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作者&投稿:尉叔 2025-05-23
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恐龙灭绝的因素有很多,目前科学界还没有定论。但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恐龙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或气候变化,所以灭亡了。恐龙灭绝,是指约65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是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之久。

恐龙灭绝的因素有很多,目前科学界还没有定论。
但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恐龙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或气候变化,所以灭亡了。
恐龙灭绝,是指约65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是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之久。

看看这个,这是一篇中学课文,阿西莫夫写的,我上学期刚学过:
被压扁的沙子
在过去的 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绝灭”,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为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紧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 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思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他们在 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这种情况显示,在 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起到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在众多假说中,“小天体撞击说”和“火山大爆发说”是最具科学根据的两个。

然而就在最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凯勒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3月1日援引其最新研究结果对“小天体撞击说”提出了质疑:尤卡坦半岛陨星撞击事件在恐龙灭绝前30万年就发生了,根本不能构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舆论一片大哗。

对于最新质疑,中国的恐龙专家保持着冷静而审慎的态度,很显然他们并不苟同。

“30万年的时间差并不足以排除‘小天体撞击’的假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说。

“在某种生物灭绝的进程中,30万年不过是历史之一瞬”。

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先生指着办公室墙壁上贴的最新版的生物分期表说:“小天体撞击事件并不一定会让恐龙立刻灭绝,它的灭绝效应或许会持续到30万年后的‘6500万年前’,这是很正常的。”

按照汪的说法,凯勒领导的科学家小组对于小天体撞击假说的质疑是站不住脚的。

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的巨型陨石坑是小天体撞击学说最重要的证据之一。

“最重要的证据之一就是上世纪80年代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陨石坑的发现。”汪筱林说,“在那个一半是海、一半是陆地的巨大的坑中,科学家发现岩石中含有一层高浓度的铱元素。”

铱是地球上的稀有元素,却是陨石里最为普通的元素。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那个坑就是外来天体撞击而成的。

另外,由于铱元素是K-T界线的标志,K-T界线意思是介于白垩纪和第三纪之间。根据同位素测量法,科学家判定这个时间是距今大约6500万年前。

于是,陨星撞击地球事件被证明发生在距今6500万年前,而恐龙恰在此间灭绝。由此便得出,是小天体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

最新的质疑,证据同样来自这个绝无仅有的陨石坑。

小天体撞击说的“反方”凯勒教授称,他们的证据来自陨石坑中核心物质年代的测定。

研究人员说,在陨石坑正中部位钻孔取出的核心物质,表明它的年代要比K-T界线早30万年还要多,因此“这次撞击不可能像通常认为的那样是导致白垩纪末期恐龙灭绝的原因”。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类能够用同位素测量法得到更为精确的时间,但不能因为小行星撞击事件发生的比恐龙的最终灭绝的时间早,就认为它不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汪筱林研究员对此反驳道。

巴人论评:
这个科学课题是需要讨论的。虽然目前看不出这个课题的重要意义,但是我们认为对于将来的科学发展,特别是生物演化模式的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甚至有一种让人大跌眼镜的生物演化理论性模型:决定生物周期循环式进化的重要因素应该是来自天体对地球的撞击。

在最初,地球只有海洋存在,没有陆地。陆地的出现是因为天体对地球的撞击而形成的。海洋是生命演化的起点。海洋中的浮游原生物受到地球撞击以后,经过基因变异,它们会分化为两种生物——低等植物和低等动物。而地球上的低等植物和动物在受到天体撞击以后,又会逐步演化为高等植物和动物。

这种观点也许是令人不安的。但我们的研究发现,包括大陆板块的飘移,甚至地球地轴的改变和地球运动轨道的某些变化都是外来天体撞击的结果。地球已经经受多次撞击,但受到撞击的几率总的来讲是呈现一种减小的趋势,不过,不可能不再出现受到外来天体撞击事件。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有足够的实力保护自己不为天体撞击而灭亡。同时,我们也有能力通过实验来验证生物的起源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英国的科学家在研究全球气候的时候,在北极厚厚的冰层下,钻取到了六千伍百万年前的古植物化石,英国的科学家感到非常的不解,为什么在六千伍百万年前还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而现在却是冰天雪地,是什么导致地球的气候环境有如此大的改变?
普京当上俄罗斯的总统时,俄国的科学家给普京写了一份报告,建议总统将俄罗斯的核武器拿到月球上消毁,炸毁月球,这样就会使俄罗斯冰封的土地得以耕种,石油得以开采,不再是冰天雪地的俄罗斯,而是四季开满鲜花。俄罗斯之所以这样的寒冷,地球之所以有一年四季的交替,以及北极与南极这样的寒冷,都是月亮惹的祸,俄罗斯的科学家已经证明是月球的引力导致地球的偏移,从而使阳光不能均匀的照耀大地,从而导致地球上的气候环境有如此大的差异。
天文学家在研究月球起源时,有三种猜想,一:月球是地球的姐妹,他们是在太阳系时同时诞生的;二:月球是地球的女儿;三:月球是地球的妻子。当美国的载人宇宙飞船登上月球时,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测检的结果要比太阳系还要古老2亿年时,这将证明月球只能是地球的妻子。
美国的天文学家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在恐龙灭亡时(六千五百万年左右),太阳九大行星运行轨道受到干扰,这又说明了什么?
假设在六千五百万年前,地球俘获了月球,使得地球发生了偏移,阳光不能均匀的照耀大地,从而使地球气候环境发生变化,从而使长着茂密森林的北极将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地球上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恐龙为了适应寒冷的气候变化,从而身体上开始长出了羽毛,抵御寒冷的天气。我国的科学家已经在辽宁找到了长有羽毛的恐龙化石,在地球俘获月球的同时,同时跟月球一起来的那些小的天体飞向了地球,这就是发生在六千五百万年前发生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在墨西哥发现的陨石大坑就是有力的证明。
在六千五百万年前,地球发生了全球性的造山运动,能使全球发生地层运动的变化,就地球内在的作用力还是远远不够的,它必定有外在作用力。日本的科学家在证明地球内在的运动如地震就跟月球有关,那么在六千五百万年前的那场全球性的造山运动的始作俑者会不会是月球引起的?如果是!那就可以合理的解释在六千五百万年前所发生的事实,全球性的生物的灭亡和进化、造山运动、小行星撞击地球、全球性的气候变化,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在六千五百万年前,地球上发生的一切事情不是孤立的而是跟月球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大量的爬行动物在陆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动物广泛占据。那时的地球气候温暖,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爬行动物有足够的食物,逐渐繁盛起来,种类越来越多。它们不断的分化成各种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龟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鳄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蛇类和蜥蜴类,其中还有一类演变成今天遍及世界的哺乳动物。

