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蜀,吴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三国魏蜀吴的首都在哪里 三国都城是现在的哪里
吴国:现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安徽南部等地。蜀国:现四川、甘肃、宁夏、武汉、云南、贵州、广西等地。魏国:整个北方,南至山东、河南、山西、陕西。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曹操失利,未能统一全国。赤壁之战后,曹操被迫退居北方,重新积蓄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湖南、湖北大部分地区,后来又进占四川。
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建立魏国。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222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了。
扩展资料:
根据史书的记载,三国存在的时间是220年~280年,其实也就只有短短的60年时间。如果要说三国时期正式结束,肯定就是从吴国灭亡开始算,不过当时曹魏也已经被司马家给篡权。
可能很多人以为曹魏才是最后灭亡的,实际上东吴才是最后一个,蜀国灭亡的后两年司马炎就登基称帝,建立了晋国然后才灭的吴,从此晋朝登上历史舞台。
诸葛亮死后费炜等先后辅佐刘禅治蜀,它们基本上遵循了诸葛亮的各项政策,蜀国政权仍比较稳定,与魏吴的鼎足形式还能维持。
公元253年,费炜死,姜维任大将军,他以一部分兵力屯守汉中,自率数万人多次北攻曹魏,但后主刘禅非常无能,贪图安乐。他宠幸宦官,让他们把持朝政,排挤姜维,国力日益衰弱。公元202年秋,魏国带兵关中,准备伐蜀。
正在屯守的姜维得到消息后马上报告刘禅,并建议他做好防御准备,刘禅宠幸的宦官却耍弄迷信,说魏军不会到,让刘禅不必留意。公元263年魏国大将军司马昭派邓艾、钟会、诸葛绪率兵十八万分三路大举攻蜀,刘禅毫无防备准备,人心大乱,文武大臣束手无策,有人认为蜀和吴是联盟,应该投奔吴国。也有人认为南中地势险要,便于防守,应该退到南中。
这时光禄大夫谯周提出了投降魏国的主张,他说“大能吞小,此数之自然“。还说刘禅投降魏国后,可以分到一块爵土,继续享乐,昏庸的刘禅接受了谯周的建议,向魏国投降,蜀国灭亡。魏灭蜀后,司马氏在国内的势力更大了,取代魏国的条件逐渐成熟。公元265年,司马昭死了,他的儿子司马炎继位后废掉魏元帝曹奂自称皇帝,国号晋,仍然立都洛阳。
晋朝建立后,司马炎积极整治军队,做灭吴的准备,还命令益州刺史在巴蜀修造战船,训练水师,以便攻吴时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吴国自公元252年孙权死后,统治集团内部宗室和大臣之间争夺权力,互相侵占,一片混乱。尤其是孙权的孙子孙皓统治时期,政治更加腐朽。孙皓极其荒淫暴虐,奢侈无度。他对部下任意诛杀,
人民赋税繁重,痛苦不堪,国力十分衰弱,晋朝经过十几年的准备,公元279年发兵二十万分六路,大举攻吴,在晋军强大的攻势面前,吴国的军队很快溃败,公元280年,进攻晋军攻下建业,吴末帝孙皓投降,吴国灭亡至此,三国鼎立局面结束,统一于晋王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行政区划
三国时期,魏国都城是洛阳(就是现在的洛阳附近)。蜀国的都城在成都(现在的成都)。吴国的都城在建业(现在的南京)
魏国:阴山以南,长白山以西,祁连山以东,面向渤海黄海.统治今天的河北河南,辽宁一部分,山东,安徽北部,湖北北部,陕西,山西,甘肃一部以及江苏北部.都城洛阳蜀汉:今四川以及云贵两省,地偏人稀,全国人口不及百万,为三国最弱一国.都城成都.
东吴;地处三江险要(扬子江,普阳江,钱塘江),面临东海,南镇南海,西到巫山,北临淮河.统治今江苏南部,安徽北部,浙江,两湖,两广,福建.都城建业.
另外,一部分少数民族也在此时兴起,姑且题一些
南蛮;北临泸水,于蜀汉接壤,统治云南,诸葛亮曾出兵镇之,然后臣服.
南越:也称山越,统治浙江,两广,名义上是东吴属国,其实具有完全自主全,都城番禺(广州).吴国历任宰相出兵镇压,无功而反,280年,西晋也是趁着吴越内讧,才起兵灭吴.
羌;藏族祖先,统治青海,和西凉马家关系很好,马家灭亡后,蜀汉和魏国时常利用该国兵力作为盟军.
鸟丸:满族祖先,生活在辽宁北部,被曹操降服.
