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会为什么改成成都?

作者&投稿:郯馨 2025-05-16

说起成都和阆中,一个是2020年城市魅力排行榜第一名,一个是《2019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中跻身旅游强县百强。这两个地方虽然同属于四川,一个省会,一个古镇,是很难让人们将两个联系在一起的。可实际上在清初,阆中曾是清政府在四川的临时省会,这一当就是二十年。直到1665年,四川省会又迁到了成都。为何清初阆中会成为四川的临时省会?阆中为何又只当了二十年的临时省会?

历史背景

要想探究原因,首先我们要先明确清初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清初,王朝更替,成都,遭受了张献忠、吴三桂、清军等的轮番蹂躏,经济基础破坏,人口减少,野兽纵横,气象凋敝。《华阳县志》载成都城中绝人迹者十五六年,惟见草木充塞,麋鹿纵横,凡是廛闾巷官民居址皆不可复识。

此时,成都是各方势力虎视眈眈的军事重地。清政府还没有立足脚跟,自然没有余力和能力去迅速夺取成都巩固政治,而只能退而求之另觅新都。

图_ 清朝时期四川地图

清军也到过不少地方,为何清政府偏偏挑中阆中作为临时省会呢?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阆中相对利于管理

顺治三年,彼时张献忠大西未灭,豪格领清军至汉中,川北明将进忠来奔,乞为向导。而后献忠既诛,贼党可望、能奇、文秀、定国等溃入川南(《明史》)。

可见,阆中曾经是投清将领刘进忠辖区。刘进忠在阆中有一定的威望和治理经验,所以相对其他地方来说清军管理起来更加方便,成为清军在四川的据点也不奇怪。

(二)阆中利于防守

许多前人认为阆中是巴蜀要冲,究其原因,是因为阆中有着利于防守的地形。《中国国家地理》曾这样评价阆中:千水成垣,天造地设。形象地概括了阆中被山水包裹的特点。

阆中西、南方向是嘉陵江,东面为河,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山脉,十分利于防守,清军机动性较强。

图_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阆中县舆图》

(三)阆中受损相对较少

相比大西、南明两个政权主要活动和统治的川南、川中地区来说,川北的阆中受损较少。

如《成都府志·序》载:(成都府)百十秦、晋、楚、豫中,土著仅一二人焉。

而据《移民史》,顺治七年,阆中人口业已百无二三。

虽然阆中和其他地方一样都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状态,但阆中剩余人口比率略高,受战争破坏程度略少于大部分地区,这也奠定了清政府立足建设的基础。

清政府让四川巡抚等重要官员驻守阆中,把阆中道台衙门升级为省会衙门,把阆中作为临时省会建设,就是看中阆中的相对安定。

图_ 清朝成都地图

清政府在平定四川后,没有让阆中成为省会,反而是在1665年继续让成都当省会,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自然条件

1、地形条件

成都西高东低,腹心在岷江等冲积而成的成都平原,土地较完整、平坦。

阆中内多丘陵、低山,地形破碎。

如果一个地方土地完整、平坦,就具备了建立大规模城市的良好基础。而一个土地破碎的地方,则需要统治者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平整土地,才能建设和扩张城市区域。

从这一点上看,成都十分有优势。

而且地形还会影响耕地面积。理论上,相似的气候条件下,土地越平整的地方可以种出更多的粮食,这就给城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成都由于平坦的土地和优越的水土成为天府之国,可见其条件之好。而阆中发展农业条件显然逊色于成都。

图_ 成都及周边地貌

2、地理位置

如果打开四川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成都位于四川省的心脏位置,而阆中则位于东偏北方位。