恐龙是所有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很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几千万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小行星撞击理论,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发生在久远年代的陨星撞击坑,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今天,这种观点似乎已成定论了。

但也有许多人对这种小行星撞击论持怀疑态度,因为事实是:蛙类、鳄鱼以及其他许多对气温很敏感的动物都顶住了白垩纪而生存下来了。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恐龙死光了。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提出的对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几种,比较富于刺激性和戏剧性的“陨星碰撞说”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除了“陨星碰撞说”以外,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以下几种:

一、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二、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三、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四、地磁变化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五、被子植物中毒说。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大量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

六、酸雨说。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远不止上述这几种。但是上述这几种假说,在科学界都有较多的支持者。当然,上面的每一种说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气候变迁说”并未阐明气候变化的原因。经考察,恐龙中某些小型的虚骨龙,足以同早期的小型哺乳动物相抗衡,因此“物种斗争说”也存在漏洞。而在现代地质学中,“大陆漂移学说”本身仍然是一个假说。“被子植物中毒说”和“酸雨说”同样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究。

恐龙是如何灭绝的?




你是否需要了解?

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如锶。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摄取了这些锶,导致中毒,从而逐步死亡。5、物种竞争理论:恐龙时代的末期,最早的小型哺乳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作为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缺乏天敌,这些小型动物的数量迅速增加,最终吃掉了所有的恐龙蛋,导致恐龙无法繁衍后代,从而灭绝了。

恐龙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恐龙灭亡的原因目前科学界尚存在多种假说,但普遍被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假说:地质造山运动假说:原因:6500万年前地球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导致沼泽减少,气候变得干冷。影响:恐龙的呼吸器官可能无法适应这种干冷的气候,同时食物来源也在冬季减少,最终导致恐龙灭绝。超新星爆发假说:...

恐龙的灭绝是彗星撞击的结果吗??
恐龙的灭绝并非确定是彗星撞击的结果。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目前存在多种假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气候变冷说:认为在白垩纪末期,地球气候变得寒冷,恐龙无法适应这种环境变化,最终被自然淘汰。地壳运动说:提出地壳的剧烈变动可能导致食物链的破坏,恐龙因缺乏食物而灭绝。星球碰撞说:认为一颗小行星或...

恐龙的灭绝
恐龙灭绝的原因至今仍存争议,但权威观点认为与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有关。以下是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详细解答:小行星撞击说:核心观点: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这次撞击引发了巨大的尘雾,遮蔽了阳光,导致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进而影响了整个食物链,恐龙因此灭绝。其他假说...

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1、气候: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度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2、物种斗争:恐龙年代末期,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3、酸雨: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

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1. 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这一事件被广泛认为是导致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2. 这场撞击在现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地区形成了巨大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撞击引发了全球性的地震和海啸,以及随之而来的火山活动。3. 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还引发了大规模的气候变化,包括酸雨、温度骤降和...

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恐龙的灭绝原因 一、明确答案 恐龙的灭绝原因至今仍然不完全清楚,但较为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恐龙灭绝主要是由于地球上出现了巨大的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导致恐龙无法适应而逐渐灭绝。二、详细解释 1. 环境变化 恐龙时代的气候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包括长期的干旱、降温或植被的变化。这些环境...

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2. 中国古生物学家黎阳及其团队在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K-T线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证明了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了全球性的环境剧变,导致恐龙灭绝。3. 德国科学家提出,恐龙灭绝可能是由于强烈的宇宙粒子流闯入地球大气,导致地球气候剧烈变化所致。4. 美国物理学家路易·阿尔瓦雷兹提出的小行星撞击...

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1. 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这一事件被广泛认为是导致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2. 撞击发生在现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引发了巨大的地震和海啸,这些灾害迅速影响了全球。3. 撞击产生的热量和碎片以及随后燃烧的石膏释放出大量的硫化物气体,这些气体与黑烟共同遮蔽了天空,阻挡了...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地球地底岩浆大量喷发,产生了巨量的火山灰,遮天蔽日,在大气中无法散去也无法很快落下,致使气候也发生巨变,食物减少,恐龙的体型大,需要的食物更多,因此就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