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第二中学的发展简述 福清玉融中学2016年预录取学生名单 标签: 升学入学...

作者&投稿:斗沿 2025-05-14
升学入学--小学升初中

小学升初中,有两种方法分学校,第一,如果您的孩子成绩不错,可以参加各重点学校的招生考试,具体你可以去你心仪的学校网站查看招生信息,也可以向老师询问,一般情况下,老师都是会通知的。除非您所在的地区没有这类学校,不过相对而言,学费会比较贵,一般以寄宿制为主。第二类,因为初中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所以国家采取措就近教育,以户口所在地为依据,划分学校,你可以看看您家附近孩子都在哪里上初中,那就是划在哪里。如果有条件,也可以迁户口,迁到好一点的学校附近,这样就可以读那里了,不过这个有时间限定,教育类转户口,太晚的话是不被认可的。
希望可以帮到您!

这些学生对中学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感到陌生和新鲜,尤其是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骤变而急剧发展的阶段。所以,在主观上重视,在客观上改善对初一新生的入学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这一工作做好了,以后的教育便少、快、好、省,否则,可能出现多、慢、劣、费和艰难、窘迫的局面。加强对初一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可概括为三条:纪律意识、心理准备、环境适应。A.纪律意识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的中心。初一是中学的起始年级,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初生牛犊不怕虎”,因此,班主任和学校应实行“教育倾斜”,注重对初一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那种“来日方长”慢慢来的分散教育思想(并非说取消分散教育)是不可取的。“纪律”乃共同遵守的规章、条文,经验告诉我们,入学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守则”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为核心,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行动的准则,具有强烈的纪律意识。在开学典礼前后,班主任可集中数日时间组织新生反复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列举大量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进行教育、引导;张贴“守则”和“规范”的全部内容(或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要求学生做到能背诵会默写;组织讨论,撰写学习后的感想,安排学生作典型发言;开展纪律方面的知识竞赛,强化“守则和规范”的知识灌输。B.心理准备心理淮备系指教育初一新生作好中学阶段接受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方法的心理适应准备。在入学教育中,班主任可比较中、小学阶段教学原则、方法的异同,着重使学生认清:小学以直观、形象教育为主,中学则有所不同,作好培养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心理准备;小学课业负担轻,而中学则负担重,作好培养预习、自习习惯,培养坚强的毅力和持久的耐力的心理准备;小学教育时间松懈,中学的时间长而紧凑,作好培养自我控制力的心理准备;小学以传授知识为主,中学以运用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为主,作好加倍勤动脑、勤动手和积极参与的心理准备;中学初步渗透与灌输职业技术教育意识,作好能升学自然光荣,不能深造,凭借学到的职业技术回乡振兴本地经济,服务于社会同样光荣的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中学教师多半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积极改革落后的教育手段、方式,作好接受新事物、积极配合和主动协调老师先进的教育方式、手段的心理准备。事实证明,班主任如果实现了中学教育战略的这一步骤,那么初一新生会尽快地适应学段的“断乳”,进入中学生角色,在今后的学习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习,学习的成效随之提高。C.环境适应初来乍到,人地两生,初一新生会对新环境感到短期的孤寂、不自在,甚至有辍学的念头。这些都是正常的、暂时的现象,否则不成其为“新”生。究其因,大都是不适应所造成的,问题在于班主任要设法使新生尽早脱离这种“不适应”。另外,初一新生同家长的认识一样,希望中学与小学就是不同,人多、房多、校园美,一切的一切都是新的。这种认识是人之常理,允许存在,问题在于学校要尽可能地不使新生失望。基于此,我认为,学校在开学前要打扫整个学校的卫生,修理、油漆、粉刷好门窗、墙壁、课桌凳、电器等,布置好教室和学校,做到窗明几净、鸟语花香、绿意融融、热情洋溢,迎接新生步入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的新环境中。心理学有“先入为主”、“定势效应”之说,这种“人”和“势”在此便是新生将要适应的新与美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新与美的社会环境:在开学典礼上,全校教职工应登台“亮相”,所有出场人员特别要注重自己的仪表和举止。学校要安排专人介绍学校历史沿革、办学成就等,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走访部分教师。在入学教育中,班主任应让本班学生逐一作自我介绍,尽早消除同学间陌生的感情隔膜,使他们尽快地相互熟悉,增进团结,成为学友。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旨在使初一新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进入角色,尽快改变因陌生感而带来的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懒散的精神状态,培养他们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具有为在这样好的中学学习、生活而骄傲的自豪感。初一学生的特点在于一个“新”字,学校和班主任要针对这种“新”及时地、认真地加强入学教育,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新人、新事、新面貌、新气息,进而顺利地完成初中学段的学习任务。

