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赤璧斗诗》中渚葛亮和周瑜作诗有什么共同特点 诸葛亮、周瑜各是什么样的人?

作者&投稿:拔竿 2025-05-20
诸葛亮赤壁斗诗,他们3人的作诗有什么共同特点

三人都用了暗讽的手法。借着文字游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周瑜暗讽:诸葛亮是脱毛凤凰 诸葛亮暗讽:周瑜是只狗
鲁肃暗劝:大敌当前,两人要一心才能打败曹操

1、周瑜说“孔明先生,我吟一首诗你来对,对得出,有赏;对不出,以杀头为罚,如何?”诸葛亮从容一笑道:“君子无戏言,请都督先说。”
周瑜大喜,开口念道:“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去了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胜过虎,落坡凤凰不如鸡。” ——这意思是奚落诸葛亮追随刘备,一路被曹操追杀的很落魄,像斗败的公鸡。
诸葛亮笑笑,开口吟答:“有木也是棋,无木也是其,去了棋边木,加欠便名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这句暗含的意思是,人生如走棋,有胜有负。暂时落败不足为奇,却会被虾犬之流欺负(讽刺周瑜不识大体,做虾犬状欺人)。
2、用瑜听罢大怒,但碍于有言在先,不便发作,便又出一句:
“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了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有一个妞。” ——这是并不高明的人身攻击,他挖苦诸葛亮之妻貌丑。
诸葛亮知道这话是在嘲笑自己的老婆长得丑,便立即回应道:
“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二娇。” ——这是诸葛亮无中生有,篡改借用曹操《铜雀台赋》句子讽刺。比喻刘备一旦被攻破,江东也会不保,周瑜和孙策之妻子大乔小乔会被捉进铜雀台供曹操享受。
3、周瑜知道这话是在奚落自己的夫人,怒发冲冠,几次都想发难,幸有鲁肃在一旁说了一句:
“有木也是槽,无木也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话音刚落,众人击掌喝彩。 ——这句字眼在“曹”和“糟”,表达了鲁肃深明大义,劝说周瑜应当以联合抗曹为目的,否则大家都会很糟糕。

扩展资料:
诸葛亮和周瑜比较
1、军事:
周瑜在跟随孙策多年南征北战表现出了完美的治军,谋略,用人,临阵指挥,战前预见等等综合军事能力强,正是这一系列缺一不可的优秀军事素质的全面综合作用,才有了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
诸葛亮一生打仗不多,胜利的战役更少,每次都以诸葛亮撤退失败告终。可见,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其短处。诸葛亮的所有军事理论,用到现实中效果却都并不尽如人意,五次北伐攻魏,都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而去,最后却都失败而返,以被司马懿活活拖死而终。
2、用人:
周瑜气度宽宏,雅量高致,他为东吴推荐了鲁肃等很多人才,每次作战前,周瑜都会全盘谋划,集思广益,听取下属的意见,这种习惯在赤壁之战等战役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与曹操的善于用人,喜欢听取下属意见有异曲同工之妙。
诸葛亮一生唯谨慎,无论是打仗还是用人均如此,他大权独揽,事必躬亲,绝不假手于人,虽然勤奋但却缺乏全盘战略的智慧,也无擅长用人的度量和管理人才的才能,致使蜀国人才凋零,到后来竟出现了“蜀中无大将,缪化为先锋”的情况。

针锋相对
【拼音】:zhēn fēng xiāng duì
【释义】: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
周瑜:
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
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
得志猫儿雄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
诸葛亮知道周瑜是在讽刺自己,于是回应:
有木也是棋,无木也是其,
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川被犬欺。
周瑜听后大怒,鲁肃替其打圆场,也吟上一首:
有水也是湘,无水也是相,
去掉湘边水,加雨便是霜,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一场风波过去了。
第二个回合:
周瑜又换了内容,
有木也是杻,无木也是丑,
去掉杻边木,加女便是妞,
隆中女子生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诸葛亮见他嘲笑自己娶了个丑媳妇,便回应:
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
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
江东美女大小乔,难保铜雀不锁娇。
周瑜听见他奚落自己的夫人,将酒杯扔在地上,伏兵立即一齐冲出将诸葛亮围住鲁肃连忙拉住周瑜,立刻引诗解围:
有木也是槽,无木也是曹,
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
当令之计在抗曹,龙虎相残大事糟。


你是否需要了解?

