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的故事
1、鞭打黄河
相传在很久以前,李耳治水来到河南济源一带。由于他连日治水,奔波劳累,这时,他想在王屋山休息一下。李耳把刚刚引过来的黄河水拦在凤凰山下,就约了一个跟他一块治水的伙伴,在一个山洞里下起棋来。下着,下着,李耳忽然想起自己还没把黄河水引过来。
李耳推开棋盘来到凤凰山上一看,原先被引过来拦在凤凰山下的黄河水,已经偷偷地从西面绕过潼关、风陵渡,向东直奔大海。水势汹涌,奔腾咆哮,看样子谁也挡不住它了。李耳一见,心中十分恼怒。他立即生起烘炉,拿起铁锤,在自己的膝盖上打成了一根几十丈长的大铁鞭。接着,他拿着铁鞭,迈开呼呼生风的两腿,很快追赶上了波涛翻滚,奔腾呼啸的黄河水。
李耳冲上前去,高举铁鞭,大喝一声:“好你这条野水!”“啪”的一鞭打下去,直震得山摇地动,吓的黄河水打着漩涡不敢再往前流,翻着滚儿发了岔。从此,黄河被李耳用铁鞭打散以后,就乖乖地往东流去。
2、娘娘滩和太子滩
公元前192年,几位大将率领着若干精壮武士,保护着一位身怀六甲的妃子秘密地出了皇宫,一路艰辛辗转,来到了匈奴地界,突然,一条大河横亘在眼前,在惊慌与绝望中,他们意外地看见了河中的小岛,别无选择,他们孤注一掷地在这里隐藏了下来。
然而他们依然心有余悸,孩子降生后,聪明精细的妃子又将孩子转移到另一个岛上,或你来或她去给孩子喂奶,以防不测。12年后,从这个岛上走出一位少年,返回皇宫,坐了龙廷。他就是被后世誉为“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当年保护他们的大将有弟兄三人,说这三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李广、李文、李功。
刘恒登基三年后,将母后接回皇宫,并将这两块岛屿以及黄河以西千余里滩地封分给李氏兄弟,任何人不得侵占。据说这个“政策”一直延续了千余年。娘娘滩和太子滩即因此而得名。
3、巨灵掰山引黄河
传说,在上古的时候,华山和中条山是连在一起的。黄河流到这里,被山石挡住到处横流。那时候有个河神叫巨灵,他天天在山上转来转去,察看着地形。向南,群山连绵,地势越来越高,无法引水;向东,是一马平川,宽广低平,离海也近,是水的出路。巨灵琢磨了几天,下决心要把黄河水引向东流入海。
这一天,巨灵赤膊上了大山,到了一个深谷中,他停住脚,左右看看,山峰直挺挺的。巨灵摇身一变,身体长得很高很高,成了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他面向东,两手顶住两个山头,咬紧牙,一使劲,胳膊用力向南北推去,山头晃了两晃。巨灵身上汗水哗哗地流,四肢发酸。他歇了一会儿,揉揉胳膊,一运气,手掌骨头咯嘣咯嘣直响,忽地手指长了几丈长。
于是,巨灵又用大手掌推住两个山头,吸了一口长气,“嗨!”大吼一声,如同万头雄狮咆哮,震得天摇了三摇,地跳了三跳。就在这时,他运足气力,向两边推去。只听得“轰隆隆”一阵巨响,山石裂开。他又赶快用脚踏住中条山,手扶住华山,一伸腿,把中条山向北蹬开。两山离开了,闪出一条大沟,黄河水哗哗地冲过来,在中条山下向东流去。
4、王贲决堤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国王贲率领大军直奔魏国国都大梁。大梁城池修得异常坚固,城内粮草充足,因此,秦军无论是强攻还是围困,都无法攻下固若金汤的大梁城。王贲经过分析后认为,大梁城虽然十分坚固,粮草也十分充足,但有一个先天不足,那就是地形不利。
魏国都城大梁地处黄河之滨,而且地势较低,黄河本就有“地上悬河”之称,因此,地势低洼的大梁城很适合用水攻。于是,王贲下令,一部围困大梁,另一部去掘开黄河大堤。王贲的决堤令下达后,几万秦军士兵立即不分昼夜地挖掘河堤。很快,黄河大堤被掘开,河水替代了秦军的千军万马,从三面涌入大梁城。
大梁数百里的范围内,都成了水上泽国,无数人葬身水底,城内积存的粮食也大都被水泡了。无奈之下,魏王召开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下令开城投降。不久,大梁城上竖起白旗。水势退去后,魏王携王子王孙出城投降,魏国彻底灭亡。王贲尽取魏地,秦国在那里设置了三川郡。
5、蛮龙归正
据说,大禹治水有三样法宝:一是伏羲给他的河图、玉简;二是天上的应龙,用尾巴划地,给他指引方向,禹沿着应龙划尾的线路,领着民工开凿河道,疏导洪水;三是大乌龟,把息石和息壤投到低洼的地方。
有一天,一条全身乌黑的龙,在坝边的洪水里翻身打滚,兴风作浪,把大禹他们辛辛苦筑起来的大坝弄倒了。应龙告诉禹王,这是一条蛮七蛮八的蛮龙,邪气太重,归不了正的。于是乌龟驮着大禹上了一座高山,看见那条全身乌黑的巨龙,头上长着一对雪白耀眼的龙角,正在嬉戏翻腾,不时掀起冲天的浪。大禹指南它,它全然不理。大禹于是取出一块小小的五彩息石,放在乌龟的尾尖,那息石立即成为一块斗大的巨石。
乌龟只把尾巴轻轻一挥,天空就划出一道朦胧虹样的弧线,五彩息石不偏不倚地落在乌龙脑门顶上的两只龙角之间。乌龙哈哈大笑说:"这块小小的花石头,奈何我不得。可那五彩息石,无时无刻不在膨胀变大。不一会,便把蛮龙的两面三刀只龙角撑紧了,疼得它直摇头。五彩息石一直不断生长,最后终于把蛮龙制服了。从此,蛮龙成了大禹一个得力助手,听候大禹调遣。
你是否需要了解?
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