从1913年建校伊始,上杭二中先后经历了八次易名、四度搬迁,可以说历尽风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杭县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这种频繁的变化让二中人磨练出“自强不息,艰苦朴素”的精神,传承了“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校风,培育出“勤、严,实”的教风,树立了“创建具有二十一世纪时代气息的新二中”的宏伟目标。历史沿革
☆“上杭县立中学”时期:(1913—1933)
上杭二中的前身是“上杭县立中学”,创办于1913年4月2日(民国二年)开学上课,学制为四年。由当时省议会议员丘复(字荷公,本县兰溪镇人)在福州邀集旅省杭籍人士相商,倡议创办“上杭县立中学”,并推举留日师范毕业生葛调鼎(字筱汀,上杭县临江镇人)和省优级师范毕业生丘鸿猷(字赞候,上杭县中都乡人)于当年秋回杭敦请并协助地方当局筹办。上杭县立中学初以明伦堂(今县法院址),儒学署(县文化馆内)为校舍。首任校长傅赍弼(字丹初,本县蛟洋乡人,时为县议事会议员)。
翌年于琴岗书院遗址(琴冈书院,原为儒生讲习之所,于清光绪末年毁于火,原址在今县实验小学内)筹建校舍。
1923年继任校长丘嘉谟(字显丞,上杭县临江镇人)组织师生和社会人士集资,购得西大街培书巷西侧原丁锦堂(上杭县临江镇人,清同治武科状元)“状元别墅”之一大院。经理清产权并修缮后于1926年迁入使用,并奉令改四年制为高初中各三年制。
1932年初,西大街校舍被驻军占用,学校迁至阳明别业(“阳明别业”为城乡儒生崇敬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而集资建造,用以讲读,原址在今县城人民路光荣院内)上课。
☆“上杭县简易乡村师范”时期:(1934—1942)
1934年,为革新广大农村,培养师资需要,将上杭县立中学改办为“上杭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原有初中部 3个班学生附设于“简师”。
1935年,校址迁至南岗的“南泉寺”(俗称“上南塔寺”,即今上杭二中学生公寓楼地址,原寺前古树罗汉松现存),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清幽、静雅的“修炼”环境。
1937年后,因经费困难学校停办,未毕业学生转往龙岩师范、连城师范就读。
☆恢复“上杭县立中学”时期:(1942—1951.5)
1942年因地方人士以县内小学生数增加,要求升学者众多,为便利地方人才培养,强烈请求恢复“上杭县立中学”。当时的县长,县立中学校友练文澜据情呈报,经省厅核准批文,恢复了原“上杭县立中学”,并将其原有校产(在城店房及在乡田亩)拨还管理收益,定址于南泉古刹,自此延续至今。
☆“福建省上杭初级中学”时期:(1951.5—1953.6)
1949年8月,上杭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上杭县立中学”。1951年5月,龙岩专署通知,改名为“福建省上杭初级中学”,有9个班,学生314人,教师30余人。☆“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时期:(1953.6—1955)
1956年6月,又一改名为“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
☆“上杭抗大中学”时期:(1967—1970)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一些领导、教师挨斗,学生成天写大字报,揭批“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正常教学无法进行,嗣后,又外出串联“闹革命”,课桌、图书、教具被毁坏,学校停止招生。是年冬,“上杭二中改”名为“抗大中学”。
1970年,学校“复课闹革命”,恢复了上文化课。
☆“上杭县城郊中学”时期:(1971—1980.2)
1971年,本校又更名为“上杭县城郊中学”,由学校“革命委员会”管理。同年1月,上杭二中开始了高中招生,正式成为完全中学。彼时的“上杭县城郊中学”非今天上杭县第五中学的前身。今天上杭五中的前身建于1982年,校址位于上杭接官亭。
1973年,在错误路线的干扰下,学校进行了批判所谓“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
1974年开始抛弃了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学朝农”,实行“开门办学”,改而开设“农田水利测量”、“渠道测量”、“道路测量”,“农村财会”等以“走出去”为主的课程,一时影响很大。这段时期毕业的学生,文化科学知识学得少,致使他们在1977年冬恢复高考后参加高考成绩低,鲜有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
☆“上杭县第二中学”时期(1981.2— )
1980年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开始调整学校布局。翌年2月,“城郊中学”复名为“上杭第二中学”,归县直接管理并确定为县重点中学,同时另办一所“城郊中学”。此后,随着上杭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历任校长陈旧布新,校园环境大为改观,社会声誉逐步提高。1982年,1985年,1989年连续三次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特别是近年,在上级党政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上杭二中逐步进入发展的新阶段。1999年顺利通过了省三级达标验收,2004年成功晋级省二中达标中学,2009年终于晋升为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实现了10年三级跳的伟大目标。2011年,上杭二中已发展成为拥有57个教学班,学生近三千人,教职工230人的独立高中。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上杭县第二中学校际交流
在2005年11月3日,一场校际交流活动在上杭县第二中学举行,长汀县教育局长亲率长汀二中、河田、濯田、新桥等四所学校的校长、教师代表共计51人来访。他们深入课堂听课,林琳校长详细介绍了上杭二中的办学情况,各处室和高三备课组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座谈。紧接着,11月4日,林琳校长、刘瑛副校长以及...