魏国:阴山以南,长白山以西,祁连山以东,面向渤海黄海.统治今天的河北河南,辽宁一部分,山东,安徽北部,湖北北部,陕西,山西,甘肃一部以及江苏北部.都城洛阳
蜀汉:今四川以及云贵两省,地偏人稀,全国人口不及百万,为三国最弱一国.都城成都.
东吴;地处三江险要(扬子江,普阳江,钱塘江),面临东海,南镇南海,西到巫山,北临淮河.统治今江苏南部,安徽北部,浙江,两湖,两广,福建.都城建业.
魏:主要有今天的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与重庆,湖南,安徽,江苏的北部。
蜀:主要是四川,云南,贵州与重庆的南部几广西的西部。
吴:主要有湖南,江苏,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台湾以及湖北,安徽,江苏的南部与广西的东部
魏在长江以北地区,即现在中国的北方
吴在长江以南(苏州、浙江)一带
蜀即巴蜀,在四川一带
魏在长江以北地区,即现在中国的北方
吴在长江以南一带
蜀即巴蜀,在四川一带
你是否需要了解?
魏蜀吴三国各占据现在中国哪几个省份?
魏国占长江以北绝大多数省份,大概包括今 辽宁南部,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全境,湖北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甘肃大部和新疆部分地区(当时的西域)。吴国大致区域包括:江苏安徽南部,湖北南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大部,贵州东部。蜀汉大致区域包括:四川大部、贵州西部,重庆大部,云南北部,...
三国说的魏蜀吴分别指的是现今的什么地方?
一、魏国对应现今的北方地区。在三国时期,魏国由曹操建立,后由其子曹丕继位,定都洛阳。当今的洛阳依旧保留着三国时期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二、蜀国对应现今的西南地区。蜀汉由刘备创立,以成都为都城。成都至今仍被誉为“天府之国”,保留着许多与三国时期相关的纪念地和文化培散弯景点。三、东吴对应...
三国时期吴蜀魏领土各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三国时期的领土划分不仅体现了各政权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还反映了当时经济地理的特点。吴国和蜀汉地处江南和西南,凭借水网密布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了独特的经济体系;魏国则依靠北方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构建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三国时期,吴蜀魏三国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发展出了各自...
三国演义的三国分别是现在的哪几个地方?
《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指的是魏、蜀、吴。1. 魏:曹魏,由曹操建立,后由其子曹丕继位,定都洛阳。魏国控制着北方广大地区,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266年,司马炎篡魏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2. 蜀:蜀汉,由刘备建立,以成都为都。蜀汉在北伐曹魏的过程中,虽然多次取得战果,但最终未能改变...
三国时期三国属地分别是现在的哪里
三国鼎立的局面始于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
三国演义的三国分别是现在的哪几个地方?
1. 魏:涵盖黄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包括现在的河北、河南、湖南部分、山西、陕西部分、甘肃部分、内蒙古分布以及辽宁部分。2. 蜀:主要位于现在的四川、云南、高价州、陕西和甘肃部分地区。3. 吴:覆盖现在的江苏部分、浙江的江浙地区、两广、江西、湖北部分、湖南以及福建,也曾扩展至台湾地区。
三国时候的魏蜀吴三国分别在今天的哪些地方
1、魏国大致的国界在今天的长江以北,到今天的内蒙古东边,不超过山海关;西到今天的新疆一部分,甘肃一带;西南边到陕西一部分和蜀国接壤。2、蜀国比较简单,就是今天的四川和重庆,北到陕西的汉中市附近。3、吴国是长江以南,南部国界延伸到今天的越南北部,过海到台湾。这两点大部分的国土都属于吴国...
三国说的魏蜀吴分别指的是现今的什么地方?
以建业和江陵为重要军事重镇;西与蜀汉相邻在三峡,西陵是重要据点;东和南至东海和南海,其南部达到越南中部。东吴原有32郡和三州:荆州、扬州、交州。226年设置广州,后并入交州。264年复设,共增加一州。现存的地图显示了魏蜀吴三国行政区在今天的地理位置。
三国说的魏蜀吴分别指的是现今的什么地方?
孙吴北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建业、江陵为重镇;西与蜀汉相邻于三峡,西陵为重镇;东及南至东海南海,其中南达越南的中部。孙吴原有32郡及三州:荆州、扬州、交州。于226年设置广州,后并入交州。至264年复设,共增加一州。上图是魏蜀吴三国行政区在当今的位置。
古时的三国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1. 魏国:覆盖今天的陕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2. 蜀国:包括今天的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和湖南的部分地区。3. 吴国:涵盖今天的江苏、安徽、上海、湖北和湖南的部分地区。扩展资料:三国疆域:1. 曹魏:在曹操时期疆域大幅扩张,曹丕称帝后疆域定型,包括整个华北地区,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