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山原文、作者
《峨嵋山》的原文如下:
万仞白云端,经春雪未残。
夏消江峡满,晴照蜀楼寒。
造境知僧熟,归林认鹤难。
会须朝阙去,只有画图看。
《峨嵋山》的作者为唐朝末期的著名诗人郑谷。
- 生平简介:郑谷(约851~910),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他是唐朝末期的著名诗人,僖宗时进士,曾任官都官郎中,因此被人称为郑都官。郑谷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
- 诗歌风格:郑谷的诗多写景咏物之作,常常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他的诗歌风格清新通俗,但有时会流于浅率。
- 文学成就:郑谷曾与许裳、张乔等人有唱和往还,号称“芳林十哲”。他原有诗集,但已经散佚,现存有《云台编》。
以上是对《峨嵋山》原文及其作者的详细介绍。
你是否需要了解?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原文_翻译及赏析
峨眉山,在今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县。山中多寺观。李白涉及峨眉山的诗。人们比较熟悉的有三首,一首是《登峨眉山》,这是作者早期居蜀时所作,另一首是写于晚年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这一首则是写于作者二十六岁(726)离开蜀地时。如果说李白早期是为了访道求仙而登峨眉山,那么在他即将离蜀和离蜀后写的...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出自谁之口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这首诗的题目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
歌可以入乐,而诗不可以。原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
思君不见渝州的思君是什么意思
峨眉山月歌 作者:李白 体裁:七言绝句 格律:原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译文: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
峨眉山月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抒发了作者离乡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峨眉山月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的时候)以前。这首诗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写的...
峨眉山月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及作者李白诗词大全
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半轮是什么意思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峨眉山月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译文 峨眉山的半轮秋月,倒影映在平羌江上的粼粼江流。在静静的夜晚,我从清溪乘船向三峡进发。多么思念你呀,我的朋友!相思而不得见,我...
唐李白峨眉山月歌原文及赏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重读编者约我写点感想的《峨眉山月歌》,再次觉得李白对壮丽景色的描绘方式的活泼和自由。前半首“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分明可见诗人观月没有确定的立足点。后半首“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视点...
峨眉山月歌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感情
峨眉山月歌原文及翻译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翻译: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峨眉山月歌》赏析 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
“峨眉山月半轮秋引入平江江水流”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出自《峨眉山月歌》,作者是李白。原文如下:《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赏析: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旅途中,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