上杭县第二中学现任校长
从1997年8月至1999年7月,林家枥担任上杭县龙田中学的副校长,随后在1999年8月至2005年7月,他更进一步,担任了上杭县才溪中学的党支部书记及校长。2005年8月至2010年12月,他转任上杭一中副校长,直至2011年1月,林家枥成为了上杭二中的校长,开始了他在该校的领导职责。在任职期间,林家枥的杰出...

上杭县第二中学的校际交流
2005年11月3日,长汀县教育局长带领长汀二中、河田、濯田、新桥等四所中学的校长、老师一行共51人前来我校参观指导工作。长汀兄弟学校的老师们深入各年段课堂听课,林琳校长作了上杭二中办学情况介绍,各处室、高三各备课组分别进行了座谈。2005年11月4日,林琳校长、刘瑛副校长和教研室、教处务主任,...

龙岩高中二级达标学校有哪些
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高中学府。学校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在科研、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6.龙岩高级中学 前身为龙岩师范学校,创办于1903年,2005年通过福建省二级达标校评估验收。7.上杭第二中学 前身是上杭县立...

上杭2中放几天假中秋
上杭县第二中学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琴岗路。该校中秋节从2022年9月10至9月12日放假三天。学校地处风景秀丽的汀江南岸,面对挂袍秀山,背依汀江丽水,校园占地103亩,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福建这四所重点中学,地址位于龙岩市,你知道哪几所?
1. 上杭县第一中学 上杭县第一中学,简称上杭一中,成立于1912年,是福建省的重点中学和一级达标学校。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杭一中在校长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2002年,学校西扩,校园面积翻倍,教学设施进一步完善,图书馆藏书丰富,实验室等设施先进齐全。学校历年荣获省文明学校、全国群众体育...

福建这四所重点中学,地址位于龙岩市,你知道哪几所?
学校教学设施日臻完善,图书馆现有藏书十余万册,实验室、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视听阅览室等,设施先进,设备齐全。学校获得的主要荣誉有:省文明学校、 省普通中学先进教务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先进退休职工之家、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二:长汀县第二中学长汀二中创办于1972年,坐落在汀江...

龙岩重点高中有哪些啊?
1978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95年成为省二级达标学校,1999年2月被确认为省一级达标学校,跻身全省重点中学先进行列。5. 上杭县第一中学:创办于1912年,是福建省重点中学、一级达标学校,也是福建省示范性高中建设学校。6. 福建省武平县第二中学:是一所省级达标学校。7. ...

2024龙岩顶尖初中排名 哪些初中最好
根据相关信息可知,上杭县第四中学排名第一,属于顶尖初中;漳平一中排名第二,连城县第一中学排名第三。龙岩除了上述几所初中外,下面这几所也是龙岩最好的初中。初中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它对他们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2024龙岩顶尖初中排名情况 根据相关信息可知,上杭县第四中学排名第一,属于顶尖...

上杭二中要不要剪短发
要。上杭县第二中学,学校地处风景秀丽的汀江南岸。根据上杭二中的校规制度,男生必须剪短发,不得染发,留头发过长,女生长头发必须扎起来,不得披肩发,负责剪为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