、诸城辛家尧、胶南泊里等。族中名人有宫尔劝等。人口规模约10000人。10.安徽含山林头镇有山里宫和宫大庄二村,约5000人,据资料记录,大约500年前由山东枣庄徙居过来,当下该村庄青年们大都在外地上班或已定居在外。明洪武三年(1370年)自福建莆田迁入。11.甘肃庆阳西峰区温泉乡楸沟村宫庄队。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宫氏,基本都是这些大族系的分支,或也有单独的源头,主体上都是宫之奇的后裔。就居住地来说,胶东是一个最大的宫姓聚居区域,也是宫姓人口数最多的聚居区。

宫之奇到虞国后,就任虞国上大夫,辅佐虞公,是一位贤臣。“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讲的就是宫之奇的故事。《左传.僖公五年》、《春秋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史记.晋世家》、《汉书.辛庆忌传》等都有关于宫之奇的记述。就全国人口数而言,宫氏一族是小姓。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从七省抽样结果,宫姓排在152位;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宫姓排名在212位。
宫姓的渊源,在全国范围内,宫之奇的后裔,是宫姓的主体。
另外,宫姓还有以下几个起源:1.南宫氏的后裔,有的改姓宫。2.周官“宫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此两支宫姓,皆为姬姓之后。)3.共氏、龚氏有的改为宫姓。4.明朝,回族宫火因,以宫为氏。5.清朝,满族恭佳氏,改为宫氏。6.蒙古族,亦有改为宫氏者。
(注:“<宫阝>”,可能有的微机不显示,就是“宫”字加右耳旁。《康熙字典》解释:宫阝,tong,第二声。古国名)
(邑:1.国也,诸侯之国。2.都邑也,都城的郊区为邑。3.‘邑’作偏旁时为右‘阝’。)




你是否需要了解?

宫姓是什么家族
宫姓在历史上有着不凡的表现。在古代,许多著名人物都拥有宫姓,他们的贡献与影响至今仍被人们所铭记。随着时间的推移,宫姓家族不断壮大,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姓氏群体。尽管经历了无数的变迁,宫姓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文化传承。宫姓的起源不仅仅局限于姬姓,还与春秋时期的宫之奇紧密相连。宫之奇的智慧...

宫廷是复姓吗?
宫廷并非复姓。在《百家姓》中,"宫"为第240姓,但并没有"宫廷"这个姓氏。宫姓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是源自西周时期的官职。周王朝有专门负责宫廷修缮和清洁工作的官员,名为"宫人"。其后人以"宫"为姓,形成了宫姓。二是源于姬姓。在春秋时期,鲁国有名孟倚子,其子名韬,被封在南宫(今河北省...

公姓和宫姓是一家吗
公姓和宫姓不是一家。因为宫姓是指的以职官为姓,形成于西周。周王朝时有专司宫廷修缮、清洁事宜的官,名为"宫人"。其后人遂以宫为姓,称宫姓。而公姓出自姬姓,以爵号为氏公姓是一个很古老的姓氏,它最早出自姬姓,起源于上古,属于以爵号为氏。公姓和宫姓之间没有关联。所以公姓和宫姓不是一家...

百家姓《宫(gōng)》姓起源
240 宫(gōng)240 宫(gōng)【寻根溯源】周朝有负责掌管宫门的官员,其后代以官职为氏,后来有的以宫为姓。另有一说,周初分封的小国中有国名(其地在今山西平陆),国被晋国灭掉后,其族人以国为氏,后将“”去邑为“宫”,改姓宫。【变迁分布】宫姓早期居住在河南、山西,在山西形成了...

百家讲坛百家姓宫姓
宫之奇原姓姬,名之奇,又名奇,是宫阝国后世国君的族人。宫阝国被晋国灭时,他离 宫阝奔虞国,将宫阝字去右耳(右“阝”旁的原字型为“邑”字,“邑”为诸侯之国的意思,去邑表示离开故国,“宫阝”去邑为“宫”),改姓宫,名之奇。从此以后,即有了宫姓,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 历史 。 百家姓宫姓起源 宫之...

有人知道"宫"这个姓氏的由来吗?
宫姓起源:1.南宫氏的后裔,有的改姓宫。2.周官“宫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此两支宫姓,皆为姬姓之后。)3.共氏、龚氏有的改为宫姓。4.明朝,回族宫火因,以宫为氏。5.清朝,满族恭佳氏,改为宫氏。6.蒙古族,亦有改为宫氏者。贠姓:贠[貟,读音作yùn(ㄩㄣˋ)]一.姓氏渊源:第...

请问"宫"姓的起源
一、寻根溯祖 1、以职官为姓,形成于西周。周王朝时有专司宫廷修缮、清洁事宜的官,名为"宫人"。其后人遂以宫为姓,称宫姓。2、出自姬姓,以封地名为姓。春秋时,鲁国有孟倚子,其儿子韬,封于南宫(今河北省南宫县),其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名"南宫"为姓。后又分化为南、宫二姓。3、亦出自姬姓...

宫姓祖籍在哪里?
宫姓,中国姓氏之一,部分源于姬姓,部分得姓始祖为春秋时期宫之奇。史载,武王姬发克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诸侯时,封同一曾祖的族侄仲为虞君,是为虞仲。又封虞仲之子为“宫阝”(tong,音“同”)国之君, 宫国传数世即为晋国所灭。宫之奇原姓姬,名之奇,又名奇,是宫...

宫姓的人口数量
截止2020年3月,宫姓大约在45万人左右。宫姓,中国姓氏之一,部分源于姬姓,部分得姓始祖为春秋时期宫之奇。史载,武王姬发克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诸侯时,封同一曾祖的族侄仲为虞君,是为虞仲。又封虞仲之子为“宫”(tong,音“同”)国之君, 宫国传数世即为晋国所灭。宫之奇原姓姬,名之奇...

宫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
1、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虞大夫,宫之奇后。”宫姓的由来已久,是春秋时期的虞国大夫宫之奇的后裔。春秋时代的虞国,位于现在的山西省境内,可见宫氏早期的活动地区,是在这一带地方。2、亦出自姬姓,以封地名为姓。春秋时,鲁国有孟倚子,其儿子韬,封于南宫(今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