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拥有美德的名人故事

作者&投稿:水坚 2025-05-13

1、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2、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对他的母亲薄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敢轻慢。虽然有侍女和女官伺候母亲的起居饮食,可他还是事必躬亲。有一次,母亲患了重病,卧床不起,一病就是三年,这可急坏了刘恒。

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并且每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刘恒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

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汉文帝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的孝行。

3、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在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3、一诺重千金

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非常讲信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少困难,他也一定会想方设法办到,所以在当时名声很好,大家都非常信任他。

在楚汉之争时季布曾经是项羽的部将,他很会打仗,几次把刘邦打败,弄得刘邦很狼狈,也让他一直为所受的“侮辱”耿耿于怀。

后来项羽在垓下被围自杀,刘邦终于彻底打败了对手,当上皇帝。可是每想起败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生气。愤怒之下,便下令缉拿季布。

这时侯早已有个朋友秘密地将季布送到山东一户姓朱的人家。朱家很欣赏季布的侠义行为,尽力将季布保护起来。不仅如此,还专程找人向刘邦说情,求他放过季布。

来说情的人都对刘邦讲当时季布是项羽的部将,当然会为了自己的队伍拼命作战,这正是为了报答项羽信任自己的情义啊。这样忠心的人怎么能杀掉呢?

刘邦听后不仅赦免了季布,还封他做了大官。

当时,楚地有个名叫曹丘生的人,能言善辩,专爱结交权贵。季布和这个人是同乡,但是因为曹丘生的品行不端正,所以很瞧不起他。

偏偏曹丘生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一心想巴结他,特地请求皇帝的一个亲戚写一封信给季布,介绍自己结识季布。

季布读了信后,很不高兴,准备等曹丘生来时,当面教训教训他。过几天,曹丘生果然登门拜访。季布一见,马上露出了厌恶的神情。

但曹丘生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先恭恭敬敬地向季布施礼,然后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地说:

“我们楚地有句俗语,叫做‘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您是怎样得到这么高的声誉的呢?我们都是同乡,如今我在各处宣扬您的好名声,这难道不好吗?您又何必不愿见我,拒人于千里之外呢?”

季布听后觉得曹丘生说得也是很有道理的,就勉强款待他几个月。曹丘生临走时,季布还送他许多礼物。

而这个小人物曹丘生这回也信守了自己的诺言,他每到一地,就宣扬季布如何礼贤下士,如何仗义疏财,如何重情重义,这样,季布的名声越来越大了,也越来越受人尊敬。

4、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5、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你是否需要了解?

历史上拥有美德的名人故事
1、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2、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对他的母亲薄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敢...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故事。急求。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2、孔融分梨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

古代传统美德名人故事有哪些
在古代,忠、孝、仁、义、礼、智、信这七个字,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无数名人的典范。忠,代表着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如关羽,他忠心耿耿,即使在逆境中也坚守不渝。这些品质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无数英雄所践行,关羽就是其中一位。孝,是对父母的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有许多孝子...

中外名人美德小故事
子路,一位春秋末期的鲁国人,以政事闻名,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尤为突出。他不仅勇敢,而且孝顺。然而,子路的童年并不富裕,他的家庭长期处于贫困之中,只能靠粗粮野菜度日。有一次,年迈的父母想吃米饭,但家中一无所有。为了满足父母的这一小小愿望,子路决定翻山越岭到亲戚家借米。他背负着小小的责任...

中外名人美德小故事
中外名人美德小故事包括子路孝顺父母的故事:子路孝顺父母: 背景:子路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孔子的著名弟子,以政事和勇敢著称。尽管他小时候家境贫寒,常年只能吃粗粮野菜,但他对父母极为孝顺。 故事: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但家里连一粒米也没有。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子路决定翻山越岭去亲戚家...

名人美德小故事300字
黄庭坚的故事告诉我们,孝顺不仅体现在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上,更体现在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上。范仲淹对待官员选拔的态度,则启示我们,为官者不仅要德才兼备,更要勇于承担责任,为百姓谋福利。这些美德不仅在历史上熠熠生辉,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应以此为镜,不断...

关于诚信的名人逸事5个
以下是关于诚信的5个名人逸事:1. 华盛顿砍樱桃树: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的第一任总统,他小时候曾砍倒了父亲心爱的樱桃树。当父亲质问时,他坦诚地承认了错误。他的父亲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称赞他的诚实。这一故事成为了诚信和勇气的象征,展示了诚信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2. 林肯的诚信经营:...

历史上那些有关宽容的名人故事 你知道哪
在古代中国,宽容被视为一种美德。蔺相如的故事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在赵国,蔺相如与廉颇的关系经历了从对立到和解的过程。起初,廉颇对蔺相如的升迁感到不满,甚至扬言要羞辱他。然而,蔺相如却选择了宽容,他深知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最终,廉颇被蔺相如的大局观所感动,主动向蔺相如道歉,两人化...

古今中外名人的美德事迹有悬赏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秦国大军攻下赵国后,继续向燕国施压。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壮士荆轲挺身而出,自愿出使秦国,以图化解这场危机。他带着樊於期的人头和赵国地图,向秦始皇献上重礼。然而,在这庄严的仪式中,荆轲从地图中取出一把锋利的匕首,猛然刺向秦始皇。尽管他英勇无比,但...

关于中华美德的名人事迹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像孔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不仅在个人品德上有所建树,更在社会上发挥了积极的影响。这些名人事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美德的生动体现。通过这些名人事迹,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其中蕴含的智慧与美德。这些美德不仅在古代得到了传承,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