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河伯望洋兴叹:故事梗概:很久以前,黄河有一位河神,名为河伯。他自信地认为自己是水神,掌控着广阔的黄河。然而,当他听闻北海更广袤无垠时,心生好奇,决定亲自前往见识。到达北海后,河伯被浩瀚无边的景象深深震撼,意识到自己见识的有限。自此,他将北海...
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的故事
1、鞭打黄河 相传在很久以前,李耳治水来到河南济源一带。由于他连日治水,奔波劳累,这时,他想在王屋山休息一下。李耳把刚刚引过来的黄河水拦在凤凰山下,就约了一个跟他一块治水的伙伴,在一个山洞里下起棋来。下着,下着,李耳忽然想起自己还没把黄河水引过来。李耳推开棋盘来到凤凰山上一看,...
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
1. 神话传说,大禹治水: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
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的故事
望着 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始终不...
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民间故事: 1。。 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叫黄河,长得一表人才,骑得烈马,拉得硬弓,百步穿杨。每天早晨,黄河就骑马出去打猎了。每次他都经过一家员外的花园。这天打猎回来,他又经过那花园,看见墙头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正笑眯眯地望着他。姑娘一甩手扔下了一只手镯就躲到墙后去了。 黄河跳下马,拾起手镯,以为刚才碰...
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 历史人物故事
在遥远的古代,黄河不仅是华夏大地的母亲河,也是无数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故事的源泉。传说黄河水中有龙王,龙王拥有无尽的神力,能够控制风雷雨雪,保护沿岸百姓免受水患之苦。在庄子的《秋水》中,庄子讲述了一个关于黄河的故事。故事中,黄河之水浩浩荡荡,波澜壮阔,它滋养着沿岸的土地,也孕育了无数...
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 故事 名字!!! 概...
1. 大禹治水传说:大禹在治理黄河时,得到了河伯授予的河图、开山斧和避水剑三件宝物。冯夷因寻找水仙花而常渡黄河,最终被淹死,化作河伯。河伯成为黄河水神后,向玉帝讨教治理黄河的方法,并画出了河图。大禹得到河图后,成功治理了黄河。2. 秦始皇修金堤:秦始皇提出修金堤以挡黄河水,他骑马确定修堤...
有关黄河的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民间传说
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传说很久以前,黄河像一匹难驯服的野马,肆虐地奔流,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令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艰苦生活。那时的宁夏,满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的田地,也无一块能灌上黄河水的土地。传说中,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
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
这个故事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斗不息。除了鲤鱼跳龙门的故事,还有大禹治水的传说。相传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尧帝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采用堤工障水的方法,但九年而不得成功,最终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
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传说、神话和历史)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在民间,黄河有着丰富的传说、神话和历史故事。黄河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黄河并不是一条河流,而是一条巨龙。这条巨龙的身体长达千里,它的头在黄山,尾巴在渤海。每当它的身体扭动,便会引起山崩地裂,洪水泛滥。为了保护人类,大禹率领众人前...