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有何联系?
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对河流综合开发
利用的前提就是要认识河流水系特征和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系、水文特征是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它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联系密切,所以高考中经常以此为载体考察学生运用己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有那些呢?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一、河流水系特征
河流水系特征主要有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道(河谷的宽窄、河床深度、河流弯曲系数)。影响主可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为地形决定着河流的流向、流域面积、河道状况和河流水系形态。常见的河流水系形状有:①树枝状水系:是支流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多见于微斜平原或地壳较稳定,岩性比较均一的缓倾斜岩层分布地区。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水系形状是树枝状的,如中国的长江、珠江和辽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②向心状水系:发育在盆地或沉陷区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岭向盆地或构造沉陷区中心汇集的水系,如中国四川盆地的水系。③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辐射(散)状分布,例如亚洲的水系特征。⑧平行状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地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⑤格子状水系:河流的主流和支流之间呈直线相交,多发育在断层地带。⑥网状水系: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犹如网状,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网状水系。 二、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有河流水位、径流量大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蕴藏量和河流航运价值。
1.水位、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
水位和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和流量季节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地区的河流水位和径流量变化很小,但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地
中海气候区的河流水位和径流量变化较大;以冰川融水补给和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特点决定,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在春季由于气温回升导致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另外径流量大小还与流域面积大小以及流域内水系情况有关。
2.汛期及长短
外流河汛期的出现的时间和长短,直接由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雨季出现的时间和长短决定;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内流河则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气温最高的时候。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河流都有夏汛,东北的河流除有夏汛外,还有春汛;西北河流有夏汛。另外有些河流有凌汛现象。流域内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河流汛期长;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河流汛期短。我国南方地区河流的汛期长,北方地区比较短。
3含沙量大小
由植被覆盖情况、土质状况、地形、降水特征和人类活动决定。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的区域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影响地表植被盖情况而影响河流含沙量大小。总之,我国南方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小;黄土高原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大;东北(除辽河流域外)河流含沙量都较小。
4.有无结冰期
由流域内气温高低决定,月均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O℃以上无结冰期。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没有结冰期。有结冰期的河流才可能有凌汛出现。
5水能蕴藏量
由流域内的河流落差(地形)和水量(气候和流域面积)决定。地形起伏越大落差越大,水能越丰富;降水越多、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水量越大,水能越丰富,因此,河流中上游一般以开发河水能为主。
6.河流航运价值
由地形和水量决定,地形平坦,水量丰富河流航运价值大,因此,河流中下游一般以开发河流航运价值为主。
三、总结
河流的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都取决于流域内的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见下图)、人类活动是通过改变下垫面而产生影响的,例如:人类砍伐植被会导致地表径流增加,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变大,(泥沙)淤积河道,河床抬升;植树种草会减少地表径流.河流水位涨落幅度变小,含沙量变小。硬化路面(水泥路面)会增加地表径流,河流水位陡涨陡落;铺设渗水砖会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涨落幅度变小。修水库可以调节河流的流量,使下游水位平稳,减少下游河流泥沙含量。围湖造田会使湖泊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你是否需要了解?
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水库的建设能够调节河流流量,减少泥沙含量,而围湖造田则会削弱湖泊的调节能力。这些人类活动对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都有显著影响。在地理学习中,河流特征是重点内容。学生往往难以在综合题中给出全面的答案。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整理这一知识点。需要注意的是,水文特征关注的是水的情况,而水系特征...
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区别
1. 河流系统是由干流、支流和湖泊构成的,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漏斗状的流域结构,我们通常将其称为水系、河系或河网。2. 水系的特征涵盖了河流的横断面、纵断面、比降、流域以及分水线等方面。3. 水文特征则关注流域水流的属性,包括流量、流速、结冰情况、含沙量和输沙率等。4. 实际上,水系特征是...
水文特征VS水系特征:套用模板很简单!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是重要的知识点。区分这两类问题,关键在于理解它们各自所描述的内容。水文特征主要关注某段河流本身的特征。包括流量、水能、含沙量以及结冰期和汛期。流量和水能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和落差相关,含沙量则受流域植被状况影响,而结冰期和汛期则与气候条件紧密相连。水系...
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这些知识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因其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紧密相关,故常在高考中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有哪些?它们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有何关系?接下来将一一解答这些问题。一、河流水系特征 河流水系特征主要包含河流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
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3、河流水系特征与水源关系也较为密切,尤其是外流河水系,其特征多与气候中的降水因素联系紧密。甚至有可能气候影响河流水系特征,进而改变地形。河流水文特征分析:1、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
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答题模板
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描述河流特性和变化时各有侧重。水文特征主要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以及水位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补给类型如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并不属于水文特征的范畴。另一方面,河流水系特征则涉及到河流的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1. 水文特征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水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等。2. 水系特征则涵盖水系形态(如树枝状、向心状、羽状等)、支流湖泊状况、流程、流域、河道宽度与深度等。3. 河流的水文特征通常由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体自净能力、凌汛、流速及水位等组成,这些主要受降水影响。4. 夏季降水...
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区别
1. 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涉及河流的水情,主要包括水位、水量、水温、水质和水能等方面。这些特征随时间和季节变化较大,能迅速反映河流的即时状态。2. 水系特征 水系特征描述的是河流水网的布局和河道本身的特性。这包括河流的长度、起点和流向、流域面积、水系的形状、支流和湖泊分布、河网的密度、落差以及...
高中地理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高中地理课程中,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是重要的学习内容。水系特征涉及河流的源地、注入的终点、流程、流域范围、支流的分布以及落差等关键要素。河流水系是指集水河道的结构特征,其中包括了河流的源地、注入的终点、流程、流域范围、支流的分布以及落差等关键要素。这些特征与地形紧密相关,因为水总是从高处流...
水文和水系的区别
1. 水文特征涉及河流的水结构及其变化,包括流量、流速、水位、汛期、水温和冰期、含沙量等。2. 河流的水文变化主要由其补给水源决定。3. 水系特征则描述河道的结构特点,如河流长度、河网密度、河流的弯曲系数等。4. 河流长度指的是河流源点到出口的直线距离,通常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测量。5. 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