《草船借箭》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2、周瑜:阴险狡猾,妒贤嫉能,心胸狭窄。3、曹操:谨慎多疑。4、《草船借箭》中没有黄盖,除以上三人外只有鲁肃,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草船借箭》选自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故事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衍生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成语草...

《三国演义》中借东风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中借东风的主要内容:赤壁之战,孙权刘备两家联军共抗曹操80万大军,两军兵力相差十分悬殊。周瑜,诸葛亮决定用火计对付曹操。在黄盖的苦肉计,庞统的连环计之后,准备实行火攻来打败曹军,但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没有东南风,火计无法施行。而诸葛亮说自己能够借到东风帮助火计成功施行。于是在...

如果周瑜没有死,功绩是否能超过诸葛亮?
诸葛亮唯一和演义中对应的是鞠躬尽瘁北伐,统一了南方孟获。周瑜正史是病死的,根本和诸葛亮没关系,周瑜带兵厉害,赤壁之战,周瑜仅仅用5万兵,就大败曹操20万大军,正史中曹操也非常喜欢周瑜的才华,曾拍蒋干去劝说周瑜投降曹操,周瑜坚定的拒绝了。《三国演义》说周瑜小气,肚量非常小,但是正史中周瑜...

三国赤壁之战如果没有诸葛亮,周瑜能否以弱赢强吗?
从赤壁之战中看周瑜 周瑜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军事家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气最高的历史人物之一。(我们见到了很多像苏轼那样的周瑜的疯狂fans。)这是因为他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当时最出色的军事家——曹操。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把自己毕生的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们就从赤壁之战中看公瑾。① 提出全面...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概括
战争伊始,曹操的军队首先从江陵顺流东下,在赤壁与孙刘联军相遇。初次交战,曹军失利,只好退到长江北岸,周瑜率领的联军则驻守南岸。这时已是寒冬,北风劲吹,曹操的部队发生了疫病,军士们原本就不善水战,生病之后更难适应江面颠簸,哀声遍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操不知是自己想的。还是听取了别人的...

“既生瑜何生亮”背后的三国周瑜
遗憾的是赤壁之战两年后,一代儒将周瑜在讨伐益州途中英年早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与《三国演义》中气量狭小、小肚鸡肠的形象完全相反,他“性度恢廓”、“实奇才也”。 后人把周瑜与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并称所谓的“卧龙凤雏幼麟冢虎(“俊美幼麟是周郎- 一说是姜维;萧墙之内伏冢虎”...

与诸葛亮和周瑜有关的成语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案兵束甲〗 成语典故: 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阿斗太子〗 成语典故: 丈夫是个阿斗太子,哪怕你是诸葛亮,也只好叹口气。 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半筹莫展〗 成语典故: 周瑜虽能用计,岂能出诸葛亮之料乎?略用小谋,使周瑜...

赤壁之战的资料
《蜀书•先主传》中,则站在刘备的立场,描写稍微详细一点,说:“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这也和《吴书•吴主传》的记载基本相同。《吴书》说:“瑜、普为左右督,各领...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是主角还是周瑜?
历史上真正草船借箭的人是周瑜。他要一探曹军的阵势,下令射箭。他没料到船身会中这么多箭,使得船要倾覆,仅仅是急中生智之举罢了。这件事后来被罗贯中移花接木,变成了赤壁之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草船借箭的故事却确实存在 ,但故事的主人公却是周瑜,而非我们传统认为的诸葛亮 。

赤壁之战的简单介绍
但关键问题是,这段记载有点故意混淆视听,似乎曹操根本没有打败,只是因为军中瘟疫流行,所以主动撤兵的,又似乎在赤壁与曹操对战的是刘备军,而没有孙权多少事儿。 《蜀书•先主传》中,则站在刘备的立场,描写稍微详细一点,说:“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