位于四川中央的成都,是四川交通的中枢,也是四川盆地的中心城市。如果其作为省会,可以方便统筹全省的资源,知晓四川各地的事务。

而阆中位置没有成都那么端正,也不像重庆那样是四川盆地通向外界的必要出口,作为省会辐射能力不够强。

图_ 都江堰工程布置图

(二)交通条件

可对比成都和阆中的水陆交通状况。

成都有锦江绕城而过,自李冰修都江堰后,成都水运逐渐发展,促进了城市繁荣。

陆路方面,成都——金牛道是重要的陆路官道,起于成都,终于秦岭南,中途有汉唐阴平道、大安军——天水军道等向四周延伸。

总体而言,成都是水陆运皆有发展,且辐射能力强。

图_ 民国时期嘉陵江流域地理考察队

阆中方面,可举嘉陵道为例。

嘉陵道是川内一条重要的南北水路通道,以重庆为起点,途经阆中,通向汉中方向。

阆中在交通上就靠着嘉陵江得到发展。如《垫江志》载:委官部送凡嘉、眉、泸、叙之米……又自合溯西汉水至利、阆州,谓之转般。

可水运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容易淤积,需要时常维护,否则容易造成行船危险。

《宋代蜀文辑存》嘉陵江水之险,以滩名者殆百。米舟相衍,遇石而碎与泪人者,皆蜀人之脂也。

阆中陆路交通远没有水运发达,有时还用到在悬崖上开凿的栈道,运输能力不强。

总体而言,在交通上,阆中相当依赖嘉陵江。但阆中不是嘉陵道的起点,辐射能力有限,所以成都交通优势更为明显。

图_ 《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地方志著作,由东晋时期成汉常璩撰写

(三)历史文化因素

《华阳国志・蜀志》载开明王自梦廓移,乃徙治成都,成都因此成为古蜀国新都。

尔后,成都很长时间都是整个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阆中长期为川北历代郡、州等治所,是川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把省会定在成都,有利于清政府在四川进行精神文化建设。

综上来看,把省会定在成都比定在阆中更能满足四川发展的需要,清政府在平定四川全境后把省会迁到成都也就不奇怪了。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为什么成都叫成都
成都是古蜀国成侯对其居处的称呼,后来蜀人由青藏高原逐渐东迁建都于今成都市区,仍袭其旧名曰成都。成都,四川省辖地级市,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为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成都为什么叫成都?
成都——四川省会 一、“成都” ——成族人的地方 温少峰在《试为"成都” 得名进一解》(《社会科学研究》,1981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成都”二字是中原华夏文字对蜀语“成都”这两个音的一种对译。这里的“成”是蜀人族称,其义为“高原人”(早期蜀族人从高原地带迁徙到成都平原);“都...

成都为什么叫成都
1个回答 #热议# 发烧为什么不能用酒精擦身体来退烧?校易搜全知道 2023-09-06 · 专注互联网信息分享。校易搜全知道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说道成都,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里是四川省的省会,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聚落的中心。到了战国时期,...

当初为撒不成都直辖重庆做四川省会
成都历代都比较好,一方重地,在四川的地位在近代史前都比重庆高,所以当初撤销西南大区时,重庆降级,成都为省会,重庆为省辖市 秦朝灭巴、蜀两国,统一全国,巴蜀合一,成都重庆也是最重要的两座城池之一,但成都由于平原优势,发展高于重庆,而重庆由于是两江交汇,方便出川,长江也是以前四川对外交流的...

成都省四川市的梗是什么?
四川集全省之力发展成都,因此网络上出现了成都省、四川市的梗。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人们来到成都都会说成是省城,在重庆未独立之前有“上成都,下重庆”的说法,因此就将成都称为“成都省”。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家重要的高新...

请问四川省的省会“成都”——这一叫法始于何年?多谢了哈!!!
西文通过对古代西南地区民居形式和名称的分析,提出了成都古代的居住形式是一种称作“笼”的巢居,成都的“成”字就是重叠“笼”,“都”字本意是水泽汇聚之地,古成都地势低洼,池沼密布,故称为“都”的新看法 沈仲常、黄家祥先生通过对考古材料的分析,特别是根据先秦至秦汉时期四川漆器铭文演变序列...

四川省会是重庆还是成都?
四川省会是成都。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撤销四川省,成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川西行署区的驻地。1952年9月1日,撤销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区,恢复四川省建制,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_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处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东缘,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

四川省会是成都吗
四川省会是成都**。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也是副省级市和超大城市。它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和北纬30°05 ′~31°26′之间,总面积为14335平方千米。成都不仅是四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还是成都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成都的历史沿革丰富,从古蜀文明到现代都市,...

成都是四川省会吗 四川省会是什么城市
成都是四川省会吗 “成都”来历,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

为什么成都这座城市,会被很多人调侃为成都省?
关于这个问题,我看到过好几种解释,一是2018年四川省的GDP全国排位第六,而成都GDP占全省的37.72%,所以,四川通常给人两个印象,一是成都太能打了,而成都太能打了,但除了成都一个能打的都没。因此,四川人一般戏称成都为“成都省”。二是说成都本身就是四川的省会城市,很多人上成都来,都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