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姓的来历? 蒙古宫姓的由来是什么?
宫姓始祖宫之奇到虞国后,古虞国位于今山西省境内,就任虞国上大夫,辅佐虞公,是一位贤臣。“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讲的就是宫之奇的故事。
《左传.僖公五年》、《春秋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史记.晋世家》、《汉书.辛庆忌传》等都有关于宫之奇的记述。就全国人口数而言,宫氏一族是小姓。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从七省抽样结果,宫姓排在152位;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宫姓排名在212位。
宫姓的渊源,在全国范围内,宫之奇的后裔,是宫姓的主体。
另外,宫姓还有以下几个起源:
1.南宫氏的后裔,有的改姓宫。
2.周官“宫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此两支宫姓,皆为姬姓之后。)
3.共氏、龚氏有的改为宫姓。
4.明朝,回族宫火因,以宫为氏。
5.清朝,满族恭佳氏,改为宫氏。
6.蒙古族,亦有改为宫氏者。
扩展资料
名人
1、宫懋谅
(1671—1715)字翊元,号益元,象宗子。附庠生,康熙戊子47年(1708)顺天府举人,充内廷纂修,授钜县教谕,候补主事。子二:大鹏,殿对。
2、宫焕业
(1685—1757)字进修,号肄亭。懋勤子。邑增生,乾隆丁卯12年(1747)举人。侯选知县。子二:谦基、随基。
3、宫廷颺
(1730—1796)榜名晋基,字沐藩,号湘秋,焕采子。增生,乾隆庚辰25年(1760)举人。山西长治县知县。子二:秉鉴、秉钧。
4、宫 庠
(1790—1859)原名朝,字书臣,号筱衫,鋆子。优廪生,嘉庆丙子21年(1816)举人。江宁府教授。子二:福元,福魁。
宫姓来源
宫姓起源
1、以职官为姓,形成于西周。周王朝时有专司宫廷修缮、清洁事宜的官,名为“宫人”。其后人遂以宫为姓,称宫姓。
2、出自姬姓,以封地名为姓。春秋时,鲁国有孟倚子,其儿子韬,封于南宫(今河北省南宫县),其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名“南宫”为姓。后又分化为南、宫二姓。
3、上古周代,有一种官职叫“宫人”,是专管打扫、维修王宫的。宫人的后代,就以官职为姓。又有一支宫姓,是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一位名叫虞仲的贵族封为诸侯,又将虞仲的儿子封在上宫那地方做首领。于是上宫的公族后代就以封地为姓。
宫姓郡望堂号
郡望
河东:秦初置河东郡。相当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
太原郡:秦庄襄公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相当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堂号
忠谏堂:春秋时候,晋国拿了良马河美璧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虞大夫宫之奇向虞国国君谏道:“如果嘴唇被割去,牙齿就必然会暴露而受寒冷。虢国好比我们的嘴唇,我们千万不能借给他人路去割我们自己的嘴唇。”虞君不听,收了晋国的马和璧,借给了他们道路。宫之奇便率领他所有的族人逃出虞国,不愿等着当亡国奴。晋国灭了虢国班师,顺道把虞国也灭了。
宫姓家乘谱牒
暂无!
宫姓迁徙分布
暂无!
宫姓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
宫钦:元朝人,至大初为东阿令,以威严著称,清正廉洁。当时年遇饥荒,他带头以自己的薪俸济饥,得到富裕人家的响应,互助互济,全县无人饿死。当地有一群无恶不作的坏人,屡教不改,宫钦下令,限期归正,逾期不改者,在这些恶人的院墙上,涂以黑色,以示其辱,后皆化为善良。他调离东阿县后,当地人民立碑记念他,流芳千古。
宫国苞:清代诗画家。擅写兰竹,工诗,与丹徒张石帆称“江上两诗人”。
宫畹兰:清代女画家。能诗,工画墨梅,雪叶风枝,俨然有偃蹇瑶台之思。
东汉有道术家宫崇,明代有平蛮将军宫聚、翰林学士宫伟鏐,清代有福建巡抚宫梦仁、诗人宫鸿历。
暂无!
宫之奇是春秋时虞国的大夫,是周初所封同姓★国(山西平陆县东)国君的族人,因★国被晋灭掉,他逃到虞国,改以国名为姓,“★”去“邑”为“宫”,表示离开故国,故姓宫,称宫氏。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要攻打虢国,就派人带着稀世名马和珍贵玉璧为礼物,要求虞国国君准许晋军过境攻打虢国。虞国与虢国本是友好邻邦,两国订有攻守同盟,但虞君却垂涎于名马玉璧,答应了晋的要求。宫之奇知道后连忙劝阻虞君说:“不能借路啊!虞虢两国的关系就像人的牙齿和嘴唇,俗话说‘唇亡齿寒’,失去了嘴唇,牙齿就要受冻。再说晋献公是个贪得无厌的人,虢灭亡了,他还会允许虞国单独存在吗?”但虞君却鬼迷心窍一般,听不进他的忠告。宫之奇仰天长叹说:“看来虞国是注定要灭亡了,我不能等在这里做晋人的俘虏。”于是宫之奇率领族人奔往曹国(山东定陶县西南)去了。晋灭虢之后,果然在回师途中,顺便把虞也灭掉了。宫之奇的后人,便成了宫姓,称宫氏。
[宫氏名望]
宫姓名人,东汉有道术家宫崇,元有宫天授,明有平蛮将军宫聚、翰林学士宫伟镠,清有福建巡抚宫梦仁、诗人宫鸿历等。
http://cache.baidu.com/c?word=%B9%AC%3B%D0%D5%3B%B5%C4%3B%C0%B4%C0%FA&url=http%3A//www%2Erwabc%2Ecn/baijiaxing/xingshixinxi%2Easp%3Fb%5Fname%3D%B9%ACabc&b=0&a=10&user=baidu
姓氏:宫祖籍:太原
祖宗:宫之奇郡望:太原郡
分类:以官为氏
历史名人
宫姓名人,东汉有道术家宫崇;元有宫天授、宫钦;明有宫好礼、宫显、平蛮将军宫聚、翰林学士宫伟镠;清有宫梦仁、宫尔勤、诗人宫鸿历等
姓氏来源
①《古今姓氏辩证》记载:“出身周宫掌宫门者,以世官为氏。”②《通志·氏族略》记载:“虞大夫,宫之奇后。”宫姓的由来已久,是春秋时期的虞国大夫宫之奇的后裔。春秋时代的虞国,位于现在的山西省境内,可见宫氏早期的活动地区,也应该在这一带地方。望族居河东郡(今山西夏县北)。《百家姓》注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县)。
你是否需要了解?
宫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
1、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虞大夫,宫之奇后。”宫姓的由来已久,是春秋时期的虞国大夫宫之奇的后裔。春秋时代的虞国,位于现在的山西省境内,可见宫氏早期的活动地区,是在这一带地方。2、亦出自姬姓,以封地名为姓。春秋时,鲁国有孟倚子,其儿子韬,封于南宫(今河北...
宫姓祖籍在哪里
在宫阝国被晋国消灭后,宫之奇逃离了宫阝,投奔了虞国。5. 在逃离宫阝国时,宫之奇将他的姓氏中的“阝”字去掉,这个字象征着城市或国家。去掉之后,就变成了“宫”,从而创造了宫姓。6. 自那时起,宫姓就存在了,至今已经有超过2600年的历史。宫姓的传承见证了中华姓氏的演变和历史的变迁。
宫姓的来源 怎么取名好听
宫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1、系自姬姓。古有宫国,春秋时灭于虞,子孙以国为氏,虞大夫宫之奇之后。这支姬姓宫氏的历史大约有2600多年。2、系自宫名。周官掌宫门者,以世官为氏。3、支出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之庶子仲庆父,也称公子庆父,世为鲁卿,谓之仲孙氏,古谓庶长为孟,故又日孟氏。
宫姓是贵族姓氏吗?
成语“假途灭虢”和“唇亡齿寒”讲述的正是虞国与虢国的故事。宫之奇曾力劝虞君,但未成功,他便预言虞国的灭亡,并带着族人离开,最终逃至曹国。后来,宫之奇的宫+阝姓后人去掉了耳字旁,形成了现今的宫姓。宫姓的始祖是宫之奇,他原姓姬,来自宫阝国,居住在 上宫里。宫阝国被晋灭后,他...
请问"宫"姓的起源
一、寻根溯祖 1、以职官为姓,形成于西周。周王朝时有专司宫廷修缮、清洁事宜的官,名为"宫人"。其后人遂以宫为姓,称宫姓。2、出自姬姓,以封地名为姓。春秋时,鲁国有孟倚子,其儿子韬,封于南宫(今河北省南宫县),其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名"南宫"为姓。后又分化为南、宫二姓。3、亦出自姬姓...
"宫"姓的来历?
”但虞君却鬼迷心窍一般,听不进他的忠告。宫之奇仰天长叹说:“看来虞国是注定要灭亡了,我不能等在这里做晋人的俘虏。”于是宫之奇率领族人奔往曹国(山东定陶县西南)去了。晋灭虢之后,果然在回师途中,顺便把虞也灭掉了。宫之奇的后人,便成了宫姓,称宫氏。[宫氏名望]宫姓名人,东汉有...
有人知道"宫"这个姓氏的由来吗?
宫姓:宫姓起源:1.南宫氏的后裔,有的改姓宫。2.周官“宫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此两支宫姓,皆为姬姓之后。)3.共氏、龚氏有的改为宫姓。4.明朝,回族宫火因,以宫为氏。5.清朝,满族恭佳氏,改为宫氏。6.蒙古族,亦有改为宫氏者。贠姓:贠[貟,读音作yùn(ㄩㄣˋ)]一.姓氏渊源...
宫姓的来源和历史
《左传.僖公五年》、《春秋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史记.晋世家》、《汉书.辛庆忌传》等都有关于宫之奇的记述。就全国人口数而言,宫氏一族是小姓。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从七省抽样结果,宫姓排在152位;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宫姓排名在212位。宫姓的渊源,在全国范围内,...
宫姓的来源和历史是什么?
宫姓的来源和历史:宫姓的来源和历史有很多,部分宫姓来源于姬姓,而部分宫姓得姓始祖为春秋时期的宫之奇,除此之外宫姓有的还源于南宫氏的后裔、周官“宫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共氏、龚氏有的改为宫姓、明朝回族宫火因,以宫为氏、清朝,满族恭佳氏,改为宫氏、蒙古族,也有改为宫氏者等。...
宫姓的始祖
《左传.僖公五年》、《春秋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史记.晋世家》、《汉书.辛庆忌传》等都有关于宫之奇的记述。就全国人口数而言,宫氏一族是小姓。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从七省抽样结果,宫姓排在15位;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宫姓排名在21位。宫姓的渊源,在全国范围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